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發集團公司會計憑證處理手冊DOC_4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1311
2025-03-04
48頁
153KB
1、會計憑證處理1.1 范圍全公司的所有會計憑證的編制和存檔流程1.2 控制目標q 規范會計處理流程q 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q 降低會計信息損失的風險q 建立各部門對其憑證負責的制度q 由系統完成各項日常工作,減少不增值的活動1.3 涉及部門q 各業務部門、管理部門q 財務部q 檔案室1.4 主要控制點q 各部門領導負責審核本部門產生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和合理性q 財務部會計審核單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q 主管會計審核記賬憑證的準確性和一致性q 及時過賬,隨時提供所需報表q 財務部經理審閱每月的憑證、帳簿和報表,保證其真實和完整q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對憑證、帳簿和報表以書面和磁盤雙重形式備份存檔1.5 2、特定政策q1.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1.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結賬2.1 范圍全公司會計結賬工作流程2.2 控制目標q 規范會計處理流程q 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q 保證結賬前各賬戶完成所需的調整工作q 由系統完成各項日常工作,減少不增值的活動2.3 涉及部門q 財務部2.4 主要控制點q 確保月內各項憑證已經過賬q 對各項需調整的賬戶逐一檢查,保證各跨期項目正確計入報表q 檢查預生成報表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必要時由主管會計作出調整分錄q 按照審計人員的意見,編制調整分錄q 由系統及時完成結賬工作,保證下一期數據的準確和報表的及時生成3、2.5 特定政策q2.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12.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壞賬準備提取及核銷3.1 范圍對全公司應收賬款按照會計制度計提壞賬準備和在壞賬確認時及時核銷壞賬的工作流程3.2 控制目標q 規范壞賬準備提取和核銷工作q 保證壞賬核銷的真實、準確,符合國家會計制度q 保證遵循謹慎性原則,提取足夠的壞賬準備q 通過系統保證壞賬的處理與客戶效用評價相結合q 降低公司資產減值風險3.3 涉及部門q 營銷中心q 財務部q 總裁q 財務總監3.4 主要控制點q 建立統一的壞賬準備提取的方法備抵法,確定合適的提取比率q 財務人員根據賬4、齡分析提出應核銷壞賬q 法律辦應根據銷售人員和本部門人員的跟蹤情況確定應核銷的壞賬q 財務經理匯總分析全部的可能壞賬,根據本年的實際財務情況,提出可核銷的壞賬,上報總裁審批q 由總裁最后確認,方可進行帳務處理q 將核銷壞賬情況及時錄入系統,更新客戶檔案管理系統q 法律辦應對有追索權的債權繼續跟蹤追收3.5 特定政策q3.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3.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預借款4.1 范圍全公司各部門采購和費用發生之前向財務部預借款項的管理流程4.2 控制目標q 強化費用的事前審批q 加強各部門對費用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的責任q 減少公5、司資產流失的風險q 規范會計操作,降低憑證毀損風險q 加大財務對于費用的控制力度4.3 涉及部門q 各申請部門q 財務部4.4 主要控制點q 各部門人員提出的借款申請需由本部門的直接領導根據其不同的權限進行審批,保證借款理由的真實性和合理性q 財務部經理和財務總監審核借款的合理性,并根據授予的權限和預算管理的要求進行審批,對不予批準的具有否決的權利q 超越權限的最終由總裁審批q 會計人員應查詢借款人的借款余額,未結清的扣除余額予以支付或退回借款人處理q 由借款人簽收的借據一式三份,其中2,3聯作為核對和查詢q 出納應遵循管理規范,履行付款的必要手續4.5 特定政策q4.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6、/人員步驟說明4.