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豐貨運代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9497
2025-03-04
16頁
49KB
1、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第一章人事招聘管理制度一、目的:規范招聘管理,提高招聘效率,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 招聘選拔體系,為公司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二、適用范圍及說明: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作為招聘管理工作的框 架性規定,是對招聘工作的原則性制度。三、職責:人力資源部為招聘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門,各用人部門協助 組織完善。1)工作職責如下:A負責人力資源招聘體系的建立、維護和管理;B負責招聘渠道的開拓、建立和維護;C負責重大招聘項目的策劃、組織和實施,例如校園招聘等;D為公司運營管理提供招聘相關數據支持;E負責員工招聘需求計劃的編制、申請、報批和實施;F負責對招聘成本、招聘人員質量和數量等招聘效果進行評估和2、分析。2)在招聘選拔過程中,人力資源部負責面試的組織包括核心素質評 價、薪資確定及通知錄用人員報到;用人部門負責專業能力面試與評 價。四、招聘前的準備要求:招聘前需準備好公司簡介、招聘證件、招聘簡章等招聘宣傳材料。五、招聘流程1)招聘需求計劃審批流程A年/月度人員需求計劃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和各部門人員變動情況制定周/月度招 聘需求計劃,經總經理審批后制作招聘計劃并實施。附表1:每月人員變動情況表每月前三天內完成2)面試流程:A所有員工:資料篩選一初試(人力資源部)一復試(部門負責人) 一復試(總經理)附表2:面試評價表3)試用/錄用流程及規定(入職流程):A所有人員:填寫員工登記表一核3、查證件一填寫個人資料收集 表一發放員工手冊一解讀公司相關政策一部門入職一IT安排電話 電腦附表3:員工登記表附表4:個人資料收集表附件一:員工手冊(草案)報到需提交資料:各種證書原件、復印件(各1份),身份證原件、復印件1份,相片 2張。B試用人員必須如實填報及提供個人資料,如有弄虛作假,一經查出, 一律解除勞動關系。C員工入職一周內應簽訂勞動合同,并嚴格依法約定試用期。試用期 限要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對試用期內無法判斷是否達到崗位要 求的,可以延長至六個月。六、轉正流程個人填寫員工轉正申請表一審核(部門)f復核(人力資源部) f審批(總經理)f備案(人力資源部)所有人員必須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4、和轉正面談合格后方可轉正。附表5:員工轉正申請表七、招聘渠道1)網絡招聘:在相關招聘網站上進行招聘信息發布與簡歷的收集(如 前程無憂、珠江人才網等);2)現場招聘:定期參加南方人才市場現場招聘會;3)內部推薦:在內部發布職位需求信息,鼓勵內部人員或推薦其他優 秀員工應聘,并對推薦人員進行獎勵;4)學校招聘:與周邊及其他地區學校建立合作意向,學校根據用人需 求提供合適人員。八、招聘費用管理1)招聘費用的界定:A通過網絡、人才市場等媒體發布招聘信息所產生的廣告、信息及展 位費;B人才引進、渠道開發所產生的交通、餐飲費用;C校園招聘、校企合作所發生的宣傳、公關費用;D人才舉薦所產生的獎勵費用;E其它5、總經理批準的招聘費用;第三章假期制度一、目的:使員工休假時間得以保障,規范員工請假和休假作業,依 照國家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公司相關假期制度。二、范圍:適用于公司正式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員工。(一)請假審批程序及規定1、公司假期分為病假、事假、年假、婚假、喪假、產 假、工傷假七種。2、員工不論申請何種假期都應事先填寫請假單,請假單須分別明確 地填寫請假人姓名、所屬部門、職別、假期種類、請假時間、請假事 由等內容,批準人對假期種類和請假吋間應進行嚴格核實,一切無誤 后才可批假。經批準后的請假單交行政部后方可休假,行政部須對請 假人作好考勤并將所有請假人的請假單進行匯總后于次月三日前交 財務部,以便核6、算工資。3、員工請假都應有職務代理人,并將經辦事務交待清楚。