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其亞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除氧給水系統試車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5230
2025-03-04
25頁
69.54KB
1、貴州其亞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除氧給水系統試車方案 貴州其亞鋁業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 12 月目 次1、前言2、編制依據3、設備技術規范和技術指標4、目的和意義5、試車組織機構及要求6、調試工作內容7、應具備的條件和準備工作8、聯動試車步驟和方法9、設備停運10、試車安全措施一、前言貴州其亞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熱電車間共配置有兩臺鍋爐給水泵和一臺高壓除氧器。其中,給水泵為在山東雙輪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SLDG270-1709型液力偶合調速給水泵組。液力偶合器:YOTO530B型;主給水泵TDG220-70J型,配用電機是三相異步電動機,其型號為DQY14-140B型。其任務是:將由低壓除氧器除氧加熱后的2、除鹽水經過高壓鍋爐給水泵升壓送入鍋爐作為給水使用,保證鍋爐的安全用水;其運行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廠汽機系統及氧化鋁蒸發系統等的安全、經濟運行。高壓給水泵的工作特點是在高溫、高壓、高速條件下運行,其技術條件要求高,在運行、維護和操作不當時,很容易引起事故,影響新系統的正常運行。該高壓給水泵各軸承采用強制潤滑,電機軸承為滾動軸承,采用油脂潤滑,無需油站。液力偶合器的潤滑油使用32汽輪機油。機械密封的冷卻水使用水化來的除鹽水,特殊情況下可改用循環水。工作冷油器、電機空冷器的冷卻水使用循環水。由于采用液力偶合器無級調速,可使給水泵低速啟動、平穩升速,給水泵可在額定轉速下的l1:5范圍內自動調節。除氧器是由3、生產的新型高效旋膜低壓除氧器。除氧器是熱力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運行設備,它是保證鍋爐安全用水的關鍵部位,也是一個混合式加熱器。在運行中如果加強監視,及時進行合理調整,不但能達到最佳的除氧效果,而且對提高電廠的熱經濟性有重要作用;如果在運行中自動調節裝置或安全裝置一旦失靈,將會給廠房、設備造成極大的破壞事故。為了保證系統及設備能正常投入生產運行,特制定除氧給水系統試車方案。二、 編制依據、原則2.1試車方案編制的依據1、 SDl4085泵站現場試驗規程2、建質199640號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3 、DL 50 1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4、設計院圖紙及說明5、廠家提供的有關系統4、及技術資料6、給水泵組(電泵、汽泵)調試作業指導書 7、 DL 612-1996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2.2試車方案編制的原則1、試車方案的編寫要做到“簡潔”、“覆蓋”、“高效”、“合規”。2、編制的試車方案應達到系統試車時的指導性綱領文件,滿足系統試車時的實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要求。2.3試車總體安排、試車進度調試時間:根據項目實際完成時間和公司的安排確定。三、設備規范和技術指標: (一) 設備主要技術規范(二) 電機冷卻器冷卻方式為水冷。運行中,由電機帶動液力偶合器、給水泵向鍋爐供水,通過調整偶合器導管位置達到調節給水泵轉速的目的。