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鎮2萬千瓦分布式發電項目質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3331
2025-03-04
11頁
49.50KB
1、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王和鎮2萬千瓦分布式發電項目質量管理制度編制人:審批人:批準人:編制單位:寧波建工沁源光伏發電項目部編制日期:2015年9月目錄一、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二、質量檢查驗收制度三、成品保護制度四、質量管理責任制五、質量例會制度六、不合格品的管理一、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質量事故是指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或交付使用后,因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勘察、設計、施工材料設備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國家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合格要求的。質量事故按直接損失金額(是指因發生質量事故,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損失。其計算公式為:直接損失金額返工損失的材料費、人工費和機械使用費+規定的管理費2、-返工工程拆下后重新利用的材料價值)、因質量事故造成的死亡和重傷人數,以及質量事故的嚴重程度分為質量問題、一般質量事故和重大發生質量事故,均要寫出事故處理報告或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一)質量事故報告、處理鑒定質量責任1、重大質量事故報告,處理鑒定質量責任。1.1、重大質量事故的報告:重大質量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必須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檢察、勞動(如有人員傷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3、向人民政府和建設部報告。1.2、重大質量事故的現場保護:重大質量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和事故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主,有條件的可以拍照或錄像。1.3、重大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重大質量事故的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成立調查組負責進行。其中:一、二級重大質量事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組組成意見,報請人民政府批準。三、四級重大質量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的市、縣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4、提出調查組成意見,報請人民政府批準。 調查組成員的組成,一般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事故發生單位的主管部門和勞動等有關部門的人員,并應邀請人民檢察機關和工會派員參加,必要時,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協助進行技術鑒定、事故分析和財產損失的評估工作。調查組應在調查工作結束后10日內,寫出事故調查執報告,報送批準組成調查組的人民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調查組其他成員部門,經組織調查的部門同意,調查工作即告結束。事故處理完畢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當盡快寫出詳細的事故處理報告,按本節報告程序逐級上報。2、一般質量事故報告,處理鑒定質量責任一般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項目工程技術負責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5、,同時向公司和建設單位報告,并由公司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質量事故調查處理。在調查處理過程中,應主動征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質量監督單位的意見,并寫出一般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交項目經理部組織實施。處理完畢后,項目質量檢查員應填寫處理情況和復查意見,送有關各方認可并簽字后分送建設單位和項目資料員歸檔。3、質量問題報告、處理鑒定質量責任:質量問題的報告程序與一般質量事故相同,其調查處理由項目工程技術人組織。( 二 )質量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及鑒定記錄內容1、質量事故快報內容。發生質量事故,要求逐級書面快報,其主要內容包括:1.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1.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6、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1.