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港華管網緊急搶險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9244
2025-03-04
24頁
210KB
1、新津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緊急搶險管理制度姓 名簽 名日 期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生效日期: 2010年 11 月 10日版本更新內容日期1.02.03.0初次發出更新了各個小組成員名單,明確了各個小組的職責,工作劃分明確。增加了額搶險工作流程,明確具體分工。2010年11月2011年1月2012年4月如果受控印戳不是紅色,則本文件只是非受控的副本,只有受控的副本才會自動更新,請只參考受控的副本。受控印戳目 錄1. 引言2. 組織架構3. 崗位職責4. 搶修搶險工作原則5. 事故分級6. 事故處理程序7. 事故作業現場8. 搶修搶險工作中注意事項9. 恢復供氣10. 通訊聯絡方式11. 互助救援計劃122、. 應急培訓計劃與演練1. 引言 通過制訂合理的、規范化的搶修搶險工作程序指引,建立及時、高效、有序的各級應急救援組織體系,進一步明確各相關單位、人員的職責范圍,提高對突發事故的應急反應速度和搶險工作效率,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力爭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妥善解決各種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1.1 為正確指導相關人員進行搶修搶險工作,特制定此管理制度;1.2 本制度適用于全縣各壓力級別的天然氣管網及設施(包括閥門、調壓站、調壓箱)的搶修搶險工作 1.3 搶險搶修工作中除應遵照本制度外,尚應符合國家及港華燃氣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1.4 本制度僅供新津港華燃氣有限公司3、天然氣管網及設施的搶修搶險工作中使用;1.5 本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指引及操作程序、工作考核及相關附件;1.6 本制度每年定期由管網運行部更新一次;2. 組織架構緊急搶險小組組長宋超技術員呂露一小組成員陳有才、黃雨辰、姜貴元(協助搶險及現場維穩后勤羅志斌二小組成員徐彬、李國洪、周廣、謝杰、胡濤(主要負責搶險)3 崗位職責3.1 小組組長崗位職責3.2.1 在收到事故險情后,應立即向分管領導報告。3.2.2 迅速組織小組成員,配備足夠的搶險材料和搶險防護工具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3.2.3 負責組織事故現場警戒工作;嚴禁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事故中心區域、波及區 域及影響區域。救4、護受傷人員、準備現場救護必要的醫藥用品。3.2.3 在了解事故現場情況后應立即組織小組成員,提出搶險技術方案,并匯報總指 揮,在取得明確指令后,立即采取搶險措施。3.2.4 負責與相關部門聯絡,傳達指揮員指令。引導疏散警戒區內的人員,保證搶險通道的暢通。3.2.5 協助總指揮,組織搶險救援工作,安排好直接領導小組成員的工作。3.2.6 險情未完全排除前,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協助總指揮妥善安排善后工作。3.2.7 協助總指揮安排好事故調查工作,并開展事故總結分析,員工安全培訓工作。3.2 技術員崗位職責 在收到事故險情后,應立即報告小組組長。3.3.2 趕赴事故現場,取得事故現場的第一手取證資料,5、初步確定事故原因,事故經過,目前狀況,并匯報小組組長。3.3.3 根據事故類型,事故等級及事故現狀,確定搶險救援方案,相應的處理措施,與小組組長進行救援方案技術可行商討。3.3.4 接受小組組長安排的其他工作,并協助小組組長安排好小組成員人員工作分工。3.3.5 隨著事態的發展,詳細記錄事故經過及搶險救援工作。3.3.6 險情排除后,應進行事故調查,明確事故原因,事故經過,事故相關責任人,并匯報小組組長,確定事故責任人處理辦法。3.3.7 協助小組組長開展該次事故的總結分析工作,協助組織員工進行安全教訓培訓。