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海灣溫泉度假村軟基處理監測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5011
2025-03-04
30頁
183.50KB
1、編號:JXRJ-01中山錦繡海灣溫泉度假村軟基處理監測監測實施方案 *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9月29日目 錄1、編制依據42、監測目的及工作量52.1監測目的52.2監測工作量53、監測精度要求及報警值63.1 監測精度要求64.2 觀測成果取位要求63.3監測報警值64、監測工作實施方案74.1 監測工作程序74.2測斜監測84.2.1測斜管的埋設84.2.2測斜觀測104.3分層沉降監測114.3.1分層沉降標的埋設114.3.2分層沉降觀測124.3孔隙水壓力監測134.3.1孔隙水壓力計的埋設134.3.2孔隙水壓力觀測144.4沉降監測(沉降板)154.4.1沉降板的制作與埋2、設154.4.2沉降觀測164.4.3沉降觀測要求174.5水平位移監測(沉降標)194.5.1沉降標的制作與埋設194.5.2平面控制194.5.3水平位移觀測204.6地下水位234.6.1地下水位觀測管的埋設234.6.2地下水位觀測235、觀測頻率246、監測的設備及人員配置256.1監測設備配置256.1.1材料設備組織計劃256.1.2主要監測設備256.2監測人員配置266.2.1勞動力組織計劃266.2.2監測組織機構277、項目信息管理277.1項目信息管理總體安排277.2監測成果的整理與分析288、監測工作制度309、工期保證措施311、編制依據(1)中山錦繡海灣溫泉度假3、村軟基處理示范區施工圖,2011年9月);(4)地基處理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5)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6)巖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林宗元編,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8)*地區地基處理技術規范(SJG04-96);(9)城市測量規范(GJJ8-99);(10)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91);(11)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91);(12)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1);(13)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78-97);(14)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4、1-2001);(15)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J250-98);(16)港口及航道護岸工程設計與施工規范(JTJ300-2000);(17)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J298-98)。2、監測目的及工作量2.1監測目的為了了解整個填海整形施工過程中孔隙水壓力消散、沉降變形,排水固結的發展過程以及施工對周邊已建道路、建(構)筑物產生的影響,從而控制施工速率、保證地基穩定、評價加固效果、總結工程經驗,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周邊已建道路、建(構)筑物的位移變形、被加固土體的位移變形及地下水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并應用監測所得的信息指導施工,及時掌握因施工而引起的整個場地的變形狀況,對確保安全施工、信息化施5、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2監測工作量監測內容包括:深層位移(測斜管)、分層沉降(分層沉降標)、孔隙水壓力(孔隙水壓力計)、表層沉降(沉降板)、表層沉降(沉降標)、地下水位(水位管)及真空壓力等七項,監測工期不超過10個月。