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2770
2025-03-04
18頁
249KB
1、鹽城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32030)公示文字部分一、規劃思路 繼承創新結合充分尊重與汲取同步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成果,體現規劃延續滾動。 交通用地互動充分與城市總體規劃互動反饋,凸顯交通引導與支撐作用。 導則指引反饋充分尊重與依據新版綜合交通規劃導則要求,并應用于規劃實踐;同步思考、反饋導則技術指引完善的可能。 近期遠期兼顧既要為鹽城勾畫交通發展藍圖、確定重大設施布局;也要為鹽城近期交通問題提供解決思路。二、規劃范圍和年限本次綜合交通規劃規劃范圍及年限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如下表所示:表1 規劃范圍和年限層次范 圍規 劃 內 容研 究 期 限鹽城市域鹽城市域行政范圍,包括鹽都、亭湖兩區,2、東臺、大豐2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縣,總面積16972平方公里。整合優化區域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及綜合樞紐等重大交通設施規劃布局。近期2015遠期2030城市規劃區鹽城市區行政范圍,面積1862平方公里。綜合交通體系網架,交通發展模式,關鍵通道及重大樞紐設施布局。近期2015遠期2030遠景X年中心城區西南至鹽淮高速公路,西北至市區界及新洋港、鹽靖高速公路北段,東至南洋鎮界與沈海高速公路,面積約540平方公里。城市交通發展戰略、模式;道路網絡、公共交通、靜態交通、物流等交通基礎設施綜合規劃布局。近期2015遠期2030遠景X年三、愿景與目標 愿景愿景:建設“暢達、綠色、人本3、” 的健康交通體系。 暢達:對外交通實現突破與融合,城市交通實現整合與集約,構建發達開放的對外交通系統和高效暢達的城市交通系統。 綠色:形成以軌道交通及快速公交(BRT)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多方式協同發展,“集約環保、減碳節能”的綜合交通體系。 人本:營造低碳、健康的交通環境,為全體交通使用者提供舒適、人性化、多樣化的交通體系。 目標表2 規劃目標戰略目標主要規劃指標及措施暢達區域通達指標: 長三角核心城市4小時通達; 省內城市3小時內通達; 市域范圍內90分鐘通達各主要鄉鎮; 市域各鎮30分鐘上高速。城市暢達指標: 大豐、建湖、射陽城區30分鐘通達,打造半小時同城交通圈; 中心城區10分4、鐘上快速路,20分鐘上高速公路; 中心城區內85%單程出行時耗控制在30分鐘以內; 90%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時耗控制在50分鐘以內; 中心城區居民5分鐘到達公交車站。 中心城區干道網高峰小時路段行駛車速不低于25km/h。綠色 中心城區內形成以公交慢行主導的交通模式體系,慢行交通與公交分擔率達80%以上。 公交車輛萬人擁有量達到18標臺/萬人; 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大于70%; 道路兩側大氣CO/NOx濃度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噪聲Leq低于60dB。人本 所有道路實現精細化設計,創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環境。 建設沿河景觀道路,完善慢行交通系統,體現鹽城“水”、“綠”特色。 主、次干道交叉口全部為信號5、控制,道路標志標線施劃率達100%。 構建一體化、信息化的多方式換乘、接駁環境。四、戰略任務 任務一:區域交通建設謀求新突破南融長三角、北承渤海灣,西聯中西部、東出東北亞。提升交通區位,打造區域性航空與鐵路綜合樞紐,注重與長三角核心城市快速復合通道建設,加強與蘇錫常都市圈、南京都圈、徐州都市圈交通體系銜接,推進與西向交通廊道預控,積極加強與沿海重要港口的聯系,構建以鹽城為核心的多方式協調的放射交通系統。 