(六)低壓除氧器(新型高效旋膜除氧器)I、 除氧水5、箱1、 水箱型號: 2、 類 別: 一類3、 工作介質: 水、蒸汽4、 有效容積: 70 m35、 設計壓力: 0.65MPa6、 試驗壓力: 0.83 MPa7、 工作壓力: 0.588MPa8、 設計溫度: 3009、 工作溫度: 15810、 制造廠家: 江蘇電力設備有限公司II、 除氧塔1、 除氧塔型號: MD Y-2402、 額定出力: 240t/h3、 工作介質: 水、蒸汽4、 設計壓力: 0.65MPa5、 試驗壓力: 0.83MPa6、 工作壓力: 0.588MPa7、 設計溫度: 3008、 工作溫度: 1589、 制造廠家: 江蘇電力設備有限公司四、試車的目的和意義由于給水6、泵、除氧器是動力廠的主要設備,根據調試工作規定及為保證給水泵、除氧器的安全、可靠地工作,在投入生產前應進行調整、啟動、試運行,未經調試運行的設備不得投入生產。五、 試車組織機構及要求5.1試車組織結構調試總指揮: 副總指揮: 調度指揮: 調試技術負責人: 成員: 監理公司成員: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安裝有限公司人員:現場操作人員:由調試隊(動力廠熱力車間運行人員)負責現場維護人員:由廣西一安負責5.2試車領導小組成員、職責1、試車小組成員:2、試車小組成員職責(1)技術負責人對試車技術工作負責。(2)崗位操作人員對具體操作負責。(3)現場維護人員對具體維護點負責。(4)組織調試人員參與對試車過程和結7、果的確認,開展聯動試車前的一切檢查和設備的掛牌、潤滑、停送電的監護與配合等工作。5.3試車生產的聯系與匯報要求1、試車過程中的聯系(1)試車過程中加強與參加試車單位、設計、安裝施工單位人員的聯系和溝通。(2)具體操作人員之間加強聯系與溝通,聯系發方式采取對講機、電話與口頭交代。2、匯報要求(1)操作人員每完成一項操作必須向技術負責人匯報。(2)嚴格按照由下至上逐級匯報。5.4試車期間對人員的要求1、組織小組成員根據確定的試車時間提前在現場待命,聽從調遣。2、試車過程中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3、試車過程中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及各項管理制度,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4、參加試車人員必須了8、解設備性能及結構,熟悉和掌握系統、運行規程及有關措施。5、調試負責人應向全體人員交待試車方案,全體調試人員應熟悉調試方案。6、施工單位配齊檢修、值班人員,試運現場公布啟動試運的組織、指揮系統。六電動給水泵及除氧給水系統調試工作內容61調試工作內容 1、DCS操作控制功能實現及連鎖保護投用。(聯系熱工人員配合) 2、電動給水泵進口管靜壓沖洗。(施工負責) 3、電動給水泵試運轉及潤滑油、工作油系統調整: 潤滑油系統調整;(施工負責) 泵的監測設備、儀表和連鎖保護靜態試驗;(聯系熱工人員配合) 電動機帶耦合器試運轉;(施工負責) 電動給水泵組試運轉(再循環);(施工負責) 潤滑油、工作油系統調整及連9、鎖保護校驗。 4、給水泵聯鎖試驗(1)啟一臺給水泵運行,另一臺處于聯鎖備用狀態,聯鎖在“投入”位置。(2)手按運行泵事故跳閘按鈕,原運行泵停運,備用泵應連鎖啟動。(如未聯動,要求有關人員處理)。(3)按同樣的方法進行另一臺泵互為聯鎖試驗。(4)試驗結束后將聯鎖置于“斷開”位置。或:(1)啟一臺泵運行,另一臺處于聯鎖備用狀態,聯鎖在“投入”位置。(2)手動關閉運行泵出口門,當母管壓力降至聯動壓力時,備用泵啟動,檢查備用泵聯動正常。(3)按同樣的方法進行另一臺泵互為聯鎖試驗。(4)試驗結束后將聯鎖置于“斷開”位置。5、電動給水泵停運。6、除氧給水系統試運。(按操作規程或作業指導書進行)7、管道系統10、沖洗。