監測工作量見下表: 監測工作量一覽表 表2-1編號項 目 名 稱單位工程量1深層位移監測(測斜管)孔82分層沉降觀測(分層沉降標)孔23孔隙水壓力監測(孔隙水壓力計)孔24表層沉降監測(沉降板)個25水位監測(水位管)個26真空壓力個107邊樁個83、監測精度要求及報警值3.1 監測精度要求(1)監測基準網執行二等水準測量和二等三角(或二等精密導線)測量的精度要求。(2)變6、形觀測點按照二等水準測量和二等三角(三等精密導線)測量的觀測精度執行。(3)沉降板的沉降觀測按照二等水準精度要求執行。(4)坐標高程系統:坐標系統采用*市獨立坐標系,高程采用黃海高程。4.2 觀測成果取位要求各監測項目的觀測成果計算和分析中的數據取位要求如下表所示: 內業計算取值精確度要求 表4-1等級類別角度()邊長(mm)坐標(mm)高程(mm)沉降值(mm)位移值(mm)二等控制點0.010.10.10.010.010.1觀測點0.010.10.10.010.010.13.3監測報警值(1)水平位移監測:5mm/d,當大于此數值應延緩加載速度;(2)表層沉降監測:15mm/d,當大于此數7、值應延緩加載速度;(3)孔隙水壓力:實測孔隙水壓力增加值u/相應荷載增加值不超過0.50.6,當大于此數值應延緩加載速度;(4)填筑高度測量:分級堆載高度偏差在設計高度的0.5%,最終堆載不應小于設計堆載高度。4、監測工作實施方案4.1 監測工作程序(1)接受任務后,明確監測技術要求,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踏勘,搜集資料,辦理各種進場手續及證件,協調好周邊關系,同時對監測人員進行培訓教育,確保監測質量;(2)項目組編制監測實施方案,經審核后下達給監測隊各班組,并進行技術交底;(3)按有關規范、規程和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實地埋設監測設備和儀器;(4)監測班組根據監測實施方案要求進入現場進行監8、測工作,由專業人員作好記錄,工程技術負責人必須親臨現場指導、監督,審核人進行中間檢查,及時提出野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5)整理、分析原始數據;(6)工程技術負責人每日匯總各項成果,按時提供監測月報,中間報告,總結報告,編寫施工監測報告書;(7)在監測期間,若出現監測指標超標或有危險情況出現時,即刻發出監測警報,確保工程安全可靠;(8)審核人審核各項成果和報告書,整理成冊,原始資料歸檔,報告書交送業主單位。4.2測斜監測4.2.1測斜管的埋設測斜監測專用測斜管用鉆機配合進行埋設,采用鉆機成孔套管護壁工藝,孔徑不小于100mm,成孔深度應保證測斜管進入淤泥下臥層2.0m以上。鉆機成孔清9、孔后將成品測斜管底端封口后下入孔內,邊下邊接,直至預定深度,回填完畢拔出套管,測斜管管口應高出地面0.5m0.8m,截去多余部分,并在管口加蓋保護。具體埋設過程如下:鉆機成孔(套管護壁)清 孔測斜管安裝埋設拔起套管同時測斜管外側回填粗礫砂完 成封 孔測量定點具體埋設要求如下:(1)鉆孔采用XY-100型鉆機進行埋設,使用不小于100mm的鉆頭鉆孔,為了使管子順利地安裝到位,一般鉆孔都需比安裝深度深1.0m2.0m,即鉆至淤泥下臥粘土層3.0m4.0m以下,并用套管護壁。(2)清孔鉆進到預定位置后,不立即提鉆,需反泵接到清水里向下灌水洗孔,直到泥漿水變成清混水為止,再提鉆后立即安裝。(3)測斜管10、安裝測斜管的標準長度為1m、2m或3m每根,需要一根一根地連接達到設計的長度,連接的方法是采用插入連接法,首先拿起一根測斜管,在沒有外接頭的一端上底蓋,用4只M4X10自攻螺絲擰緊(這是每孔最下面的一節管子),然后向孔內下管,接著安裝下一節,在向外連接頭內插一節管,這時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插到測斜管端平面相接為止,并使導向槽嚴格對正不偏扭,再用4只M4X10自攻螺釘把它固定好,才算該接頭連接完畢,按此方法一直埋設到設計的長度。