任務二:交通引領發展創造新格局以交通走廊引導和支撐 “雙城雙區”城市空間的形成,以軌道交通及快速公交引導城南新區、城西片區、河東片區及城北片區的協調發展;土地利用布局與開發建設貫徹公交引導的原6、則,采取有機疏散與集中發展、集約利用相結合;保持適度超前的交通投資,加快關鍵快速通道和骨架路網的建設;建設與組團片區功能和用地強度相適應的交通網絡和運行體系;加強快速道路、快速公交沿線用地性質和開發強度控制。 任務三:交通模式引導實現新轉型通過高品質、多層次、多樣性的公交服務,逐步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現代化城市客運結構;適當時機規劃建設軌道交通或新型公交系統;確立主要客流走廊中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出行分擔模式;審慎考慮小汽車發展政策,合理引導小汽車使用;創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環境,鼓勵非機動車和步行出行。 任務四:交通體系整合取得新成效整合交通決策管理體制的整合。對外交通與城市交通的整合。城市公交與7、城鄉公交的整合。道路交通系統的整合(銜接系統)。各種交通方式的整合(客貨運樞紐體系)。 任務五: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形成良好的交通發展決策體制與協調機制;優化道路交通組織體系,持續開展道路交通綜合整治;提高交通指揮控制水平,積極發展道路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統;建立完善的交通管理保障體系與交通安全體系,確保道路交通整體暢達。五、規劃方案5.1區域交通規劃5.1.1市域航空樞紐規劃為減少機場限高對城市發展的影響,結合鹽城市總體規劃,規劃遠期將機場搬遷至市區東南側、大豐城區北部新豐鎮附近,帶動鹽城市區與大豐市的一體化發展。5.1.2市域鐵路網規劃1、高速鐵路沿海高速鐵路沿通榆運河走廊布局,沿海高鐵8、在鹽城中心城區與新長鐵路共用鹽城火車站。2、城際鐵路規劃2條東西向城際鐵路,分別是:鹽泰錫宜城際:延伸泰錫宜城際軌道至中心城區,由現狀鹽城鐵路站引出,向南與新長鐵路共用通道至便倉站,由便倉站向東南方向引出至泰州;徐宿淮鹽城際:徐宿淮城際延伸至中心城區與鹽泰錫宜城際對接。3、市域軌道市域軌道:規劃中心城區至大豐、大豐港城,預控射陽方向的市域軌道;設置鹽城、建湖兩個城際車站和大豐、大豐港城和射陽三個市域車站。4、普速鐵路規劃形成兩橫一縱的普鐵干線:兩橫:新長鐵路、鹽城至蚌埠鐵路(預控);一縱:連鹽鐵路、新長鐵路。其中鹽城至蚌埠鐵路以貨運交通為主,由便倉站引出,向西接入安徽蚌埠鐵路樞紐;連鹽鐵路由鹽9、城編組站引出,穿過通榆運河至連云港,向南與新長鐵路共用通道,站點設置于現狀鹽城站。規劃至響水港、濱海港、射陽港、大豐港的支線;預留濱海至淮安方向支線、阜寧至新長鐵路聯絡線。5.1.3市域骨架公路網規劃1、高速公路在現狀高速公路布局基礎上,規劃新增寧鹽高速,由鹽城南互通和大岡互通往興化方向至南京;規劃在市域北部新增淮濱高速對接淮安;北延鹽靖高速公路至接淮濱高速后往連云港方向、東延鹽淮高速公路至大豐港區。新增一處互通(鹽淮高速公路的東環路互通),中心城區對外共設置8處高速公路互通,在外環高速交匯處均設置高速樞紐。形成三縱(阜興泰高速、寧鹽靖高速、沈海高速)三橫(淮濱高速、鹽淮徐、寧鹽高速)的高速公10、路網總體結構。2、國道在現狀204國道的基礎上,結合新一輪國道網規劃調整,強化省道對市域組團的聯系帶動,新增228國道、343國道和344國道,其中:228國道(預留編號省道201)為臨海高等級公路,由贛榆至海門;343國道(預留編號省道303)為大豐港泗洪公路;344國道(預留編號省道304)為東臺泗洪公路。形成兩縱(204國道、228國道)兩橫(343國道、344國道)的國道網總體結構。3、省道省道網規劃調整,規劃調整形成“四縱十三橫”的市域省道網絡;在中心城區現有高速公路環外,形成省道外環(S232、S229、S125和S226);規劃溝通丹頂鶴保護區、麋鹿保護區及弶港的旅游干線。5.111、.4市域航道網規劃規劃形成“兩縱九橫”航道干線布局:兩縱:射陽河鹽益線建口線、通榆河;九橫:灌河、中山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阜寶線-射陽河、黃沙港、鹽寶線/鹽邵線-新洋港、興東線何垛河川東港及泰東河梁垛河。規劃4個沿海港口(大豐港、射陽港、濱海港和響水港)及14個主要內河作業區。5.1.5公路客運樞紐布局規劃1、市域在優化現有公路客運樞紐布局的同時,新增公路客運樞紐,滿足未來增長的公路客運需要。