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金銀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46155
2025-03-04
23頁
2.29MB
1、富源縣營上鎮魯金銀煤礦KJ90NA安全監控系統設計方案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富源經銷商:富源縣九洲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目 錄一 概述31.1前言31.2 設計單位簡介31.3 設計原則41.4建設目標41.5 設計依據及標準5二 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計方案62.1概述62.2 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設計原則及依據62.3 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結構72.4系統接入82.5系統功能特點82.6安全監控系統主要技術指標112.7安全監控系統軟件部分界面132.8監控系統設備布置位置表15三 施工組織設計16四 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及技術培訓204.1售后服務承諾及措施204.2技術服務2、站204.3技術培訓計劃21一 概述1.1前言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建設高產高效的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為一體的現代化礦井是我國煤炭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煤礦全礦井構建三層網絡體系結構的綜合自動化控制平臺,并結合自動化、信息、計算機網絡、通訊等領域的先進技術,使礦井在“采、掘、運、風、水、電、安全”等生產環節全面實現控制自動化與管理信息化,并在統一的平臺下實現對各種異構系統的監測和控制,管控一體化目標正逐漸在煤炭生產企業得到實現。為適應這一現場新的需要,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在2001年即開始投入力量開發礦井工業以太環網+現場總線通訊及其成套技術,為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構建統一標準的傳輸平3、臺,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和信產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并于2004年率先在國內淮北桃園礦進行了現場實際示范應用,應用結果表明,礦井工業以太環網+現場總線通訊技術在通信穩定性、可靠性、平臺擴展性與兼容性、通用性與標準化、反應速度、集成能力等主要方面性能都到達了現場的要求。并利用該平臺于2005年承擔了在山西陽泉開元礦、新景礦全礦井綜合自動化控制與調度指揮系統項目。同時,全礦井工業以太環網+現場總線通訊技術在晉城煤業集團古書院礦、趙莊礦、寺河礦二號井、四川攀枝花太平礦,山西大同煤業集團煤嶼口礦、同家梁礦、大斗溝礦,淮南潘北礦,望風崗礦,桃園礦等(詳見業績表)得到推廣應用。1.2 設計單位簡介4、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是國家首批改制的現代科技型企業,國家唯一的煤礦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煤礦安全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作為煤炭行業的專業科研單位,主要立足于煤礦,服務于礦山,在煤礦安全技術及裝備方面具備很強的科研開發、生產、技術服務實力,KJ90型煤礦綜合監控系統作為國內知名品牌產品,具有完善成熟的技術,優越的系統功能,良好的售后服務信譽。產品系列齊全,配置靈活。目前KJ90型系統在全國裝備達3000余套,市場已覆蓋國內大中小型煤礦,占據有很大的煤礦市場份額。 重慶研究院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直屬安全研究院,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技術支5、撐體系核心單位,煤炭安全行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國有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人才優勢突出,持續、高效、穩定、高質量地為煤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煤礦安全技術和產品支持,已經和正在為煤礦培訓和培養煤礦安全技術專業人員。具有極強的軟硬件開發能力,獨立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礦監控系統、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煤礦井下寬帶監控系統、電力監測系統等KJ90系統軟件,可針對不同管理特點及模式進行二次開發,為行業管理部門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1.3 設計原則系統設計將遵循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開放性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所采用的技術和設備安全可靠、先進實用并能保證今后能平穩升級、易于擴展。