測斜管安裝到位后,需要調正方向后才能回填,將測斜管的雙向垂直對開導向槽中的一組沿主位移方向(垂直圍堰的方向)嚴格對正,轉動前可先把管子向上提起后再轉動對準,對準后再把測斜管11、壓到位。方向就調正好后蓋上蓋子方可進行回填。(4)孔內回填測斜管調正方向后就可回填,回填的原料一般是用中砂,回填在測斜管外和鉆孔之間的空隙內,一邊回填,一邊輕輕地搖動管子,使之填實為止,回填速度不應太快,以免塞孔后回填料下不去形成空隙。每回填一段即將套管拔起一段,直至整個鉆孔回填完畢并將套管全部拔出,最后蓋上測斜管頂蓋。時隔一兩天后再去檢查一下,回填料若有下沉再回填滿即可,管子周圍加上保護措施,即可進行首次測量。(5)注意事項在下管子時為減少地下水的浮力,可向管內灌清水,一邊下管子,一邊灌充清水,直到能順利地放到位。清水不能放得太多,否則管子會迅速下沉,抓不住而掉在孔中,無法繼續工作。管子全部12、下到位置后,用清水充滿,避免泥漿進入管內形成沉淀。4.2.2測斜觀測測斜觀測使用RT-20M、CX-3C型測斜儀進行觀測。觀測時先由測頭導輪沿位移主方向導槽將測頭下入孔底,由下至上每1.0m自動記錄一次讀數,直至孔口。觀測時測頭在孔內的移動應平緩,測頭在測斜儀讀數時應保證穩定,每次記錄時應等測斜儀讀數穩定后方可記錄。具體觀測過程如下:測斜探頭導輪卡入位移主方向測斜管導槽將測斜探頭下入孔底提升探頭,每1.0m記錄讀數一次完成測斜探頭旋轉180度卡入主方向導槽將探頭下入孔底提升探頭,每1.0m記錄讀數一次4.3分層沉降監測4.3.1分層沉降標的埋設分層沉降主要是監測軟基在加載期和固結期不同深度的沉13、降量,以確定淤泥的分層固結沉降特性。插板完成后用鉆機配合進行埋設,鉆機套管護壁成孔,鉆孔孔徑為127mm,孔深要求進入淤泥下臥層3.0m以上。分層沉降磁環套于測管外壁上,按設計要求布置在淤泥層內,由淤泥層頂面開始,向下每3.0m安裝一個分層沉降磁環,淤泥層和淤泥下臥層分界處安裝一個分層沉降磁環,淤泥下臥層中距分界處2.0m再安裝一個。具體埋設過程如下:鉆機套管護壁成孔清孔測管安裝拔起套管至沉降磁環埋設標高安裝沉降磁環封孔完成測量定點4.3.2分層沉降觀測分層沉降使用CY-82型分層沉降儀進行觀測。觀測時松開繞線盤的緊固螺絲,接通電源(電源指示燈亮),將測頭放入測管內,手拿鋼尺電纜,讓測頭緩慢向14、下移動,當測頭通過磁環時,分層沉降儀便會發出連續不斷的蜂鳴聲,此時讀出并記錄鋼尺電纜在測管管口處的深度值(進程讀數),這樣一直測量到孔底。當收回測量電纜時,再將各磁環的深度值(回程讀數)讀出并記錄。各磁環的實際深度值為進程讀數與回程讀數的算術平均值。具體觀測過程如下:松開繞線盤緊固螺絲、接通電源測頭放入測管內緩慢下移記錄鋼尺電纜深度值測頭緩慢上移記錄鋼尺電纜深度值關閉電源、鎖緊繞線盤緊固螺絲沉降儀蜂鳴沉降儀蜂鳴至下一觀測點4.3孔隙水壓力監測4.3.1孔隙水壓力計的埋設孔隙水壓力是監測淤泥的孔隙水壓力的增長與消散情況,確定軟土的固結狀態。埋設工作在插板完成后進行,采用鉆機配合進行埋設,鉆機套管15、護壁成孔,鉆孔孔徑為100mm,孔深要求進入淤泥下臥層3.0m以上。孔隙水壓力傳感器主要在淤泥層中布置,按照設計要求由淤泥頂面以下2.0m開始,每隔3.05.0m左右均勻布置一個孔隙水壓力傳感器,淤泥層和下臥層分界處布置一個傳感器,分界處以下3.0m處再布置一個。埋設時保證傳感器放置垂直,與傳感器連接的電纜測線由保護管引出。具體埋設過程如下:鉆機套管護壁成孔孔隙水壓力計預飽和安裝電纜保護管(波紋管)孔內填入少許中細砂安裝孔隙水壓力計孔內填入少許中細砂拔套管至下一埋設標高封孔完成測量定點4.3.2孔隙水壓力觀測孔隙水壓力觀測使用FY-ZX-2數字式鋼弦頻率孔壓測讀儀進行觀測。觀測時應注意周圍環境16、對孔隙水壓力的影響,對于影響孔隙水壓力的變化因素如堆載預壓情況、天氣變化情況、地下水抽排情況等應記錄在冊,以備分析時使用。接收儀只在測讀時方通電使用,在測讀觀測值時,應注意觀測值的變化情況,原則上應通電一定時間待觀測值穩定后方可讀數。具體觀測過程如下:連接接收儀與測量導線接通接收儀電源觀測讀數變化待其穩定讀數、記錄觀測值至下一觀測點4.4沉降監測(沉降板)4.4.1沉降板的制作與埋設沉降板板面采用400mm400mm5mm大小的鋼板,測桿采用20mm鍍鋅水管,每段測桿長1.0m,使用時以高強度接頭(管箍)相連。測桿與板面(鋼板)采用4塊三角形肋板雙面側焊的方式連接,要求焊接牢固,測桿對中、垂直17、。