4、請假審批程序:普通員工一一部門主管/部門經理(可以直接批一天以內假期),交 由行政人事部審核一一總經理(假期一天以上者);部門主管/部門經理一一總經理(假期一天以上者)5、員工請假而在假期滿后需延假時,必須在假期內向其部門主管電 話或傳真申請,其部門主管同意后代填寫請假單并按程序審批。在假 期外申請延假無效作礦工處理,任何員工延假都不得超過五天,否則 作礦工處理。6、請假期間應扣除本人請假期的工資(有規定除外),核算方法參照 薪資福利制度,另會根據員工請假期長短調整當月的效益獎金。7、若當天遲到一個小時以上時,不允許請假,也不得批7、假,否則將 對雙方進行嚴重懲處(特殊情況除外)。8、國家規定的長假(如春節、國慶、五一、元旦、中秋)前后禁止 休相連的事假、年假。9、假期滿后,返回公司時員工應主動到行政部辦理銷假手續,再到 本部門報到上班。(二)假期種類要求以下條款如與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相沖突,以國家政策、法規為準。1、病假1)公司員工因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而無法止常工作的,可請病 假(請假回來后必須提供區級以上醫院證明、病歷方、醫院收費單作 為病假憑證,三者必須全部具備方為完整的憑證,否則視為無憑證作 事假處理。病假不得超過三個工作日,特殊病假可特殊處理)。2)員工請病假需填寫請假單,按程序批準后,親自交行政部確認后 方8、可休假。若因急病或住院的可托人代請假或電話通知本部門主管/ 經理,待痊愈后補交醫院證明和病歷及補辦請假手續。若無有效證明 或未按規定程序辦理請假手續者,在核算相關福利時則以事假論處。3)員工不得向公司出具虛假、偽造證明及病歷,如經發現按曠工論 處,并依據情節輕重予以懲處。4)入職頭三個月內病假期間不帶薪;入職三個月后到年,病假期 間享受基本工資的30%的薪水;入職一年到兩年,病假期間享受基本 工資的50%的薪水;入職兩年到三年,病假期間享受基本工資的70% 的薪水;入職三年以上者,病假期間亨受基本工資的100%的薪水。所有病假每月不能超過3個工作日,否則不帶薪。特殊情況由總經理 批準。2、事假9、1)員工因辦理私事,不能止常上班的,可請事假。2)員工請事假需提前1天向所屬部門主管申請,按程序批準后并親 自將請假單交行政部后方可休假。特殊情況者可當天及時向所屬部門 主管親自請假或電話或傳真告知,假后補交請假單到行政部存檔。3)部門主管有權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酌情少批或不予批員工的事假。4)員工在事假期滿后應按時返回公司上班,逾期、無故不到者按曠 工論處。5)事假單次不超2天,一月不超2次。6)事假期間不帶薪。3、年假1)員工工作試用期滿后已與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連續工作滿12 個月以上(含試用期)者均可享受5天年假;但工作一年內累積請假 超過10個工作日,當年年假期予以取消。2)員工的年假10、必須在本年度休完,不可轉到次年補休,否則,年假 將自動取消,公司對此不作任何補償。3)員工年假不可跨年度提前休假,休年假人員必須預先作出計劃, 并于休假前至少兩個月向部門主管(經理)申請,按程序批準方可休 年假。4)員工在休年假期間照常享受公司工資、津貼及相關福利。4、婚假1)員工必須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按照國家規定法定結婚年齡者 方可享受婚假。2)婚假假期為三天的有薪假期,晚婚假期另加5天有薪假期(晚婚 年齡符合: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3)員工休婚假后必須出示結婚證正本方有效,行政部復印留底備案, 否則按事假論處。4)員工的婚假必須在自結婚證書生效之日起的三個月內休完。5)員工的婚11、假如需連同年假一并使用,則需經部門主管(經理)審批,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同時休假。6)員工只可享受一次婚假,再婚者不可享受婚假。7)員工在休婚假期間可享受工資、津貼及相關福利。5、喪假1)員工以下親屬去世辦理喪事時,可享受喪假:父母、配偶、兄弟、 姐妹、子女、岳父、岳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2)喪假期為三天有薪假期。3)員工的喪假如需連同年假一并使用,則需經部門主管(經理)審批,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同時休假。4)員工喪假期間可享受工資津貼及相關福利。6、產假1)員工必須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不得超生及非婚生育。女員工產假假期為90天(包括產前休息15天),若孕婦提前生產,可 將不足的天數和產后的假合并使12、用;若孕婦推遲生產,可將超出的天 數按病假處理。