6、整個項目方案按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出。系統采用技術先進成熟的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結構體系作為整個綜合自動化系統的信息傳輸平臺。1.4建設目標為魯金銀煤礦建設全礦井綜合自動化信息系統,將礦井的各類監控子系統集成、匯聚到綜合自動化控制網絡平臺,充分考慮子系統的接入與整合,節省投資、資源共享,提高系統功能,并與礦信息管理網實現無縫聯接,從而為信息化礦井建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系統建成后,使各自動化子系統數據在異構條件下可進行有效集成和有機整合,實現關聯業務數據的綜合分析及生產狀態的實時評估;集控中心人員或相關專業部門人員通過相應的權限對安全和生產的主要環節設備實時監測和控制,實現全礦井的數據采7、集、生產調度、決策指揮的信息化,為礦井預防和處理各類突發事故和自然災害提供有效手段。最終達到監、管、控一體化及減員增效的目的,建成本質安全型的數字化礦井。1.5 設計依據及標準本方案設計依據及標準為:煤礦監控系統總體設計規范煤礦安全規程(2005)數字數據網絡工程設計暫行規定 YD5029-97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煤礦監控系統中心站軟件開發規范煤礦監控系統性能測試方法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防爆型電氣設備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路和電氣設備煤礦通信、檢測、控制用電工電子產品通用技術條件礦井通風及安全裝備標準礦井通風安全監測裝置使用管理規范8、信息技術設備包括電氣設備的安全規范安全技術防范規范工程程序技術規范國家煤礦安全監督管理總局即將出臺的煤礦井下人員位置監測與管理系統標準AQ6201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1029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行業標準)二 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設計方案2.1概述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有很強的產品研制開發能力,特別是在煤礦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各類傳感器(如瓦斯、溫度、壓力、水位、設備開停、風速、一氧化碳、風門開閉、電流、電壓等傳感器)、斷電控制器、計算機軟件及監控系統等方面有雄厚的技術實力。所有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質量、系列化、產品種類、售后服務保障及產品技術支持在國內都屬一流,許9、多其它型號的煤礦監控系統都選配我們的產品為其配套,有很大的市場占有率。隨著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重慶研究院還在不斷的研制開發新產品或已有產品的升級換代,特別是國家計委投資2500萬建設的“國家煤礦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建設一條儀表生產線、一條機械裝備生產線、三個安全實驗室)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后續發展能力。KJ90型煤礦綜合監控系統自配套能力強,監控系統的各類設備及監控軟件均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一家研制、生產。產品性價比高,售后服務有保障,能很好的控制監控系統總體質量和性能,控制產品的生產加工周期,對日后產品的升級換代提供可靠保障。2.2 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設計原則及依據本方案10、是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根據魯金銀煤礦需求設計的,在設計過程中始終遵循系統應具備高可靠性、先進性、實用性、可擴展性及開放性原則,以滿足高產、高效的現代化礦井對監測、監控等管理信息有效獲得的需要。設計依據為:1) 煤礦安全規程2) 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3) 礦井通風安全監測裝備使用管理規定4) 煤礦監控系統總體設計規范5) 煤礦監控系統中心站軟件開發規范6) 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通用要求7) 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路和電氣設備要求8) KJ90NA型煤礦監控系統產品標準9) 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10)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2.3 K11、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結構由于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采用先進的分布式處理模式,能充分發揮各部分設備的性能優勢,結構簡潔,可操作性強,便于系統的日常維護及管理。系統主干連接為樹型結構,安裝擴展簡單。