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1.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況;1.5、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2、重大質量事故處理報告內容 :2.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過程及原因分析;2.2、事故發生的人員傷亡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2.3、事故的性質、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者;2.4、事故的處理情況和復查情況;2.5、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所應采取的措施;2.6、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情況等。3、一般質量事故 ( 包括質量問題 ) 處理鑒定記錄內容:一般質量事故 ( 包括質量問題 ) 處理鑒定記錄原則上采用表格形式,其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名稱、事故部位、施工單位、7、事故性質、事故發生日期、直接經濟損失、直接責任者、事故經過和原因分析、處理情況和復查意見以及有關單位( 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督部門)履行質量責任的簽字等等。( 三 ) 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鑒定方法1、是否有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若發生重大質量事故, 必須具備大質量事故調查報告和重大質量事故處理報告;若發生一般質量事故 ( 包括質量問題 ),必須有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在竣工資料核查時對照進行檢查。2、質量事故處理鑒定記錄的內容是否完善。重大質量事故調查報告、重大質量事故處理報告及一般質量事故( 包括質量問題 ) 處理鑒定記錄的內容齊全。3、質量事故調查、鑒定、處理的質量責任是否履行8、。3.1、重大質量事故,其調查組的組成及審批應符合本節第一款的有關規定;事故調查報告上應有調查組全體人員的簽字;事故處理報告上印章、簽字應齊全。3.2、一般質量事故 ( 包括質量問題 ) 處理鑒字記錄上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 (一般質量事故為公司技術負責人、質量問題為項目工程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設計單位、質量監督部門的簽字應完善。 二、質量檢查驗收制度(一)施工現場質量檢查的內容 1、開工前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2、工序交接檢查。對于重要的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序交接檢9、查。3、隱蔽工程檢查。凡是根據建筑安裝工程的特點,分別對隱蔽工程,進行質量監督,貫徹驗收制度。所謂隱蔽工程是指那些施工過程中上一道工序被下一道工序掩蓋,上一道的質量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無法再進行復查的工程部位。這些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以前,應由施工單位邀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進行檢查驗收,并認真辦好隱蔽工程驗收登記手續。4、停工后復工前的檢查。因處理質量問題或某種原因停工后需復工時,亦應經檢查認可后方能復工。5、分項、分部工程完工后,應經檢查認可,簽署驗收記錄后,才許進行下一工程項目施工。6、成品保護檢查。檢查成品有無保護措施,或保護措施是否可靠。(二)施工現場質量檢查的形式1、班組自檢:這是貫10、徹預防為主的措施。要作為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來執行。班組人員操作要認真,隨時自檢,每日完工后要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在班組內進行自檢,班組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辦法,通過質量管理小組,實行質量控制,真正把好自檢關。2、互檢:這是互相督促、互相檢查、共同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保證質量的有效措施,通過互檢,可以肯定成績,交流經驗,找出差距,以便采取措施,改進提高?;z工作開展得好壞,是班組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操作質量能否持續提高的關鍵。施工人員要組織班組長進行互檢,使承擔同樣施工項目的班組互相觀摩檢查。班組長也可以組織本班人員互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自檢也是預檢。3、交接檢:指前后工序之間進行的交11、接檢查,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或施工員組織進行。前道工序應本著“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指導思想,為下道工序創造順利的施工條件;下道工序應保持其有利條件,改進其不足之處,一環扣一環。環環不放松,就為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所以,交接檢工作也是促進上道工序自我嚴格把關的重要手段。