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塘煤礦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設計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5932
2025-03-04
25頁
2.02MB
1、白山坪礦業公司龍塘煤礦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設 計方案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院)2010年10月目 錄1 系統概述32 技術優勢及系統特點32.1 技術優勢32.2 系統特點43 設計原則53.1 先進性、成熟性53.2 可靠性、安全性63.3 易操作性63.4 實時性63.5 完整性63.6 可查詢性63.7 互聯性和擴展性63.8 經濟性64 設計標準65 系統組成75.1 地面中心站85.2 系統軟件85.3 傳輸平臺85.4 數據監測站KJF8085.5 本安電源KDW16A-18V105.6 KGE37B無線編碼發射器105.7 專用2、檢測儀CFC1105.8 MT8000型數據接口116 主要功能116.1 實時監測功能116.2 查詢功能136.3 安全保障功能166.4 統計考勤功能176.5 信息聯網功能196.6 系統運行狀態提示(自診斷功能)196.7 操作權限及操作日志196.8 遇險救災指引功能(可擴展)197 主要技術指標217.1 系統容量:217.2 傳輸方式:217.3 同時讀卡數量217.4 最大巡檢周期217.5 漏讀率217.6 傳輸速率及誤碼率217.7 地面中心站至數據監測分站傳輸距離217.8 數據監測分站至無線接收器傳輸距離217.9 數據監測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區半徑217.10 存儲時間3、217.11 雙機切換時間227.12 軟件畫面響應時間228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分站布置229 設備清單2310 附表124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方案1 系統概述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是我公司最新研發推廣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KJ69系列人員定位系統是我公司自主研發、國內首先采用RFID技術實現井下人員定位功能的系統。從2002年正式在礦安裝、運行,八年以來已在全國各大礦務局、煤礦成功推廣運用1000多套。煤礦井下地質條件復雜,作業人員流動性大,一旦發生事故,就無法確切知道他們所處的位置,給救災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的功能就在于4、:讓我們能借助它實時了解井下人員及機車的流動情況、了解當前井下人員的準確數量及分布情況,查詢任一指定下井人員當前或指定時刻所處的區域,查詢任一指定人員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動蹤跡。另外,作為下井人員考勤系統,統計與考核下井人員的出勤情況,可以對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對下井人員進行下井次數、下井時間、下井班次等進行分類統計,產生人員考勤的日報表、月報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關報表。可用來規范人員的活動,防止缺崗、串崗、遲到和早退,提高礦井生產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況,確保考勤統計數量與井下作業人員的數量完全一致。當事故發生時,救援人員也可根據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所提供的5、數據,迅速了解有關人員的位置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符合煤礦安全規程、AQ6210-2007煤礦井下作業人員位置監測與管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AQ1048-2007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系統取得安全標志證書,產品取得安全標志證書及防爆合格證。