因此本方案設計為分層結構,具體組成如下:A地面監控中心站及網絡終端等,是整個監控系統的核心,負責整個系統設備及監測數據的管理、定義配置、實時數據采集、分析處理、統計存儲、屏幕顯示、查詢打印、實時控制、遠程傳輸、畫面編輯、網絡通訊等任務。網絡終端完成系統監測信息異地實時共享,能夠以文本或圖形方式顯示安全生產信息,查詢各類報表數據,監測信息可以在調度大屏上輪換顯示。地面監控中心站及網絡終端等設備12、之間的連接采用局域網方式;地面監控中心主要有主控機(備用機)、網絡交換機、報表打印機、UPS電源、避雷器等設備;系統監控地面中心站采用全網絡化結構,便于實時監測信息、圖象信息及文件共享。網絡構成為Ethernet以太局域網,通信協議為TCP/IP、NETBUI、SPX/IPX等。B系列化智能監控分站。主要完成對所監測的傳感器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分類顯示、報警、斷電控制、與地面監控中心站的數據通訊、所接傳感器的集中供電等;C各類模擬量傳感器、開關量傳感器及斷電控制器等設備,是整個監測系統最前沿的終端設備,負責對各監測點的物理數據采集、就地顯示、超限報警、信號傳輸、對監控分站控制指令的執行等。213、.4系統接入KJ90NA系統的KJ90-F8或者KJ90-F16型分站支持485總線方式就近直接接入魯金銀煤礦工業環網及自動化信息平臺系統井下防爆光纖交換機。2.5系統功能特點主要監測井上、下的各測點的環境參數(瓦斯、一氧化碳、風速等)。在一些重要的地點安裝傳感器后,一些環境參數可以直接在地面中心站及網絡工作站上反映出來,減少了井下有關的檢查和值班人員,幫助領導和調度員及時掌握安全生產情況,發現安全隱患時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處理,使值班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工作面的有安全環境參數的變化情況,對于存在的隱患能夠迅速作出處理決策,避免可能發生的事故。因此整個系統在保障安全,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14、具體表現如下:1、軟件方面KJ90NA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軟件,包括其系統主控軟件、網絡終端軟件、報表查詢處理軟件、作圖軟件、圖形工作站軟件等。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升級換代,已發展到現在的WIN2000/2003,是目前國內煤礦監控系統最先進的監控軟件之一。1) 由于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采用了先進的可視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技術、多線程、動態鏈接庫及對象嵌入技術,使得系統的模塊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可適應不同用戶對系統規模的要求,有很高的擴展性和開放性;2) 由于系統運行于WIN2000/2003多任務環境,并在數據通訊方面采用了動態鏈接庫及多線程技術。實現了真正的實時響應及前后臺監測15、數據的無縫鏈接;3) 監控數據采用先進的變值變態存儲技術,存儲時間長,可大10年以上。4) 主控機軟件有一個控制軟件包,為用戶提供以選擇方式編制各種自動控制方案的功能,從而為實現遠程異地自動控制和數字邏輯運算提供可靠手段。異地控制與監控分站和智能傳感器輸出控制組成三重控制,從而保證氣體超限斷電,萬無一失;5) 監控數據采用先進的變值變態存儲技術,存儲時間長,可大10年以上。6) 系統對各分站監測點的瓦斯濃度或其它模擬量參數每天形成班、日報表,并形成瓦斯濃度及其它模擬量參數的分析趨勢圖,可隨時查詢打印;開關量每天形成班、日報表。7) 聯機定義或修改系統中的各種傳感器、分站及控制器的類型、安裝位置16、及控制通道。對模擬量傳感器的上下限報警、斷電值可多級別定義。系統配置靈活,允許用戶隨時接入或刪除分站、傳感器、斷電器。8) 軟件支持無縫掛接重慶研究院十五攻關項目研制開發的礦井瓦斯災害預警系統模塊,使礦井安全可以實現超前預測預報。9) 軟件支持強大的語音報警功能和短信報警功能。2、硬件方面1)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是從事煤礦安全技術的專業研究院,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運用于系統的井下設備在質量及性能方面在國內屬一流,而且我們一直在跟蹤當今先進技術,不斷地完善和發展 ;2) 系統監控分站、電源開發了各種型號規格,形成 了大、中型一體化及分體式等系列,可滿足不同需求,且在產品17、體積,重量,性能方面較同類產品具有較大優勢。3) 在各類傳感器及斷電器方面KJ90NA型煤礦監控系統是國內自配套性最強的系統,其各類傳感器、斷電器全部由自己生產制造,傳感器種類齊全,斷電器有多種系列可以選用,完全能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不但如此,我們生產的各類傳感器、斷電器等還給國內許多系統配套,在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許多傳感器如瓦斯、風速、煙霧、CO等屬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攻關成果,具有很高的性價比。4) 監控分站及傳感器實現了智能化,調校均采用紅外遙控方式,操作簡單方便。5) 分站含備用電源,當交流斷電時,分站與傳感器由備用電源供電,可連續供電4小時以上。6) 系統分18、站有多種系列供用戶優化配置,分站初始化后,可存儲地面中心站對該分站的報警斷電等控制設置,而且分站可以就地通過紅外遙控器進行手動初始化。