昌興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9229
2025-03-04
20頁
46.50KB
1、昌興煤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實施方案陜西三安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昌 興 煤 礦 2013年10月18日昌興煤礦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實 施 方 案 按照公司(2013)64號及66號文件的要求,依照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為了落實新的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加強我礦“一通三防”基礎管理,規范通風質量標準化管理水平,防止發生通風、瓦斯、煤塵與自然發火事故,爲了落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與目標(一)按公司要求,突出“一通三防”的重點,以新的質量標準化標準為規范標本,規范我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2、重點工作,突出“精、細、嚴”的管理理念,把新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合理正確的融入托管小礦井,建立質量標準化管理長效機制,促進礦井安全生產建設。(二)按公司要求我礦2013年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得分85分以上。 二、為確保方案實施、成立通風質量標準化實施領導小組 組 長: 王權宏 副組長; 劉寶成 高耀存 成 員; 劉 發 薛增良 王偉科 黃佳奎 王建紅 陳明林 曹仕財 劉軍庭 (一)職責及分工:1、組長全面負責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方案實施工作。2、副組長具體負責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方案實施工作,并定期向組長匯報方案進展情況。3、成員負責嚴格按照制定的實施方案及標準組織實施工作,并對各自職責范圍內的通3、風質量標準化工作負全面責任。(二)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部,負責通風質量標準化方案的制定、標準化驗收和協調解決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方案實施進展情況。三、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實施辦法:(一)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必須符合基本條件,礦井不存在“七項”不符合規定的情況。領導小組必須及時處理礦井通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二)通風系統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1.基本要求:采用機械通風,安裝兩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實現實現雙回路供電。按規定進行通風能力核定。礦井內各地點風速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2.實施辦法:礦井現已安裝兩套同等能力通風機,采用機械抽出式通風,未實現4、雙回路供電,由機電礦長負責力爭10月底實現雙回路供電。每年由總工負責,聯系有關部門,對礦井進行通風能力核定,嚴禁超通風能力組織生產。對各用風地點風速超限、必須擴大巷道斷面,保證風量、風速符合要求。