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江水源熱泵空調系統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2845
2025-03-04
29頁
4.53MB
1、中泰財富湘江江水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項目建議書目 錄第一章 項目概況41.1 項目簡介41.2 項目負荷及能源價格51.2.1 項目負荷51.2.2 當地能源價格61.3 項目發展背景61.3.1 能源背景61.3.2 國家相關政策81.4編制依據101.4.1 空調系統相關規范101.4.2 智能控制相關規范10第二章 項目空調技術方案設計112.1項目系統形式112.2水源熱泵技術122.2.1 水源熱泵系統技術原理122.2.2 水源熱泵系統的特點132.3水源熱泵系統設計152.3.1 能源中心面積及裝機配置152.3.2 能源中心配電容量15水源熱泵系統水源水小時流量的計算152.3.2、4 取回水方式確定152.3.5 取回水管線的布置18水源水管確定18水處理主要措施19水處理工藝流程19第三章 年運行費用及初投資分析213.1系統年運行費用213.1.1 夏季運行成本213.1.2 冬季運行成本213.1.3 年運行維護成本213.2系統初投資22投資估算范圍及內容223.2.2 投資費用估算表23第四章 商業合作模式244.1合同能源管理24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模式244.1.2 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流程24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模型25合同能源管理盈利模型264.1.5 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274.2設計施工總承包274.3合作模式的建議28第一章 項目概況1.1 項目3、簡介中泰財富湘江地處濱江南路與衡山路(規劃中)交叉口,總占地206.55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為6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為25億元人民幣,是株洲中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軍株洲的開山之作。項目緊鄰長江南路、濱江南路兩大城市干道,交通快捷,出行方便。項目東擁風光旖旎湘江風光帶、煙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湘江、堆綠疊翠的山地生態公園,空氣清新,是株洲最為宜居之地。中泰財富湘江項目涵蓋濱江大宅、園景公寓、主題獨立商業三大物業形態,由32棟高層半圍合布局,新古典主義的建筑立面風格,ArtDeco的時尚演繹,俯江瞰山大勢蔚然。高雅建筑和碧波蕩漾的湘江、滿眼皆綠的永久性生態公園(楓溪山生態公園)融為一體,舒展成一幅人居4、山水圖。目前正在開發的是中泰財富湘江一期項目,總占地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計劃于2012年年底開工,2014年12月竣工。圖1-1 項目效果圖1.2 項目負荷及能源價格1.2.1 項目負荷本項目規劃用地13.7萬,總建筑面積63.6萬,其中地上建筑面積49.3萬,地下建筑面積14.1萬。建筑類型有高層住宅、公寓、酒店式公寓、沿街商鋪與集中商業、辦公樓與配套公建等,其中的高層住宅占35萬,項目經濟技術指標如下:表1-1項目經濟技術指標建筑類型面積()公寓24556酒店式公寓17500高層住宅350603辦公樓19360配套公建6800沿街商鋪50274集中商業24000項目住宅公寓5、商業辦公區冷負荷指標分別取80w/、120w/,熱負荷指標均取60w/,則可知項目空調負荷如下表:表1-2項目空調負荷分析表名稱建筑面積()冷負荷指標(w/)熱負荷指標(w/)同時使用系數冷負荷(kw)熱負荷(kw)住宅公寓39265980600.72198916492商業辦公100434120600.784364218合計4930933042520710 夏季空調制冷按120天計,冬季供熱均取90天;住宅和公寓每天24小時供能,商業辦公區12小時供能;日平均負荷系數均取0.7。由此可知該項目全年供能量,具體如下表:表1-3項目全年供能量分析表名稱供冷時間(天)供熱時間(天)冷負荷(kw)熱6、負荷(kw)每天供能時間(小時)平均負荷系數住宅公寓120902198916492240.6商業辦公1209084364218120.7全年總冷量46500MWH全年總熱量24562MWH則全年總冷量為46500MWH,全年總熱量為24562MWH。 當地能源價格1、株洲市一般工商業電價為0.906元/KWh;2、市政自來水價格為2.83元/立方米;3、株洲市天然氣價格為3.0元/立方米; 1.3 項目發展背景1.3.1 能源背景1、全球能源背景能源已經成為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而礦物能源消費的迅速增長是造成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特別是近100年來,全球能源消耗平均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到7、1998年,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耗量已超過121億噸標準煤。隨著全球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未來世界能源消耗仍將以3.0%的速度增長。由于能源的大量消耗,不僅大大加快了傳統化石能源的耗竭速度,同時還排放出大量的SO2、CO2、NOx和粉塵,給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使得地球變暖,自然災害頻繁,嚴重制約了全球經濟的發展。2、我國能源背景能源資源不足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相對貧乏。