全市域共設置公路客運樞紐21個,其中一級站10個,二級站5個,三級站5個,四級站1個,具體如下表所示:表3 市域公路客運樞紐布局編號名稱所在縣(市)等級說明1鹽城五星客運站鹽城市區一級改造2鹽12、城汽車客運南站鹽城市區一級新建3鹽城汽車客運北站鹽城市區二級新建4鹽城汽車客運東站鹽城市區二級新建5鹽城汽車客運西站鹽城市區二級新建6建湖汽車客運總站建湖縣一級新建7上岡鹽阜汽車站建湖縣二級新建8建湖城北客運站建湖縣三級新建9建湖城東客運站建湖縣三級新建10射陽客運總站射陽縣一級保留11射陽客運東站射陽縣二級新建12大豐長城客運總站大豐市一級保留13大豐港港城客運站大豐市一級保留14大豐汽車北站大豐市三級新建15阜寧汽車客運總站阜寧市一級新建16阜寧汽車東站阜寧市三級新建17阜寧阜城客運站阜寧市四級保留18東臺汽車客運站東臺市一級新建19濱海長途汽車站濱海縣一級保留20響水汽車客運總站響水縣一13、級新建21響水汽車客運東站響水縣三級新建2、中心城區規劃鹽城中心城區設5個客運站,形成兩主三輔格局。五星客運站及鹽城汽車客運南站為主站,鹽城汽車西站、東站、北站為三個輔站,各客運站承擔的主要功能如下:鹽城五星客運站:主要承擔省際、市際中長途客運,并承擔省際、市際中長途客運以及與鐵路之間的中轉客運,還承擔部分市域范圍內的短途客運。鹽城汽車客運南站:以市域范圍內的短途客運為主,省際、市際的中長途客運為輔。鹽城汽車客運北站:主要承擔往北方的省際、市際中長途客運和市域范圍內短途客運。鹽城汽車客運東站:主要承擔省際、市際中長途客運和市域范圍內的短途客運。鹽城汽車客運西站:定位為單一運輸樞紐,為鹽城市區城14、西片區居民出行。表4 中心城區公路客運樞紐布局名稱級別占地面積(萬平方米)設計發送能力(人/日)備注鹽城五星客運站一級9.230000已建鹽城汽車客運南站一級5.720000新建鹽城汽車客運北站二級3.310000新建鹽城汽車客運東站二級2.75000新建鹽城汽車客運西站二級3.88000新建5.2貨運物流規劃5.2.1貨運與物流樞紐布局1、市域5個物流園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流園區+4大海港物流園;6個物流中心:鹽城城北物流中心、射陽物流中心、阜寧物流中心、江蘇里下河物流中心、大豐經濟開發區物流中心、東臺經濟開發區物流中心;8個貨運站:依托公路、鐵路及內河水運,強化多式聯運場站體系。2、中15、心城區中心城區規劃1個物流園區,1個物流中心和2個公路貨運站。5.2.2港口及集疏運交通規劃沿海港口形成集港區高速公路連接線、港區高等級公路、港區支線鐵路和港區疏港航道為一體的綜合交通集疏運系統,具體各港區集疏運交通體系見下表:表5 沿海港區集疏運交通體系港區大豐港區射陽港區濱海港區響水港區公路臨海高速、臨海高等級公路(國道228)鹽大高速(S18)、國道343沿海高速射陽港連接線(S29)、省道233、省道329淮濱高速、省道326省道327、省道226鐵路大豐港支線鐵路(地方鐵路級)射陽港支線鐵路(地方鐵路級)濱海港支線鐵路(地方鐵路級)響水港支線鐵路(地方鐵路級)航道劉大線(四級航道(黃16、沙港、射陽河(四級航道)運鹽河北干渠、中山河(四級航道)灌河三級航道5.3中心城區道路網路規劃1、快速路“三橫五縱”快速路網系統,總長度155.24km,密度0.36km/km2。“三橫”:北環路、世紀大道-青年路-亭湖大道、南環路;“五縱”:鳳凰南路、西環路、范公路、東環路、九華山路。2、主干路規劃“十三橫十二縱”的主干路骨架網,總長度378.90km,密度0.88km/km2。“十三橫”:新業路、新洋路、黃海路、建軍路-迎賓大道、八河路-大慶路、青年路(西段)、軟件大道-東進路、世紀大道、新都路、鹽瀆路、南緯路-贛江路、步湖大道以及新鹽大道;“十二縱”:火炬路、吳抬路、鎮西路-開創路、解放17、路、人民路、開放大道、文港路、天山路、希望大道、五臺山路、峨眉山路、經四路。5.4公共交通規劃5.4.1公共交通樞紐站布局規劃鹽城市公交樞紐站分為公交綜合樞紐、大型換乘樞紐和一般換乘節點3大類型。公交綜合樞紐為對外綜合客運樞紐的配套設施,可以細分為:A類:服務于機場和火車站B類:服務于公路客運站和城鄉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為城市交通的大型換乘中心,可細分為:C類:服務于城市一級中心D類:服務于城市二級中心一般換乘節點為片區或外圍重點鎮集散中心的換乘設施,可細分為:E類:服務于城市三級中心F類:服務于公共活動場所、旅游集散點G類:服務于外圍重點鎮集散中心結合鹽城市中心體系構建以及主要客流集散點對公18、交樞紐站進行布局規劃。