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特發電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4362
2025-03-04
6頁
34.50KB
1、3 達拉特發電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1 明火(動火)作業管理制度 明火禁區:全廠的油系統及帶油設備、氫系統、輸煤及制粉系統、各類變壓器、電纜層及隧道、蓄電池室、化工系統、乙炔及氧氣站、各類控制室、各類電氣室、計算機及通訊機房、資料及檔案室、各類庫房,以及消防部門指定的明火禁區等。明火禁區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明火禁區現場應有“嚴禁煙火”的醒目標志。 明火禁區非工作人員一律不得入內。 進入明火禁區的人員不得將火種帶入禁區。 明火禁區及禁區五米范圍內和設備上方動火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工作票的審批手續。 明火作業前必須將動火現場周圍的易燃物全部清理,廠房內測氫合格后方可動火。 明火作業時必須有動2、火部門及消防部門專人監護,并配有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明火作業完畢,必須等火完全熄滅后監護人方可離開現場。 明火作業必須遵守“四不動火”制度,即:預防措施不落實不動火,沒有經過批準的不動火,現場沒有監護人員不動火,大風天不在戶外動火。 動火工作票簽發人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方可簽發動火工作票,動火結束工作票由辦票部門保存一年。3.2 防火重點部位管理制度 防火重點部位一般謝絕學習、參觀,特殊情況經領導批準,并指定專人負責陪同方可。 防火重點部位的工作人員應有嚴格的審查制度,對新進入員工要先審后用,對不適合本崗位的人員要及時調出。 防火重點部位的負責人要經常開展以“四防”為重點內容的安全教育,3、建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確保防火重點部位的安全。 重點防火部位設施,器材配備和完好率要達到100%,重點部位防火檔案建立率達100%。 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崗位防火責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實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門或場所的滅火方案,做到定點、定人、定任務。 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有明顯標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懸掛特定的牌子,其主要內容是: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的名稱及防火責任人。 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防火檢查制度應規定檢查形式、內容、項目、周期和檢查人,檢查應有組織、有計劃,對檢查結果應有記錄,對發現的火險隱患應立案并限期整改。 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如須動火作業時,必須執行動火工作票制4、度。3.3 檢修現場消防管理制度 生產現場進行檢修時,工作負責人應到現場檢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檢修現場應懸掛“禁止煙火” 的醒目標志。 在高溫設備上檢修時不得使用可燃材料。 檢修現場清理出的油污、油棉紗、易燃物等應及時清理出現場。 檢修現場須動火作業時,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并有專人監護,在明火禁區等危險場所或部位動火時必須通知消防人員到場監護。 檢修工作場所不得有裸露電線,以防電火花引起火災。檢修使用的設備有接地裝置的應接地。 檢修完成后,工作人員必須檢查是否留下易燃物或未完全熄滅的火星,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檢修現場。3.4 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要符合滅火要求,應干燥、5、通風良好,做到便于取用。 各部門要定期對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上報。 各部門要對本單位的消防器材做到登記造冊,分工保管,責任到人,定崗定位。 消防設施和器材按規定每二年應全面檢測一次,發現損壞、過期、無氣及失效的器材應維修和更新。 消防設施、器材應經常保持完整好用,隨時處于戰備狀態,以適應撲救火災的需要,職工群眾要養成愛護消防設施、器材的良好習慣,自覺遵守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做好消防設施、器材的管理工作。 消防設施、器材不得用于非消防方面,不準將消防設施、器材丟失、轉借和挪作它用,不得在消防設施、器材上堆放、捆綁、懸掛等雜物。違者應批評教育或經濟考核,對情節惡劣、造成不良后6、果的要追究行政或法律責任。 因著火使用過的消防器材,各部門應在24小時內報消防隊更新。3.5 化學危險品消防管理制度 嚴格控制火源,化學危險品場所嚴禁明火,如需動火,必須按動火審批手續進行。動火前必須撤離附近的可燃物,在指定地點,按指定項目進行,并有專人監護。 嚴禁混存,相抵觸的化學危險品嚴禁混放,應隔離儲存,滅火方法不同的化學物品不能混存。 控制庫房的溫、濕度,做好防潮、防熱措施,應設置有溫、濕度計,定時進行觀測記錄,避免發生危險。 嚴禁超期、超量儲存,個別化學物品超過儲存期或儲存量超過規定要求,極易發生變質、積熱自然或壓壞包裝引發事故,故應嚴格控制儲存量和儲存期限。 嚴禁違章操作,嚴禁在庫7、房內或堆垛附近進行實驗,分裝,打包和進行其他可能引起火災的任何不安全操作。裝卸時,必須輕拿輕放,嚴防震動、摩擦撞擊或重壓、傾倒。 加強安全檢查和保養,不準使用破碎或不完整的器皿。必須有專人管理,嚴格按使用制度和報廢制度執行。3.6 防火安全檢(巡)查制度 自查。每周一次,各部門或班組自行組織開展檢查,檢查要有記錄,查出隱患及時整改。 互查。每月一次部門與部門相互組織派人檢查,檢查要有記錄,查出隱患及時整改。 單位組織定期大檢查。每季一次,由安監和消防負責人組織各部門安全員或義務消防隊長進行全面檢查。 節假日放假前大檢查。由廠級消防負責人帶領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全面檢查。 各單位的夜勤值班人員要對本8、單位進行夜間防火巡查。 