3.3 后勤員崗位職責3.4.1 事故發生后,應第一時間知道事故發生地點,事故簡單概況6、,并及時向小組組長匯報。3.4.2 趕赴事故現場,負責醫護救援藥品的安排,并協助小組組長疏散無關人員,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無阻。3.4.3 根據險情大小,負責與各相關部門聯系,負責現場的維穩工作。3.4.4 傳到總指揮及小組組長的指揮指令。3.4.5 接受并完成好小組組長安排的其他工作。3.4.6 協助小組組長安排好事故善后工作。3.5 小組成員崗位職責3.5.1 小組成員直接對小組組長工作負責。3.5.2 遵守公司搶險救援規章制度,不違章,違法進行搶險救援工作。3.5.3 嚴格執行小組組長的工作指令,當發現指令不當,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時不得執行,并向小組組長提出建議。3.5.4 在搶險救援工作中7、,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確實保證搶險救援工作有序進行。3.5.5 積極參與事故總結分析及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避免同樣事故在自己身上再次放生。三級以下事故由部門成立應急,搶險小組組織指揮,指揮部設在事故地點旁,部門總指揮應隨時將事故處置情況向公司分管領導匯報,事故升至四級或四級以上事故啟動公司應急預案,部門指揮部轉為協助公司現場指揮部工作。4. 搶修搶險工作原則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1.1 健全搶險組織機構,成立專業的應急搶險隊伍1.2 制定完備的應急搶險預案1.3 定期對搶修搶險人員進行培訓:包括安全知識、消防知識、管線識圖及風險辨識能力、搶修搶險工作程序、事故應急救援程序1.48、 搶險物品要做到準備齊全,配備完善:包括搶險器材、專用搶險車輛、防護用品、通訊工具、消防器材、照明器材、檢測儀器、警示標志等1.5 由專人負責對搶險器材、設備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1.6 強化社會宣傳力度,提高全市對燃氣管網和設施的保護意識2、搶險優先的原則:2.1 所有緊急事件必須超越其他工作,最優先處理2.2 保障在搶修搶險工作中要有足夠的人力及設施3、搶險過程中的“先人后物”的原則:3.1 在搶修搶險工作中應優先搶救受傷人員3.2 在保障所有人員(包括搶險人員和受事故威脅的人員)無生命危險的基礎上,再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4、分級管理的原則:依據燃氣泄漏污染程度、管網壓力級制、前期危害程度等情況9、分為三個級別4.1 級搶險搶修:部門日常生產運作不受影響,運行部可自行處理,燃氣泄露造成污染范圍較小,沒有引起公眾恐慌,不會引起媒體的關注和報導,無人員受傷,財產可能會受到輕微損失。此級別現場搶險組織的最高指揮應為運行班長4.2 級搶險搶修:部門日常生產運作受到輕微影響,運行部須協調其內部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或須協調其他部門提供少量的援助,中壓管網泄漏,發生燃燒,燃氣造成中度污染,可能會引起媒體的輕微關注和報導,有人員受傷及財產損失。此級別現場搶險組織的最高指揮應為運行經理或工程總監助理4.3 級搶險搶修:需激活公司的緊急應變計劃,由運行部為主導但須協調公司多個部門處理,次高壓管網泄漏,發生爆炸,10、燃氣泄漏造成大面積污染,引起媒體較為廣泛的關注和報導,有人員傷亡及較大財產損失。此級別現場搶險組織的最高指揮應為工程總監5、“四不放過”原則:5.1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5.2 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5.3 事故責任人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5.4 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5. 事故類別、定義及事故級別5.1 事故類別及定義公司需向港華燃氣投資有限公司及港華投資有限公司安全及風險管理部、區域總經理/區域高級副總裁及區域安全及風險管理部負責人上報的事故類別包括:1. 