(施工負責)8、除氧器投用調試: 除氧器水沖洗及清理;(施工負責) 除氧器安全門動作檢驗;(施工負責) 除氧器水位、壓力連鎖保護校驗;(聯系熱工人員配合)、除氧器事故放水門聯鎖:(聯系熱工人員配合)1) 檢查除氧器事故放水門,保證就地手動及遠控開關正常;閥門無異常2) 送事故放水門低壓電源;3) 將除氧器水箱水位事故放水門聯鎖投入,模擬水箱水位到高值+1950時,報警信號燈亮,模擬水箱水位到高值+2050時,聲光報警,模擬水箱水位到高值+2250以上時,檢查除氧水箱事故放水門是否聯鎖自動打開。當水位小于+1900mm后可以聯鎖自動關閉;4) 將除氧器水箱低水位及給水泵低水位連鎖投入,模擬11、水箱水位到低值+1200mm時,聲光報警,模擬水箱水位到低值+600mm(或+800mm)時,給水泵連鎖停泵。5) 將調試情況全程記錄;除氧器投運及停運; 除氧給水系統報警信號、連鎖保護校驗。(聯系熱工人員配合)62調試注意事項 1、電動給水泵試運轉應在油系統沖洗完畢和油質經化驗合格后進行。 2、除氧器汽、水系統的設備和管道安裝完畢后應沖洗合格。 3、電動機帶耦合器試運轉時間一般為4h,電動給水泵試運轉時間一般為8h.七、 應具備的條件和準備工作(試車必備條件)7.1人員的配置與培訓準備7.1.1調試人員的配置序 號工 種人 數備 注1行政負責人12生產技術負責人13設備技術負責人14值班調度12、15技術員16安全員17值班組長28汽機司機29汽機副司機210給水泵工211合計14調試人員的培訓1、身體健康,適合本崗位工作。2、經過HSE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3、經過培訓,取得特種操作證。4、具備本崗位操作技能。5、能力評估合格。6、調試前,所有參與調試的人員必須進行調試方案、安全和技術交底的培訓和學習。7、調試前,所有參與調試的人員必須進行作業指導書的深入學習和口頭和實地模擬演練,值班調度應進行調度模擬演練確認合格。7.2物資的準備大宗原材料的準備:試車所需要的原材料、備品備件、潤滑劑、工器具等全部到達指定現場。備品、備件、操作工具、相關記錄表的準備:試車所需要的備品備件、潤滑劑、13、工器具等全部到達指定現場。1、32#汽輪機油兩桶。2、對講機:2臺。3、測振儀:1臺。4、測溫儀:1臺。5、電筒:2把。6、準備好記錄本、記錄紙和筆。7、管鉗2把。7.3總承包方的清理、吹掃及單體試車7.3.1給水泵試車前的檢查1、給水泵組各項安裝工作結束,給水泵、液力偶合器中心找正符合廠方要求,設備無異常情況。2、有關系統的安裝工作結束,管道支吊架經調整適當。3、低壓給水管道,除氧器水箱及給水泵經水沖洗合格。4、所有外部油管道在安裝時應經化學清洗,濾油器、冷油器解體清洗,經水壓試驗檢查合格。5、打開偶合器探視孔,觀察偶合器油箱內有無銹蝕,清理干凈后注入透平油。經油循環合格后,軸承及靠背輪進油14、管道前增設的臨時濾網均已拆除,輔助油泵在試運轉中情況良好,系統無漏油現象。6、密封水系統管道經水沖洗合格。7、電氣和熱工有關表計校驗合格,各種保護、聯鎖裝置,遠方操作裝置及電動閥門經調試合格。8、給水泵電動機電氣試驗合格,檢查定子、轉子磁力中心、氣隙符合要求。9、單獨試轉電機、電機帶偶合器試轉合格。7.3.2給水泵單獨試轉電機1、將給水泵和偶合器解開;2、全面對設備和系統進行檢查;3、檢查油位在規定的正常油位;4、濾油器處于單側投入,各種表計處于投入狀態;5、啟動輔助油泵向電動機及給水泵供油,調整溢油閥使潤滑油壓為0.120.15MPa,確認供、回油正常;6、電機絕緣合格,送上電源,先點動電機15、,確認電機方向正確,電機軸向串動正常,然后對電機進行4小時空負荷試轉,確認情況良好,軸承溫度、電機電流正常,軸承振動小于40m,并作好記錄。7.3.3給水泵電機帶偶合器試轉1、啟動輔助油泵,調整溢油閥使潤滑油壓為0.12O.15MPa,檢查各軸承油流正常(各軸承及泵輪進油量必要時可通過改變節流孔板直徑調節),油溫在45以下;2、液力偶合裝置操作應靈活,無卡澀現象,確認液力偶合器勺管上下能停留在任何位置,將勺管置于5位置;3、啟動電動機帶動偶合器運行,觀察工作油壓是否達到規定值(低于0.35MPa),否則應進行調整,同時觀察輔助油泵能否自動聯停,且聯停后的工作油和潤滑油溫度、壓力正常,偶合器軸承16、振動正常;4、試運中注意將工作油溫控制在4588,最佳工作溫度在705,潤滑油冷油器出口油溫在45以下;5、進行導管開度與轉速的關系試驗;6、試驗結束后,電機、偶合器共同運行4小時,并作好記錄。