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9635
2025-03-04
20頁
720KB
1、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和人民群眾消費升級,以醫療美容為代表的美容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已成為除基本生活消費以外,繼住房、汽車、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消費熱點。醫療美容產業是“美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附加值高、帶動力強等特點。為做大做強我市醫療美容產業,切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成都市健康服務業“十三五”規劃成都制造2025規劃,編制本規劃。一、規劃基礎(一)發展現狀1醫美機構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全市醫療美容機構基本形成了以醫療美容醫院為主體,醫療美容門診部和診所、綜合醫院美容科室等為支撐的發展2、格局。2016年,全市有醫療美容機構159家,數量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其中,醫療美容醫院17家,醫療美容門診部59家。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占比超過90%,主要開展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等業務。全市醫療美容服務量約50萬人次,其中醫療美容醫院服務人次約占65%。專欄1 2016年成都市醫療美容機構數量與服務量 各類醫療美容機構數量占比 各類醫療美容機構服務量占比2科技創新資源優勢突出。成都是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在醫療美容、生物醫藥等領域集聚了眾多的創新資源。以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醫學院等為代表的高等院校,聚集了一批國內外頂尖的醫療美容領軍人才,在牙齒美容3、創面修復等領域處于全國前列。藍光英諾、迪康藥業、奧泰醫療等企業在3D生物打印、醫用材料、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優勢。3聚集發展態勢初步形成。截至2016年底,全市70%左右的醫療美容機構分布在武侯區和成都高新區。其中,武侯區84家,約占全市的52.8%,主要聚集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商業人氣較高的人民南路沿線、紅牌樓商圈等區域。成都高新區27家,約占全市的17%,主要分布在芳草街、大源等區域。4醫美關聯產業支撐扎實。成都旅游、金融等產業具有較強實力,能夠為醫療美容產業提供有力支撐。成都宜業宜居、環境優美,周邊地區康養、旅游資源豐富,2016年接待游客總人數超過2億人次,穩居副省級城市4、第二位。成都金融業2017年實現增加值1604億元,在“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能夠為醫療美容產業提供雄厚的金融要素支撐。(二)存在問題當前,我市醫療美容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產業鏈條不夠完善,醫療美容藥品、器械等制造環節較為薄弱。二是市場秩序有待規范,部分生活美容機構從事醫療美容業務的現象依然存在,醫美糾紛現象較為突出。三是品牌影響力不足,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醫療美容機構較少。四是公立醫院受體制機制制約,科研、人才等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對成都醫療美容產業引領帶動作用不足。(三)面臨形勢1醫療美容市場前景廣闊。得益于醫療美容技術快速發展、個人收入持續增加等5、因素,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長。全球醫療美容市場增速將明顯高于同期經濟增速。我國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規模處于全球第三位,隨著居民消費能力快速提升和消費理念轉變,未來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將快速增長。2我國醫療美容機構整合加劇。當前,我國醫療美容產業仍處于成長期,醫療美容機構普遍不大不強。隨著社會辦醫全面放開,更多的民營資本將進入醫療美容領域,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形勢下,醫療美容機構間兼并重組現象將進一步增加。未來,具有品牌效應、規模效應的大型連鎖醫療美容機構將成為發展趨勢,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3成都醫美產業發展潛力大。成都市民樂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理念,消費觀念普遍超前,具有較強的醫療美容意識。6、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具有強大的輻射能力,市場腹地涵蓋云南、貴州、四川、重慶、西藏等西南地區近2億人口,醫療美容消費需求旺盛。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進的形勢下,致力于建設國際門戶城市的成都,正從內陸腹地向泛歐泛亞的前沿轉變,在人才、資金等產業要素聚集以及吸引高端消費人群方面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總體要求,抓住消費升級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構建醫療美容產業生態圈為主線,以突出發展醫療7、美容服務業、加快發展醫療美容制造業、延伸發展關聯產業為重點,以品牌建設為引領,著力引進培育市場主體,強化載體建設,創新人才、技術、政策等關鍵要素供給,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醫療美容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成都打造成為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美之都”。