為保證沉降觀測的準確性,埋設工作在插板完成后立即進行,沉降板板面埋設于砂墊層頂面以下2/3厚度處,并確保測桿垂直,測桿隨著填土厚度的增加而接長。具體埋設過程如下:開挖砂墊層至2/3厚度處坑底砂墊層整平、夯實放入沉降板檢查沉降桿垂直度回填砂并夯實完成 測量定點沉降觀測將基本上均布于場區內的六個水準基點(編號為BM1BM6)組成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按照二等水準技術要求進行測量,并通過平差后求得這些水準基點的高程,并以此作為沉降觀測的高程控制。對已制作埋設好的監測點進行水準路線設計,按照二等水準要求進行測量,從一個水準基點往一次測至另一水準基點上。根據觀測點點數及設站數以一定水準路線長度構成閉合或附18、合水準路線,盡量使監測點位于水準路線上,如有個別的需采用支線觀測的應采用變換儀器高雙安平觀測的方法。沉降觀測使用的儀器設備為DSZ2水準儀加FS1測微器、2m銦鋼尺,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方法、附合水準線路或閉合水準線路進行觀測。水準基點每一個月復核一次,如果高程的變化在精度的允許范圍內,則取其平均值作為新的高程值, 如果高程的變化超出精度的允許范圍,則取其本次高程值作為新的高程值。4.4.3沉降觀測要求(1)觀測技術要求 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表4-1等級每kM高差全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二等2-DSZ2因瓦/雙面往返各一次4 沉降觀測的19、主要技術要求 表4-2等級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基輔分劃(紅黑面)讀數之差基輔分劃(紅黑面)所測高差之差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二級50m2.0m3.0m0.2m0.5mm0.7mm1.0(2)觀測中應注意的問題a.首次觀測成果是各周期觀測的起始值,應具有更準確、可靠的觀測精度,我們將采用適當增加測回數的措施提高精度和準確性;b.每月定期對基準點進行穩定性檢測,確保計算數據的可靠性和觀測成果的連續性;c.對所用儀器、設備按有關規范、規定進行校驗并作好記錄;d.采用同一觀測設備和觀測方法,減小系統誤差;e.采用相同的圖形、觀測線路、測站數;f.固定觀測人員;g.應在基本相同的20、環境和條件下施測;h.原始記錄中,應說明觀測時的氣象情況、施工進度和荷載變化,以供分析觀測數據時參考。i.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得進行觀測: 日出與日落前半小時,以及晴天正午2小時 標尺分劃線成像跳動而難于照準時 雨天或風力超過三級時 視線穿過玻璃、煙霧時(3)平差計算在平差計算前,由兩人認真檢查原始記錄,復核無誤差后,方可進行嚴密平差計算,計算結果應包括附合路線閉合差、往返高差不符值、每千米偶然中誤差、每千米全中誤差等精度指標,平差計算出的各項精度指標均滿足水準測量精度要求時,各水準基點、沉降觀測點的平差后高程數值方可作為高程起始數據。水準基點每個月進行一次復測,復測也應進行嚴密平差。平差后結21、果應與起始數據進行比較,如發現有水準基點下沉的現象,下次進行沉降觀測時應啟用新的高程數據,累計沉降時應加入復測的平差成果。每次復核原始資料、平差計算成果均保留存檔。4.5水平位移監測(沉降標)4.5.1沉降標的制作與埋設由于沉降標同時進行水平位移觀測和沉降觀測,故沉降標的制作和埋設同上,標志的中心刻十字或植入1mm直徑的銅芯作為水平位移觀測的對中之用。4.5.2平面控制平面控制點(水平位移基準點)的埋設和測量及校核要求如下:(1)平面控制點的埋設沿*灣濱海休閑帶C段岸線靠內陸一側比較均勻地選擇10個較穩定的地方布設平面控制點(水平位移基準點),同時盡量使布設的基準點和沉降標便于通視和觀測,采用22、現澆混凝土或埋石的方法進行建造,標志的中心刻十字或植入1mm直徑的銅芯作為對中之用,埋設如圖1所示。埋設后設置明顯的保護裝置。(2)平面控制點的測量平面控制點在埋設15天達到穩定以后方可開始觀測,控制點編號依次為K1K10,按業主指定的控制基準點和這埋設的10個水平位移基準點組成一條精密附合導線,測角測距按二等精密導線的技術要求進行觀測,然后通過嚴密平差求得各基準點的平面坐標。