班組在交接檢時,要對上一班或上一工序的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進行全面的檢查。(三)施工現場質量檢查的手段全面地進行工程的質量檢查,特別是對使用功能的檢查,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工作,要采用多種先進檢測設備和學方法,才能實現。目前,對一般工程根據質量評定標準規定的方法和檢查工作的實踐經驗,對于安裝部分根據國家規范標準、及電力行業質12、量驗收標準核查施工安裝部分。(四)質量驗收1、驗收程序:工程質量驗收按工程項目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順序逐級進行。質檢驗收必須在施工內容完成后進行。1.1、檢驗批質量驗收:班組自檢合格 部位施工員復檢合格 項目專業質量員驗收合格 監理專工驗收合格 業主工程部、安質部驗收。1.2、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所含檢驗批全部完工,質量符合標準要求并匯總簽證,由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自檢合格,報業主及監理驗收。1.3、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所含分項工程全部完工,質量符合標準要求并匯總簽證,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報監理、設計、業主單位核驗。1.4、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和評定:所含分部工程全部完工,質量符合標準要求,主13、要技術資料經自查基本齊全。觀感質量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報監理、設計、業主單位核驗。并在合格的基礎上按評優條件進行優良等級評定。2、質量驗收等級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質量驗收等級均為合格,單位工程質量驗收等級分為:“合格”與“優良”兩個等級。即單位工程質量在合格的基礎上可按評優條件進行優良等級評定。3、質量問題和不合格品處理3.1、當施工過程中經自檢或業主、監理發現質量問題時,應及時整改處理,并回復封閉,把質量事故消除在未形成前。3.2、當工程質量出現不合格時,經檢測鑒定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或經檢測鑒定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但經設計、業主同意讓步接收或同意補修后接收時,項目部則應記錄不合格品補修及讓14、步接受情況,并作為質量記錄保存。3.3、當工程質量出現不合格時,設計、業主不同意接收的,返工重做。重新組織驗收。三、成品保護制度(一)成品保護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已完成的分項工程,或者分項工程中已完成的部位加以保護。做好產品保證可以保護已完成部位不受損壞,保證未完部位繼續順利施工,以保證工程質量,不增加維修費用、降低成本、保證工期。(二)應加強教育。要求施工中全體人員倍加注意愛護和保護成品。因此,必要時還應一定的防盜措施。(三)對于路邊已經完成的成品方陣,一定要求場內施工車輛倍加注意,避免碰撞方陣,造成破壞,必要時要執行罰款制度。四、質量管理責任制(一)項目經理質量職責1、項目經理是項目部質量15、管理的最高領導者和組織者,對本項目部的工程質量負全面責任。2、貫徹執行國家的質量政策、方針、法令,并批準本項目部具體貫徹實施的辦法、細則。3、負責項目部行政機構(包括質量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4、負責制定項目部經營方針和策略;及時掌握項目部的工程質量動態及重要信息情報,協調各部門、各合作單位的質量管理工作的關系。5、負責對重大質量工作作出決策。6、堅持對職工進行質量教育;負責審批質量管理部門的質量獎懲意見和激勵措施的報告。7、對本項目部的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技術問題負全面責任。8、組織審核本項目部質量指標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完成。9、負責審批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和重大施工技術方案、程序16、。10、組織或參加本項目部內的質量工作會議,負責重大質量事故、重大不合格品(項)的調查分析、審查、批準處理方案。11、聽取質量部門的情況匯報,有權制止任何嚴重影響質量的決定的實施,有權制止嚴重違章施工的繼續,并有權決定返工。(二)安全員質量職責1、對本項目部的質量管理的具體工作負全面責任。2、貫徹執行上級的各項質量政策、規定及組織項目部內各項質量管理制度、規定、細則的實施。3、組織制定保證項目部質量目標及質量指標的措施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4、分析質量動態及綜合質量信息,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上報項目總工程師和項目經理。5、負責組織本項目部的質量大檢查。參加或組織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并及時提出對事17、故的責任者的處理意見。6、執行項目部質量獎懲規定,定期提出項目部內質量獎懲意見。7、負責不合格品(項)處置后重新檢驗,并對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跟蹤檢查和驗證。8、有權及時制止違反質量管理規定的一切行為,有權提出停工要求,或立即決定停止施工并上報總工程師和項目經理。(三)技術負責人質量職責1、對工程質量負有技術上的責任。