7.3.4除氧器試車前的檢查1、檢查設備管道完整良好,現場清潔,就地、室內儀表完整良好。2、蒸汽壓力調節裝置工作正常,能維持除氧器壓力在要求范圍內。3、水位調節裝置工作正常,溢流裝置及高低水位報警信號動作可靠,就地水位計和遠方水位計指示一致。4、安全門動作正確可靠,保持通暢。5、除氧器水箱內部應清潔干凈。6、除氧器內部及各管道系統清理、沖洗、吹掃合格。7、人孔門應關嚴,除氧系統應保溫良好。7.4安全準備17、條件1、調試人員所必需的安全防護用品提前到位,發放到參與調試的人員身上。2、現場設備的安全防護罩、護欄、爬梯、走道、欄桿、照明、蓋板經檢查一一到位,并且滿足安全使用要求。4、起重裝置經檢驗合格,并已掛牌,明確可安全使用。5、管道系統的安全裝置的調試和設定滿足安全調試要求。6、季節性(防洪防汛期、冬季防寒防凍)調試措施所涉及的全部材料提前到位、安全設施達到安全調試要求。八、聯動試車步驟和方法81除氧器的啟動試運行1、開啟來自除鹽水站的進水調節閥前、后隔離閥,稍開調節閥,關閉旁路閥;同時暖0.7MPa加熱蒸汽管道。 2、通知調度,聯系水化啟動除鹽水泵,向除氧器水箱內進水; 3、當低壓除氧器水箱水位18、上升到1000時,開啟再沸騰閥進行加熱,注意除氧器振動不得過大;開啟除氧塔和除氧水箱的箱器連通閥(可一直開啟)。4、開啟水封裝置注水閥,注滿水后關閉。5、開啟進汽調節閥前、后閘閥,稍開進汽調節閥,調整除氧器的壓力至0.01MPa,減壓閥后蒸汽壓力控制在0.4MPa左右;關閉加熱蒸汽管道疏水閥。6、聯系水化化驗除氧器的水質,如水質不合格,適當開啟除氧器放水閥,向疏水箱放水或直排地溝。水質合格后,關閉放水閥,開啟下水閥。7、繼續開大進汽調節閥,調節并維持除氧器的壓力在0.0120.02MPa。(做安全門動作試驗)8、聯系水化化驗含氧量,根據結果適當調整向空排氣閥的開度但始終要保證含氧量合格,向空排19、氣閥的開度也不能過大。調整低壓除氧器的壓力、溫度、水位在給定值附近,然后投入汽、水自動調節,并投入水位高值聯鎖保護。(做水位、壓力連鎖及報警信號保護試驗)9、關閉低除再沸騰閥。10、開啟給水泵再循環來水閥。11、根據實際情況開啟鍋爐連排來汽閥。12、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汽機門桿漏汽來汽閥。13、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排污水冷卻器及疏水泵至低壓除氧器來水閥,鍋爐冷渣器冷卻水來水閥。8.2給水泵的啟動試運行1、檢查工作結束后,就地瞬間開啟和關閉電機電源,檢查電機、液力偶合器、給水泵的轉向應正確一致;然后將控制開關打在遙控位置;2、合上電機電源,在DCS上啟動給水泵,檢查電流、轉速、振動、聲音、進出口水壓、軸20、向位移、軸承溫度、機械密封溫度及漏水情況和偶合器工作油溫、油壓等均應正常,各軸承的油位正常;泵組各軸承的振動、溫度不應有突然增大的現象;3、檢查泵組運行一切正常后,用液力偶合器逐步提升泵的出口壓力,當泵出口壓力稍高于供水母管壓力(一般高0.1MPa左右)時,開啟電動出口門(如高壓給水管道內無積水時須就地手動稍開電動出口門排氣,待水壓至正常壓力后才能全開電動出口門);在此過程中應監控好潤滑油壓和潤滑油溫,控制潤滑油壓應不低于0.13MPa,控制潤滑油溫在3545之間,安排專人就地檢查各軸承的回油正常;4、電動出口門全開過程中,調整給水壓力在正常范圍內。5、給水泵投運正常后,匯報調度通知鍋爐可以上21、水;6、根據鍋爐對給水壓力的要求逐漸提升液力偶合器的開度,將給水壓力控制在鍋爐要求的給水壓力范圍內;根據實際情況緩慢關小或關閉再循環調節閥;7、鍋爐給水正常后,根據實際情況將液力偶合器開度調節、再循環調節投入自動控制,自動控制投入后應注意觀察給水壓力波動不應過大,如給水壓力波動過大,應迅速將偶合器開度的自動控制改為手動控制;8、檢查泵組運行一切正常后,根據實際情況將備用給水泵的聯鎖投入,并作好啟泵的操作記錄,匯報調度;(兩用一備)9、泵組運行正常后,調整偶合器的工作油溫在正常范圍內運行。