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站操作手冊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0691
2025-03-04
22頁
235KB
1、誠信 務實 精益 創新 河南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改擴建工程用戶操作手冊USERS MANUAL目 錄第一章 污水處理工藝2一、設計指導思想2二、設計規模2三、設計進水水質2四、外排水水質指標2五、污水處理工藝流程3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原理及特點5一、污水處理主工藝5二、工藝原理及特點5第三章 本工藝所涉及的幾個基本概念11第四章 菌種的培養與馴化14第五章 正常運行期間污水站的操作16第六章 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18第一章 污水處理工藝一、設計指導思想在保證污水站正常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對原有污水設施進行改造,以進一步降低污水處理費用;改進治理工藝,對排放廢水進行深度治理,實現穩定達標排放,以2、進一步降低廢水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改善包河水質,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二、設計規模污水處理改造工程處理規模為啤酒生產廢水4000m3/d。三、設計進水水質CODcr:2000mg/LBOD5:1000mg/LpH:6.011.0SS:1200mg/L氨氮:25mg/L溫度:2038四、外排水水質指標出水水質處理后優于新執行的國家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污染物名稱BOD5(mg/L)CODcr(mg/L)SS(mg/L)pHNH3-N(mg/L)標準值2080706915污水經深度處理后,達到以下標準:污染物名稱BOD5(mg/L)CODcr(mg/3、L)SS (mg/L)pHNH3-N(mg/L)標準值104010695五、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污水 格柵池 調節池 沼氣高空排放 泵 厭氧UASB 風機 生物接觸氧化池 上清液回流 過濾液深度處理 二 沉 池 濃縮池 壓濾機 泥餅外運 泵 泵 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圖沉淀池砂濾池混凝池 清水池進水出水 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流程框圖工藝流程說明啤酒生產廢水經回轉式格柵去除廢標紙等懸浮物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底設潛水攪拌機,對廢水的水質起混合調節作用。污水經調節池調節后,由提升泵提升至厭氧UASB池。厭氧UASB是污水處理的核心反應設施,底部設壓力布水裝置,中上部設三相分離器,保證菌種、污水、沼氣有良4、好的分離效果。經UASB的處理可降解大部分BOD和COD。厭氧UASB池出水自流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利用附著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接觸氧化池采用推流式設計,布氣系統采用氧利用率高的球冠形可變微孔曝氣器,掛膜系統采用彈性立體填料,曝氣按負荷控制,以提高氧的利用率。經過好氧生物膜的作用,絕大部分有機物被降解去除,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經泥水分離后上清液可達標排放,部分出水進入深度處理。二沉池出水深度處理為經加藥混凝、沉淀、砂濾池過濾,出水進入清水池,此時處理出水可達到中水回用標準。 二沉池污泥一部分用泵回流和UASB出水混合進入接觸氧化池,用于維持好氧進5、水端池內足夠的污泥濃度,一部分泵UASB池以補充和轉化為池內的厭氧菌,剩余污泥用泵打入濃縮池。污泥經濃縮后,泵入壓濾機進行泥水分離,干泥外運作肥料或填埋,上清液回流入調節池重新進行處理。厭氧UASB產生的沼氣經水封后進入火炬燃燒系統進行點火燃燒。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原理及特點一、污水處理主工藝本工程設計以厭氧UASB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為廢水處理的主導工藝。