2、負責編制、審核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交底等技術文件。3、對本項目部的質量問題或工序中失控環節,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分析判斷,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使施工工序保持穩定,其情況應立即向項目總工程師匯報。4、有權制止不按技術措施要求和技術操作規程施工的不良行為,必要時應制止繼續施工。18、5、負責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和管理工作。(四)材料員質量職責1、負責編制外購物資的采購計劃,做好采購工作,保證施工要求,并確保所采購物資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2、歸口負責進貨檢驗、試驗、貯存、維護、發放工作,保證物資不受損壞和變質。3、負責向供貨廠家、單位索取產品合格證明書或試驗技術指標鑒定書。4、負責對物資進行質量標識和標識移植的管理工作。5、負責施工設備的選型和設備、備品配件的采購,并對項目部所有設備的管理,制定管理辦法,保證設備的完好率,確保安全施工。6、編訂項目部的施工設備、器具、檢驗儀器管理工作的規定、制度,并組織貫徹執行。7、建立計量技術檔案,并編制計量器具周期檢定計劃;監督計量19、器具的正確使用。(五)質檢員質量職責1、嚴把質量關,對工程質量實行全面監督檢查工作,并對其管轄范圍的質量監督檢查工作負全面責任。2、嚴把材料檢查關、工序交接關、隱蔽驗收關、特殊工種作業資格檢查關、交工驗收檢查關;并對上述工作的技術人員(施工員)所做的技術記錄進行審查并簽字確認。對上述工作內容凡因不負責任而漏檢、誤評或明知不符合要求而放行通過或因此造成事故者,均系失職行為,追究其監督檢查的責任。3、發現施工中違反操作規程、技術措施、設計圖紙等要求時,應堅持原則,立即提出。可分別決定返修或停工,并通知技術人員或部門負責人;嚴重的還應及時上報項目部總工程師。4、收集、整理施工過程的檢查記錄,按規定及20、時、準確、如實填報各種質量報表;參加負責區域的工程質量動態分析和事故調查與分析。(六)施工班(組)長質量職責1、施工班(組)長是具體施工操作的組織者,是把設計意圖和技術措施要求變成現實的直接指揮者,對本班(組)的施工質量負直接責任。2、認真執行上級部門的各項質量管理規定、技術操作規程和技術措施的要求,嚴格按圖紙施工,切實保證本工序的施工質量。3、接受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對本班(組)施工過程的監督、檢查,并為他們提供必要條件和技術質量數據。4、組織本班(組)的質量自檢,并認真做好檢查記錄、施工記錄和必要的標記工作,施工質量不合格,不得向下一道工序移交,否則追究班(組)長的責任。5、發現投入的施21、工材料有異議,必須向上級部門反映;拒絕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材料,避免因材料問題造成質量事故的發生。6、對出現質量問題或事故,應本著實是求是的精神,提供真實情況和數據,以利事故的分析和處理,隱瞞或謊報,均應追究班(組)長的責任。(七)操作者質量職責1、施工(生產)的操作者是直接將設計意圖付諸實現,對工程質量起決定作用的責任者,操作者應對工程質量負直接操作責任。2、堅持按技術操作規程、技術交底及圖紙要求施工。凡因違反上述要求,造成質量事故的,均應負直接操作責任。3、認真按規定要求作好質量自檢,并做好自檢記錄和必要的質量責任標記。4、對本崗位、本工序操作負責,做到三不: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使用;上道工序22、質量不合格不承接;本道工序質量不合格不交出(交工)。5、虛心接受質量員和技術人員的監督檢查。出現質量問題,主動提供真實情況。五、質量例會制度1、每月定期召開一次質量例會,總結本月質量管理好壞,對下月質量控制提出要求。2、每周施工協調會上提出本周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并提出處理和整改意見。3、不定期召開質量專題會,重點解決施工中出現的質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處理。六、不合格品的管理1、各類采購物資(含甲供料)、半成品、工程設備在使用前均應檢查合格標志或記錄,以防誤用。對施工中出現的不合格項目應作出不合格的標記、記錄、隔離(可能時)和處理。2、不合格按處理的難易程度、對下道工序的影響、處置對工期、費用23、的影響、處置對工程安全性或使用性能影響大小,分為輕微、一般、重大不合格。輕微不合格品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在現場及時監督糾正并做記錄;一般不合格品由分公司總工負責組織評價,工程技術、質安負責處理;重大不合格品由公司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評價,工程部負責處理,必要時請總包、監理、設計代表參加。3、不合格品的處理通常有如下幾種情況:3.1、采取措施,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3.2、經有關授權人員批準,必要時經設計批準,讓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3.3、返工重做,重新檢驗。3.4、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預期的使用或應用。4、若設計同意讓步接收或同意補修后接收,項目部則應記錄不合格品補修及讓步接受情況,并作為質量記錄保存。5、施工過程中構不成不合格品質量問題的修補,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和質量人員批準。6、在不合格品得到糾正之后應對其再次進行驗證。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