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與工作有關的人身傷亡。2. 客戶、服務商、供貨商或公眾人士因公司的運作所引致的人身傷亡。3. 在生產、輸氣及11、供氣過程中引起的燃氣泄漏、火災或爆炸。4. 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生產事故而造成停產或減產。5. 由于非正常原因引致供氣事故而造成客戶燃氣供應中斷。6. 化學品泄漏,危及員工及周圍群眾生命安全。7. 任何引致公眾恐慌的事故。8. 任何引致中華煤氣、港華集團或公司形象受破壞的事故。9. 任何引致傳媒廣泛報導而破壞中華煤氣或公司形象的事故。10. 工業行動。 11. 炸彈恐嚇。12. 恐怖襲擊。13. 傳染性區域疾病。14. 財產損失等。序號內容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1人員死亡不適用1-2 人(注:已確定為自殺事故除外,不能確定的應先上報。)2人以上2人員受傷1人2-3人4-6人7-9人10人或以上3民12、用戶相關的火災或爆炸不適用單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火災 單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火災并蔓延至周邊民居戶;或 多于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火災; 單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爆炸或爆燃并波及周邊民居戶;或 多于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爆炸或爆燃3不適用 單一民居戶發生燃氣爆炸或爆燃,其產生的沖擊波導致戶內設施明顯損毀(例如門、窗破裂,戶內設施脫落等)4工商用戶相關的火災或爆炸不適用個別燃氣設備發生燃氣火災或爆炸(爆炸定義同上)單一工商客戶主要廠房發生燃氣爆炸5公司燃氣生產及輸配設施場所(包括其生產與非生產區)、危險品運輸車、危險品儲存庫等發生火災或爆炸不適用燃氣生產廠房、門站、儲配站、凈化站、瓶組站、加氣站、瓶裝運輸車、罐車、危險品13、儲存庫等范圍內發生任何火災或爆炸6公司非燃氣生產及輸配設施場所(包括:辦公樓、調度中心、客戶中心、物料倉庫、維修工場等)發生火災小型火警,自行成功滅火,公安消防沒有到場公安消防到場滅火,損毀輕微,估計影響火災現場運作不多于1 天公安消防到場滅火,損毀嚴重,估計影響火災現場運作超過1天但不多于7 天公安消防到場滅火,損毀嚴重,估計影響現場運作超過7 天7管網設施(例如管道、調壓設施、閥門等)發生火災或爆炸不適用任何低壓管網設施的火災任何低壓管網設施的爆炸;或中壓管網設施的火災任何中壓管網設施的爆炸;或高壓/次高壓管網設施的火災或爆炸8所有燃氣儲罐、罐車、管網設施(例如管道、調壓設施、閥門等)發生14、泄漏,不能即時阻止泄漏不適用 單一儲罐嚴重泄漏氣態燃氣;或 罐車嚴重泄漏氣態燃氣 多于一個儲罐嚴重泄漏氣態燃氣;或 單一儲罐泄漏液態燃氣;或 罐車泄漏液態燃氣 多于一個儲罐泄漏液態燃氣;或 任何高壓/次高壓管網設施嚴重泄漏燃氣;或 嚴重燃氣泄漏危害公眾安全9因事故停止民用戶燃氣供應(受影響戶數/客戶總數)1%但不多于2%2%但不多于44%但不多于6%6%但不多于10%多于10%10因事故停止工商客戶燃氣供應 (受影響戶數/客戶總數1%但不多于2%2%但不多于4%4%但不多于6%6%但不多于10%多于10%11上游供氣或氣源廠輸出量比正常需要下降(影響達30 分鐘或以上)不適用下降20%-30%15、下降31-50%下降31-50% 下降51-75下降75%以上;或氣源不能供氣12公司員工集體采取工業行動或因傳染疾病導致無法正常上班不多于5%雇員5 至9%雇員10 至20%雇員多于20%雇員13恐嚇或恐布襲擊不適用接到恐嚇,未發現可疑品收到可靠情報將會成為恐布襲擊的對象;或在公司內發現可疑危險品已受到恐怖襲擊;或發現真實及具破壞性的危險品14財產損失少于1萬1萬到3萬3萬到10萬10萬到20萬20萬以上以下由合資公司總經理主管判斷15公司形象有輕微影響影響較嚴重16公眾恐慌引起公眾輕微恐慌引起公眾重大恐慌16媒體關注少量較多注: 事故涉及上述多項不同級別的定義,以最高級別作為事故的判斷。*16、“人員受害/死亡”中的人員即包括公司員工、客戶、公眾和承包商員工。