7) 在井下分站完全斷電情況下之后恢復供電,即使井下分站與地面中心站失去通訊聯絡,分站也能夠繼續、獨立地進行工作,自動恢復記憶,按照事先給定的要求實現瓦斯超限斷電報警、斷電和復電控制功能,斷電邏輯可實現瓦斯風電閉鎖裝置和瓦斯斷電儀的全部功能。斷電距離大于2.5Km,分站斷電時間小于2S。8) 井下監控分站設計有高可靠性的保護電路和程序糾錯功能,在分站出現故障時,可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動復位并重新啟動單片機投入運行;即使分站仍不能正常運行,也可自動脫離系統,不影響其它19、分站正常工作。9) 分站模擬量與開關量可以隨意互換。不受口的限制,充分提高了分站端口的利用率,使系統設計更加優化。10) 監控分站支持一根四芯電纜帶2臺傳感器的應用,可節省大量電纜,減少施工量和維護量。11) 系統與井下失去通訊聯絡時,分站能存儲最新兩小時數據,恢復通訊后可將此數據傳回中心站主機,以彌補歷史數據。12) 分站具備故障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監控設備未投入正常運行或故障時,立即切斷相關電源并閉鎖;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監控設備工作正常并穩定運行后,自動解鎖。13) 電路設計時,對分站所有與外界聯系的輸入輸出電路部分增加了安全柵隔離電路及保護電路,以防誤接線或線路信號異常等外界因素20、對分站造成的損害,使得系統的可靠性得以進一步提高。14) 下使用的各類傳感器全是礦用本質安全型產品,智能低濃度瓦斯傳感器采用紅外遙控調校,工作電流70mA,催化元件的壽命大于1年,調校期大于一個月,傳輸距離可達2.5Km且可以不帶新鮮空氣在井下進行調零。具有抗H2S中毒的功能。15)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推出了先進的紅外瓦斯傳感器,其使用壽命、調校周期、檢測反應時間等關鍵參數較傳統的熱催化檢測原理有顯著提高。16) 為煤礦加強對瓦斯檢測員的有效管理,系統支持接入瓦斯電子顯示排版裝置,在地面監控軟件上實時記錄每個瓦斯檢員每班的工作情況。17) 系統配接有斷電饋電傳感器,使系統控制斷電的執行21、情況有反饋,一旦發生斷電執行有誤,系統將立即實現報警提示。2.6安全監控系統主要技術指標1) 系統的容量:256個以上分站,輸入端口:4096點,控制輸出:2048點;2) 傳輸距離:分站至交換機的距離3Km,分站至傳感器最大距離2.5Km;3) 傳輸電纜:模擬量傳感器電纜4芯(可接兩個傳感器),開關量傳感器電纜2芯;4) 通訊恢復:自愈0.3s ,反應時間:3S;5) 分站電源箱容量(模擬量、開關量任意互換)KJ90-F16中分站:輸入端口:16點;控制輸出:8點;KJ90-F8中分站:輸入端口:8點;控制輸出:4點;6) 分站電源箱輸入輸出電壓交流輸入電壓36V、127V、220V、38022、V、660V (-25%,+15%)可選本安直流輸出電壓:18V/350mA 12V/450mA;7) 分站電源箱整機最大功率:小于50W;8) 傳感器信號制模擬量:(200-1000)Hz,1-5mA或4-20mA開關量:1mA(停)/5mA(開)或觸點9) 斷電容量: 36V/5A、660V/0.3A;10) 主要監測參數低沼-(04)%或(010)%高低沼-(040)%或(0100)%一氧化碳-(0500)ppm風速-(0.315)m/s溫度-(050)負壓-(-50)Kpa水位-(05)m此外,可以連接電流、電壓、功率等模擬量類傳感器;還可監測設備開停、風門、饋電狀態、風筒、煙霧、電網23、刀閘等開關量傳感器。2.7安全監控系統軟件部分界面2.8監控系統設備布置位置表分站編號名稱型號安裝地點11分站KJ90-F16機電硐室2風速KGF15主平硐總進風巷3溫度GW50(A)機電硐室4甲烷KG9701A機電硐室5局扇開停GT-L(A)122301平巷掘進6甲烷KG9701A122301平巷掘進距出口1015m處7遠程斷電器KDG-1122301平巷掘進配電點(QBZ-80D/660開關2、8端子)8饋電GT-L(A)122301平巷掘進配電點(QBZ-80D/660開關負荷側)9甲烷KG9701A122301平巷掘進距掘進工作面5m處10風筒GFK70(A)122301平巷掘進風筒末24、端11局扇開停GT-L(A)122301上山掘進12甲烷KG9701A122301上山掘進距出口1015m處13遠程斷電器KDG-1122301上山掘進配電點(QBZ-80D/660開關2、8端子)14饋電GT-L(A)122301上山掘進配電點(QBZ-80D/660開關負荷側)15甲烷KG9701A122301上山掘進距掘進工作面5m處16風筒GFK70(A)122301上山掘進風筒末端217分站KJ90-F16井底水倉18局扇開停GT-L(A)122411下山掘進19甲烷KG9701A122411下山掘進距出口1015m處20遠程斷電器KDG-1122411下山掘進配電點(QBZ-80D25、/660開關2、8端子)21饋電GT-L(A)122411下山掘進配電點(QBZ-80D/660開關負荷側)22甲烷KG9701A122411下山掘進距掘進工作面5m處23風筒GFK70(A)122411下山掘進風筒末端24甲烷KG9701A主水倉25液位KGU9901主水倉26水泵開停GT-L(A)主水倉27溫度GW50(A)主水倉28溫度GW50(A)副水倉29甲烷KG9701A副水倉30液位KGU9901副水倉31風速KGF15副斜井總進風巷332分站KJ90-F8風井33一氧化碳GTH500(B)總回風巷34溫度GW50(A)總回風巷35風速KGF15總回風巷36甲烷KG9701A總回26、風巷37風壓GF5Z(A)總回風巷38風門開閉GML(A)總回風巷主風門39風門開閉GML(A)總回風巷副風門40備用主扇開停GT-L(A)風井41主扇開停GT-L(A)風井三 施工組織設計一、魯金銀煤礦KJ90NA安全監控系統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擁有多年和眾多相關重大工程的方案設計、施工、系統集成管理經驗,單位已通過ISO9001:2000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在分院各方面工作進行全面推行。