政府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均剩余可開采石油儲量僅為3.0噸,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9,石油對外依賴度已經超過40%;煤炭、天然氣和森林資源的人均擁有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值的約1/8、2、1/23和1/6。按照現有用能速度,我國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只能使用20年,而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資源也只能使用100年。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耗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5%,相當于美國人均能源消耗水平的10%,其增長潛力巨大。一邊是能源存量短缺,另一邊是能源消耗快速增長,我國能源形勢十分嚴峻。人均能耗消費水平見圖1-1。圖1-2 人均能耗消費水平我國城鄉建筑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根據統計,到2000年,房屋建筑耗能量為3.5億tce,約占全國總能源消耗量的27.5%,并且呈逐年穩步增長趨勢。一方面,我國正處在高速建設期,每年城鄉房屋建筑竣工面積約為20億m2;另一方面,我國單9、位建筑面積能耗高,單位面積采暖能耗達到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的三倍以上。大量的高能耗建筑的投入使用必將導致建筑能耗總量快速上升。以我國現有建筑能耗水平計算,到2020年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tce,為2000年的3倍,也就是說,差不多相當于2000年全國能源總消耗量。建筑能耗增長見圖1-2。圖1-3 建筑能耗增長趨勢圖3、環境污染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煤炭的消費量占能源總消費量的75%(1996),這種消費結構給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我國大氣污染嚴重,是世界上大氣污染排放最大的國家之一。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中,僅中國就占了其中七個。環境狀況是我國面臨的另一大問題10、。2002年燃煤造成的SO2和煙塵排放量約占排放總量的7080%;SO2排放形成的酸雨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1/3;CO2排放量約9.0億噸,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13%。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城市熱島效應也日益嚴重。環境污染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達到34%。1.3.2 國家相關政策毋庸諱言,能源和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實現到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基礎上翻兩番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瓶頸因素。為此,中央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目標,從而促進能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協調、和諧、可持續發展。2007年10月11、15日胡錦濤主席在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十七大作報告時,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指出進一步的工作方向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系列關于節能減排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指出,推進建筑節能,全面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編制了“中長期節能專項規劃”,建筑節能被列為重點節能領域之一,建筑節能工程成為十大節能工程之一,建筑節能工程包括:新建建筑全面嚴格執行50%節能標準,四個直轄市和北方嚴寒、寒冷地區實12、施新建建筑節能65%的標準,并實行全過程嚴格監管。建設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工程,對現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進行城市級示范改造,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建材產業化。建設部制定了“建設部建筑節能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建設部建筑節能 十五計劃綱要”、“建設部建筑節能技術政策”、“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 、“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章)編制及評估的規定”等一系列政策、規定。建設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的實施意見中指出,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能源結構,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13、用是實施國家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是滿足能源需求日益增長,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建筑用能效率的現實要求。