* 凡原因不明確的(除外消防、公安已出據事故報告,明確公司無需承擔責任的),都不當自殺原因所造成,則以傷亡人數而定事故等級5.2 事故級別公司范圍內發生的事故分為五類警報。一般只有當四級警報發出時,才需要疏散事故發生地點附近的公眾。由總指揮、事故指揮員或其指定人員負責發布適當的警報。警報級別泄漏正常運作外界協助可能影響激活應變計劃一級輕微不影響不需要公司范圍內不需要二級輕微輕微影響不需要公司范圍內不需要三級輕微有影響不需要公司范圍內應變小組戒備四級嚴重有影響及時需要超越公司范圍需要五級嚴重 有影響及時需要公眾需要第5級警報 啟動17、公司緊急事故應變計劃 第4級警報 啟動公司緊急事故應變計劃 第3級警報 公司緊急事故應變小組戒備 第2級警報 部門相關的應急管理小組處理 第1級警報 相關組別與當班人員應急處理 通知其他單位支援接警通知公安、消防、醫療等部門支援接警級接警級接警級接警相關部門應急小組啟動接警現場事態擴大,需提升搶險級別接警事故調查分析接警現場恢復、凈化接警搶險結束,解除警報接警現場事態擴大,需提升搶險級別接警事故調查分析接警應急小組啟動接警現場搶險急救現場搶險急救總指揮接警解除報警接警誤報、錯報接警確認事故級別接警現場分析確認接警事故總結分析及評估接警現場搶險急救生產運營部緊急搶險工作流程圖后勤員接警中心接警接18、警通知緊急搶險小組組長接警啟動搶險級別查找管網資料并趕赴現場場接警緊急搶險小組組長接警緊急搶險小組組長接警6. 事故處理程序1、應急啟動:1.1 對外聯絡員接到報警電話,應詳細記錄事故現場的地址、報警人的姓名、聯系電話,接警時間及事故的詳細危害程度(如起火、爆炸、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如有必要應向報警人宣傳一些自救、避險或其他燃氣安全常識1.2 接警人應迅速將事故情況詳細報監控經理及維修經理1.3 小組組長依據接到的事故報告情況,辨別判斷其危害程度并啟動相應的搶險搶修等級。同時,準備事故發生地段的相關資料1.4 小組組長組織搶險人員及物資迅速趕赴現場搶險急救2、現場控制:2.1 搶險人員應于19、25分鐘內趕到現場,并迅速勘查現場,如屬誤報,應立即上報運行班長,解除警報,同時耐心向周邊群眾解釋,消除群眾顧慮2.2 經檢測確屬漏氣,應根據燃氣泄漏程度迅速確定警戒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及禁行標志,夜間需設置警示燈,并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有關人員進入。同時應檢測周邊居民樓等建筑物有無燃氣滲入,如有,需立即報運行班長,運行班長視泄漏程度決定是否疏散該樓居民2.3 擴大檢測范圍,對事故現場及附近的密閉空間進行全面的檢測,如有燃氣溢出,應想法打開通風3、尋找漏點(1)利用直觀法尋查新近挖掘過的地面路面是否有下陷跡象被車輛或其他器材破壞的路面枯萎的植物(2)利用儀器尋查利用與天然氣特性相匹配的檢測儀器20、進行探測每一測點都必須準確記錄其數據,當沿地下管線測得的數據越大,則越接近泄漏點,當測得某一點附近泄漏數據為最大時,基本可判定泄漏的地點利用探針打孔,進一步的探測地下管道的泄漏,以測取較為準確的泄漏點斷定泄漏點后,沿該點附近的地下管線進行人工開挖,從而找出真正的泄漏點分析泄漏原因,確定搶修方案及所需材料4漏氣的處理4.1 處理漏氣的步驟漏氣的處理是刻不容緩的,否則可能釀成重大惡性事故,所以公司管網運行部得到漏氣的報告后,應立即派專業人員趕赴漏氣現場,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須著重采取以下幾點措施:a)切斷氣源:首先在漏氣點前方切斷氣源,或者降低氣源的壓力,斷絕或減少漏氣以便進行處理;b21、)杜絕火種:漏氣現場必須杜絕火種,現場的一切電氣設施嚴禁使用,嚴禁用明火查找漏氣點;c)通風換氣:室內發生漏氣,必須立即打開門窗,進行空氣擴散,嚴禁開啟抽風機通氣。4.2 處理漏氣的幾種常見情況漏氣的處理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辦法,目前,對各種漏氣的處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a)管道的漏氣:外部地下管道裂縫或穿漏嚴重,修復有困難時,一般需更新管道;漏氣的問題解決后,必須對造成漏氣的外界因素進行處理,防止漏氣的重復出現;如管基下沉,應排除引起管基下沉的外界因素;鋼管因腐蝕會引起穿漏,在處理管道漏氣的同時,對引起管道嚴重腐蝕的外界因素需要查明,采取可行的技術措施防止鋼管的腐蝕;若戶內管道22、絲扣漏氣,需拆除絲扣,清理后重新安裝;對腐蝕嚴重的管道,應及時更新,有條件的,最好管道和絲扣部位采取保護和防腐措施;對于因管道位移造成的漏氣,處理漏氣的同時,應對引起管道位移的外界因素進行排除。