如果我單位有幸獲得本工程項目合同,力爭按照要求圓滿完成本項目的建設。1、工程組織機構實施魯金銀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項目是一個復雜、高要求的工程,為保證工程高效、高質、順利而有序地進行27、,我單位決定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抽調最強的技術力量和調用專業的施工隊伍,組建項目領導小組,形成專門的工程組織機構。組織結構圖2、合同管理在簽定工程合同后,應落實與有關設備供應商的產品質保合同、有關技術協議、有關非標設備材料的加工合同以及其他可能涉及的保險合同、顧問合同等。3、工程技術檔案管理工程技術檔案是施工指導單位向建設單位交工必備的資料,也是工程中處理事故、問題的依據,并為更改、維護、擴建提供依據。我單位將從工程準備開始,匯集整理有關施工原始記錄、文件、各種技術資料、客戶原始資料、合同、文件收發記錄、會議記錄、相關票據等,并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建立工程技術檔案,并嚴格管理(不得遺失、損壞,人28、員調動時要辦理交接手續),直至工程安裝完畢進行試運行。4、設備、材料管理1 礦方提供現場臨時庫房,面積約30-80平方米,以利各種設備材料的堆放。2 礦方倉庫建立倉庫管理制度,搞好進場材料的驗收、保管,按月進行材料盤點,并做好安全、消防等工作。3 根據施工進度、計劃進行收、管、發的工作,及時對設備、材料進行采購、組織運輸進場,保證施工需要。設備、材料的領取要具備完整的手續。4 搞好工具、用具管理,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5 每項施工完成后清理現場,回收、整理余料,防止材料和零部件的丟失,廢料下腳料即時回收。二、工程進度管理1. 由工程總負責人負責工程進度的控制和管理。2. 工程進度計劃表的制定盡可29、能的詳盡、合理、全面,要考慮到多種影響因和不可預料事件,預留時間余量??紤]到與裝修等等單位的配合,施工計劃要統籌安排交叉作業,在不同施工階段安排不同的施工人數,各工序合理穿插,同時制訂切實可行的技術經濟措施。落實各階段工程進度的人員控制、具體任務和工作責任,建立規范的進度控制組織體系。3. 由施工管理小組協調組織施工,對施工人員及時進行工地施工技術交底、新設備安裝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保證每一步施工的順利進行和減少事故發生。每周一次小會,將上一周的施工情況作以小結,將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對照、將影響進度的因素進行分解和分析、找出解決辦法。根據進度計劃編制響應的物資供應計劃,物資順利進場是保證工程順30、利進行的前提。4. 進度計劃全面交底,發動所有施工人員實施進度計劃,要使有關人員能夠明確各項計劃任務的實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層和作業層協調一致。5. 重視與礦方的友好合作,除了準時參加礦方組織的例會外必要時可主動要求礦方主持召開現場協調會,作好施工中各階段、各環節、各專業和各工種的配合工作,及時處理問題及排除各種矛盾,加強各薄弱環節實現動態平衡,保證施工計劃的完成和進度目標的實現。三、施工安全措施1. 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知道,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2. 必須參照井下作業的相關規章條例,嚴格按照井下作業要求進行操作,以確保施工安全,在保證工程順利進31、行的同時達到相關技術要求。3.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確保安全施工。4. 所有機械派專業人員使用。保養。施工前按操作規程進行檢查。5. 施工中嚴格執行電力建設安全施工管理的有關規定,認真采取防護措施,嚴防事故。6. 在動力設備,高壓線路,地下管道。易燃易爆地段以及臨時交通要道附近等特殊環境施工前,經礦方批準后實施。7. 施工人員進入礦區不準喝酒,吸煙。施工時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佩帶自救器,并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8. 進入回風巷道內工作時要攜帶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在瓦斯濃度超過1.0%,CO濃度超過24PPm時,停止作業撤至輔運大巷等進風巷道中。9. 在施工時,輔助人員要隨32、時注意施工區域的CH4濃度變化,當CH4超標時應及時通知熔接員停止施工,馬上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排除,待CH4恢復到安全值以下時才能恢復正常的施工。四 產品售后服務承諾及技術培訓4.1售后服務承諾及措施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生產煤礦綜合監控系統由重慶研究院一家研制、生產,其中的所有設備均提供相應使用說明書及相關技術資料。