8.3試運過程中應注意監視、調整、檢查下列各項1、對運行中的除氧器要按規定進行檢查、調整和監視,以保證低壓除22、氧器在最佳工況下運行;2、低壓除氧器的水箱水位控制在16001900mm之間;溫度控制在100104之間;3、保持塔壓在0.0140.02MPa之間加熱壓力下運行,絕不可使除氧器的塔壓忽高、忽低地變化;4、控制水的含氧量15ug/L,根據除氧效果將除氧塔的頂部的排汽閥保持在最佳開度位置;5、回熱抽汽管內的壓力要高于除氧器內的加熱壓力,尤其對并列的除氧器更要注意,在運行中,當抽汽壓力降低至一定數值時,應及時切換輔助汽源供汽;6、除氧器的加熱壓力、水位自動調節裝置動作應靈活,電機溫度不得過高;若調節裝置一旦失靈,應及時改為手動調整,暫停遙控,同時聯系熱工人員處理;7、溢流水封筒不得跑汽、跑水,并列23、運行的各除氧器的水位不得有壓游現象,若有壓游現象,應及時聯系配合熱工人員檢查分析,找出壓力調整器跟蹤調節滯后的原因;8、運行中的各除氧器內不得有振動現象發生;9、除氧器的水位過高時,應減少除鹽水的補充量,禁止用排水的方法保持除氧器的水位;10、除鹽水母管的壓力不得過低,以保證除鹽水在除氧塔內的有效噴射能力,以提高除氧器的加熱和除氧效果。11、除受啟動或停機等特殊運行方式外,給水泵的出口壓力一般在6.37Mpa左右,特別注意并聯運行泵的負荷要調整均衡,嚴禁單臺泵在運行中過負荷。12、正常運行中,給水泵應保持運轉平穩,禁止在無水情況或水不流動的情況下運行,即使在最小流量系統運行,否則將引起氣蝕或再24、循環閥磨損。13、每班每2小時巡點檢設備一次,檢查泵組的運行情況應正常,并做好記錄。14、經常檢查進口濾網前后壓差應小于0.04MPa。15、運行中經常監視泵的出口壓力,保證在額定壓力下運行,同時注意液力偶合器開度的動作情況。16、經常監視電機電流、泵的轉速在正常范圍。17、經常監視運行除氧器塔壓、水位、水溫應在正常范圍內運行。18、檢查各軸承的振動、溫度應正常,不應有突然升高現象,運行中軸承溫度不應超過80,軸承振動不應超過0.05mm。19、運行中油溫控制在3545之間,潤滑油壓控制在0.100.18MPa之間,液力偶合器的油溫控制在4580之間,最好控制在6575之間。20、檢查泵體前后25、機械密封的溫度應小于80,并檢查機械密封的泄漏情況應正常,檢查機封冷卻水流量和溫度,其進出口溫差最大不得超過10,冷卻水出口水溫不得超過50。21、檢查轉子的軸向位移指示應正常,位移不得超過2mm刻度。22、每班接班后必須啟動備用泵的輔助油泵運行1030min,并檢查各軸承的進、回油量應正常,以確保備用泵正常備用。23、隨時注意監視給水泵的流量,防止給水泵因流量過大或過小而發生汽化,同時注意自動再循環調節門的動作情況。24、經常檢查液力偶合器的油箱油位,任何情況下都不準超過最高油位,也不能低于1/2油位,最好保持在油位計的2/3左右。 九、設備的停運9.1 低壓除氧器停用操作步驟1、 根據實際26、情況關閉鍋爐連排來汽閥;2、 根據實際情況關閉生水預熱器及疏水泵來水閥;3、 根據實際情況關閉鍋爐冷渣器冷卻水來水閥;4、 根據實際情況關閉汽機軸加來水閥。5、 根據實際情況關閉汽機門桿漏汽來汽閥。6、 將汽、水自動調節撤出。撤出高值水位聯鎖保護(可以一直投入);7、 逐漸關閉進水調節閥和進汽調節閥,需注意除氧器壓力情況,發現除氧器壓力異常升高則應先關閉進汽閥門;8、 關閉進水、進汽調節閥前、后隔離閥。根據需要關閉加熱蒸汽進汽總閥,開啟加熱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閥。9、 當給水泵進、出口管道溫度小于80時,可聯系調度通知除鹽水站停運除鹽水泵;10、 若除氧器停運后檢修,除按上述步驟操作外,還應與運行27、除氧器解列,并把給水箱內的存水排至運行除氧器內:首先關閉給水箱下水閥,然后關閉汽平衡閥和給水泵來再循環閥。9.2低壓除氧器停用后的操作1、 根據需要隔絕有關汽水管道,拉去汽、水調節閥電源。2、根據需要開啟底部放水閥放去除氧水箱內部存水。