二、工藝原理及特點1、厭氧UASB工藝、厭氧UASB由來1971年荷蘭瓦格寧根(Wageningen)農業大學拉丁格(Lettinga)教授通過物理結構設計,利用重力場對不同密度物質作用的差異,發明了三相分離器。使活性污泥停留時間與廢水停留6、時間分離,形成了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的雛型。1974年荷蘭CSM公司在其6m3反應器處理甜菜制糖廢水時,發現了活性污泥自身固定化機制形成的生物聚體結構,即顆粒污泥(granular sludge)。顆粒污泥的出現,不僅促進了以UASB為代表的第二代厭氧反應器的應用和發展,而且還為第三代厭氧反應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UASB工作原理UASB由污泥反應區、氣液固三相分離器(包括沉淀區)和氣室三部分組成。在底部反應區內存留大量厭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層。要處理的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7、化為沼氣。沼氣以微小氣泡形式不斷放出,微小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氣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氣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稀薄的泥水混合物,污泥和水一起上升進入三相分離器,沼氣碰到分離器下部的反射板時,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過水層進入氣室,集中在氣室的沼氣,用導管導出,固液混合液經過反射進入三相分離器的沉淀區,污水中的污泥發生絮凝,顆粒逐漸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著斜壁滑回厭氧反應區內,使反應區內積累大量污泥,與污泥分離后的處理出水從沉淀區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UASB池。、UASB的特點a、厭氧UASB工藝是非常經濟的處理技術,在廢水處理成本上比好氧處理8、成本更低; b、厭氧UASB產生的沼氣回收用于燒鍋爐,效益可觀,具有較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c、厭氧UASB工藝處理負荷高,占地少;d、厭氧UASB的菌種可以在終止供給廢水與營養的情況下,保留其生物活性與良好的性能至少一年以上;、UASB的運行控制根據UASB反應器運行期間污泥形態的變化情況和運行控制條件的差異,啟動過程可分為污泥馴化期、顆粒污泥出現期和顆粒污泥成熟期三個階段。污泥的顆粒化即為優化的重要結果,它是UASB工藝付之實際應用的關鍵。影響UASB啟動的操作因素主要包括:接種污泥的性質;廢水的性質;工藝運行的溫度;pH值;ORP(氧化還原電位);營養配比;微量無機元素的種類與數量等。 a9、接近中性的條件是厭氧生物技術適宜的pH值環境。控制進水pH值范圍應在6.59之間,出水pH值范圍應在6.87.2之間。 b、各種微生物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生長。水溫不得低于15,否則要采取加熱措施。控制反應器最佳溫度范圍在3035之間。c、進水的堿度影響反應器的啟動,一般控制進水的堿度在1000mgL-1以上能成功地培養出顆粒污泥。d、進水開始最好大水量低負荷,到去除效率提高時再提升有機負荷。增加容積負荷的過程中,厭氧污泥的濃度和活性在不斷增加,污泥的生物吸附、絮凝、分解的有機物相應增加。e、出水的VFA(揮發性脂肪酸)濃度在UASB反應器的運行控制中是一項重要的參數。正常運作應保持VFA濃10、度在400mg/COD/L以下,而200mg/COD/L是最佳。VFA積累過多,會抑制產甲烷菌的活性,從而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過高的出水VFA濃度表明反應器內大量的VFA積累,因此是反應器“酸化”的預兆。f、在調試結束正常運行期間,反應器內充滿顆粒污泥,顆粒內部為黑色,外部包裹一層白色黏性物質,粒徑大部分在13cm。