消防部門要對全廠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火災自動滅火系統進行每日巡查,每周要對全廠的重點部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月要對生產現場所有部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季要對全廠進行一次大查,另外要組織春查、秋查和節假日大檢查。 消防人員巡查時應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理火災隱患,無法當場處置的,應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隱患部門按期整改。 消防部門在檢查時應填寫檢查記錄,根據查出隱患的不同情況,下發當場整改或限期整改通知書,并按期復查。3.7 火災隱患整改制度 檢查出的火災隱患要逐條登記備案,經常督促落實整改。 一時解決不了的火災隱患,要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定項、定人抓緊整改落實9、,同時以書面形式報消防部門備案。 一些重大火災隱患,難以解決的應及時向廠領導報告以求得解決,同時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 “先天不足”的建筑布局、耐火等級 、防火間距、消防通道、水源等方面的問題,一時確實無法解決的,要采取一些必要的臨時性的補救措施,以保證安全,并逐步加以解決。 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消防部門簽字確認后存檔。 消防部門下發的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各部門領導應無條件的接收,并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按期整改。 各部門在接到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后,不予整改的、整改不完善的或不按時整改完的,將對整改部門經濟考核,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部門領導及責任人的行政或法律10、責任。3.8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充分利用板報、電視、廣播、標語、報刊、宣傳欄,舉辦消防知識競賽及培訓班等方式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普及教育。 新入廠職工、進入新崗位職工、外來人員、實習培訓人員要進行崗前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及消防培訓。 消防控制設備值班操作人員、防火重點部位及特殊工種人員應當進行專門的消防安全培訓。 各部門要把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工作日程,形成制度,應每月確定一天為消防安全活動日,學習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消防安全知識。同時要做好職工家屬子女的消防教育工作。 各重點部位每年要進行一次消防演習活動,同時每年對全體職工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使職工掌握本廠的火災特點和滅火基本知識。 各部門增11、加新設備和改進工藝流程時,應及時制定和修改消防安全規定,并在使用前對工人進行消防安全教育。3.9 消防水源管理制度 廠消防水系統高壓消防水工作壓力為0.9MPa,低壓消防水工作壓力為0.6MPa。 消防高、低壓泵每月25日,由當班值長下令啟動試運一次,試運時運行人員應觀察壓力(高壓不得超過1.2 MPa,低壓不得超過1.0MPa),防止壓力過高,試運前應通知消防隊負責人,并做好試運記錄,如有缺陷,應記入設備缺陷記錄薄,抓緊予以消除。 在試運消防泵時,一、二期的高、低泵,三期的高壓泵、柴油泵,四期的高、低壓泵、柴油泵都應分別試運。 消防水系統停用時,應向值長申請批準,值長在停用前通知消防隊后,方12、可停用,消防隊接到消防水系統檢修或故障停用通知后,應做好相應的滅火措施。3.10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自動滅火系統管理制度 廠內重點部位、設備均設置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報警系統有:自動感煙探測器、自動感溫探測器、自動感溫電纜、手動報警按鈕等),火災自動滅火系統(滅火系統有: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囟代烷自動滅火系統、七氟丙烷自動滅火系統、二氧化碳自動滅火系統、混合氣體自動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等)。 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每時每刻都處于工作狀態,水系統充滿高壓水,氣體系統隨時處于噴氣狀態,所以,任何人在非火災時絕對不得亂動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對非火災亂動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者,將對其造成設備13、的停產及損失,要予以賠償并嚴肅處理。 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的日常管理由消防隊負責,除消防隊負責人有權對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做試驗外,其他任何人無權對這些系統做試驗。 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需維護檢修設備時,應通知消防隊負責人到場,并通知當班值長,做好安全措施方可工作,維護檢修完畢后,經消防隊負責人驗收后方可投入運行。 自動報警系統發生報警時,運行人員應馬上到所報警區域查看現場是否發生火災,如火勢不大,自動滅火系統沒有工作,可采用滅火器滅火,如滅火器控制不了時可就地手啟動自動滅火系統滅火,并報警通知消防隊。如查看現場無火災時,應檢查設備是否有人動過,如有人動過,將其設備復位,并查明何人所動,14、通知消防隊。如無人亂動,自行報警,應細致查看現場,確認無火災時,為誤報,運行人員將聲光報警復位即可。3.11 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認真學習有關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防火規范要求,熟知其特性,必須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易燃易爆物品應放置專門場所,設置“嚴禁煙火”標志,并有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應熟知易燃易爆物品火災危險性和管理儲存方法,以及發生事故處理辦法。 