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建筑施工領域高處作業防墜落安全手冊(4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6390
2025-03-06
46頁
7.02MB
1、長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編制2019年12月引言 近年來,建筑施工領域高處墜落事故居高不下,并呈不斷上升趨勢。為了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普及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安全知識,規避高處作業風險,有效防范和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結合長春市建筑施工特點,特制定長春市建筑施工領域高處作業防墜落安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本手冊主要包括:基本常識、臨邊作業、洞口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操作平臺及交叉作業等7個章節,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詳細描述了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熱切希望大家在使用過程中,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本手冊不斷完善。1 基本常識2 臨邊2、作業3 洞口作業4 攀登作業5 懸空作業6 操作平臺7 交叉作業目 錄1 基本常識11.高處作業的相關定義高處作業凡在距墜落高度基準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度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高處作業高度作業區各作業位置距相應墜落高度基準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中的最大值。墜落高度基準面 通過可能墜落范圍內最低處的水平面。2.高處作業分級高處作業按照墜落高度分為四級。不同等級的高處作業必須進行分級管理。1.1高處作業的定義與分級三級:15-30m 二級:5-15m 一級:2-5m 特級 30m以上21.2防護用品使用1.安全帽各零件齊全,功能有效。2.安全帽必須經國家指定的監督檢驗部門按標準進行鑒定,取3、得許可證后方可生產。每個安全帽出廠時,必須有安全帽永久標識、安全防護標識、檢驗部門批量驗證及工廠檢驗合格證。31.2防護用品使用1.現場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掛安全帶。2.安全帶的系掛應符合規范要求。3.現場作業人員使用安全帶應符合國家標準。4.安全帶應高掛低用。5.作業時安全帶應懸掛在安全的固定物上。41.2防護用品使用1.安全網的材質、規格、要求及物理性能、耐火性、阻燃性應滿足先行國家標準安全網GB5725的規定。2.密目式安全立網的網目密度應為 10cm10cm=100cm面積上大于或等于2000目。3.施工現場在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前,應檢查產品分類標記、產品合格證、網目數及網體重量,確認合4、格方可使用。51.2防護用品使用1.采用平網防護時,嚴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網代替平網使用。2.用于電梯井、鋼結構和框架結構及建筑物封閉防護的平網應符合每個系結點上的邊繩應與支撐架靠緊,邊繩的斷裂張力不得小于7kN,系繩網邊應均勻分布,間距不得大于750mm。3.電梯井內平網網體與井壁的空隙不得大于25mm,安全網拉結應牢固。61.高處作業施工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應記錄。對初次作業人員進行培訓。2.高處作業施工前,應按類別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同時應根據要求將各類安全警示燈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警示。3.高處作業施工前,應檢查高處作業的安全5、標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設備,確認完好后,方可進行施工。4.高處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高處作業安全防護用品、用具,并應經專人檢查。5.對施工作業現場所有可能墜落的物料,應及時拆除或采取固定措施。高處作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理干凈;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廢料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放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料時不得拋擲。6.高處作業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的規定,采取防火措施。7.在雨、霜、霧、雪等天氣進行高處作業時,應采取防滑、防凍措施,并應及時清除作業面上的水、冰、6、雪、霜。當遇有 6 級以上強風、濃霧、沙塵暴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進行檢查。1.3作業環境2 臨邊作業72.1臨邊防護1.墜落高度基準面 2m 及以上進行臨邊作業時,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防護欄桿,并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普通防護欄桿,上桿距地面1.2m,下桿應在上桿與擋腳板中間設置。2.當防護欄桿高度大于1.2m時,應增設橫桿,橫桿間距不得大于600mm。3.防護欄桿間距不應大于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82.2樓梯防護及外腳手架封閉1.