(二)基本原則1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監管相結合。強化市場主體在推進醫療美容產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優化資源配置,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市場監管,強化市場主體責任,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市場秩序,促進醫療美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堅持招大引強與內生培育相結合。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要素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加快引進一批知名醫療美容機構及其8、關聯企業。加強本土醫療美容機構(企業)的培育力度,強化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競爭力。3堅持集聚發展與融合發展相結合。突出重點區域,推進醫療美容產業集聚發展,實現要素集約高效利用。順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推進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貿易、旅游、信息服務等產業融合,帶動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產業發展。(三)發展目標著力提升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的質量和規模,加快聚集國內外知名醫療美容企業、機構和人才,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到2025年,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2030年達到2000億元,成為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美之都”。三、發展重點抓住消費升級機遇,瞄準產業發展趨勢9、,突出發展醫療美容服務業,加快發展醫療美容制造業,延伸發展信息服務等關聯產業,著力構建醫療美容產業生態圈。專欄2 醫療美容產業生態圈醫療美容產業生態圈主要包括醫美產業鏈、相關服務配套和基礎設施配套三個層面。其中,醫美產業鏈主要包括醫療美容服務,即外科美容、皮膚美容、中醫美容和牙齒美容等;以及上游的醫美產品制造,即醫療美容藥品與醫療器械制造。相關服務配套主要包括金融、旅游、會展、貿易等與醫美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產業,以及人才培訓、產業政策等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配套主要包括能源、交通、商貿、信息等基礎設施。(一)突出發展醫療美容服務業順應醫療美容服務微創、安全、精細化等發展趨勢,重點發展外科美容、10、皮膚美容和牙齒美容,積極培育中醫美容,加快引進培育一批知名醫療美容機構(企業),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和影響力,完善全市醫療美容服務體系。專欄3 成都醫療美容服務業發展重點外科美容。以專科化、品牌化為導向,重點發展眼部、鼻部等頭面部美容外科服務,以及軀干四肢美容外科服務。積極開發三維重建等數字化醫療美容技術、內窺鏡技術、微創手術技術,提升醫療美容外科領域技術水平。皮膚美容。重點開展肉毒毒素、交聯透明質酸充填等微創治療,激光皮膚美容,以及其他皮膚美容的物理、化學治療。依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衛生計生委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機構”,強化護膚及化妝品領域研發能力。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光電技術新進展,提升抗衰老等11、新興領域服務能力。牙齒美容。鞏固提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優勢,支持醫療美容醫院、口腔專科醫院(或診所)發展,重點發展口腔牙體修復,牙齒美白、牙冠延長等牙周美容技術操作,以及常見錯牙合畸形矯治、功能性矯治器矯治、固定矯治器矯治等矯正服務。中醫美容。充分發揮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中醫院等科研資源以及四川省作為全國第一個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的優勢,重點發展中藥膳食美容,提升針灸美容技術、中醫推拿美容技術等。(二)加快發展醫療美容制造業圍繞醫療美容服務業發展需求,發揮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優勢,積極向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拓展,重點發展醫美產業相關的醫美材料、藥品和醫療器械,支持高校院所聯12、合生物醫藥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突破干細胞生物技術、激光技術、填充材料等前沿技術,引進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醫美制造企業。專欄4 成都醫療美容制造業發展重點醫美材料。重點發展牙種植體、假體植入材料、線雕材料、組織工程軟骨等材料。醫美藥品和醫療器械。積極發展抗衰老藥物、干細胞美容制品,支持發展肉毒毒素等醫療美容藥品,玻尿酸等可注射填充物,用于皮膚美容、口腔美容、中醫美容等的醫用激光、光子、射頻及超聲設備,水光儀、內窺鏡等。(三)延伸發展醫療美容關聯產業以醫療美容服務業和相關制造業為依托,延伸發展信息服務、文創、旅游、生活美容、貿易、會展、金融等關聯產業,推動醫療美容產業與關聯產業良性互動、互利共生,形成13、“大醫美”發展格局。專欄5 成都醫療美容關聯產業發展重點信息服務。重點發展醫美網站、APP、大數據、行業軟件、營銷推廣等領域。文創。重點發展醫美傳媒影視、創意設計、時尚、藝術等領域。旅游。重點發展醫美康養、休閑、養生、度假、健康服務等特色健康旅游領域。生活美容。重點發展面部美容護理、美體塑身等領域,帶動發展高端化妝品、藥妝、專業美容保養品等領域。貿易。重點發展醫療美容產品代理、經銷等領域。會展。重點發展醫療美容專業展會、論壇,以及相關的會展策劃、展位搭建、裝飾裝修等服務。