公交樞紐布局規劃如下表所示:表6公交樞紐站布局規劃名稱類別類別細分公交構成地面公交設施面積(m2)鹽城綜合客運樞紐公交樞紐公交綜合樞紐A都市區快軌、市郊鐵路、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50008000汽車北站公交樞紐公交綜合樞紐B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城鄉公交40006000汽車南站公交樞紐公交綜合樞紐B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城鄉公交40006000汽車西站公交樞紐公交綜合樞紐B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城鄉公交40006000汽車東站公交樞紐公交綜合樞紐B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城鄉公交40006000老城商業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C城市軌道、BRT19、常規公交40006000行政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C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40006000河東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C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40006000城南商務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D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西南鹽都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D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河東亭湖中心公交樞紐大型換乘樞紐D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高新產業園區中心公交樞紐一般換乘節點E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環保產業園區中心公交樞紐一般換乘節點E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高職園區中心公交樞紐一般換乘節點E城市軌道20、BRT、常規公交30004000城北片區中心公交樞紐一般換乘節點E城市軌道、BRT、常規公交30004000體育中心公交樞紐一般換乘節點F常規公交、旅游公交200030005.4.2公交場站布局規劃公交場站包含公交停保場和公交首末站。鹽城市主城區2020年公交場站規模需求為43.651.5公頃,2030年公交場站規模需求為58.168.7公頃。根據停保場布局原則,本次規劃建議在總規基礎上增加公交場站總體規模,滿足遠期公交停車保養需求,進一步增加停保場數量以加強對中心城區各片區的覆蓋,共規劃停保場13個,總規模約47公頃。表7 公交停保場布局規劃序號名稱位置停車場保養場修理廠規模(m2)1公交21、調度中心停保場西環路與緯十四路交叉口附近lll670002城北停保場(長途北站)開放大道與新業路交叉口附近lll400003城東停保場(長途東站)新都東路與普陀山路交叉口西南側lll930004高新園區停保場(青年西路)青年路與火炬路交叉口西南側lll520005城西停保場(長途西站)世紀大道與204國道交叉口附近ll400006城南停保場(長途南站)新河大道與勝利路交叉口西南側ll100007二墩停保場開放大道與南緯路交叉口附近ll67008公交四分公司停保場人民路與海純路交叉口附近ll120009亭湖新區停保場亭湖大道與東亭路交叉口附近l1300010希望大道停保場希望大道與漓江路交叉口附22、近l2000011環保園區停保場經六路與迎賓大道交叉口東北側ll5000012南環路停保場南環路與204國道交叉口附近ll3000013鎮西路停保場沿河北路與鎮西路交叉口東北側ll40000合計473700規劃公交首末站(含樞紐站)44處,總規模約25公頃。