2 技術優勢及系統特點2.1 技術優勢a) 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院)是專業從事煤礦自動化和通信技術、產品的開發單位,是煤炭工業煤礦安全儀器儀表裝備的定點生產單位。b)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是我公司自主研發、國內首先采用RFID6、技術實現井下人員定位功能的系統。c) 已在全國各礦務局、礦推廣運用1000多套,深受廣大用戶的好評。經過8年的實踐證明,產品質量穩定、安全、可靠。d)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售后服務良好,我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專門的產品售后服務點,確保做到24小時服務響應。e)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是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督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證書的產品。在河南省“煤礦井下人員位置監測資格審核”中獲得第一名的佳績。迄今為止已取得以下獎項: 2003年度被評為“煤炭工業十大科技成果” 2004年度獲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的 “安全生7、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2005年獲“九五”、“十五”煤炭工業優秀科技成果獎 2006年獲得煤炭工業協會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2.2 系統特點a) 被測目標“無負擔”被測人員通過檢測點無需主動進行任何操作。b) 通行方式無限制對被測人員經過檢測點的通行方式沒有限制,允許多人以“魚貫而入”、“成組成群”的方式通過檢測點,不影響井下人員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業。c) 結構簡單,配置靈活可根據具體需要及投資情況靈活設置井下無線數據監測站。監測站設置得越多,則劃分的人員定位區域越多,人員定位的空間范圍越準確。d) 一站多點,節省投入每個無線數據監測站可連接2-8個無線接收器,可滿足井下丁字巷、十字巷、井口8、等復雜路況的安裝要求,減少投入,增加系統可靠性。e) 系統自維護系統可實時監測在用無線編碼發射器的供電情況,無線接收器的通信情況及數據監測站的供電狀態。f)安裝簡便無線編碼發射器設計美觀、實用,安裝方式采用國家專利。和礦燈完全結合在一起,不額外增加攜帶人員的負擔,可有效防止一人攜帶多卡下井的情況發生。g)可靠性經過多年發展和完善,通過技術創新以及生產工藝上的不斷改進,目前我們系統軟硬件均已日臻完善,系統穩定、可靠,漏卡率極低。系統軟件采用容錯技術,監控主機采用冗余熱備份系統,確保系統高可靠性的要求。系統具有抗過流、過壓、防雷擊等保護措施。h)雙向通信功能攜帶編碼發射器人員遇到緊急情況可向地面監9、測中心發送緊急呼叫;井下發生險情時,監測中心也可向某區域或全礦井發送報警撤退信號。i) 矢量放大縮小系統具備圖形矢量放大、縮小功能。j)報表生成能生成各種實時信息的動態報表和歷史信息的報表,根據要求設置考勤報表,并能打印。k)應急預案聯動(可擴展)系統可制定各種應急預案,當發現有險情時,地面人員能夠在調度室,按照預先設定的緊急情況處理預案,通過控制安裝于礦井內的語音報警器、礦用本安型LED電子顯示牌、礦用本安型信號牌、人員定位分站、無線編碼發射器等設備的語音播報和指示信息的顯示,指導工作人員安全撤離危險區域。3 設計原則KJ69J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方案設計遵循以下原則:3.1 先進性、成熟性10、使用先進、成熟、實用和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技術,使得整個系統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又能適應未來的發展。3.2 可靠性、安全性實時監控的不間斷性決定了在設計中必須考慮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因此,系統在硬件選型、線路、支撐環境及結構上都選用了高質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進的防火墻技術,以確保安裝的監控主機、分站、接收器、發射器與布線系統,能適應煤礦井下高溫、高濕、瓦斯等嚴格的工作環境,實現了系統穩定。