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費用報銷5.1 范圍各部門普通員工和管理人員的費用報銷流程5.2 控制目標q 確保各部門各級人員費用報銷都經過了適當的審批q 確保費用實際發生同事前批準保持一致q 對超過限額又未經適當審批的費用報銷進行控制,強化事前審批的重要性5.3 涉及部門q 各部門q 財務部5.4 主要控制點q 各部門員工在進行報銷審批之前,需填寫詳細報銷單并附完整真實的原始單據q 總公司各部門除總經理外的員工的費用報須經部門經理審批后交財務部處理q 部門經理審批權限之外的員工費用,需上報各流程總監審批q 財務部會計在進行報銷審核時7、,將報銷單、原始單據進行核對,檢查二者是否一致,并檢查借款借據是否經過審批q 各部門經理和超過經理權限的員工的費用報銷需直接送各主管流程總監審批,并由財務總監審批q 由財務部人員檢查預算,超過預算的費用由財務總監審批q 超過財務總監審批權限的上報總裁審批q 所有報銷應有財務部副經理以上人員審批同意q 對有預借款的費用報銷需及時沖減預借款5.5 特定政策q5.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5.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客戶信用評定6.1 范圍各銷售部及人員與財務部相結合對客戶的信用進行的初步評定和后續的跟蹤管理工作6.2 控制目標q 建立客戶8、檔案管理系統,保持客戶記錄的完整性和及時性q 降低應收賬款未能收回的風險q 充分利用系統,加強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q 及時凍結高風險客戶交易,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6.3 涉及部門q 銷售部q 財務部6.4 主要控制點q 銷售部人員應及時將收集的新客戶信息和原有客戶的補充信息錄入客戶檔案管理系統q 財務部應對新客戶進行初步的常規信用分析q 財務部應定期編制賬齡和付款分析q 對于存在異常情況的,需報財務總監判斷是否立即凍結此客戶,停止交易,催收賬款q 財務總監審批是否降低客戶的信用等級q 年末編制的客戶信用分析報告中應報總裁審核q 應及時更新客戶檔案管理系統6.5 特定政策q6.6 流程說明步驟涉9、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6.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內部審計7.1 范圍公司因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7.2 控制目標q 將內部審計的過程規范化q 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并促使這些問題能夠及時得到改進q 如實反映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狀況,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q 確保重大問題能夠及時向董事長/總裁匯報,以便其作出相應決定7.3 涉及部門q 內審委員會q 被審計單位q 內審辦7.4 主要控制點q 內審委員會審閱內審辦編制的各項內部審計程序、內部審計制度、內部控制制度、年度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計劃q 審計完成后審10、計人員應及時編制審計工作總結,并報內審辦主任和內部審計委員會審閱q 內審辦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年度審計計劃或董事長/總裁的指示確定稽核工作方案需報內審辦主任審核q 被審計單位在收到內審通知書后按照自查提綱先進行自查,填寫有關表格,編制自查報告提交內審辦q 若在內部審計中發現重大問題或在審計中遇重大意見分歧時,需立即向內審辦主任匯報q 在同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過程中和撰寫內審報告時,內審辦對審計人員同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的過程進行監控q 由內審辦主任判斷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屬于重大問題,及時向董事長/總裁匯報q 總裁簽署內審決定書q 被審計單位在收到內審決定書后需積極組織整改,向內審辦提交整改報告,由內11、審辦督促整改q 內審辦提出的管理建議書應首先與被審計單位交流后報內審辦主任和內部審計委員會審閱q 被審計單位在接到管理建議書后應及時改正,編制管理建議執行情況報告,報內審辦主任和內部審計委員會審閱7.5 特定政策q7.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步驟說明7.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離任審計8.1 范圍在公司所屬各經營單位、業務部門及公司管理層認為有必要的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離任時,由內審辦對其在任期間經營業績、內部管理和重大事項等方面進行審計8.2 控制目標q 審計離任人員在任期間的經營業績、內部管理和重大事項等,對其工作業績進行評價,依此對離任人員12、進行獎懲,作為人事任用的參考依據,防范人事風險q 確保離任交接順利進行q 將離任審計的結果同個人的績效考評相結合,為績效評估提供依據8.3 涉及部門q 離任人員q 內審辦q 人力資源部q 總裁辦公會議8.4 主要控制點q 撰寫離任審計報告時需同離任人員及其所在單位的有關人員交換意見,確保審計報告客觀、全面、準確、真實地反映了離任人員在任期間各方面情況,由有關人員對交換意見的過程進行監控q 內審辦根據離任審計報告中闡述的問題與人力資源部進行意見交換,并作出處理意見或向總裁請示處理意見q 在辦理移交手續時,人力資源部需直接監督或委托內審辦人員監督手續辦理情況,確保離任移交順利進行q 離任人員如對處13、理意見不滿,可向董事長/總裁提出申訴8.5 特定政策q8.