國家重點支持相關技術領域中應用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工程、技術集成及標準制定,其中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豐富地區利用淡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工程。近年來,為了推動全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199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鼓勵城鎮建筑及其住戶采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制14、備生活熱水。與此同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等一系列節能標準相繼出臺,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管理辦法與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也在編制中。各地方也相繼編制了地方性節能標準實施細則以及相關的節能檢驗標準。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相關法律、規章、標準的頒布執行必將推動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發展。可以說,建筑節能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筑的節能環保已經成為當今建筑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相關產業的發展刻不容緩。1.4編制依據1.4.1 空調系統相關規范1、公15、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2009)4、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10)5、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366-2005)6、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CJJ34-2002)7、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2009)8、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9、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黑龍江省實施細則1.4.2 智能控制相關規范1、智能化系統工程檢測規程(DB32/365-199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CJ/T16-92)3、1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4、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2-82)5、自動控制設計規范(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第二章 項目空調技術方案設計2.1項目系統形式中泰財富湘江項目所在地臨近湘江,水資源豐富,該項目擬采用江水源熱泵系統,取用湘江中的江水做為空調系統的冷熱源,擬建立一個能源中心,向項目各建筑集中供能。在冬季極端狀況下用電鍋爐輔助供熱。能源站選址:1、能源站盡量建設在負荷中心區處,以減少冷熱水的輸送能耗及能量散失;2、能源站盡量建設于綠化帶下方,有利于降低噪聲;3、能源站的建設位置需考慮取回水管網的布置,盡量降低取回水管網的投資;根據以上原則,從項目附近湘17、江上游取水,下游回水,能源站位置如下圖所示:圖2-1 能源站位置示意圖2.2水源熱泵技術2.2.1 水源熱泵系統技術原理水源熱泵技術是利用地球表面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陽能和地熱能而形成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并采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轉移的一種技術。地球表面淺層水源如地下水、地表的河流和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陽進入地球的相當的輻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溫度一般都十分穩定。水源熱泵機組工作原理在夏季制冷時將建筑物的熱量轉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溫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帶走熱量。水源熱泵機組工作的系統示意圖如下:圖2-2水源熱泵系統示意圖 水源熱泵根據對水源的18、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閉式系統和開式系統兩種。閉式系統是指在水側為一組閉式循環的換熱套管,該組套管一般水平或垂直埋于地下或湖水海水中,通過與土壤或海水換熱來實現能量轉移。(其中埋于土壤中的系統又稱土壤源熱泵,埋于海水中的系統又稱海水源熱泵)。開式系統是指從地下抽水或地表抽水后經過換熱器直接排放的系統。與鍋爐(電、燃料)和空氣源熱泵的供熱系統相比,水源熱泵具明顯的優勢。鍋爐供熱只能將90%98%的電能或7090%的燃料內能轉化為熱量,供用戶使用,因此地源熱泵要比電鍋爐加熱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電能,比燃料鍋爐節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水源熱泵的熱源溫度全年較為穩定,一般為1028,其制冷、制熱系19、數可達3.54.4,與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運行費用為普通中央空調的5060。