為用戶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同時還承諾如下:1、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生產的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有專人負責售后服務工作,系統安裝運行后,一般性故障24小時內及時派人趕到現場維修,如遇礦方不能排除的故障,只要收到礦方的函電,2小時內將及時答復,33、12小時內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將及時派人趕到現場服務;2、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生產的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正式驗收移交后,包修期(質保期)為一年,在此期間所有設備,只要不是人為因素損壞,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將免費一切維修費用,如確是質量問題,負責包換;3、 在包修期過后,實行終身維修服務,對產品進行保修時,先修理后付款,對所更換器件只收取少量成本費。每年提供兩次免費上門巡檢服務;4、 KJ90NA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在使用中,如操作維護人員還要求進行再培訓,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也將免費繼續培訓,直到熟練掌握為止;5、 對其售出的軟件產品實行免費升級換代,為用戶提供技34、術支持,不定期為用戶發布產品新技術信息。4.2技術服務站1、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在全國主要中心區域依據其技術優勢均設有技術服務站,以便為用戶提供更及時周到的售后服務。在鄭州、山東、徐州、宿州、河北沙河、淮北、徐州、平頂山、太原、盤江、水城、攀枝花、成都、宜賓等地建有技術服務站。2、 售后服務中心熱線服務電話 :023-65239995 023-65239327023-65200881 023-66683399每個工程都有負責人進行售后服務跟蹤。特別說明:重慶研究院在云南富源縣的經銷商富源縣九洲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富源設有專門的售后服務站,常駐售后服務人員3人。地址:富源縣金牛小區12號聯35、系人:張昌兵網絡化服務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為了完善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利用網絡方面的高新技術,在Internet網上建立了服務網站,開辟了網絡化售后服務手段,在國際互聯網上用戶隨時可通過我們的網站得到諸如單位資訊、新產品信息、技術支持、資料下載、軟件升級,電子郵件通訊(疑難解答,技術討論等)等服務,使得我們的售后服務更加方便快捷。4.3技術培訓計劃1、廠家培訓:(在重慶研究院)可以選擇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對相關系統操作維護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2-4人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學習(免收技術培訓費及伙食費)。內容包括必要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AQ6201-2006新標準的講解。由KJ90NA煤36、礦綜合監控系統總工程師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授課老師,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試,頒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二級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在培訓中,主要注重培訓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前期的技術培訓,使維護人員、操作人員對KJ90NA煤礦綜合監控系統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并能完成日常的操作及維護。2、現場安裝培訓:(在礦上進行)在KJ90NA煤礦綜合安全監控系統安裝時,還要結合現場實際,為期5-7天的時間進行現場指導、講解,使他們較好地掌握系統的操作使用,維護方法及常見的故障處理。由于系統是融電子技術、測量技術、計算機應用、數據通訊等跨學科專業高技術產品,對其操作人員有較高的要求,為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建議,所配備的系統監測人員應具備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技術人員應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且以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自動化專業為宜。由于是地方煤礦但也可適當降低要求和標準。提供技術培訓資料,其它相關產品資料均隨產品配送。通過以上培訓,基本上可以達到以下目的:經過培訓的人員可以完成KJ90NA煤礦綜合安全監控系統的日常維護和使用,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 在使用和一般維護方面可以為礦培養出2名以上系統的技術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