(三) 局部通風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1. 基本要求:局部通風機的安裝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使用抗靜電、抗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直、穩,風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離和出風口的風量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2.實施辦法:嚴格按照附件1局扇、風筒安裝標準進行實施附件1:局扇、風筒安裝標準A、局扇安裝標準1、局扇安裝在據掘進巷道回風聯巷口大于10 m的進風巷道內,全部安裝雙局扇,采用雙回路專用線路供電。2、局扇切換開關5、按設在距局扇5 m以外的進風巷道內,其他標準按照機電標準執行。3、局扇必須設置牌板標明主扇和備扇,牌板懸掛在距主扇吸風側25 m范圍內,距底板高度1.5m,水平并排懸掛。4、局扇必須上架采用專用裝置放置,高度距底板大于300 mm,兩局扇上下間距200 mm,水平間距3m,局扇安裝在巷幫不的影響行車及行人。B風筒安裝標準1、同一工作面局部通風所用風筒必須使用相同型號、相同規格的風筒,排放瓦斯的三通設置在局扇和回風聯巷口之間的風筒段,三通口垂直向下,并用鐵絲或麻繩扎緊,不漏風。2、掘進工作面風筒與風水管路布置在一側并在上方懸掛。3、風筒與局扇接口要用鐵絲扎緊,必須嚴密不漏風,風筒接頭必須反壓邊,6、并用風筒卡固定。4、巷道中的風筒必須吊掛平直,逢環必掛,風筒距巷道頂板不得大于200mm。風筒接口嚴密,接頭要雙反壓邊,并上風通卡,風筒拐彎處要安裝骨架風筒,風筒出現破口必須及時修補。炮掘工作面靠近工作面20 m范圍的風筒使用抗炮崩風筒,靠近工作面掌子頭的風筒破口多要及時更換。5、風筒距工作面掌子頭距離不得大于5 m,使用短接風筒進行調節(m 3和5 m)。(四) 通風設施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1. 基本要求風門、密閉、風橋等通風設施位置合理。幫、頂、底掏槽深度符合要求,墻面平整。通風設施前后5米范圍內支護完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等。 2.實施辦法:嚴格按照附件2通風設施及設備設置標準進行實施附7、件2:通風設施及設備設置標準A.測風站的設置標準 礦井的主要進回風巷、各采區的進回風巷必須建立永久測風站,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他巷道的測風點必須建立臨時測風站,測風站必須懸掛側風牌板。測風牌板懸掛在測風站下風側緊貼巷幫,距底板1.5 m。1、巖巷測風站:測風站選擇在前后10 m范圍斷面平直、支護完好的巷道里,兩幫及頂部用水泥砂漿抹面,長度4 m,墻面整潔、光滑,表面刷油漆,底色為白色反光漆,四周刷一條50寬的紅漆,一側的中間部分刷上“測風站”三個字,另一側中間部分刷上“通風可靠、監控有效、管理到位”。2、架棚支護巷道測風站要求:工作面架棚支護巷道測風站選擇在頂板支護完好,前后10 m無拐彎無其8、他障礙物,斷面基本一致的巷道中。在巷道的頂、幫固定木條(裝潢用的龍骨),然后用螺絲將彩鋼板固定在外面,木條與頂,邦的空隙用不燃性材料充實,用彩鋼板貼面。在測風站行人側的中間部分用白色反光漆刷上“測風站”三個字。B.閉墻、風門、調節窗、柵欄施工標準1.永久閉墻 (1)閉墻厚度:采用磚塊水泥砂漿構筑,施工閉墻處巷道高度小于3 m,閉墻厚度不小于0.5 m,施工閉墻處巷道高度大于3 m, 閉墻厚度不小于1 m。 (2)閉墻面要平整,無裂縫,無重縫,無空縫,無漏風。外墻面必須進行抹面或噴漿,墻體四周與巷道交界處抹100mm的裙邊。 (3)閉墻前后5米必須提前加強支護,按照巷道原有支護要求重新進行一次加9、強支護(可在閉墻施工措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說明),同時要保證無雜物堆積,無淤泥,積水。 (4)永久閉墻必須在距巷道左邦300mm,距頂板300mm處預留2寸觀察管,在閉墻中間距底板400mm處預留一根4寸反水管。 (5)閉墻施工到距頂板200mm時,剩余封頂部分使用水泥注漿或高分子封堵材料(如:羅克休)進行密閉。 (6)巷道圍巖破碎裂隙發育時閉墻施工完畢后,必須在閉墻頂邦打孔注馬立散,對圍巖進行堵漏風處理。 (7)在所有閉墻施工完畢后,必須在閉墻前施工柵欄,并懸掛閉墻施工牌板,對閉墻進行編號。2.閉墻 (1)閉墻厚度:采用磚塊水泥砂漿構筑,施工閉墻處巷道高度小于3m,閉墻厚度不小于0.3710、 m,施工閉墻處巷道高度大于3m,閉墻厚度不小于0.5 m,。 (2) 閉墻墻面要平整,無裂縫,無重縫,無空縫,無漏風。外墻面必須進行抹面或噴漿,墻體四周與巷道交接處抹100mm的裙邊。 (3)閉墻前后5米必須提前加強支護,按照巷道原有支護要求重新進行一次加強支護(可在閉墻施工措施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說明),同時要保證無雜物堆積,無淤泥,積水。 (4)要將永久閉墻預留的管路全部接到單閉墻外,并標明管路用途。 (5)在所有閉墻施工完畢后,必須在閉墻前施工柵欄,并懸掛閉墻施工牌板,對閉墻進行編號。 3.風門及調節風窗 (1)風門及調節風窗墻垛質量要求與永久閉墻要求一致。 (2)施工風門時,除執行11、行車及通行要求車輛外,盡量選擇坡度小,頂板完整的地點壘砌。 (3)風門能自動關閉,門框要包邊、沿口有襯墊,四周接觸嚴密門框要有8度的傾角。(4)能采用無壓風門的巷道必須使用無壓風門。(5)電纜通過風門、調節風窗,必須有穿墻過線管保護,并且只能穿過單根電纜,同時按規定封堵嚴實。(6)施工風門、風窗時,要在墻垛至少預留三根2寸管,墻垛兩頭分別 預留的長度為1m。(7)井下所有風門必須設置反向風門,正向風門和反向風門必須同時實現連鎖。4.柵欄(1)井下所有砌墻前必須設置柵欄,位置與巷道幫平行。(2)柵欄采用30mm30mm的木條施工,木條橫向和縱向的間距為300mm。用鐵絲固定,四周與巷道固定。(312、)柵欄上的管理牌板懸掛在柵欄中部,距巷道底板1m處。(4)在柵欄施工完畢后,必須將其附近的雜物清理干凈。 5.高冒區引風帳采掘工作面巷道設置的引風帳傾斜角度一般控制在45度左右,四周用鐵絲固定,風帳下邊距離底板不得小于1.5m。C.通風牌板設置標準 1.瓦斯檢查牌板(1)回采工作面進風巷距工作面30米范圍內懸掛瓦斯檢查牌板,回風巷距工作面30米范圍內和距回風口1015米處懸掛瓦斯管理牌板。牌板懸掛在距巷道底板為1.5米處。(2)掘進工作面在回風口1015米處和在距迎頭30米范圍內懸掛瓦斯管理牌板。牌板懸掛在距巷道底板1.5米處。(3)在工作面高冒區下方,懸掛高冒區瓦斯管理檢查牌板,牌板懸掛在距13、巷道底板1.5米處。2.閉墻施工牌板懸掛在閉墻前的柵欄中部,距巷道底板高度1.5米處。3調節風門(窗)管理牌板懸掛在調節風門(窗)進風側距設施1米處,距底板高度1.5米。4、風橋管理牌板 風橋管理牌板設置在風橋中部,距底板高度1.5米。5、局扇管理牌板局扇管理牌板(主備扇牌板)懸掛在距主扇吸風側2m5m范圍內,距底板高度1.5米,水平并排懸掛。6、測風牌板 測風牌板緊貼測風站下風側紅色邊緣懸掛,距底板高度1.5米。7、隔爆設施管理牌板 進風巷道牌板懸掛在隔爆水袋棚區上風側邊緣中部,與水棚架高度一致,回風巷牌板懸掛在隔爆水袋棚區下風側邊緣中部,與水棚架高度一致。、瓦斯監控牌板 分站、傳感器、聲光14、報警器懸掛牌板,多個牌板處要使用專用牌板桿懸掛,所有牌板必須懸掛成一排,不準懸掛在動力電纜和風、水管上。分站牌板懸掛在分站正上方,傳感器管理牌辦懸掛在傳感器右側,距底板1.5米高。(五) 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1. 基本要求 設立瓦斯治理領導機構,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瓦斯治理專業隊伍。 按規定進行礦井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鑒定。