b)場站調壓設備、閥門的漏氣:引起調壓設備、閥門漏氣主要有質量、磨損、老化和腐蝕等因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c)為了防止使用不當引起的漏氣事故,需對燃氣用戶進行安全用氣的宣傳教育,對重要的工業用戶需制訂安全操作規程。5 燃氣中毒的急救措施5.1 將中毒者迅速救出燃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通風的地方,松解衣服和排除口中、鼻中雜物,并注意保暖和保持搶救現場的清靜,不要將火種帶入現場。5.223、 對頭痛、惡心、嘔吐等輕微中毒者,可直接送到附近醫院急救。5.3 對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嚴重中毒者,應迅速請醫務人員現場救治,然后由醫務人員陪同,送往醫院搶救。5.4 對已停止呼吸者,應在通知醫院同時,于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或使用救生器急救,中毒者在恢復知覺前,不要用急救車送往較遠的醫院,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要有有效的急救措施,并伴有醫務人員護送。5.5 有條件者,應把中毒者送往設有高壓氧艙的醫院搶救。5.6 急救中毒者的同時,需派人排除漏氣事故。6 燃氣發生事故后的緊急處理措施6.1 安全規定 搶修人員到達作業現場后,應根據燃氣泄漏程度確定警戒區,警戒區內嚴禁明火。應管制交通,嚴禁無關人員24、進入。 搶修人員在污染區作業時,必須有人監護,嚴禁單獨作業。 警戒區內嚴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機電設備及儀器、儀表,以免產生火花。6.2 作業步驟 搶修人員進入泄漏現場,應立即控制氣源,驅散積聚燃氣,嚴禁啟閉電氣開關。地下管泄漏時,可挖坑或鉆孔,以散放積聚在地下的燃氣,必要時可強制通風。1作業坑應選用梯形溝槽或斜溝槽,并根據地質情況和開挖深度確定放坡系數和支撐方式。.2當作業坑內空氣嚴重污濁時,需強制通風后方可作業。搶險作業人員下坑時應配帶呼吸器、安全繩等。.3對需要停氣作業的搶修,須經上一級別的搶險指揮同意并通知公司其他相關部門,在采取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后,現場指揮才能通知關閉有關閥門。.4搶險作業25、時如需動火,須有關領導會同技術、生產、安全等相關管理技術人員共同商議,制定動火方案。 地下泄漏點開挖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搶修人員應查閱管道資料,確定開挖點,當漏出的燃氣已滲入周圍建(構)筑物時,應及時清除。.2 開挖深度超過1.5米時,應根據地質設置支撐,并設專人監護操作人員,深度超過2米時,應設便于上下的梯子或坡道。.3 開挖修漏作業應配置防護面罩、消防器材。 燃氣管道的泄漏搶修,應在降低燃氣壓力或切斷氣源后進行,采用降壓措施。 搶修需要拆、裝盲板時,應在降壓或停氣后進行,操作人員應戴防毒面具,系安全帶,并有專人監護。 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氣管道和設備的安全時,應會同消防部26、門共同搶救,加強與消防隊協作。 燃氣火災的搶救工作以防止爆炸、防止燃氣大量溢出為主要目標,搶修人員在進入火警現場后根據實情,迅速采取措施。當管道設備受到火警威脅時,應迅速堵絕氣源,關閉干支管閥門、調壓器閥門以減少可能引起爆炸的危害程度。對室外干支管可拆卸三通管塞堵,斷絕氣源。當無法實現上述措施而災情又較嚴重時,可在較安全部位的干支管上切斷管道,斷絕氣源。 在已發生泄漏引起火災的現場,應采用“二氧化碳”、“干粉”等專用消防器材降溫滅火。在火勢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應逐步降低燃氣壓力控制火勢,切忌驟然切斷氣源,防止火苗吸入管道燃氣設備內而引起爆炸事故。 因非泄漏發生的火警,搶修人員應加強與消防隊協作,27、注意被燒毀房屋建筑的倒塌情況,防止壓傷;視具體情況要求消防隊在燃燒的燃氣設備周圍組織水帶,防止火苗吸入管道內引起爆炸。 