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 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2)休產假假期期間,員工享受公司的基本生活補貼,即基木工資的 80%,不亨受其他獎金及津貼或補貼(包括崗位工資、工齡工資等), 基本生活補貼于休假后第五、第六、第七個月后分3個月發放。3)員工申請產假吋,必須向行政部提供第一胎的準生證正本。4)女員工只可享受一次產假,且一次休完,不得分期使用。7、工傷假1)員工工作時間因工負傷可享受工傷假,違章操作而造成工傷,按 事假處理。2)必須岀具市級以上醫院開具的工傷證明或保險公司認可的醫院證 明。3)工傷假期間享受公司的基本工資及各種13、福利待遇。4)公司可視工傷的實際情況縮短工傷假期。(三)其它未與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員工不亨受年假、婚假、喪假、產 假、工傷假假期,若確因重要事情辦理可請事假,但不享受其他帶薪 假期的待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國家法定節假口假期遵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四章培訓制度1、目的11為優化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結構,提高整體素質,保證公司的冃標的實現,以滿足提高員工的意識、能力和業務水平,促進培訓工作管 理規范化、制度科學化,以滿足企業需要,特制定本辦法。1. 2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13培訓目標培訓工作以“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打造學習型企業”為目標,員工培 訓和教育以不影響本職工作為前提,在保證持續穩定14、發展的基礎上, 尊重員工個性與發展要求,通過多樣化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和 工作技能,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各類合格人才。具體如下:1. 3. 1建立內部培訓教材庫和內部培訓案例庫,為后續培訓工作提供 充足的資源;培養高級、中級、初級及新入職員工,保證所有人員全部合格上岡;重點推進一線業務人員的業務知識、溝通技巧的培訓,為保證 公司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1.4培訓方針:員工培訓堅持“自我培訓與傳授培訓相結合、理論知 識與業務操作培訓相結合、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的工作方針。1. 5培訓原則:對員工的培訓遵循系統性、主動性和效益性原則,堅 持制度化和多樣化原則。主動性原則。強調受訓員工全部積極15、參與,發揮主動性。效益性原則。員工培訓是企業人、財、物的投入過程,同時也 是價值增值過程,培訓工作應有助于各公司整體業績提升。154制度化原則。建立和完善培訓管理制度體系,通過培訓工作制 度化、例行化保證培訓工作落實到位。多樣化原則。根據受訓對象的層次、類型,實現培訓內容和形 式的多樣性。2. 培訓內容與形式2.1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包括新員工培訓、業務知識培訓和其它能力 培訓。2. 1. 1新員工培訓新員工在報到時,人力資源部首先組織實施進行新員工入職培訓。入 職培訓內容包括:企業簡介;組織機構;團隊精神;公司相關規章制度;2. 1. 2崗位培訓2. 1.2. 1新員工上崗培訓新員工上崗后,用16、人部門必須進行試用期崗位培訓,并指派專人指導,一般為13個月。培訓內容:必備專業技術理論培訓;實際崗位技能的培訓;2. 員工轉崗培訓員工轉至新崗位前,由所在部門對其進行崗位技能和知識培訓,并指 派專人指導,員工轉崗到新崗位的熟練期由所在崗位部門視其崗位職 責而定。轉崗熟練期滿后由部門及人力資源對其進行考核或考試。2. 定期崗位培訓各部門必須定期對本部門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每月不得少于二次,每月累計培訓吋間不得少于六個小吋。培訓內容:專業業務理論培訓;實際業務操作培訓;管理能力及相關業務能力提升的培訓;其他培訓內容由各部門根據具體崗位或實際情況需要制定。2. 1. 3能力培訓指為更新/擴展員工知識17、面、提升任職能力和晉升職務準備、增進工 作效率所組織的各項培訓(含研討會)。