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的瓦斯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按規定測定煤層瓦斯賦存參數,并繪制瓦斯地質圖。 瓦斯檢查工持證上崗,井下瓦斯檢查地點、瓦斯檢查次數。瓦斯檢查工交接班等符合相關規定。2. 實施辦法 成立以礦長總工為組長的瓦斯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配備滿足15、需要的瓦斯治理專業隊伍。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點的加強瓦斯管理,瓦斯超限,立即切斷電源,撤出人員,按照事故進行成立,查明原因,落實防范措施。 由總工負責每年進行一次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鑒定工作。 要編制年度瓦斯治理技術方案、安全措施計劃,按規定嚴格執行。 采掘工作面按規定配備瓦斯檢查工,瓦斯檢查無空班、漏檢、假檢實現現場交接班。每月編制瓦斯檢查計劃。 臨時停工地點,應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置柵欄和揭示警標。長期停風區應在24小時封閉完畢。 排放瓦斯,應有經技術負責人批準的專門措施,并嚴格執行,有記錄。 瓦斯檢查工持證上崗。檢查做到三統一,通風瓦斯日報、瓦斯監測日報、每日上報礦長、16、及技術負責人審閱、簽字。 瓦斯檢查儀器、儀表應完好,按規定進行校正、和檢定。(六) 安全監測的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 1.基本要求 建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配足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安全監控系統應滿足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規范等的要求。 各類安全監測監控、儀器儀表應按規定進行調校、檢定或試驗。 2.實施辦法,嚴格執行以下標準規定: (1)監控系統線路懸掛標準軌道巷線路懸掛主運輸巷監控通訊線(光纜)與動力電纜分掛用直徑6mm鋼絞線懸掛,兩端用花蘭螺絲固定于巷道(棚、錨索)頂部距幫300mm,皮鉤間隔為1mm,每隔3米用緊固件固定。線路起始點及終點懸掛標(注明用途、截面17、長度),每隔100m懸掛標指示。懸掛時按線徑從左向右懸掛,接線盒用綁線敷設在線路中間,使接線盒不脫鉤放平。 掘進巷道線路懸掛懸掛在巷道電纜鉤第一鉤。延伸到工作面掌頭20米范圍內無電纜鉤時則懸掛單鉤,余線整齊排放在電纜存放架內,如有跨巷線路則用單鉤懸掛,單鉤懸掛時每3米懸掛一個?;夭上锏谰€路懸掛用12#鉛絲懸掛,兩端固定在巷道頂部,距幫300mm,皮鉤間隔為1mm,懸掛時按線徑從左向右懸掛,接線盒用綁線敷設在線路中間,使接線盒不脫鉤放平。(2)設備標準模擬量傳感器懸掛標準按AQ10292007規定,距頂板不得大于300mm,距煤幫不得小于200mm,并安裝維護方 便、不影響行人和行車。標簽貼在18、傳感器左邊中間平整處,防爆合格證貼在傳感器右邊中間平整處,顯示窗口朝行人方向。具體位置如下: 甲烷傳感器:采掘工作面、采掘回風、采掘回風臨時用電設備上風側。風速傳感器:設置在采取回風巷測風站、總回風巷測風站;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風、各采區變電所。CD傳感器:設置在回采工作面上角、回風、采區回風、總回風巷;負壓傳感器:監測主通風機靜壓,與主風機房u型靜壓計相連;設備開停傳感器:設置在主通風機、局部通風機、機組、主排水泵的開關負荷側供電電纜外皮上;饋電傳感器:在線式監測,在線并聯在閉鎖開關負荷線上;風筒傳感器:設置在掘進工作面風筒末端(距工作面第三節風筒);井下聲光報警器:設置在19、各掘進工作面入口、回采面回風巷口;(3)分站安裝在便于人員觀察、支護、頂板良好、無淋水的進風流中,搖擺放在分站固定加上,高底板不小于300mm,距軌道不小于500mm且擺放整齊,窗口朝人行道,線路懸掛整齊有電纜指示牌(測點號、用途),指示牌要排列有序,機電設備完好牌要粘貼在分站電源箱正面且內容要填寫正確,接地線使用鍍鋅鋼絞線與配電點接地網連接,接線處用12#鉛絲緊固,長度不得小于200mm。 (4)斷電器安設在聯鎖開關附近,懸掛時要牢固,顯示窗口朝行人方向,不得懸掛在管路和動力線上,并在斷電器右上角粘貼防爆合格證接地線使用鍍鋅鋼絞線與配電點接地網連接,接線處用12#鉛絲緊固,長度不得小于20020、mm。(5)牌版標準:分站、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懸掛牌板,多個牌板處要使用專用牌板桿懸掛,所有牌板必須懸掛成一排,不準懸掛在動力電纜和風、水管上。分站牌板懸掛在分站正上方,傳感器管理牌板懸掛在傳感器右側,牌板用白板筆書寫,字跡工整內容正確,要保持牌板工業衛生,當班維護工必須每日核對并認真填寫。(七)防滅火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1.建立健全防滅火管理制度,及相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建立火災應急預案。2.進行煤層阻燃發火鑒定,制定防滅火措施,3.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應有防滅火的措施,并嚴格執行。4.井上下應設置消防材料庫,每季度應至少檢查一次。 5.井下爆破材料庫、機電設備硐室、檢修硐室、材料庫、21、井底車場、使用膠帶輸送機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應配備滅火器材,其數量、規格、及存放地點在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中明確規定。 6.應設立地面消防水池,水量不少于200m,井下消防管路系統每隔100米設置專用支管和閥門,帶式輸送機的巷道中每隔50米設置專用支管和閥門,并保證使用。(八)粉塵防治基本要求及實施辦法: 1.管路的鋪設標準(1)防塵主管路與壓風管、排水管平行鋪設,標準與壓風管、排水管相同。(2)主防塵管路的管徑50mm;采區防塵管路的管徑50mm;采掘工作面采用管路19mm液壓軟管。 (3)礦井各個井筒、主要運輸巷、采區回風巷、上山與下山、采煤工作面順槽、掘進巷道、溜煤22、眼、輸送機轉載點等處均要設置防塵管路、防塵設施,管路每隔50m設一個三通閥門,其他管路每隔10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2.防塵設施的安裝標準 (1) 全斷面噴霧必須覆蓋巷道全斷面,距頂板不得大于100mm,拱形巷道要隨巷道形狀制作成拱形噴霧,噴頭必須懸掛在轉載點正上方,距設備轉動部分600mm,保證噴出水霧方向指向落煤點。膠管要與管路平行設置,懸掛在管鉤上,不得出現彎曲,要保持平直,拐彎要拉成直角。防塵管路上預留的三通上要接19mm球閥。A.進風井巷:(1)主皮帶斜井、材料井、各區運輸大巷、溜煤眼,施工隊對以上井巷的防塵標準化負責。(2)此類井巷必須安裝50mm及以上的防塵水管,每間隔50m留一23、個三通閥門。(3)分別在主皮帶斜井、材料井、各區運輸大巷、溜煤眼分別安裝1道全斷面噴霧裝置。 (4)以上巷道必須保持潮濕,出現干燥,立即灑水降塵。 B.回風井巷 (1)回風井巷包括:總回、回風聯絡巷道,須沖洗井巷時敷設臨時管路。 (2) 回風井巷安設50mm防塵水管,間隔50m留三通閥門,間隔100m設一道全斷面噴霧裝置(手動)。 (3)回風巷每季度清理一次積塵。 C.掘進工作面 (1)掘進工作面安設50mm防塵水管,間隔50m留三通閥門,各轉載點安設能覆蓋轉載點的灑水噴頭;在距工作面50米內、掘進回風口以里2050m處各安設一道全斷面噴霧裝置。生產作業時開啟防塵設施,無水嚴禁作業。 (2)工24、作面20m范圍巷道每班沖洗一次,20m以外巷道每7天全面沖洗一次。 (3)支架噴霧裝置必須安設齊備,割煤、放煤作業時必須至少同時開啟割煤機、放煤口及其相鄰回風側的35道支架噴霧裝置,并要安裝噴霧隨機裝置。