3.3 易操作性以易于使用的圖形人機界面功能,為信息共享與交流、信息資源查詢與檢索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3.4 實時性分站接收的信息和監控主機顯示快速反映,充分滿足實時性的需求。3.5 完整性提供與各種外界系統11、通信的功能,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在整體系統的運作上。3.6 可查詢性提供易于使用的數據庫功能,讓使用者能隨時查詢信息及制作所需的報表。3.7 互聯性和擴展性充分考慮將來需求的空間,所提供的系統平臺與技術充分配合未來功能及擴充項目的需求,以避免將來重復的投資。標準化、結構化、模塊化的設計思想貫徹始終,奠定了系統開放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的基礎。3.8 經濟性在一定的資金資源下,盡可能有效地利用資金,以適當的投入,建立一個盡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監測系統。所有設備的選型配置和采購訂貨,堅持性能價格比最優的原則,同時兼顧供貨商的資信度和維修服務能力。4 設計標準GB3836.1212、000 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 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32000 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3部分:增安型“e”GB3836.42000 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4部分:本質安全型“i”GB/T98132000 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 GB/T2887-2000 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AQ6201-2006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10-2007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位置監測與管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AQ1048-2007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MT20990 煤礦通信、檢測、控制用電工13、電子產品通用技術要求MT21090 煤礦通信、檢測、控制用電工電子產品基本試驗方法MT/T286-1992 煤礦通信、自動化產品型號編制方法和管理辦法MT/T7721998 煤礦監控系統主要性能測試方法MT/T8991999 煤礦用信息傳輸裝置通用技術條件MT/T 1004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MT/T 1005-2006 礦用分站MT/T 1007-2006 礦用信息傳輸接口MT/T 1008-2006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軟件通用技術要求5 系統組成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利用主傳輸電纜為傳輸平臺,由地面中心站、系統軟件、無線數據監測站、無線數據收發器、無線編碼發射器及14、電源、傳輸電纜等組成。系統如下圖所示:系統傳輸示意圖5.1 地面中心站地面負責整個系統設備及人員監測數據的管理、分站實時數據通訊、統計存儲、屏幕顯示、查詢打印、畫面編輯、網絡通訊等任務。地面機房主機選用IBM專用服務器一臺和研華工業計算機兩臺,采用雙機熱備,操作系統為Windows XP及Windows2003。調度室內配置打印機,可以打印有關報表和資料。系統能夠對數據進行實時備份和具備災難恢復功能,能夠備份保存至少一年歷史資料,能實時監測監測站和接收器故障。中心站配置電源避雷器和信號避雷器,井口設置信號避雷器。5.2 系統軟件完成人員信息編碼采集、識別、加工、顯示、存儲、查詢和報表打印。包括15、數據管理子系統、考勤管理子系統、定位跟蹤子系統、安全報警子系統、通信子系統、WEB瀏覽模塊等功能模塊。