分層施工的樓梯口、樓梯平臺和梯段邊,應安裝防護欄桿;外設樓梯口、樓梯平臺和7、梯段邊還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封閉。2.建筑物外圍邊沿處,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進行全封閉,有外腳手架的工程,密目式安全立網應設置在腳手架外側立桿上,并與腳手桿緊密連接;沒有外腳手架的工程,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將臨邊全封閉。92.3施工升降機防護1.施工升降機、龍門架和井架物料提升機等各類垂直運輸設備設施與建筑物間設置的通道平臺兩側邊,應設置防護欄桿、擋腳板,并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2.各類垂直運輸接料平臺口應設置高度不低于 1.80m 的樓層防護門,并應設置防外開裝置;多籠井架物料提升機通道中間,應分別設置隔離設施。3 洞口作業10洞口作業:在地面、樓面、屋面和墻面等有可能使人和8、物料墜落,其墜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開口處的高處作業。3.1洞口作業定義與分類樓面豎向洞口非豎向洞口113.2豎向洞口防護1.當豎向洞口邊長小于500mm時應采取封堵措施。2.當豎向洞口邊長大于或等于500mm時,應在臨空一側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護欄桿,并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或工具式欄板封閉,設置擋腳板。123.3非豎向洞口防護1.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在25mm-500mm時,應采用承載力滿足要求的蓋板覆蓋,蓋板四周擱置應均衡,且防止蓋板位移。2.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在500mm-1500mm時,應采用專項設計的蓋板進行覆蓋或防護欄桿等措施,并固定牢固。3.當非豎向洞口短邊邊長大于或等于9、1500mm時,應在洞口作業側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護欄桿,洞口采用安全平網封閉。4.洞口蓋板應能承受不小于1kN的集中荷載救恩不小于2kN/的均布荷載。133.4電梯井口與電梯井道防護1.電梯井口應設置防護門,其高度不應小于1.5m,防護門底端距地面高度不應大于50,并應設置擋腳板。2.在進入電梯安裝施工工序之前,井道內應每隔2層且不大于10m加設一道水平安全網。電梯井內的施工層上部,應設置隔離防護設施。4 攀登作業144 攀登作業攀登作業:在施工現場,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叫攀登作業。154 攀登作業1.登高作業應借助施工通道、梯子及其他攀登設施和用具。10、2.攀登作業設施和用具應牢固可靠;當采用梯子攀爬作業時,踏面荷載不應大于1.1KN;當梯面上有特殊作業時,應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專項設計。3.同一梯子上不得兩人同時作業。在通道處使用梯子作業時,應有專人監護或設置圍欄。4.使用單梯時梯面應與水平面成75夾角,踏步不得缺失,梯格間距宜為300mm,不得墊高使用。5.折梯張開到工作位置的傾角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便攜式金屬梯安全要求GB 12142和便攜式木梯安全要求GB 7059的規定,并應有整體的金屬撐桿或可靠的鎖定裝置。6.使用固定式直梯攀登作業時,當攀登高度超過3m時,宜加設護籠;當攀登高度超過8m時,應設置梯間平臺。164 攀登作業1.鋼結構安裝11、時,應使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設施攀登作業。墜落高度超過2m時,應設置操作平臺。2.當安裝屋架時,應在屋脊處設置扶梯。扶梯踏步間距不應大于400mm。屋架桿件安裝時搭設的操作平臺,應設置防護欄桿或使用作業人員拴掛安全帶的安全繩。174 攀登作業1.深基坑施工應設置扶梯、入坑踏步及專用載人設備或斜道等設施。采用斜道時,應加設間距不大于400mm的防滑條等防滑措施。作業人員嚴禁沿坑壁、支撐或乘運土工具上下。5 懸空作業18 懸空作業:在無立足點或無牢靠立足點的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統稱為懸空高處作業。懸空作業立足處的設置應牢固,并應配置登高和防墜落裝置和設施。5 懸空作業195 懸空作業1.構件吊裝和管12、道安裝時的懸空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結構吊裝,構件宜在地面組裝,安全設施應一并設置;吊裝鋼筋混凝土屋架、梁、柱等大型構件前,應在構件上預先設置登高通道,操作立足點等安全設施;在高空安裝大模板、吊裝第一塊預制構件或單獨的大中型預制構件時,應站在作業平臺上操作;鋼結構安裝施工宜在施工層搭設水平通道,水平通道兩側應設置防護欄桿;當利用鋼梁作為水平通道時,應在鋼梁一側設置連續的安全繩,安全繩宜采用鋼絲繩;鋼結構、管道等安裝施工的安全防護宜采用工具化、定型化設施。2.嚴禁在未固定、無防護設施的構件及管道上進行作業或通行。205 懸空作業3.當利用吊車梁等構件作為水平通道時,臨空面的一側應設置連續的欄桿等13、防護措施。當安全繩為鋼索時,鋼索的一端應采用花籃螺栓收緊;當安全繩為鋼絲繩時,鋼絲繩的自然下垂度不應大于繩長的1/20,并不應大于100mm。215 懸空作業4.模板支撐體系搭設和拆卸的懸空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模板支撐的搭設和拆卸應按規定程序進行,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同時裝拆模板;在墜落基準面 2m及以上高處搭設與拆除柱模板及懸挑結構的模板時,應設置操作平臺;在進行高處拆模作業時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225 懸空作業5.綁扎鋼筋和預應力張拉的懸空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綁扎立柱和墻體鋼筋,不得沿鋼筋骨架攀登或站在骨架上作業;在墜落基準面2m及以上高處綁扎柱鋼筋和進行預應力張拉時,應搭設操作14、平臺。