表8 公交首末站布局規劃序號名稱位置規模(m2)1鹽城綜合客運樞紐鹽城綜合客運樞紐,范公路與大慶路交叉口附近90002汽車北站汽車北站,開放大道與新業路交叉口附近60003汽車東站汽車東站,新都路與九華山路交叉口附近60004汽車西站汽車西站,吳抬路與世紀大道交叉口附近60005汽車南站汽車南站,南環路與解放南路交叉口附近60006老城商業23、中心建軍路與解放路交叉口附近30007行政中心解放南路與新都路交叉口西南側60008河東中心新都路與五臺山路交叉口附近60009城南商務中心(職教園區)解放南路與南緯路交叉口附近1300010西南鹽都中心南緯路與開創路交叉口附近600011河東亭湖中心新南路與泰山路交叉口西南側600012高新產業園區中心振興路與青年路交叉口附近600013環保產業園區中心黃海路與生態大道交叉口東南側600014高職園區中心緯十五路與解放南路交叉口西南側600015城北片區中心北環路與開放大道交叉口附近600016體育中心解放路與大慶路交叉口附近600017城西首末站西環路與黃海路交叉口附近1000018出租公24、司首末站開放大道與黃海路交叉口附近400019先鋒島河南首末站沿河西路與太平路交叉口附近1300020范公路北首末站黃海路與范公路交叉口附近400021范公路南首末站鹽瀆路與范公路交叉口附近400022大慶西路首末站大慶西路與204國道交叉口附近300023吳抬路首末站緯十四路與吳抬路交叉口附近300024城南新區首末站緯十五路與濱河路交叉口附近700025解放南路首末站解放南路與潤鹽大道交叉口附近1300026伍佑鎮首末站伍佑鎮內500027新河南首末站新鹽大道與魚港路交叉口附近300028會展中心首末站東環路與世紀大道交叉口附近800029亭湖新區首末站亭湖大道與東亭路交叉口附近6000325、0贛江路首末站贛江路與五臺山路交叉口附近300031中小企業園首末站中小企業園內300032鹽龍湖首末站華興大道北側300033新興鎮首末站新興鎮內500034南洋鎮首末站南洋鎮內300035青墩鎮首末站青墩鎮內300036青年西路首末站青年路與文明路交叉口西南側700037新都路西首末站開元路與文明路交叉口東南側400038高新產業園區南首末站龍乘路與緯七路交叉口東南側600039鹽瀆路首末站鹽瀆路與人民路交叉口東北側600040泰山路首末站鹽瀆路與泰山路交叉口西南側400041普陀山路首末站湘江路與普陀山路交叉口西北側600042九華山路首末站飛馳大道與九華山路交叉口東南側700043嘉陵26、江路首末站嘉陵江路與嵩山南路交叉口西北側400044蘇亞路首末站204國道與蘇亞路交叉口東北側4000合計2540005.4.3快速公交規劃(1)中期快速公交規劃方案中期快速公交主要功能為支撐近、中期主要客流方向。B1線(中):基本保持現狀B1線走向,沿城市軌道2號線走向布設,走向為汽車客運北站-開放大道-解放路-老城中心-行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汽車客運南站,長度20公里。B2線(中):基本保持現狀B2線走向,經解放路-黃海路-開放大道-新都路形成環線,長度16公里。B3線(中):沿青年路-亭湖大道布設,西起204國道,東至經二路,長度21公里。B4線(中):連接老城中心及河東片區西部,走向27、為建軍路-迎賓大道-希望大道,長度18公里。B5線(中):串聯行政文化中心急河東北部片區,沿新都路-東環路布設,長度18公里。(2)遠期快速公交規劃方案遠期快速公交主要功能為支撐主要聯系走廊,培育客流。B1線(遠):維持中期B1線走向。長度20公里。B2線(遠):維持中期B2線走向。長度16公里。B3線(遠):基本維持中期B3線走向,向西延伸至火炬路,向東經亭湖大道延伸至經六路,覆蓋高新產業園區及環保產業園區。長度30公里。B4線(遠):基本維持中期B4線走向,向南延伸至錢塘江路,進一步覆蓋河東片區南部。長度20公里。B5線(遠):基本維持中期B5線走向,西段經世紀大道、火炬路串聯汽車西站及高28、新產業區。長度24公里。B6線(遠):新增,沿鎮西路、開創路、南緯路、五臺山路、新都東路布設,串聯城西片區、城南片區及河東南部片區。長度27公里(3)遠景快速公交規劃方案依托快速公交廊道構建快速公交主線,共規劃快速公交主線5條:B1線(遠景):汽車北站公交樞紐-開放大道-汽車南站公交樞紐,長度20公里;B2線(遠景):高新產業園區公交樞紐-青年路-火車站公交樞紐,長度12公里;B3線(遠景):火車站公交樞紐-亭湖大道-希望大道,長度13公里;B4線(遠景):行政中心公交樞紐-新都路-河東中心公交樞紐-汽車西站公交樞紐,長度12公里;B5線(遠景):鎮西路-開創路-西南鹽都中心公交樞紐-南緯路-29、城南商務中心公交樞紐-贛江路,長度21公里。