軟件結構圖5.3 傳輸平臺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由地面中心站、無線編碼發射器、無線數據監測站、接收探頭及電源、電纜等組成。本礦KJ69J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將以主傳輸電纜作為信息傳輸平臺。5.4 數據監測站KJF80KJF80.1型監測站處理器是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智能化礦用電子設備,結合目前最先進的無線電通信技術,通過KJF80.2A無線接收器對無線編碼發射器發出的無線編碼信號進行接收處理,可檢測出井下人員及機車等動目標的位置、編碼等信息,并可提供開關量信號輸出和串行數據信號輸出,是K16、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的主要組成設備,完成對動目標的監測功能。該監測站為礦用本質安全型。KJF80監測分站在系統傳輸信道出現故障時可以保存人員軌跡信息,當傳輸信道恢復正常時監測分站的信息能傳送到監測主機,保證人員信息存儲不間斷。監測分站示意圖數據監測站模擬接線圖主要技術參數: 工作電壓:15V 工作電流:KJF80.1不大于100mAKJF80.2A不大于75mA 接口信號:a)開關量輸出信號電壓型,負載接拉地流2mA時,電壓不低于9V; 觸點輸出(常開或常閉)b)主通訊接口信號:RS-485 防爆型式:礦用本質安全型。5.5 本安電源KDW16A-18V為井下數據監測站供電,其后備電17、池可保證在交流電停電情況下,數據監測站可連續工作4小時以上。技術參數: 輸入:AC127V、220V、380V或660V。 輸出:DC15V8%。 備用電源功能: 轉換時間:0S 電池容量:12V 4.0Ah,2節5.6 KGE37B無線編碼發射器我公司生產的無線編碼發射器采用先進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安裝方式多樣,與KJF80型無線數據監測站配套,可完成對井下人員及機車等動目標的位置監測功能。該產品為礦用本質安全型,適用于煤礦井下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環境。系統中最多可容納8190個發射器,編碼固化不重碼。無線編碼發射器有正常工作指示、缺電指示、緊急呼叫指示等。無線編碼發射器的電池電量不足18、發出報警指示時,需及時(十天之內 )更換電池,否則十天后無線編碼發射器將自動停止工作。監控主機接收到無線編碼器缺電信息時會發出顯示報警。KGE37B自帶電池,該無線編碼發射器安裝在礦燈繩上(靠近燈盒處)已申請專利,和礦燈完全結合在一起,此安裝方式為最佳方式,可有效防止一人攜帶多卡下井的情況發生。也可穿在皮帶上。 供電電源:由扣式電池供電,一個電池可至少工作半年以上; 工作頻率:24022MHz或24102MHz; 外形尺寸:(lbh)mm:673014; 重量:約30g; 防護等級:IP54; 防爆類型:本質安全型;5.7 專用檢測儀CFC1一般放在燈房內,可以用來檢測無線編碼發射器的好壞,能19、檢測識別卡的故障。5.8 MT8000型數據接口MT8000綜合數據交換接口用于將以太網信號轉換為可在光纖中傳輸的光信號、將以太網信號轉換為RS485信號。該光端機可與KTG2A礦用本安型光端機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各種監控系統的主干道及其它數據需要遠距離傳輸的場合。它具有1路光信號接口(可選配2路)、1路RS485接口(可選配4路)。主要技術參數 輸出信號一路(兩路或無)光信號接口及一路(四路)RS485信號接口:a.光信號以太網光纖口的光波長:1310 nm 以太網光纖口的發射功率-15 dBm以太網光纖口的接收靈敏度:-32 dBmb.RS485信號符合RS485標準,傳輸速率為1200 b20、ps時傳輸距離為15 km 傳輸距離:20 km(光信號),15 km(RS485),100 m(以太網信號) 供電:采用220 V交流電源(市電)6 主要功能6.1 實時監測功能 a)實時監測當前井下總人數;b)實時監測當前井下各區域人數;c)礦井圖采用矢量圖,可以任意放大縮小;d)實時監測當前各區域、各部門、各工種、各職務的下井人數。e)位置跟蹤:在圖上動態顯示人員當前位置f)實時監測當前某些特殊工種或特殊人員下井情況和所處位置;6.2 查詢功能a)查詢任一指定井下人員或則某部門、職務及工種當前或指定時刻所處位置。b)查詢任一指定井下人員當天或指定日期的活動蹤跡;c ) 選定某區域、某分站21、某接收器,可以獲得當前或歷史時刻該位置的人員信息;d) 選定某區域、某分站、某接收器可以獲得經過該區域、分站或接收器所有的人員通過的時間信息;e) 可對特定的人員進行實時跟蹤;f) 可查詢各區域、各部門、各工種、各職務在任一歷史時刻的人數匯總情況。