93給水泵停運的操作步驟:1、 崗位人員接到給水泵停運的操作命令或操作票后,應詢問給水泵停運的原因,并作好停運前的準備工作;2、 撤出備用給水泵的聯鎖開關;3、 撤出再循環調節閥、偶合器開度的自動控制,視情況降低液力偶合器的開度,根據鍋爐給水流量的大小開啟再循環調節閥;4、 當再循環調節閥開度至100%,偶合器開度降至0%時,關閉出口電動門,同時注意高壓給水母管28、的壓力,泵出口壓力及聲音、電流、轉速、振動等情況;5、 停用高壓給水泵,檢查水泵應逐漸停止轉動,記錄泵及電機轉子的惰走時間。注意給水泵的入口壓力不應升高,否則應立即手動關緊出口電動門、手動再循環閥;當水泵倒轉時應立即關緊電動出口門和再循環閥,在逆止閥未修復前禁止再次啟動;6、 水泵停止轉動后視偶合器油溫情況停用冷油器的冷卻水;視電機風溫情況停用電機空氣冷卻器;7、 根據需要將停用泵改作聯動備用或非聯動備用;8、 當進、出口管溫度80才能關閉機械密封和泵體冷卻水;9、 如停用后需檢修:(1) 聯系電工拉去水泵及進、出口電動門的動力和操作電源;(2) 關嚴電動進、出口門,再循環閥,視情況開啟泵吸入29、端底部放水螺塞泄壓放水或開啟進、出口壓力表管的排污閥泄壓放水。9.4給水泵停運注意事項1、 關閉電動出口門前必須確認給水泵的再循環調節閥全開,以確保給水泵的最小流量(60t/h),避免打悶泵發生小流量汽化;2、 在降液力偶合器開度的過程中應注意給水母管壓力、電流不應波動過大,否則應立即提升偶合器開度,然后關閉電動出口門。3、 關閉出口門時注意給水泵的入口壓力不應升高,否則應立即手動關緊出口電動門、手動再循環閥;當水泵倒轉時應立即關緊電動出口門和再循環閥,在逆止閥修復前禁止再次啟動;4、 泵組停運前確認液力偶合器的開度已降至0%;5、 正確記錄泵及電機轉子的惰走時間;6、 泵組停運后檢查轉子的軸30、向位移指示位置應回零;十、 試車安全措施10.1試車人員的安全要求1、試車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規程,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2、運行、檢修人員在場,工具齊全,聽從指揮。3、校驗、調整安全門時應防止除氧器超壓,使用的壓力表計合格,有泄漏時應泄壓消缺。4、操作人員應注意安全,防止燙傷。5、試運期間,由于設備可靠性差,各參加試運單位應加強巡回檢查,及時消除隱患。試運期間應勤分析、勤檢查、做好事故預想,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6、檢修工作應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做好安全工作,防止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7、設備及系統的檢修要實行工作票制度,由運行人員作好斷電系統隔離及放水(汽)泄壓等安全31、措施。8、凡屬運行系統及設備,只能由運行人員操作,其它人員不得擅自操作。10.2試車現場安全要求1、照明充足、道路通暢、各種孔蓋板齊全,事故照明可靠。2、消防設備可用。3、運行記錄表格及測量儀器齊全。10.3突發性事故的預防和處理10.3.1突發性事故處理的組織機構10.3.2突發性事故的響應及處理原則10.3.2.1處理原則在設備發生事故時,試車人員應根據規程規定,迅速果斷地解除對人生和設備的危害,保證非故障設備的安全,找出發生故障的原因,及時消除故障并防止事故的擴大。10.3.2.2下列情況之一必須立即按事故按鈕緊急停泵1、軸承冒煙,油系統著火。2、給水泵汽化。3、泵組發生強烈振動。4、電動機內出現火花或絕緣強烈燃燒。5、偶合器油箱油位不能維持正常,而又找不到原因。6、勺管回油溫度持續處于88,而又不能調下來。7、泵組軸承溫度大于或等于75,且不能調低時。8、偶合器勺管電動操作失靈,試運中電動操作勺管失靈不能控制轉速,臨時用偶合器就地手動操作,經檢查如一時不能處理,泵組應退出運行。9、除事故停泵程序按規程執行外,試運中發生的一般停泵程序,均應按本措施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19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