主要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管理技能、領導力提升、決策思維能力等;儲備干部培訓:角色轉變、職業技能提升、管理技能培養等; 其他行政部門:職業精神與職業素質。2.2培訓形式培訓形式分為內部培訓、外部培訓和員工自我培訓。2.2. 1內部培訓內容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在崗職工崗位培訓、轉崗培訓、部門內部 培訓等。2. 2. 2外部培訓外部培訓是指培訓地點在公司以外的培訓。員工自我培訓公司鼓勵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種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培 訓學習。3. 培訓組織與管理3.1培訓體系由三級培訓組織構成,第一級人力資源,第二級部門18、, 第三級班組。3. 2人力資源部是主管教育培訓工作的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3. 2. 1負責培訓體系的建立和維護;3. 2. 2負責培訓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建設;負責內部講師推行與管理;32. 4負責培訓政策、制度的制定與執行;3. 2. 5負責培訓需求分析、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負責各類優秀人才、業務骨干培訓;3. 2. 7負責培訓檔案數據系統的架構、培訓檔案數據庫的維護管理;負責企業管理、人力資源、財務、營銷、安全等通用專業管理 (技術)人員的培訓;3. 2. 9負責新員工入職導向、企業文化及企業發展等方面的培訓;3. 2. 10負責與高校間校企合作辦學等教育培訓業務的對外聯系與日 常管理19、;3. 2. 11完成其他與員工培訓有關的工作。4. 受訓者的權利與義務4. 1受訓者權利4. 1. 1在不影響木職工作的前提下,員工有權要求參加內部舉辦的與 本職工作相關的各類培訓。42受訓者義務4. 2. 1培訓期間受訓員工一律不得故意規避或不到。4. 2. 2培訓結束后,員工有義務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工作中 去,人力資源部將跟進培訓運用情況。5 培訓計劃6. 培訓實施6. 1培訓實施過程原則上依據年度培訓計劃進行,如需調整,經人力 資源部審批實施。62內部培訓期間,人力資源部負責記錄學員出勤等方而培訓表現, 并以此為依據對學員進行考核。6. 3培訓組織部門負責對培訓過程進行記錄,保20、存過程資料,如電子 文檔、錄音、錄像、幻燈片等。培訓結束后交人力資源部建立培訓資 料檔案。7 培訓效果評價與培訓考核7.1評估與考核目的:促使員工在學習中遵守紀律、認真學習;評價 本次培訓的效果以便于改善培訓工作;督促員工應用培訓所學的知識 和技能。7. 2組織的各類培訓根據情況進行培訓效果評估,由參訓員工填寫培 訓效果評估表,征詢受訓人員對本次培訓的意見,以利培訓的持續 改進。并由人力資源部歸檔管理,部門及員工的年度培訓考核記錄將 納入年終考核范疇。8. 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1內部培訓講師候選人資格內部培訓講師必須是在職人員主管級及以上管理人員:主管級及以上管理人員皆擔負有培訓 員工的責任,21、是內部兼職講師的主要來源;8. 1. 3業務骨干或技術骨干:各部門的業務骨干和技術骨干將是員工 崗位技能培訓的主要講師來源;8. 1. 4各部門就開展本部門工作或配合某項管理活動,而內部指定的 宣導性人員,不在此列;8. 2內部培訓講師的職責內部培訓講師必須填寫培訓實施計劃表并參與課程的前期 培訓需求統計、開發設計課程有關的資料,如培訓標準教材、輔助材 料、案例、授課PPT演示文檔、試卷及標準答案等,并定期改進以上 資料;內部培訓講師組織的教材、教案歸公司所有,公司有權在企業 內部公開發布或復印傳送,供員工學習;內部培訓講師必須參與培訓后期的答疑、效果評估反饋、跟進 等工作,協助課程組織工作;對其他講師的授課技巧、方法、案例、 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協助人力資源部完善崗位培訓課程體系;& 2. 3內部培訓講師有義務輔助學員制定培訓后的行動改進計劃;8. 3內部培訓講師資源的運用與考核8. 3. 1人力資源部將根據培訓工作的實際需要,參考培訓講師的日常 工作情況,安排講師參與授課;8. 3. 3人力資源部須對內部培訓教師的培訓教材進行統一管理,必 要時可要求講師修止;所有書面教材必須經人力資源部備案,并根據 需要復印分發給受訓員工或通過郵件下傳給員工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