g) 能動態顯示井下人員的當班或任一歷史時刻活動模擬軌跡。6.3 安全保障功能a) 雙向呼叫功能:監控主機和井下人員可以實現雙向緊急呼叫。當井下某處發生緊急情況時,監控主機可以給某區域發送緊急尋呼,讓該區域所有人員緊急撤離;當井下某人員發生緊急情況時,該人員可以向調度主機發送求救信號,保證該人員可以及時得救;在地面需要查詢某人,可在地面對其發送呼叫22、(單獨呼叫該人員),井下人員接收信號后即知地面機房有事呼叫,可通過附近電話回復機房。b)門禁功能: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險場合(如盲巷等)配備RFID識別器和語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員違章進入,并將違章人員記錄在案;c)超時報警功能:人員在井下時間超過給定的時間,自動報警提示并提供相關人員的名單等信息; d)區域超員報警:特定危險區域超過安全規定人數時,自動報警,可有效地阻止其他人員繼續進入;6.4 統計考勤功能a)可以查詢任一班次及時間段各部門下井人數及下井時間b)可以顯示一個月或任一時間段,某部門或某個人的下井考勤情況,并根據工種、職務、部門等(規定足班時間),判斷不同類別的人員是否足班。c23、)可以顯示一個月或任一時間段某部門及某人員的下井時長分布情況,和該時間段內平均井下時長。d)顯示下井人員確切的下井時間和上井時間,統計井下持續時間e)可單獨統計考核某些特殊工種、職務人員的上下井情況。f)可以單獨考核某部門一個月或任一時間段的所有人員班次考勤總計。6.5 信息聯網功能KJ69J人員定位系統通過局域網能實時同步地看到各種監測信息,可以進行各種查詢操作。a)工作站模式(C/S):服務器裝服務器軟件,相關部門可通過安裝工作站軟件瀏覽信息。b)WEB瀏覽模式(B/S模式):通過建立WEB服務器,以瀏覽網頁的方式瀏覽信息;6.6 系統運行狀態提示(自診斷功能)a)當系統監測分站出現故障,24、分站欄顯示由綠色變成紅色告警;b)當無線接收器出現故障,提示某分站某接收器無信號;c)當無線編碼發射器需要充電時,提前提示該發射器缺電;d)當井下交流供電中斷時,系統提示直流供電報警;6.7 操作權限及操作日志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操作權限,便于系統的維護,每個值班人員擁有自己的登錄名和密碼,交接班時可更換用戶。6.8 遇險救災指引功能(可擴展)礦山企業瓦斯、水、火、沖擊地壓等突發性自然災害事故較多,且危害性大、波及范圍廣。如采取及時、正確的撤離、搶救處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影響,減少人員、財產損失。反之,搶救不及時,貽誤時機,會使損失或傷亡事故擴大,而事故伴生的次生危害,不亞于災害的直接25、影響。通常,事故重大、需要人員緊急撤離的情況下,多以地面人員電話撥號或手機呼叫方式通知現場人員撤離危險區域或引導人員有序撤離、科學避險,其中電話撥號方式可采用調度交換機的群呼功能,通過預先設定的組群,采用群呼方式通知現場人員。但由于礦山企業特點,不可能每名井下員工附近都有固定電話或人手一部移動通訊工具,因而會造成部分地點的部分人員得不到撤離通知,貽誤脫險時機,或得不到正確撤離、避險的指揮引導而發生意外。當井下發生重特大突發事故,能否有一種快捷、直接的手段,由地面人員來迅速地通知、全程指揮、引導現場所有受威脅人員安全疏散、撤離呢?遇險救災指引功能就能完成相關的工作。當發現有水災或其他安全隱患時,26、地面人員能夠在調度室,按照預先設定的緊急情況處理方案,通過控制安裝于礦井內的語音報警器(KXT22.1通信和信號裝置主機)、LED電子顯示牌(KXH32*128礦用本安型信號牌、KXH16*16礦用本安型信號牌)、人員定位分站、無線編碼發射器(KGE37B、KGE37D)等設備的語音播報和指示信息的顯示,指導工作人員安全撤離危險區域。系統框圖:當井下發生突發事故時,根據不同的應急預案,本系統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來指揮井下人員有效的避險和撤離:通過KXT22報警裝置語音報警提示;通過KXH32*128本安信號牌文字提示;通過KXH16*16本安信號牌紅綠燈聯動指式;通過無線編碼發射器呼叫提示。727、 主要技術指標7.1 系統容量:可連接無線數據監測站64個,無線接收器512個(每個監測站最多可接8個無線接收器),無線編碼發射器8190個。7.2 傳輸方式:RS485 主從方式。7.3 同時讀卡數量可同時讀卡的數量200卡。7.4 最大巡檢周期系統最大巡檢周期30s。7.5 漏讀率漏讀率10-4。7.6 傳輸速率及誤碼率速率1200bps。