5.4.4遠景軌道交通概念規劃遠景規劃形成兩兩相交的3條軌道線路,軌道線網總長度87公里,線網密度0.47公里/平方公里。軌道1號線:經河東中心后向南布設,覆蓋河東片區南部,支撐河東片區南北向客流。線路經過先鋒島建軍路商業中心鐵路客運站河東行政區河東商業金融中心河東南工業片區,線路長度約27公里;軌道2號線:與總規方案保持一致,經過城北物流中心建軍路商業中心市行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伍佑組團中心,線路長度約27公里;軌道3號線:西段修改線形,沿振興路連接高新產業區中心,依次經過高新技術園區中心城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鐵路客運站河東大洋灣環保產業園區中心,線路30、長度約33公里。5.5停車規劃通過規劃,科學劃定停車分區,合理確定停車設施規模及供應結構,制定符合鹽城市總體交通發展戰略,與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性質相協調的停車設施布局方案,構建完整城市停車設施體系。根據總規布局結構,將中心城區共劃分為八個分區(城中、城南、城北、城西、城東北部、城東南部片區、高新產業園區、環保產業園區),計算每個分區的停車需求,共規劃路外停車場139個,泊位3.07萬個。表9 各分區停車場數量分布序號編制單元停車場選址(個)停車場泊位數(個)1城中片區3155852城南片區3488503城東北部片區1637504城東南部片區1641005城西片區2145506城北片區1118531、07高新產業園片區612508環保產業園片區4800合計13930735六、征求意見一、您對鹽城交通運行現狀的總體感覺是?(只選1項)1.很好2.較好3.一般4.較差5.很差二、您認為對于改善城市交通最為重要的是?(最多4項)1.加大道路設施建設力度2.嚴格管理,加重違規處罰力度3.培養市民交通意識4.改善公共交通5.改善停車設施6.改善步行和自行車環境三、您對我市公交服務的滿意程度是?(只選1項)1.非常滿意2.滿意3.一般4.不太滿意5.非常不滿意四、您若不愿意城公交出行或對公交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最多選4項)1.線路少,轉車不方便2.不準時,等車時間長3.車站距離遠4.速度慢,出行時間長32、5.車輛狀況差6.服務態度差7.車站自行車停車設施差或缺乏8.費用高五、您對我市發展BRT(快速公交)的看法是?(最多選2項)1.非常好,應該大力發展2.一般,沒什么感覺3.比較差,出行不太方便4.不夠完善,很多地方沒覆蓋到,應該繼續建設5.影響小汽車交通,建議允許小汽車使用BRT專用車道行駛6.擴大免費換乘范圍7.應該建設地鐵代替BRT六、您認為我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空間和環境存在哪些問題?(最多選4項)1.與機動車道間缺少必要隔離2.過節不夠方便、不夠安全、秩序亂3.人行道、自行車道被擠占4.缺少遮陽5.汽車尾氣污染嚴重6.路面鋪裝損壞或缺乏無障礙設施7.自行車騎行秩序亂8.缺少自行車停車設33、施,亂停亂放,擔心盜車七、您認為哪些措施會讓你更愿意選擇步行或自行車出行?(最多選2項)1.改善與機動車道的隔離2.增加綠化遮陽3.改善路面鋪裝4.建設步行和自行車休閑專用道5.增加自行車停車位,改善停車設施和安全6.提供免費或低費租賃公共自行車7.寬闊道路中間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8.繁忙路段增加過街天橋或地道八、您認為緩解老城區交通擁堵可以實施哪些措施?(最多選2項)1.大力發展公共交通2.改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境3.適當限制小汽車通行4.減少停車場泊位數量,提高停車場收費5.嚴格查處路邊違章停車6.增加公共停車場7.部分道路單向通行,組織交通微循環8.建議老城用地置換,搬遷部分商業學校等,減少交通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