二等精密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表5-3等級測角中誤差()測邊中誤差(mm)導線最弱點點位中誤差(mm)導線長度(m)平均邊長(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二等2.02.04.210002001:45000(3)平面控制點的校23、核由于控制點(基準點)為相對的穩定點,有的控制點(基準點)存在移動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對控制點進行校核,我們將一個月復測一次,如果兩次結果之差在精度的充許范圍內,則認為控制點(基準點)沒動,否則,取用新的平面坐標進行計算水平位移。平面坐標測角技術要求 表5-4等級儀器類別測角中誤差兩次照準目標讀數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二等DJ21.568138平面坐標測距技術要求 表5-5等級一測回讀數較差測回數單程各測回較差往返較差二等5mm67mm2(a+bD)4.5.3水平位移觀測以平面控制點(基準點)為平面位置基準,主要采用測距法、測邊前方交會法和極坐標法等水平位移觀測方法24、來監測沉降標的水平位移變化。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還有可能采用小角法和導線測量方法。具體觀測方法如下:(1)測距法:這是在特定條件下的觀測方法,當監測點與控制基準點的連線與沉降標的主位移方向基本上在一條線上時(在7的范圍內),可以直接測距,距離的變化即是位移的變化量,精度很高,對于1000m距離,S可達到4mm的精度。測距法觀測的技術要求如下: 測距技術要求 表5-6等級平均邊長(m)測距中誤差(mm)測回數一測回讀數較差(mm)單程測回間較差(mm)氣象測光最小讀數溫度(C)氣壓(mmHg)二等100062340.20.5(2)測邊前方交會:以平面控制點(基準點)為平面位置基準,采用測邊前方交25、會來監測沉降標位移的變化。測距精度要滿足二等水平位移監測網的要求即小于或等于1/120000。通過測邊前方交會測得各沉降標位移監測點的Xn和Yn坐標,將每次測得的各沉降標位移監測點的Xn和Yn坐標與初始值X0和Y0相減得監測點的X和Y累計變化值, 與上次測得各沉降標位移監測點的Xn-1和Yn-1相減得監測點的Xn和Yn為本次變化值,用全站儀實地測出沉降標位移監測點的主位移方向與本點和平面控制點(基準點)連線的夾角,從而計算出主位移方向順時針至X軸的夾角,通過坐標轉換求得沉降標監測點的主位移方向的變化值T。(3)測小角法:如監測點和基準點的連線與監測點的位移主方向基本上垂直,宜采用小角法。測小角26、法的原理如下圖所示,如需觀測某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監測區域一定距離以外選定基準點A,在一定遠處(距離大于基準點至測點的距離)選定一個固定點B作為零方向,用測回法觀測水平角BAP,測定一段時間內觀測點與基準點連線與零方向間角度變化值,根據=D/(式中D為觀測點P至基準點A的距離,=206265)計算水平位移。(4)極坐標法極坐標法屬于邊角交會,是邊角交會的最常見的方法。原理如下圖示: 在已知點A安置儀器,后視點為另一已知點B,通過測得ABAP的角度以及A點至P點的距離,計算得出P點坐標。4.6地下水位4.6.1地下水位觀測管的埋設地下水位觀測管采用直徑60mm70mm、壁厚不小于4mm的PV27、C管制作,PVC管連接時要保證牢固。地下水位以下為濾管,濾管部分在PVC管上打上花眼,外裹兩層棕皮或三層塑料紗網,用鐵絲扎緊,地下水位以上可用盲管。水位觀測管由鉆機配合在插板完成后埋設,鉆機套管護壁成孔,管底封口埋入淤泥下臥層中3.0m,管周回填濾料,具體埋設過程如下:鉆機套管護壁成孔清孔安裝觀測管回填濾料完成測量定點4.6.2地下水位觀測地下水位使用SWJ-90電測水位計進行觀測,具體觀測過程如下:松開繞線盤緊固螺絲、接通電源測頭放入測管內緩慢下移記錄鋼尺電纜讀數測頭上移記錄鋼尺電纜讀數關閉電源、鎖緊繞線盤緊固螺絲水位計停止蜂鳴水位計蜂鳴至下一觀測點測頭緩慢下移水位計蜂鳴5、觀測頻率按照設計28、要求和合同文件的要求,所有監測項目的觀測頻率為:5.1 測斜和邊樁觀測:在堆載期間每天觀測一次,未填土時2天一次,以控制邊坡填土速率,防止邊坡失穩。