金融。重點發展醫療美容消費信貸、供應鏈金融、以執業醫生和消費者為目標客戶的醫療美容保險等服務。四、空間布局結合全市醫療美容產14、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要求,堅持集中集群集約發展,加快構建“三區兩城多點”的醫療美容產業空間布局體系。(一)三區在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武侯區打造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療美容服務業核心集聚區,重點布局醫療美容服務、技術研發、教育培訓等產業領域。成都天府新區加強與國內外頂級醫療美容機構合作,推動創新研發、孵化、服務、生產等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全國領先的醫療美容產業園區。成都高新區發揮國際化水平高、高端商務聚集等優勢,在大源片區的天府一街、天府二街、天府三街區域,引進國際國內高端醫療美容機構,打造國際化醫療美容街區。武侯區發揮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的醫美技術和人才優勢,支持現有龍頭醫美機構做大15、做強,打造具有國際國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紅牌樓、人民南路醫療美容集聚區。(二)兩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醫學城發揮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實力強、制造基礎扎實、發展空間充足的優勢,重點布局醫療美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材料等產業領域,打造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療美容產品研發生產基地。(三)多點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和成華區以推動現有醫療美容機構轉型升級為重點,進一步提升醫療美容服務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醫療美容產業支撐點。同時,根據“東進”區域未來發展需求,以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為重點區域,適當超前引進醫療美容機構(企業),打造醫療美容產業新支撐點。專欄6 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空間布局示意圖五、主要任務(一)實16、施品牌戰略,打造“醫美之都”名片1培育醫療美容機構品牌。支持醫療美容機構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以提升品牌價值為核心,通過并購、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推動醫療美容產業鏈垂直整合。支持醫療美容機構集團化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大型連鎖集團,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按照專業化、規范化、差異化的發展方向,引導醫療美容門診部和診所做精細分領域,形成一批特色品牌。2塑造醫療美容行業品牌。鼓勵醫療美容機構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認證等工作,制定高水平的地方標準,提升成都醫療美容行業的品質和話語權。支持咨詢、營銷、培訓、研發等醫療美容品牌服務機構發展,開展品牌管理咨詢、市場推廣等服務。建立醫療美容消費維17、權機制,推動行業合作,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提升行業整體形象和品牌影響力。3擴大城市醫療美容品牌知名度。加強城市品牌宣傳推廣,積極打造高端化、國際化、可信賴的醫療美容城市品牌,不斷擴大醫療美容消費群體。支持舉辦國際性、全國性醫療美容行業會議、論壇、展會、選秀、選美等活動,提升成都醫療美容產業影響力。支持創辦醫美雜志,加強學術交流,大力普及相關知識,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二)強化項目招引,提升醫美產業能級1實施生態圈招商。圍繞醫療美容產業生態圈,瞄準產業關鍵缺失環節,實施強鏈補鏈,加快引進一批國內外領先的醫療美容機構(企業)。以行業領軍醫療美容企業為核心,著力引進相關配套企業。瞄準醫療美容新業態18、新模式,積極引進相關聯的經銷貿易、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知名企業,增強服務配套能力。2轉變招商引資方式。實施選商選資,強化項目準入,確保引進項目的先進性。實施精準招商,建立醫美招商目標企業數據庫,實時跟蹤收集信息和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招商引資策略。實施以商招商,建立與行業協會、專業招商機構、在蓉重點醫美機構(企業)對接機制,發揮其人脈、信息等優勢,引進相關重大項目。3加快簽約項目建設。制定重大項目年度推進方案,完善項目簽約開工聯動考核機制,促進已談項目簽約、已簽約項目開工、已開工項目投產等環節無縫銜接。強化項目精細化管理服務,建立月度督查、協調、通報等制度,抓實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積極解決項19、目建設中的困難問題,提高項目從簽約到落地、建成的效率。(三)加強引智育智,夯實醫美人才支撐1積極引進人才。建立與美國、韓國、日本、巴西、瑞士等世界領先的醫療美容機構(企業)聯系機制,重點吸引國際國內行業領軍人才、杰出科學家到成都創新創業。完善柔性引才機制,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支持專業人才到成都短期執業,開展醫療美容研發、生產、服務合作。2加強人才培育。支持國內外知名醫美專家來蓉執教、訪問和學術交流,鼓勵高校根據產業和市場需要設立醫療美容學院、開辦醫療美容專業,加強后備人才培養,充實專業人才隊伍。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建立高校與醫療美容機構的人才雙向合作交流機制,加強從業人員交流培訓,不斷提20、升醫療美容行業技術水平。3優化人才環境。