6.混凝土澆筑與結構施工的懸空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澆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上結構構件時,應設置腳手架或操作平臺;懸挑的混凝土梁和檐、外墻和邊柱等結構施工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235 懸空作業7.屋面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作業,當無外腳手架時,應在屋檐邊設置不低于1.5m高的防護欄桿,并應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在輕質型材等屋面上作業;(應搭設臨時走道板,不得在輕質型材上行走;安裝輕質型材板前、應采取在梁下支設安全平網或搭設腳手架等安全防護措施。屋面坡度大于屋面坡度大于2525時,時,防護欄桿不低于防護欄桿不低于1.5m1.5m。245 懸空作業8.外墻作業時15、應符合 下列規定:門窗作業時,應有防墜落措施,操作人員在無安全防護措施時,不得站立在樘子、陽臺欄板上作業;高處作業不得使用座板式單人吊具,不得使用自制吊籃。6 操作平臺256.1移動式操作平臺1.移動式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 10,高度不應超過 5m,高寬比不應大于2:1,施工荷載不應超過1.5kN/。2.移動式操作平臺的輪子與平臺架體連接應牢固,立柱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 80mm,行走輪和導向輪應配有制動器或剎車閘等制動措施。3.移動式行走輪的承載力不應小于 5kN,行走輪制動器的制動力矩不應小于 2.5Nm,移動式操作平臺架體應保持垂直,不得彎曲變形,行走輪的制動器除在移動情況外,均應保持制16、動狀態。4.移動式操作平臺在移動時,操作平臺上不得站人。266.2懸挑卸料平臺1.懸挑式操作平臺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懸挑式操作平臺的擱置點、拉結點、支撐點應設置在主體結構上,且應可靠連接;嚴禁將操作平臺設置在臨時設施上;2.懸挑式操作平臺的懸挑長度不宜大于 5m,承載力需經設計驗收。273.采用斜拉方式的懸挑式操作平臺應在平臺兩邊各設置前后兩道斜拉鋼絲繩,每一道均應作單獨受力計算和設置。4.采用懸臂梁式的操作平臺,應采用型鋼制作懸挑梁或懸挑桁架,不得使用鋼管,其節點應是螺栓或焊接的剛性節點。6.2懸挑卸料平臺型鋼懸挑286.懸挑式鋼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夾連接,鋼絲繩數量應與鋼絲繩直17、徑相匹配,且不得少于 4 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周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6.2懸挑卸料平臺5.懸挑式操作平臺應設置4個吊環,吊運時應使用卡環,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按通用吊環或起重吊環設計,并應滿足強度要求。296.2懸挑卸料平臺7.懸挑式操作平臺的外側應略高于內側;外側應安裝固定的防護欄桿并應設置防護擋板完全封閉。8.不得在懸挑式操作平臺吊運、安裝時上人。9.懸挑平臺應設置限載牌與安全警示牌。306.3落地式操作平臺1.落地式操作平臺的架體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落地式操作平臺高度不應超過 15m,高寬比不應大于3:1;施工平臺的施工荷載不應超過 2.0kN/,當接料平臺的施工荷載超過18、 2.0kN/時,應進行專項設計;操作平臺應與建筑物進行剛性連接或架設防護措施,不得與腳手架連接。用腳手架搭設落地式操作平臺時其結構構造應符合相關腳手架規范的規定,在立桿下部設置底座或墊板、縱向與橫向掃地桿,在外立面設置剪刀撐或斜撐;落地式操作平臺應從底層第一步水平桿起逐層設置連墻件且間隔不應大于 4m,同時應設置水平剪刀撐。連墻件應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并應與建筑結構可靠連接;2.落地式操作平臺的搭設材料及搭設技術要求、允許偏差應符合相關腳手架規范的規定。7 交叉作業317.1墜落半徑1.施工現場立體交叉作業時,下層作業的位置,應處于墜落半徑之外,模板、腳手架等拆除作業應適當增大墜落半19、徑。當達不到規定時,應設置安全防護棚,下方應設置警戒隔離區。交叉作業:在施工現場的垂直空間呈貫通狀態下,凡有可能造成人員或物體墜落的,并處于墜落半徑范圍內的、上下左右不同層面的立體作業。序號上層作業高度墜落半徑12h5325h154315h3054 h306墜落半徑(m)327.2作業防護棚1.當建筑物高度大于 24m、并采用木板搭設時,應搭設雙層防護棚,兩層防護棚的間距不應小于 700mm,防護棚高度不小于4m。337.3通道防護1.處于起重設備的起重機臂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頂部應搭設防護棚。2.施工現場人員進出的通道口應搭設防護棚,不得在安全防護棚頂堆放物料。防護棚的頂棚使用竹笆或膠合板搭設時,應采用雙層搭設,間距不應小于 700mm。347.4防護網1.當采用腳手架搭設安全防護棚架構時,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腳手架標準的規定,對不搭設腳手架和設置安全防護棚時的交叉作業,應設置安全防護網。35結束語 建筑施工屬于高危行業,高處墜落事故更是行業的“焦點”,作為身處一線的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廣泛采納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各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們相信,只要嚴格、切實把好每一道關口,只要自律、自制遵守每一項安全規章制度,高處墜落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關愛你我他,安全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