易燃易爆物品根據各類危險品的類、項、標準,分類分項儲存,登記造冊,并符合分類存放的原則要求,不得超期超量儲存。 不得在易燃易爆物品倉庫內進行明火及能產生火花的作業,嚴格用火用電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進庫必須加強15、入庫檢驗,若發現品名不符,包裝不合格,容器滲漏時,必須立即轉移到安全地點或專門房間內處理。 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的一切電器設施應符合安全規程防爆要求,每天下班前應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有關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部門消防知識培訓,經考試取得合格證,方可上崗。 根據危險物品的種類、性能、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火、防爆、防毒、監測、降溫、防潮、避雷、防靜電、隔離操作等消防安全措施。3.12 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保障暢通,嚴禁占用。 定期維護、測試安全疏散設施,保障防火門、防火卷簾、消防安全疏散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正常狀態。 在疏散16、通道和安全出口上,不得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并設置明顯標志。 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臺階,安全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嚴禁使用卷簾門、側拉門,轉門。 嚴禁在營業、生產、教學、工作等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將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遮擋、覆蓋。3.13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消防(控制室)必須晝夜二十四小時保證有人值班監控。 每班值班人員不少于二人,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十二小時。 自動消防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嚴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認真填寫每日的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3.14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制度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或部位根據本單位或本崗位制訂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17、演練。 滅火、疏散預案應包括下列內容:.1 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組。.2 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3 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4 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5 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各單位應按照滅火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預案。3.15 消防安全工作獎懲制度 認真貫徹消防法和其他各項消防法規,嚴格遵守單位的安全防火制度,搞好本職工作,對有關部門和個人年終給予表彰和評先。 對于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能及時、有效的消除火災隱患,避免火災發生的部門和個人,可視情況給予獎勵,論功表彰。 對不執行消防工作的人,可以給予警告18、罰款,發生火災事故的,將視情況給予有關責任人經濟處罰、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制定消防工作具體的獎懲條件和標準,以及評功評獎的方法。3.16 消防設施外委單位管理制度 達拉特發電廠全廠的消防設施每年委托具備消防維護資格的單位進行維護保養,為了確保全廠的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確保發電機組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 外委單位必須具備消防維護資格。.2 維護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水工、電工應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并應有消防部門的培訓合格證)。.3 維護人員必須晝夜24小時有人在消防控制室值班監控,每班值班人員不少于2人,.4 維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防設備操作規程和本廠的各項管理規定。.5 維護19、人員應每日對所有設備進行二次檢查巡視,發現有損壞、故障的設備應及時修復,重大隱患應及時書面上報消防專工和消防隊負責人。.6 維護人員應認真填寫每日的消防值班記錄、巡視檢查記錄、維修保養記錄等。.7 維護人員如對消防設備進行試驗時,必須通知消防專工和消防隊負責人到場。.8 由于維護不當造成設備損壞、氣體釋放、噴水損壞設備等情況,全部由維護單位負責。.9 消防專工或消防隊負責人隨時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進行檢查,發現有脫崗現象的,將對值班人員和外委單位進行處理和經濟考核。.10 消防專工或消防隊負責人每周對消防設備進行一次檢查,發現隱患將書面通知維護單位,維護單位應按期及時修復。.11 消防專工和消防隊負責人每半年將組織外委單位負責人和現場維護人員對全廠消防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大檢查和設備試驗,如發現重大隱患將對外委單位進行經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