2.2.2 水源熱泵系統的特點由于水源熱泵技術利用地表水作為空調機組的制冷制熱的源,所以其具有以下優點:1、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水源熱泵是利用了地球水體所儲藏的太陽能資源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空調系統。其中可以利用的水體,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體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集熱器,而且是一個巨大的動態能量平衡系統,所以說,水源熱泵利用的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技術。2、高效節能水源熱泵機組可利用的水體溫度冬季為10-22,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高,所以熱泵循20、環的蒸發溫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體為18-35,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溫度降低,使得冷卻效果好于風冷式和冷卻塔式,機組效率提高。據美國環保署EPA估計,設計安裝良好的水源熱泵,平均來說可以節約用戶3040的供熱制冷空調的運行費用。3、運行穩定可靠 水體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其波動的范圍遠遠小于空氣的變動。是很好的熱泵熱源和空調冷源,水體溫度較恒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不存在空氣源熱泵的冬季除霜等難點問題。極端工況下有電鍋爐作為輔助熱源,保證了供暖的可靠性。4、 環境效益顯著 水源熱泵的使用電能,電能本身為一種清潔的能源,21、但在發電時,消耗一次能源并導致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節能的設備本身的污染就小。設計良好的水源熱泵機組的電力消耗,與空氣源熱泵相比,相當于減少30以上,與電供暖相比,相當于減少70以上。水源熱泵技術采用的制冷劑,可以是R22或R134A、R407C和R410A等替代工質。水源熱泵機組的運行沒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沒有燃燒,沒有排煙,也沒有廢棄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且不用遠距離輸送熱量。5、一機多用,應用范圍廣水源熱泵系統可供暖、空調,還可供生活熱水,一機多用,一套系統可以替換原來的鍋爐加空調的兩套裝置或系統。特別是對于同時有供熱和供冷要求的建筑物,水源熱泵有著明顯22、的優點。不僅節省了大量能源,而且用一套設備可以同時滿足供熱和供冷的要求,減少了設備的初投資。水源熱泵可應用于賓館、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建筑,小型的水源熱泵更適合于別墅住宅的采暖、空調。6、使用方便 可根據各區域的實際需要開啟關閉空調,各區域的空調使用獨立方便,對租售的功能調整,可輕松更換機組,滿足大范圍負荷的不同需求,輕松配合二次裝修與區域分隔,并可根據需要獨立電表計費。7、 自動運行 水源熱泵機組由于工況穩定,所以可以設計簡單的系統,部件較少,機組運行簡單可靠,維護費用低;自動控制程度高,使用壽命長可達到30年。當然,像任何事物一樣,水源熱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應用也會受到制約。2.3水源熱23、泵系統設計2.3.1 能源中心面積及裝機配置該項目能源中心裝機冷負荷為30.425MW,擬配置6MW的水源熱泵主機4臺,7MW水源熱泵主機1臺,考慮冬季最不利工況下,熱泵系統效率低下,增設電鍋爐輔助調節負荷,電鍋爐裝機8.8MW。能源中心的機房面積約1500。2.3.2 能源中心配電容量能源中心裝機冷負荷為30.425MW,夏季系統COP約為3.8,并考慮10%的配電余量,則裝機配電量預估為9MW。2.3.3水源熱泵系統水源水小時流量的計算1、夏季熱泵主機水源水最大小時取水流量的計算夏季最大冷負荷為30425KW,熱泵主機cop約為4.5,加上機組的輸入功率,則取冷凝器總的換熱量約為3042524、(1+1/4.5)kw=37186kw,水源水進出水溫度為25/32,溫差為7。則夏季小時最大需水源水量為:式中:q-水源水小時流量,m3/h; Q-冷凝器總的換熱量,kw; t-冷凝器換熱溫差,。2.3.4 取回水方式確定1、取水多方案比較固定式取水構筑物,位置固定不變,安全可靠,應用較為廣泛。由于水源的水位變化幅度、岸邊的地形地質和航運等因素,可有多種布置。常見的有四種:(1)江/河邊進水頭式由取水頭部、進水管、集水井和取水泵房組成。常用于岸坡較陡、深水線靠近岸邊、高低水位相差不大、含砂量不高的江河和湖泊(圖2-3)。源水通過設在水源最低水位之下的進水頭部,經過進水管流至集水井,然后由重力25、自流或泵房加壓送至水廠。集水井可與泵房分建或合建。當取水量小時,可以不建的集水井而由水泵直接吸水。取水頭部外壁進水口上裝有格柵,集水井內裝有濾網以防止原水中的大塊漂流雜物進入水泵,阻塞通道或損壞葉輪。圖2-3江邊進水頭部式取水原理圖(2)江心橋墩式也稱塔式。常用于水庫,建于尚未蓄水時。構筑物高聳于水體中,取水、泵水設施齊全,用輸水管送水上岸。可以在不同深度取水,以得到水質較好的原水。(3)岸邊廣口井頂管式集水井與泵房分建或合建于岸邊,原水直接由進水口進入。一般適用于岸坡較緩,深水線離岸邊較遠的江河。對含砂量大或冰凌嚴重或兩者均出現的河流,取水量又較大時,可采用斗槽式取水構筑物,它是一種特殊的岸26、邊式取水構筑物,其前以圍堤筑成一個斗槽,粗砂將在斗槽內沉淀,冰凌則在槽內上浮。中國西北地區有多處斗槽式取水構筑物。圖2-4 廣口井頂管取水原理圖(4)岸邊廣口井滲水式集水井與泵房分建或合建于岸邊,原水由石間縫隙滲水至集水井。圖2-5廣口井滲水取水原理圖(5)梁式懸臂橋取水形式梁式懸臂橋形式見圖2-6,由鋼筋混凝土懸臂橋、深井泵、輸水管、水泵安裝檢修起重架四部分組成。使用范圍為岸陡水深的取水部位。懸臂的長度以豐枯水位差和湖(河)岸坡度來確定,在枯水位保證吸入口伸入水面1m,由于鋼筋混凝土懸臂自重較大,懸臂長度宜控制在20m 以內。