燃氣管道及設備發生爆炸后,搶修人員應迅速控制氣源,防止再次發生災害,保護事故現場。 險情解除后,恢復通氣作業時,應仔細檢查,在保證管道設備完好狀態下,才允許通氣。因管線復雜或管路較長,通氣時應進行置換操作。確認不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搶修人員方可撤離事故現場。當搶修搶險工作結束后,必須用可燃氣體檢測儀檢測原泄漏點及周邊各窨井,經檢測不漏氣時,通知搶險指揮依據泄漏級別,分別由小組組長、工程總監、總指揮下達搶險結束解除警報的命令,此時方可認定為搶險結束各搶險及后勤保障人員在接到搶險28、結束明確指令后,方可清理現場并撤離技術員在搶險結束后,應以書面形式將搶險情況通報小組組長,小組組長應在較短時間內安排對泄漏地點及周邊地段進行復檢、維修效果的驗收、維修工程的審核等相關善后事情的處理。7、難于追查漏氣來源的處理若確定有燃氣泄漏,但在4小時內仍未能找出漏氣來源,應通知上一級別的搶險指揮來決定是否結束下一步活動(此種情況,在24小時之內必須進行復查)通知最初舉報泄漏者及周邊關注群眾,并告知如再懷疑有燃氣泄漏,請從速通知我公司7. 事故作業現場7.1 搶險人員到達作業現場后,應根據燃氣泄漏程度確定警戒區,在警戒區內嚴禁明火,應管制交通,嚴禁無關人員入內。7.2 現場的搶修人員一般不得少29、于3人,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具,作業時須有人監護,嚴禁單獨作業,在搶修實際操作中要使用防爆工具。7.3 作業時,應保持空氣流通,需要進行強制通風的應用防爆風機進行通風,清除聚積燃氣,嚴禁產生火花現象,防止再次發生災害。7.4 管道及設備修復后,應作全面檢查與清掃,防止燃氣竄入夾層、煙道和地下設施等不易察覺的場所。8. 搶修搶險工作注意事項8.1 所有人員必須服從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8.2 及時救護受傷人員,需疏散人群時,應逆風方向疏散8.3 現場應設置隔離區及明顯的警示標志,禁止非有關人員進入,絕對禁止明火8.4 嚴禁在警戒區內接、打電話8.5 嚴禁動用明火尋找漏氣來源8.6 進入現場的搶修人員應30、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穿著化纖衣物及釘鞋,作業時應有專人監護,嚴禁單獨作業8.7 搶修人員在進入泄漏區或溝槽前,應盡量將身體積存的靜電量減低8.8 警戒區內嚴禁使用非防爆型機電設備和儀器等8.9 檢查現場密閉窨井,如有燃氣泄漏,應設法打開井蓋,防止因燃氣集聚而發生爆炸。打開井蓋前應先灑水,較大的井蓋要使用杠桿器材開啟8.10 搶險作業時,必須使用銅制防爆工具,如需使用鐵制工具必須涂抹黃油8.11 協同有關部門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妥善保管有關證物,并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進行拍照、存檔8.12 搶修搶險結束后,應接到明確指令方可離開現場9. 恢復供氣9.1 燃氣管道和設備搶修作業后,應全面檢查31、合格方可恢復供氣。通氣作業必須有嚴格的安全防范措施。9.2 搶修時是采取帶氣和降壓進行操作的,在檢修完畢后,可立即恢復供氣;如是采取停氣進行操作的,在檢修完畢后,待請示領導后方可恢復供氣(夜間嚴禁恢復供氣)。10. 通訊聯絡方式 通訊聯絡直接影響到應變計劃執行時的速度。管網運行組所有有關人員需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如移動電話),并登記成冊發給有關人員。如職位、電話或相應的架構產生變動時應及時更新。10.1 外部編號部門/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主要工作職責(與燃氣事業有關的)備注1縣政府趙進軍縣政府辦公室2縣經發局張東82522021辦公室主任3縣建設局梁彤公用事業科科長4縣工商局82555608辦公32、室5縣公安局李繼越86353120局長6縣城管局楊懷科長7縣消防大隊王從林82556791辦公室8縣水務局82522527河道管理科辦公室86353030供水排水科辦公室9縣交通局羅春滿82550136主任10縣環保局羅韜82522552主任11縣人民醫院馮剛82553034院長12縣政府服務中心謝國彬82552001服務中心主任13縣房