傳輸誤碼率:10-8。7.7 地面中心站至數據監測分站傳輸距離電纜傳輸時最大傳輸距離不小于15km。7.8 數據監測分站至無線接收器傳輸距離最大可達到2km。7.9 數據監測分站最大有效接收區半徑有效距離30m,位移速度9m/s。7.10 存儲時間a) 28、當主機發生故障時,丟失攜卡人員出/入井時刻、出/入重點區域時刻等信息的時間長度不大于5min;b)分站存儲數據時間不小于2h,通訊故障時,每臺人員接收分站可存儲至少6000條人員過站的信息,待通訊恢復時再將數據上傳。c)地面監控主機能保存1年以上的監測數據。7.11 雙機切換時間從工作主機故障到備用主機投入正常工作時間不大于 5 min。7.12 軟件畫面響應時間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2s,其余畫面5s。8 KJ69J型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分站布置KJF80.1分站一般在各井口和主要分叉處設置監測站,一套系統中數據監測站總數通常不超過64個。無線接收器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最多可以設置5129、2個。為了能夠實時監測當前井下作業人數,在每個有人員出入的上、下井位置設置人員監測分站,地面出井口設置上井點(一般一個出井口設置2個接收器),井底設置下井點(在下井點各方向主要岔道各設置一個接收器)。當人員下井時達到下井點監測位置系統接收到信息自動作為下井起始時間,當人員上井時達到上井點監測位置時系統接收信息自動作為該次下井的結束時間,并自動統計下井時間、判斷班次等。在主要大巷分叉路口和各工作面的入口(回風巷道、運輸巷道等各巷道各設一個接收器)設置監測點,監控井下作業人員實時流動情況及進出工作面的情況,記錄行走軌跡。監測站設在礦井下采掘工作面進回風巷道出入口、中央變電所、中央泵房、巷道交叉處(30、可鑒別方向)、礦井出入口、主要行人巷道等重要的人員聚集區、危險地段和區域。系統在井下人員經過的主要巷道和工作面放置接收器(監測站),對下井人員進行實時監測。9 設備清單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和規格生產廠家單位數量1監控主機Core 2 Duo2.5GHz/320GB/2GB/DVD光驅/鍵鼠/19寸液晶研華工控臺22IBM服務器IBM X3550機架式/ Intel Xeon E5504四核 2.0G/2*2GB DDR3/146*2G/DVD/雙1000M/Raid/鼠標 鍵盤/19液晶IBM臺13天地自動化煤礦人員位置監測系統軟件V1.0 TD-KJ-RYDW-KJ69A天地(常州)套14天地31、自動化煤礦人員位置監測WEB瀏覽軟件V1.0TD-KJ69-WEB天地(常州)套15服務器操作系統Win 2003 server微軟套16監控主機操作系統軟件Win XP 專業版微軟套17數據庫軟件Microsoft SQL 2005 SERVER 微軟套18殺毒軟件Symantec antivius(網絡版10用戶)諾頓套19HP打印機HP1008惠普臺110信號避雷器GPU1-JP12/2S上海套111電源避雷器GPU1-25/260/4PI上海臺112地面數據接口MT8000天地(常州)臺113不間斷電源(UPS)2KVA/4H山特套114監測站處理器(含 天地自動化人員監測站無線接收及32、采集嵌入式軟件V1.0)KJF80.1天地(常州)臺715本安電源KDW16A-18V天地(常州)臺716無線接收器(含 天地自動化人員監測站無線接收及采集嵌入式軟件V1.0)KJF80.2A天地(常州)臺2217無線編碼發射器(含 天地自動化人員監測無線編碼發射器嵌入式軟件V1.0) KGE37B天地(常州)個45018主傳輸電纜MHYBV1*4*1/0.97國產km319信號電纜MHYV1*4*7/0.37國產km420電源電纜MVV 4*1.5國產km321本安接線盒JHH-3天地(常州)套10022RFID信號檢測儀CFC1天地(常州)臺123工具世達19件套、UT56萬用表、8口交換機、插座國產套510 附表1監測點位注釋表:編號位置描述功能1主井口考勤讀卡器,統計當前井下總人數。2-100主井底當人員依次經過1號讀卡器和2號讀卡器,人員才算一次上井或下井,作為有效考勤。3376車場變電所376車場變電所區域工作人員,瓦檢人員是否定時巡視,該工作面是否超員。4376-300變電所監測376-300變電所避災人員5216車場監測216車場人員分布情況及機車。62065底板巷2065底板巷區域工作人員,瓦檢人員是否定時巡視,該工作面是否超員。7 206絞車房206絞車房區域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