圖2-6 懸臂橋取水構筑物剖面示意圖2、取水方案及水源管線的設置方27、案結合本項目水源條件以及以上各方案對比,建議該項目采用江邊進水式取水方式。由取水頭部、進水管、集水井組成。源水輸送采用重力自流式或泵房加壓送至能源站的方式,利用水源站室循環水處理泵的余壓提升回水至江里。取水口端部設閘板,用于調節水量和關閉、開啟輸水管線。為保證水源站室的安全性,防止水淹,所有與源水管線連接的設備均為封閉式。進入水源站室的原水管線設置專用控制閥門。2.3.5 取回水管線的布置取水管線和回水管線,盡量沿道路敷設,擬取水口負責能源站取水,回水口負責能源站回水,管線布置方案:取水管線直接在能源站所在空地下埋管鋪設進能源站。回水管線也通過地下埋管鋪設,排水口可設置若干個噴頭,擴大排水區域28、,使得排水口附近的局部溫升控制在環境允許之內。該取回水管線只是初步決定,具體實施時還要據具體情況而定。2.3.6水源水管確定1、所需水源水管徑計算水源水管徑,取流速v=2.6m/s,則水源水管半徑r:則水源水管徑經綜合考慮,規格取DN800。2、所需水源水管長度估算由于項目所在區域臨靠湘江,則水源水取回水管總長度預估為1000m。2.3.7水處理主要措施(1)一級過濾處理:取水口前設置斜板過濾裝置(格柵)作為一級處理,有效去除水體中大型懸浮物、水藻等物體。防止水源中的大塊漂流雜物、水藻等進入水泵,阻塞通道或損壞葉輪以及換熱管(板)。常采用斜板式機械格柵,一般為10目-20目。(2)二級過濾處理29、:為了保障系統的安全運行,加裝二級機械旋流除砂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砂子等細小顆粒,可有效保護主機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3)三級過濾處理:為了保障系統安全運行,在二級過濾器后,加裝三級機械過濾器或自動反沖洗裝置,過濾等級為80目/英寸。過濾等級更高,確保細小的藻類等雜物無法進入機組換熱器而影響換熱器的正常換熱。2.3.8水處理工藝流程圖2-7水源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地表水源熱泵作為地源熱泵的一種形式,水質的影響遠大于土壤源耦合熱泵和地下水源熱泵。地表水源熱泵系統的良好運轉,必須解決水源引起的相關問題,而水源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水溫和水質兩個方面。本項目將根據湖水水質特點,制定合理可行的水處理方案,妥30、善解決泥沙、藻類堵塞、微生物繁殖等主要問題。第三章 年運行費用及初投資分析3.1系統年運行費用3.1.1 夏季運行成本1、該項目全年總制冷量為46500MWH。夏季采用水源熱泵空調系統供冷,由于江水溫度一般為2728,較冷卻塔32的進水溫度低45,對于主機而言,冷卻水溫度每降低1,主機的效率將提高3%左右,因此水源熱泵主機的效率比同類的冷水機組效率一般高12%15%。一般冷水機組+冷卻塔系統COP為3.3,則水源熱泵系統制冷平均能效比約可達到3.8,平均電價取0.906元/KWH,可知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制冷運行電費為:單位制冷量的電費成本為0.906元/KWH/3.8=0.2384元/KWH3.31、1.2 冬季運行成本2、該項目全年總制熱量為24562MWH。水源熱泵系統制熱平均能效比約為3.3,平均電價取0.906元/KWH,可知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制熱運行電費為:單位制熱量的電費成本為0.906元/KWH/3.3=0.2745元/KWH3.1.3 年運行維護成本能源站按照12名工作人員配置,每人每年的支出為5萬元,其它辦公管理費用為每年40萬元,則能源站的每年的人工及管理費用預估為100萬元。有上述計算可知:該項目采用江水源熱泵空調系統供能,全年運行電費及人工管理費總計為1882.9萬元。3.2系統初投資3.2.1投資估算范圍及內容1、工程投資(1)能源中心機房部分投資站房設備及安裝費主32、要為熱泵主機、電鍋爐、水泵、機房管網、閥門及配套系統設備及安裝。水處理費主要包括:旋流除砂器、壓濾器、膠球裝置。自控系統費用主要為冷熱量自動計量及收費管理系統及節能監控及自動化控制系統費用。高低壓配電費用(2) 取水回水建設費用(3) 室外管網投資費用(4) 空調末端投資費用2、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勘察設計費用根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計價格【2002】10號”文件標準計取。(2)監理費根據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發改價格【2007】670號”文件標準計取。(3)建設單位管理費根據“財建【2002】394號”有關文件標準計取。(4)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費用根據“財建【2002】394號”33、有關文件標準計取。(5)招投標代理費根據“計價格【2002】1980號”有關文件標準計取。(6)竣工圖編制費根據有關文件標準計取。(7)工程結算審查費根據有關文件標準計取。(以上費用匯總為項目的總投資)3.2.2 投資費用估算表一、直接工程費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單價總價(萬元)(萬元)1水源熱泵機組4臺42016802水源熱泵機組1臺4904903取水頭部分1套4004004取回水管網1000m元/m0.353505自動反沖洗裝置5臺301506旋流除砂器5臺201007膠球清洗裝置5臺15758水源水循環泵5臺12609冷凍水泵10臺1515010電鍋爐2臺448811板式換熱器2臺6613234、12軟化水裝置1套151513定壓補水裝置1套101014機房空調管網及閥門1套45645615自動控制系統1套53253216高低壓配電系統1套88088017室外管網1套2465246518空調末端1套69026902總計(萬元):14935二、工程建設其它費用序號名稱稅率金額(萬元)1設計費3.00%448.1 2監理費2.00%298.7 3建設單位管理費1.23%183.7 4前期可研、環評費用0.40%59.7 5竣工圖紙編制費0.16%23.9 6結算審查費0.05%7.5 7稅費、規費8%1194.8 8合計2216.4 三、項目總投資17151.4 本項目采用江水源熱泵空調系35、統,包含空調末端與室外管網,系統初投資17151.4萬元,空調建筑面積為49.3萬,則單位建筑面積投資額347.9元/。