(4)生產作業時必須開啟防塵設施,無水嚴禁作業。(5)回采工作面尾巷和混合回風聯巷內安裝的全斷面手動噴霧在工作面割煤期間打開噴霧,停止割煤后關閉噴霧。(6)工作面進回風順槽每7天全面沖洗一次,并清理一次積塵。3.隔爆設施安裝標準 (1)井下所有掘進煤巷、半煤巷。 (2)隔爆水袋規格為40L的水袋。 (3)總水量要求,按巷道斷面計算;每平方米水量在200L以上。 (4)所有隔爆水袋棚必須設在頂板25、好的直巷段,與頂板的距離一致,水袋架要懸掛在一條直線上,水袋架不能封閉巷道全斷面時,必須交錯懸掛,但要保證靠巷道兩幫的水袋架在一條直線上。 (5)隔爆水袋棚距巷道交叉口、轉彎處的距離保持50m75m。與風門的距離大于25m。 (6)第一組隔爆水袋棚于工作面的距離必須保持60m200m。(7)架設隔爆水袋棚的巷道內設多組隔爆水袋棚,每組距離不得大于200m。 (8)隔爆水袋棚排間距離為1.2m3.0m. (9)輔助隔爆水袋棚的棚區長度不小于20m。 (10)隔爆水袋棚采用吊掛式安裝方式。 (11)隔爆水袋棚之間的間隙與隔爆水袋同支架或巷道壁之間的間隙之和不大于1.5m,特殊情況下不超過1.8m,26、兩個隔爆水袋之間的間隙不得大于1.2m。 (12)隔爆水袋邊與巷道、支架、頂板、構物架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1m,隔爆水袋底部到頂梁(頂板)的距離不得大于1.6m. (13)隔爆水袋棚距離底板的高度不小于1.8m,隔爆水袋棚應保持同一高度,需要挑頂時,隔爆水袋棚區內的巷道斷面應與其前后各20m長的巷道斷面一致,在選擇安裝地點時要避開高冒區。 (14)在安裝隔爆水袋時必須做到“逢環必掛”。 (15)隔爆水袋棚區范圍內應沒有軟管和接頭。 (16)第一組棚區與工作面的距離超過規定(200m)時,要及時加隔爆水袋棚區。 (17)每個棚區懸掛管理牌板。4.隔爆水袋架設標準 (1)隔爆水袋架規格:長(2027、00mm)寬(300mm),采用6分鋼管焊接。 (2)掛鉤采用5mm的鋼筋,掛鉤與水袋架面垂直。 (3)每四個掛鉤為一組,由兩端固定掛鉤和中間的兩個活動掛鉤組成,每個水袋架上焊接8個固定掛鉤,可懸掛2個隔爆水袋,活動掛鉤上部完成換套在6分管上,不進行焊接,每個水袋架上懸掛8個活動掛鉤。(九)井下爆破管理安全質量標準實施辦法: 1、凡不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進行放炮的責任者,罰款50元。 2、裝配引藥用電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將電雷管捆在藥卷上者,罰款20元。3、不按規定裝填底泥、水炮泥、封泥罰款30元,用煤粉、炸藥紙等可燃物和矸石代替封泥,罰款50元。4、裝藥放炮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28、責任者,罰款3050元。(1)、裝藥前發現有突水、瓦斯涌出,冒頂征兆或停風、瓦斯超限的:(2)、放炮前不灑水設崗哨的;(3)、未安設或漏設崗哨的:(4)、用礦燈或其他方法代替鳴哨示警的:(5)、用放炮器對母線進行導通試驗的。5、放炮時和放炮后,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任者,罰款50元。(1)、不按規定的放炮距離、地點、時間進行放炮的:(2)、警戒區內人員未撤完就進行放炮的:(3)、放炮后不等足規定時間就進入檢查,不檢查就撤崗或允許其他人員進入警戒區的:(4)、不按規定處理瞎跑的。6、巷道貫通前20米內,放炮前不到對方工作面檢查瓦斯、撤人,沒站崗的責任者,罰款50元。7、放炮母線出現明接頭一處罰款2029、元,放炮后未將母線扭結短路,罰款10元,放炮器手柄不隨身攜帶,罰20元。8、放炮期間不聽從勸阻強行進入警戒區的,罰款50元。9、放糊炮者,罰款50元。10、不執行炸藥、雷管領退制度,丟失炸藥、雷管者,罰款50元:拾得炸藥、雷管不上交,罰款50元。11、亂堆、亂放雷管、炸藥;藥箱無鎖或損壞;混裝炸藥、雷管,罰款50元。