2、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的工作原理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該法中微生物所11、需氧由鼓風曝氣供給,生物膜生長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會因缺氧而進行厭氧代謝,產生的氣體及曝氣形成的沖刷作用會造成生物膜的脫落,并促進新生物膜的生長,此時,脫落的生物膜將隨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觸氧化法技術的實質是將微生物固著生長的填料全部浸沒在污水中,并采用與曝氣池相通的曝氣方法,向微生物提供所需要的氧,并起到攪拌與混合作用。該技術既相當于浸沒在污水中的生物濾池,又相當于曝氣池中充填供微生物棲息的填料,所以生物接觸氧化法又稱為“淹沒式生物濾池”或“接觸曝氣法”。生物接觸氧化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兩者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兼具兩者的優點,也可以說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 生物12、接觸氧化的特點a、生物膜內微生物相當豐富,食物鏈長,既有數量眾多的細菌,又有多種種屬的原生生物,甚至可以生長氧化能力較強的絲狀菌而無污泥膨脹之憂。b、生物膜活性較強。由于受到曝氣的吹脫,生物膜具有較高的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厭氧層的增值,有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c、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接觸氧化池內生物量較高,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即使在間歇運動的條件下也能保持較好的處理效果。d、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易于維護。e、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數量多,可承受較高的有機負荷,處理效率高,有利于減少池容,減少占地面積。f、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13、,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g、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h、污泥量少,污泥顆粒大,易于沉淀;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3、深度處理工藝 穿孔旋流絮凝池本工程采用的絮凝池為穿孔旋流絮凝池。混凝劑投加方式為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等,混凝劑投加方式選進水閥門前投加。 斜管沉淀池本工程中采用的沉淀池為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體小、占地面積小等特點。本工程采用斜管沉淀池。 砂濾池國內常用的濾池形式有普通快濾池。普通快濾池為下向流砂濾料的四閥式濾池,濾池特點:a 優點:* 有成熟的運轉經驗,14、運行穩定可靠。* 采用砂濾料,材料易得,價格便宜。* 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統,單池面積可做得較大,池深較淺。* 可采用降速過濾,水質較好。b 缺點:* 閥門多,必須有全套沖洗設備。適用條件:濾前水濁度小于10。第三章 本工藝所涉及的幾個基本概念1、pH值 是指水中氫離子活度的負對數,是反映污水酸堿性的常用指標,一般情況下pH7為酸性,pH7為中性,pH7為堿性。可采用試紙法測定,也可采用玻璃電極法(方法來源GB692086)測定。2、CODcr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用氧的毫克每升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應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在廢水中有機污染相當普遍,15、所以通常用它來反映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單位為mg/L。測定方法采用重鉻酸鉀法(方法來源GB1191489),記為CODcr。3、BOD5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消耗的溶解氧,以氧的毫克每升表示。