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綠城廣場景觀設計調研報告(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134550
2021-05-21
7頁
2.90MB
1、 景觀設計調研報告 景觀設計調研報告 調研時間:2012-4-15 調研地點調研地點: :1 1 鄭州市綠城廣場鄭州市綠城廣場 調研目的:通過對鄭州市綠城廣場的調研,了解廣場周邊環境及其廣場性質定位,了解 綠城廣場的使用形態,并進行品質方面的比較,以探求廣場設計的一般規律即設計應 該從人的日常生活出發,創造出人性化的空間。了解城市廣場作為城市的公共空間,在城 市公共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廣場的使用率和使用者對廣場的滿意度是廣場設計的評 價基本標準。為以后的廣場設計打下基礎。 一、綠城廣場概況一、綠城廣場概況 綠城廣場是鄭州市的中心廣場,也是鄭州西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綠城鄭州的 點睛之筆,是2、鄭州市一個面積較大且功能齊全的休息娛樂廣場。綠城廣場始建于 1986 年, 1987 年 5 月建成對外開放,規劃占地面積近 9 公頃 。廣場位于中原路與嵩山路兩條城市 主干道的交匯處,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優越。廣場內建設有音樂噴泉、觀禮臺、雕 塑等設施。配以大面積綠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環境宜人,是鄭州市廣 大人民群眾開展文化、集會、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但是,隨著鄭州市商貿城建設步伐 的加快,原有廣場及設施已難以滿足省會黨政機關與人民群眾進行大型文化、集會、娛 樂活動的需要。1997 年 4 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市政管理委員會對綠城 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3、經過 7 個月的緊張施工,于 1997 年 11 月 30 日建成對 外開放。 綠城廣場的可視性很高,雖然其中有一些下沉空間,但下沉的高度很小,而且下沉 空間的面積也比較大,所以整體看起來可視性比較高,這就導致了廣場的利用率很高,其 目的是為了獲得一個比較開敞的空間和功能分區的需要,滿足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 二、空間組合和組織二、空間組合和組織 空間組織圍繞廣場東西主軸線和南北輔軸線展開,由東向西追求由實空間到虛空間、由 下沉空間到凸起空間的轉化,形成有抑有揚、有張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間變化模式。廣場 空間在強化軸線序列感的同時,也注意小型半開敞、開敞空間的營造,豐富廣場的空間構 成。規劃采用植被分隔、鋪地界定、高差錯落相結合的手法,將廣場空間劃分為六個功能 特色各異的小型活動空間,并通過廣場內部道路串聯組織,使廣場空間相互融合、滲透, 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同時,規劃運用城市設計的手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