第四章 商業合作模式4.1合同能源管理4.1.1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模式 由合同能源管理運營商對該項目進行合同托管式服務,包括:項目立項、項目融資、項目增遞、項目設計、項目施工、項目運行管理等內容。并通過能源合作協議與政府、開發商達成能源托管協議,并在此協議基礎上與住戶及能源使用單位簽定運行管理協議,取得能源服務專營權、收費權,從而回收投資的運作模式。如下圖4-1所示:圖4-1 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模式流程圖4.1.2 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流程1項目立項與政府達成立項協36、議,取得能源站用地、用電、用水的許可及條件。2項目洽商并簽定能源合作協議與開發商在項目立項后,通過與開發商簽定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協議,解決如下問題:(1)確定能源站的服務范圍、服務功能、技術指標等;(2)確定雙方的投資分界、投資規模;(3)確定運行管理模式,能源價格;(4)明細雙方的分工及合作事項;(5)明細實施計劃。圖4-2 合同能源管理EPC操作流程3項目的規劃設計由合同運營管理商按照立項協議和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協議的規定,實施項目規劃設計。4施工圖設計由合同運營管理商按照立項協議和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協議的規定,對本項目進行施工圖設計。5工程實施由合同運營管理商按照立項協議和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協議37、的規定,進行工程施工,其中包括:(1)建筑紅線外能源站的施工;(2)建筑紅線內的施工。6與小業主簽定運行管理公約。4.1.3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模型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一般由EMCO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負責,以自籌資金為主,協同各方資源,多渠道融資。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1、企業自有資金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自有資金一般不低于能源站投資總額的30%。2、公共事業配套費根據國家關于集中供熱的有關文件規定,配套費一般按35元/m2150元/m2。一般可與能源使用單位協商處理。圖4-3 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模型3、政府政策性補貼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對新能源項目可實行多項優惠。從新能源關系國際民生的能源儲備,最大的收益38、者是政府,政府應大力支持。4、國外節能機構的補貼一般多為貼息貸款的形式補貼新能源項目的投資。4.1.4合同能源管理盈利模型 合同能源管理的贏利模式主要由收取能源服務費、出賣節能減排指標、以及收取業主的使用費用。其中:能源服務費包括清洗空調管道、空調系統的維護等;出賣節能減排指標是出賣由空調運行過程中,相對于常規空調而言減少的CO2排放量而獲得利潤;收取業主使用費用是通過計量表上使用的能源量來收取業主的使用費用來盈利。 圖4-4 合同能源管理盈利模型4.1.5 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1、由江蘇河海投資建設項目能源站的標準熱泵主機設備,通過節能效益分享收回投資。2、節能效益分享方式 (1)節能分享方39、式一、甲方同意將江蘇河海投資標準主機的項目全權委托河海代其運營,并由江蘇河海向各用能單位收取相關費用以收回工程投資; (2)節能分享方式二、由甲方自行管理運營服務,河海每年定量收取甲方項目節能效益費用以收回工程投資; (3)標準主機投資由河海通過收取節能效益及其它節能補貼,實現其投資回收及投資利潤。甲方在項目融資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協助。3、優點: (1)使用標準主機設備,有利于設備的集約化管理。 (2)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節能效果明顯。 (3)有效節省投資方建設資金。4.2設計施工總承包設計施工總承包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設計和施工,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全面負40、責。 1、優點: (1)設計與施工由項目總承包單位統籌安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有利于質量控制,提高工程質量。 (3)管理目標明確、指揮統一,可減少工作協調,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2、 缺點: (1)招標發包工作難度大,風險因素多。 (2)合同管理難度較大,對經營懂管理的管理團隊要求很高。 (3)監督工作要求嚴,每個關鍵環節都必須進行嚴格控制。4.3合作模式的建議本項目建議投資、運行方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的形式,由運營管理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通過新能源技術和節能管理技術,實現區域建筑物的節能效益,使政府、業主和投資者三方受益。甲方可根據項目本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何種方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