它亦是一個反映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常用指標,為了使測定具有可比性,通常在200C條件下,培養5晝夜后測定的生化需氧量,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為BOD5。BOD5一般采用稀釋接種法(方法來源GB748887)。4、SS懸浮物濃度是指水中未溶解的非膠態的固體物質,在條件適宜時可以沉淀。懸浮固體可分為有機性和無機性兩類,反應污水匯入水體后發生淤積情況的感官指標,單位為mg/L16、,測定方法為重量法(方法來源GB1190189)。5、MLSS污泥濃度它是指曝氣池中單位體積混合液所含懸浮固體的重量,單位為g/l或mg/l,常用來表示曝氣池內生物的多少。6、Fw污泥負荷每日進入曝氣池污水中的有機物總量和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總量的比值,即單位量的活性污泥負擔的有機物量,單位為kgBOD/kgMLSS。7、Fv容積負荷每日進入曝氣池污水的有機物總量和曝氣池容積的比值,即單位曝氣池容積負擔的有機物量,單位為kgBOD/m3。8、SV30污泥沉降比曝氣池混合液30min靜沉后的污泥量,以占混合液的體積百分比表示。SV30可以反映出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并能及時反17、應曝氣池的異常情況,便于及時查找原因。根據經驗,SV30控制在2030%效果為佳,SV30達到60%以上時,污泥將要膨脹,出水水質將要變差。9、SVI指數SVI(mg/L)為污泥指數,曝氣池出口處的混合液在靜置30min后,每克懸浮固體所占的體積(mL),即評定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指標。當SVI值在50150之間,此時污泥呈褐色、絮狀,沉淀性能良好;當SVI值在小于50時,說明污泥泥齡過長或有機物含量過低,此時污泥細碎,顏色發黑,活性不好;當SVI值大于150時,污泥過于松散,呈淺褐色,沉淀性能較差。10、DO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以升水含氧氣的毫克數來表示,單位為mg/l,標準18、測定方法采用碘量法測定。運行監測采用溶解氧測定儀。第四章 菌種的培養與馴化1、厭氧池菌種的培養與馴化接種:利用其他污水站的污泥泵入厭氧池 ,同時泵入300C左右的啤酒生產廢水。馴化:開啟提升泵,以1/5負荷運行為佳(即開1小時停4個 小時),同時監測厭氧罐進出水的pH值。此階段要防止厭氧池過度酸化,當出水pH小于6時應采用增加進水中的堿量進行調節。對pH的檢測要及時,用精密pH試紙即可。提高負荷的操作應逐步進行,當1/5負荷厭氧池COD(化學需量量)去除率達20%時,穩定運行2天,再提高負荷至1/4負荷,當厭氧池COD去除率達20%以上時,穩定運行2天,再提高負荷至1/3負荷。提高負荷時一旦造19、成運行不好(如COD去除率大幅下降等)則放緩提高負荷的速度。COD、pH值及出水懸浮物的變化應嚴格檢測,若異常應采取措施。當處理效率達20%以上時,可加快提高負荷。提高負荷運行穩定后,可逐步加大負荷直至滿負荷運行。2、生物接觸氧化池菌種的培養與調試接種:先向生物接觸氧化池內注入啤酒生產廢水3米深,然后投加從污水廠運來的壓濾后的新鮮污泥。馴化:a. 悶曝:生物接觸氧化池啟動鼓風機連續曝氣24h。在曝氣過程中不進原廢水,要控制池中溶解氧含量在13mg/L之間,并需測試污泥沉降比,若發現該值逐漸減少,說明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b.悶曝1天后,開啟提升泵,生物接觸氧化池按1/5負荷進水,以擴大培養。20、對微生物進行鏡檢時若發現水中游離細菌增多或原生動物逐步增加,則說明培菌馴化工作正常。此時要控制水溫200C、pH為69、COD為400500mg/L、水量為設計水量的1/5。由于馴化與培菌同時進行,其掛膜速度很快,一般57天后在填料表面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層膜,把它刮下來后進行鏡檢,發現其透光性好,有原生動物如纖毛蟲、累枝蟲、鐘蟲等出現,此時系統對COD的去除率可達30%50%。若微生物增殖正常,水量可加大至設計負荷的1/4,當二沉池出水COD200mg/L時,穩定運行2天后,進水量加大至1/3負荷,提高負荷運行穩定后,可逐步加大負荷直至滿負荷運行(大約30天后可按設計水量進行處理)。第五章 21、正常運行期間污水站的操作各設備單元的啟停嚴格按照附件中設備說明書操作,污水處理系統管理和操作注意以下幾項:1、開啟風機,調節各生物接觸氧化池氣閥,保證系統曝氣均勻(各氣閥調節完畢,正常運行期間不需再重新調節)。2、調節厭氧UASB池進水量,每1小時要測定厭氧池的pH值,要保持pH在68之間,當超出范圍時要調整水質的酸堿度。