(十)為了保證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扎實開展制定以下措施:1、利用班前會組織職工學習2013年新的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使管理人員及職工掌握本專業考評內容及評分標準。2、通風專業組對分管范圍的通風設施的布置、安裝制定標準,并負責技術指導,通過每月三次的質量標準化檢查進行驗收,將檢查30、情況以表格形式下發到通風隊進行整改,將質量標準化打分報表上報到安檢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作為每月對通風隊質量標準化考核的依據。3、通風隊的技術管理人員負責日常質量標準化的檢查、監督管理工作,對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要立即匯報通風隊長,由通風隊長在調度會上通報,由生產調度進行協調解決。 4、各生產區施工隊長為通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負責人,嚴格按照通風專業組指定的標準積極展開工作,對日常查出的問題必須立即解決。 5、必須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杜絕微風、循環風作業、不允許串聯通風作業,工作面風量必須符合規定。 6、通風設施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瓦斯牌板、測風牌板齊全,并按照規定進行檢查。7、 監測監控裝31、置必須安裝到位,報警斷電功能可靠,運行正常。8、 消塵系統健全,進回風均有灑水防塵管路,閥門數量符合規定,防塵噴霧齊全正常使用。9、 隔爆水槽棚安設符合規定,防火設施符合規定。(十一)獎罰1、擅自移動、安裝、拆除局扇,非局扇管理人員擅自關停、啟動局扇,罰款100元。 2、風筒出口距掘進迎頭超過作業規程規定的責任者,罰款50元。3、進行無風、微風作業的責任者,罰款50元。4、不按標準建立通風設施,擅自改變通風系統,造成系統不合理或風流混亂的責任者,罰款100元。5、不安貫通措施進行貫通,造成通風系統混亂,瓦斯和其他有毒有害氣體超限的責任者,罰款100元。6、不按規定關閉風門,損壞通風設施的責任者32、,罰款100元。7、不安裝、擅自撤除、甩掉不用風電閉鎖的責任者,罰款100元。8、未供風的巷道,不及時設置柵欄、禁止牌責任者,罰款50元。9、做密閉前未撤出墻外的鐵道、管線的責任者,罰款50元。10、不認真貫徹執行瓦斯管理制度的責任者,罰款100元。11、瓦檢員不按規定的巡回檢查路線、地點、時間檢查CH4和CO2,罰款30元,瓦檢記錄、牌板、臺賬三不對口,罰款50元。12、對瓦斯超限區域或發生臨時停電停風,通風系統不穩定或遭受破壞的,瓦檢員不按規定通知并督促,協助安全員(班長)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揭示警標,并向礦長匯報者,罰款50元,生產班長及作業人員,不服從瓦檢員指令,繼續作業者,罰款50元33、。13、擅自在瓦斯超限的區域送電作業的責任者,罰款100元。14、不安措施排放瓦斯的責任者,罰款100元。15、盜竊、故意損壞通風、防塵安全設施者,罰款100元四、本標準從下發之日起各區施工隊立即按標準進行整改,通風專業按礦上實際情況進行檢查評分,本礦屬于瓦斯礦井不進行突出防治、瓦斯抽采,此兩項不參與檢查評分驗收,其他按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評分表檢查評分。附表:昌興煤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驗收匯總表昌興煤礦2013年10月18日昌興煤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驗收匯總表施工隊: 施工地點: 年 月 日序號項 目原始得分所占比例實際得分備注1上旬檢查30%2中旬檢查30%3月底驗收40%合計評定結果分管礦領導; 專業負責人: 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