管局王周局黨組書記14縣林業和園林局李崇東辦公室主任15縣安監局馬長明82516628主任16縣安全生產大隊李忠82516361隊長17縣國土局吳萍82522416辦公室主任18縣司法局何志良86356125局當組書記19工業園區管委會楊波82552899辦公33、室主任20縣廣播電視局白勇86350008局長21縣規劃局陳勇軍69707133局長22園區規劃局王崗82556859局長23城投公司向勇項目經理24公投公司趙偉公投副總25水公司魯進新管網科長26電力公司82526870辦公室27金盾公司李斌安裝隊隊長28佳成公司何宇安裝隊隊長29蓬輝勞務周彥剛技術負責人30新津港華李平管網部經理31安西鎮政府曹穎82450107辦公室32文井鄉鎮府徐建文82438256鄉長33金華鎮政府蘇德付82470056鎮長34永商鎮政府宋清華82422500黨委副書記35方興鎮政府秦雪松82459901黨委副書記36新平鎮政府王二勇82589866黨委書記37花橋鎮34、政府張啟勇82460158鎮長38五津鎮政府羅明坤86352056黨委副書記39興義鎮政府黃學平82400803黨委副書記40鄧雙鎮政府陳志斌82590856黨委副書記41普興鎮政府閻虎成82490041黨委副書記10.2 公司內部 姓 名聯系電話姓 名聯系電話李平胡濤徐彬姜貴元李國洪陳有才謝杰羅志斌王毅劉明黃雨辰劉濤呂露宋超11. 互助救援計劃11.1 緊急支援 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提供支持的部門人員能及時趕到現場,向本部門作出援助,確定工程管理部和客戶服務部為支援方:11.1.1 支援方人員的名單序號部門姓名聯系電話1工程部王志明2王福祥3楊東4客戶服務部岳鐵5呂宏力11.1.2 支援方與35、現場工作的配合11 支援人員在到達事故現場后,其負責人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報到并提供支 援人員名單及所攜同的搶險設備等資料。11.1.2.2 現場指揮需向支援方講述事故最新情況及進展,并適當的將支援人員分配至各個搶險小組中。11.1.2.3 支援方應服從指揮,積極為搶險工作提供協助及合理有效的建議。11.1.2.4 待搶險工作完成后,事故發生方與支援方應各自清點到位人員,檢查搶險設備及材料的消耗情況。12. 應急培訓計劃與演練12.1 每年對應急小組人員進行12次的應急救援培訓,內容應根據燃氣的特性、各類事故類型對專業常識、搶險設備、防護裝置的使用及應急預案的內容培訓。確保應急小組人員上崗合格。136、2.2 應急管理人員培訓,進行應急預案的綜合訓練。12.3 各級員工對出現重大險情時,應急響應培訓。12.4 對應急人員就應急預案內容進行培訓,使其了解管網生產運行狀況,掌握事故處理、搶險及報警、自救等應急知識及技能,做到臨危不亂,合理處置,必須做到所有人員合格上崗。12.5 培訓及演練計劃:每年組織一次全體相關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培訓,以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12.6 定期檢查:每年模擬事故狀態,定時檢查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性。12.7 通訊系統檢測:對管網運行組通訊系統,進行有效檢測,以保證通訊系統的暢通無阻。12.8 加強對現場人員的培訓,提高應急隊伍的實戰水平。培訓前必須制訂出詳細的培訓計劃,培訓后組織考核、驗收和評比,以保證培訓效果。12.9 演練范圍及場所:全縣地下管網、門站范圍內可能發生燃氣重、特大危險事故及危險發生所在部位。12.10 演練組織和頻次:管網運行組應急救援指揮部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險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12.11 編制演練方案:演練前,模擬可能發生事故的真實狀況,編制演練方案,報公司風險管理部批準方可進行。并根據演習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不斷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保證預案的及時更新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