施工間歇期及滿載預壓期間,每3天觀測一次,隨沉降量的減小,觀測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至每7天觀測一次。5.2 膜下真空壓力觀測: 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過程中須對膜下真空壓力進行觀測,要求真空壓力測頭位置埋設在相鄰兩濾管之間的砂層中,按密封墻分倉在四個角點和中心點各布置一個測頭,主要觀測膜下真空壓力在施工期間隨時間變化的情況。要求每天至少觀測兩次。5.3 排水板內真空度觀測:在插板的過程中每個監測斷面各埋設組(每組三根)不同深度真空度衰減觀測管(從砂墊層下29、3m每隔3m埋設1個測管直到排水板底,這種觀測管的內徑要有2mm、外徑要有6mm、且所有強度和韌性指標均要大于板芯的指標)。真空度測頭置于特制的塑料排水板內。主要觀測排水板內不同深度真空度的衰減情況,對加固效果進行分析評價。6、監測的設備及人員配置6.1監測設備配置6.1.1材料設備組織計劃材料設備的組織、采購由采購組負責,在施工準備階段完成,各種監測材料采購完成后運送到施工現場保管,按需要進行加工。監測設備存放在施工現場,方便使用。其它輔助設備(如鉆機等)按需要進場,工作完成后即撤離施工現場。6.1.2主要監測設備 監測儀器設備一覽表 表7-1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全站儀萊卡T20030、0S臺10.5測角精度,11PPM測距精度拓普康GTS-332N12.0測角精度,22PPM測距精度2水準儀蘇一光DSZ2臺2二等水準3銦瓦尺2m對14紅黑面尺3m對1二等水準5孔壓測讀儀FY-ZX-2臺2分辨率0.1Hz6分層沉降儀CY-80臺2最小讀數1mm7電測水位計SWJ-90臺1最小讀數1mm8測斜儀RT-20M臺1精度4mm/25m9測斜儀CX-3C臺1精度0.1mm/500mm,角度分辨率2秒10孔壓計KYJ-36個按需要振弦式11計算機聯想臺112計算機七喜臺113其他(鉆機)按需配置6.2監測人員配置6.2.1勞動力組織計劃本項目設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項目管理部,其中設項目經理31、1人,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工地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員、信息管理員各1人。項目管理部下設水準觀測組、水平位移觀測組、測斜觀測組、綜合監測組、埋設組和后勤組等班組。其中水準測量組負責完成沉降監測和填筑高程測量等工作,水平位移觀測組負責完成沉降標的水平位移監測,測斜觀測組負責完成測斜,綜合監測組負責分層沉降、孔隙水壓力、地下水位等監測工作。各專業組負責本組監測資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各種監測及測試報表的編制工作,。其余班組人員隨施工進度安排配置。6.2.2監測組織機構考慮到本項目的重要性、復雜性和準確性,我院將主要由以下人員組成監測項目組: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工地負責人質量員技術負責人項目總工信息管32、理員水準測量組4人綜合監測組4人水平位移組3人測斜觀測組2人后勤組若干人7、項目信息管理7.1項目信息管理總體安排項目的信息管理是通過對各個系統、各項工作和各種數據進行管理,使項目的信息能方便有效地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交流。項目信息管理的目的旨在通過有效的傳輸、組織和控制為項目建設增值服務。項目信息管理的主要流程如下:(1)以項目部為項目信息管理核心。(2)整個項目部集中辦公。(3)按照合同將項目分解成子項目,再根據合同要求對各子項目進行任務分解。(4)進度、工程量、質量數據由各子項目負責人員進行收集。(5)由項目部合同管理人員負責項目合同的管理。(6)由項目部項目信息管理員負責項目的文檔33、管理。