3、厭氧UASB池要保持一定的污泥濃度,應從取樣閥及時取樣,當從最高位置取樣閥流出水樣污泥量很少時,系統產生的多余污泥要用污泥泵泵入厭氧UASB池,當從最高位置取樣閥流出水樣污泥濃度大于4g/L時,打開厭氧UASB池排泥閥,厭氧池泥水混合物即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上清液回22、流到調節池,濃縮污泥泵入帶式壓濾機進行泥水分離,脫水污泥進行外運。4、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端溶解氧(DO)控制在0.52.5mg/L之間; SV30控制在20%40%之間;污泥濃度(MLSS)控制范圍:夏季20003500mg/L,冬季35005000mg/L。5、每天檢測CODcr、MLSS指標,根據化驗結果調整污泥回流閥和厭氧池出水閥,保證生物接觸氧化池污泥濃度、處理效果處于最佳狀態。6、二沉池2個污泥閥應輪流排泥,以防止局部積泥造成的污泥大面積上浮。二沉池上漂浮物要及時清理,以免影響出水水質。7、由系統處理的達標廢水部分直排,部分進入中水回用系統,首先進入絮凝池,接著自流進入斜管沉淀池,然23、后自流進入砂濾池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清水自流進入清水池,清水池中的清水有泵泵入回用系統進行回用。砂濾池過濾時,當發現水質變差或流速變慢時,要開啟反沖洗泵進行反沖洗。斜管沉淀池、絮凝池的污泥要及時排出,以免影響出水水質。絮凝池加入藥品的配制參見壓濾污泥藥品配制。8、應經常觀察調節池攪拌機是否運轉,接觸氧化池曝氣是否均勻。9、應經常觀察提升泵、風機及污泥泵等自動控制系統,是否正常運行。10、對各動力設備要做好維護和保養。第六章 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1、污泥上浮 第一種情況通常二沉池污泥上浮則表明污泥中氧量不足,一種情況是由于曝氣池中供氣不足,此時二沉池表面蓋滿污泥。另一種情況是污泥回流不及時致使污泥沉24、積在池中,進而形成缺氧條件,這時污泥結塊上浮,污泥發酵產生氣體將污泥帶到池表面。這種池面污泥近黑色,并釋放有害難聞氣味。處理措施:如曝氣池中溶解氧(DO)過低(比如低于0.5 mg/L)時增大鼓風量。防止污泥沉積在處理構筑物中。 第二種情況污泥上浮可由硝化之后的反硝化引起,這是由于水中硝酸鹽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被還原為氮氣和二氧化碳,這些氣泡降低了污泥的相對密度,使其以小片狀(幾厘米)上浮到水面。當用試管將這種混合液沉淀一段時間(有時是幾小時),二沉池表面可被棕色污泥完全蓋滿,它看起來像深褐色的含奶油的泡沫狀糕點,釋放出無害的氣味。處理措施:降低曝氣池的MLSS(污泥濃度)以提高污泥負荷,不讓污25、水達硝化階段。降低供氧量。2、泡沫生物膜及活性污泥受到意外的酸堿、有毒物質、負荷沖擊,活性受抑制,易產生泡沫。泡沫由于下列因素而加強。 曝氣池液的MLSS(污泥濃度)降低。 鼓風量過大。 氣溫升高或驟降。 陰雨天氣壓較低。處理措施: 泡沫可用噴水較容易地去除。 噴灑少量消泡劑在池面。消泡劑能很快消泡,但其作用不長久,需反復使用。 增加曝氣池MLSS濃度,這是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補救措施。一般說來,2500mg/L以上的MLSS濃度可有效減少泡沫的產生。3、顏色和氣味生物接觸氧化池:質量好的活性污泥呈深褐色,如果污泥變為黑色通常意味著水質惡化過程的開始,這是由于曝氣不足或在二沉池中停留時間過長所致。26、在曝氣池中黑色污泥往往釋放出硫化氫的氣味,此時必須增加供氧并加大污泥回流量。厭氧池:正常運行情況下,厭氧池易產生污泥味,但在局部污泥大量積聚時易產生惡臭味。消除或減輕惡臭味的方法是調整厭氧池的進水閥,讓厭氧池均勻進水,打開疏通閥,防止局部水不流通成死水。4、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膜大量脫落、出水水質變差生物接觸氧化池溶解氧不足,進水pH過酸或過堿,負荷突然增大及過量有毒有害物質進入系統時,都會出現出水水質變差的情況。具體處理方法是,一邊及時回流污泥至污泥濃縮池,一邊降低進水負荷,同時加大曝氣量,待混合液溶解氧上升至0.5mg/L以上或SV30(30分鐘沉降比)低于40%,出水CODcr低于100mg/L時,再慢慢提高負荷。附件:1、 格柵使用說明書2、 潛水排污泵使用說明書3、 水下攪拌器使用說明書4、 離心鼓風機使用說明書5、 立式離心泵使用說明書6、 計量泵使用說明書7、 單螺桿泵使用說明書8、 帶式壓濾機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