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8.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稅務管理9.1 范圍財務部對增值稅等各項稅種的納稅申報,以及安排納稅計劃,合理避稅等的管理9.2 控制目標q 保證各稅種的計算和繳納符合會計制度q 保證最優的納稅計劃,降低納稅成本q 保證增值稅發票的真實、正確和完整9.3 涉及部門q 稅務會計q 財務部經理9.4 主要控制點q 根據經財政和稅務審批的會計政策編制納稅調整分錄q 財務部在納稅前審核所有增值稅發票和可抵稅的普通發票q 及時敦促有關合作廠商更正其發票,并作正確的會14、計處理q 稅務會計作出的納稅計劃上報財務經理審批9.5 特定政策q9.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9.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應收賬款催收10.1 范圍應收賬款超過信用期6個月以上或出現異常情況時,以營銷人員為主由法律辦協助的欠款清收工作10.2 控制目標q 加強和規范應收賬款催收工作q 控制催收工作的風險q 減少應收賬款損失10.3 涉及部門q 銷售部q 財務部q 法律辦q 總裁10.4 主要控制點q 營銷總監對各銷售人員上報的債權清收方案匯總和審批q 營銷中心制定的債權清收方案經法律辦審閱后,報總裁審閱q 法律辦協同銷售人員同債務人15、協商債務重組方案時,若不能達成一致,則由法律辦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q 若能就債務重組方案達成一致,將重組方案交營銷總監審批q 營銷總監同意債務重組方案后,由財務總監會簽后交總裁審閱q 在重整期滿后,若債務人仍不能償還債務,則會同法律辦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申請10.5 特定政策q10.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10.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產品成本核算與管理11.1 范圍對全公司產品制造成本和銷售成本的核算與各項管理工作11.2 控制目標q 建立標準成本核算制度,利用差異分析控制成本偏離q 充分利用系統,建立16、合理費用和成本分攤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q 利用產品差異分析,劃分各部門責任,及時發現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問題q 準確分析產品成本構成,明確產品成本管理的重點11.3 涉及部門q 物資管理部q 財務部q 人力資源部q 各生產車間q 總裁11.4 主要控制點q 財務部每年初應會同各有關部門制定各產品的標準成本和各有關明細項目的標準價格q 財務部在每年初應會同有關部門明確規定成本計算辦法,制造費用的分攤方法和差異分配方法q 各生產車間應在各批次產品生產結束轉入庫存后及時編制成本計算單上報財務部q 產品成本差異分析報表定期上報總裁最為管理改進和后續獎懲的基本依據11.5 特定政策q11.6 流程說明17、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11.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管理報表的編制12.1 范圍全公司各個部門參與管理報表的編制流程12.2 控制目標q 建立管理報表體系,支持公司增值管理理念q 由系統完成各項日常工作,減少不增值的活動q 指導各相關部門及時改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q 建立全員管理觀念,促使各部門參與管理報表的編制和分析過程12.3 涉及部門q 人力資源部q 財務部q 物資管理部q 各生產車間12.4 主要控制點q 各部門應負責本部門相關管理報表的編制和核對工作q 各部門編制的報表應及時上報財務部以供進一步分析q 財務會計分析各常規財務比率的分析q 財務部將相關會計數據及時反饋各部門供其進行效用分析q 管理會計匯總編制的財務管理報告及時報董事長審閱q 總裁提出管理改進的建議,及時下發各相關部門12.5 特定政策q12.6 流程說明步驟涉及部門/人員步驟說明12.7 職責分工文件編號、名稱及聯數編制部門編制人員提交部門提交時限提交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