(7)由項目部專人負責數據的整理、錄入及分析結果匯總并及時將分析結果反饋。(8)項目部及上級領導查詢報表,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 (9)項目部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協調,實現動態計劃管理。7.2監測成果的整理與分析在工程監測過程中,通過項目信息管理,實時對監測結果進行整理,并將監測的結果反饋給施工單位、監理工程師和建設方管理人員,對現場的施工起到動態了解作用,為信息化施工提供數據。除了監測數據的實時反饋之外,將實測資料經過必要的整理之后,以月報的形式提供給有關各方。待工程結束之后,提供完整的監測總結報告。有關各階段監測報告的形式和內容要求如下:(1)實時監測結果報告(當有需要時提供) 實時34、監測數據 監測參量的變化速率,如沉降速率、孔隙水壓力的消散速率等 及時判斷監測值是否進入報警值,當進入報警值時,要提請有關單位注意 記錄施測當日的天氣、施工狀態或其它認為與施工和安全有關的情況(2)月報 監測項目和平面布點圖 對監測結果進行階段性整理,繪制各觀測項目的監測參量時程曲線 施工進度和天氣的變化等重要記錄 指出達到或超過報警值的測點位置和數量,并對原因進行初步分析 根據實際情況,對某些監測項目做出預報分析(3)監測總結報告監測總結報告應包括的主要內容有: 工程概況:包括監測目的,完成工作量,監測時間等 作業技術依據 施測過程及施測方法:包括使用儀器、人員配備、觀測方法、作業限差、監測35、數據的外業采集及內業處理等 成果資料分析、各種成果曲線的繪制、成果比較等 質量檢查及成果質量綜述 結論與建議:包括成果分析結論,監測在施工中的作用,主要的經驗與教訓,根據監測結果提出對施工的指導性建議等 提交的成果資料清單(4)資料分析與成果要求 沉降觀測:原始記錄、荷載與沉降過程線 分層沉降觀測:原始記錄、分層沉降過程線、土層總和過程線 孔隙水壓力、地下水位觀測:原始記錄、觀測時刻孔隙水壓力與荷載過程線,地下水位與荷載過程線,孔隙水壓力與水位變化關系分析 水平位移觀測:原始記錄、水平位移和沉降曲線 測斜觀測:原始記錄、深層側向水平位移曲線 真空壓力觀測:初始記錄、隨時間變化值 匯總報告中應分36、析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壓力與荷載、時間、降雨、施工速率等的關系,并提出相關建議與措施8、監測工作制度(1)嚴格按照合同和招標文件指定的規范、規程、標準執行,遵照合同和招標文件提出的本工程監測技術要求進行監測,滿足規范、規程、標準要求和甲方要求,達到技術質量目標,提供優良的監測成果。(2)根據本工程情況,合理安排、精心組織,按期完成監測任務。(3)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處理好內、外部關系,使得監測工作順利進行。(4)當我方認為有必要調整監測工作時,應事先征得甲方、監理和設計單位的同意,遵守基本的建設程序。(5)以一流的質量為基礎,以一流的管理和技術為后盾,為業主提供一流的服務。9、工期保證措施本監37、測項目作為軟基處理項目的子項目,其施工進度計劃服從于軟基處理項目的總體施工進度計劃,并通過對監測數據的分析反饋,指導和調整軟基處理項目的總體施工進度計劃,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熟悉現場情況,保證人員、施工機械設備按時到位,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可能影響施工進度的人為因素。(2)精心組織施工,成立強有力的項目管理班子,明確各自的職責,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確保監測工作順利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實施。(3)投入足夠人力、物力,使野外監測與室內監測成果匯總交叉作業。野外監測期間及時整理各項原始資料,外業工作的同時進行內業整理工作,保證各項工作有序、緊湊,從而保證監測質量和工期。(4)保證“安全、文明、環保”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