貫徹落實成都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流程,強化人才住房、落戶、配偶就業、子女教育、醫療、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服務保障。將符合條件的醫療美容高端人才納入獎勵體系,完善從業人員評價標準,暢通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執業醫生職稱晉升通道。(四)推動產業融合,構建“大醫美”發展格局1推動醫療美容與文創旅游業融合。發揮成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優勢,開發以醫療美容服務為主題的文創旅游產品,吸引國內外消費者來蓉接受醫療美容服務。鼓勵開發以醫美為題材的影視文化產品,探索建立“出入境-交通出行-休閑購物-醫療美容-旅游”的便捷化服務體系,促進醫療美容服務與21、文創旅游產業融合發展。2推動醫療美容與互聯網融合。支持發展醫療美容網站、APP等,培育“互聯網+醫療美容”服務平臺,促進醫療美容行業市場渠道變革。推動醫療美容產業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開展個性化醫療美容、醫美金融服務等提供支撐。支持醫療美容機構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3推動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融合。鼓勵醫療美容機構向生活美容領域延伸,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為消費者提供醫療美容、生活美容等全流程服務。支持生活美容機構依法與醫療美容機構建立合作共享機制,擴大醫療美容消費群體。探索創辦融合醫療美容、生活美容,以及高檔化妝品、奢侈品、藝術品鑒等于一體的大型醫美綜合體。22、(五)加快載體建設,促進醫美要素聚集1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堅持“先公建后產業”原則,加快醫療美容產業園區道路、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超前配套建設教育、文化、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支持建設一批公共廠房、標準車間等醫美制造業發展平臺。加強醫美街區的規劃建設,采用新建醫美綜合體、現有樓宇改造升級等方式,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醫美產業聚集區。2支持建設創新創業載體。鼓勵高校院所、醫療美容機構、龍頭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研發。支持建設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醫美創業載體,組建醫美創新聯盟,搭建創業服務平臺,為醫療美容人才創業23、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3創新載體建設管理模式。堅持政企合作、市場化運作,以政府為主導,強化發展載體規劃;以企業為主體,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載體開發建設。引進培育市場化產業園區運營商,打造園區標準化管理體系,提升醫療美容園區專業化服務水平。(六)創新體制機制,優化醫美產業生態1完善行業監管。建立衛計、食藥監、工商、人社、公安、網信等部門的常態化信息溝通、共享機制,設立非法醫療美容舉報熱線,加強醫療美容市場監管執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和違法處罰制度,規范醫療美容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流程,落實行業準入審批和診療規范。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維護良好市場環境。充分發揮醫美行業協會作用24、,切實推動行業自律。2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制定醫療美容產業發展專項政策,重點在高端項目引進建設、人才引進培育、產品研發、企業發展、載體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國內外知名醫療美容企業(機構)及要素資源快速聚集,不斷提升醫療美容產業質量和規模,加快形成結構合理、優勢突出的產業發展新格局。3推進先行先試。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促進成都在醫療美容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等領域先行先試。鼓勵公立醫院與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建立人才、技術、服務等合作關系,支持社會力量辦好多層次多樣化醫療美容服務。建立醫療美容手術風險治療綠色通道,鼓勵開展醫療美容保險業務,加強執業風險培訓,提升行業抗風險意識和處理能力。適當放寬公立醫25、院醫療美容科室開展特需服務的限制,鼓勵公立醫院醫療美容醫師開展多機構執業。探索醫生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開展共享醫療美容服務。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職能,加強對醫療美容產業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有關區(市)縣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具體推進各項工作實施,形成市、區(市)縣有效聯動的工作推進體系。(二)落實產業規劃將規劃確定的醫療美容產業主要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確保規劃分年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建立醫療美容產業統計體系,加強產業運行監測和預測分析。(三)強化工作考核建立健全醫療美容目標考核督查機制,對各責任區(市)縣和市級部門實施年度考評,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保質保量完成。建立規劃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發展形勢及時修訂完善,增強規劃的實效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