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工程良好施工工藝(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6615
2025-03-11
25頁
2.46MB
1、1目錄1.設計概況及施工要點.21.1.安全防范工程.21.2.綜合布線系統.21.3.線纜及導管規格參考表.32.施工工藝流程.42.1.電氣導管與線盒安裝.42.2.電纜橋架、線槽敷設.42.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42.4.設備.43.部分節點圖.53.1.纜線吊頂內敷設.53.2.纜線地面線槽敷設.63.3.信息插座.73.4.配線箱.83.5.電纜、光纜穿保護管進入建筑物.94.質量控制要點.94.1.電氣導管與線盒.94.2.電纜橋架、線槽.144.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174.4.設備.185.良好工藝示例.185.1.電氣導管與線盒.185.2.電纜橋架、2、線槽.195.3.電線電纜敷設.205.4.設備.206.現場常見質量缺陷.216.1.電氣導管與線盒.216.2.電纜橋架、線槽.226.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237.編制依據.24 21.1.設計概況及施工要點 設計概況及施工要點 1.1.安全防范工程 1)報警信號傳輸線的耐壓不應低于 AC250,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穿管敷設的通信絕緣導線芯線最小截面積不應小于1.00mm,線槽內敷設線芯不應小于0.75mm,多芯電纜的單股線芯不應小于 0.5mm;2)視頻信號傳輸應根據圖像信號采用基帶傳輸或射頻傳輸,選擇視頻電纜或射頻電纜;電梯轎廂的視頻同軸電纜應采用電梯專用電纜;3)入侵探3、測器安裝在圍墻、柵欄上端時,最下一道光軸與圍墻、柵欄頂端的間距應為150mm10mm,安裝在側面時,應安裝在圍墻、柵欄外側的上端,且入侵探測器與圍墻、柵欄外側的間距應為 175mm25mm。1.2.綜合布線系統 1)分界點(DP)至最遠住戶信息插座的電纜總長度不應大于 150m;2)每戶配線裝置(DD)至戶內最遠用戶終端的信息插座電纜(OC)、設備軟線(EC)和配線裝置(DD)的跳線總長度不應大于 100m;3)信息插座電纜(OC)不應大于 90m;4)配線裝置(DD)的跳線和設備軟線(EC)的總長度不應大于 7.6m;5)弱電箱(壁龕)最小尺寸要求應符合下表 1:表 1 壁龕的最小空間尺寸要4、求 表 1 壁龕的最小空間尺寸要求 壁龕類別 插座 壁龕最小空間尺寸 寬 x 高 x 深(mm)類別 性質 數量 小型 信息插座或光纜插座 戶內 4 300 x 250 x 100 戶外引入 2電纜電視插座 戶內 4戶外引入 2大型 信息插座或光纜插座 戶內 7460 x 610 x 200 或 610 x 460 x 200 戶外引入 2電纜電視插座 戶內 7戶外引入 2注:1、壁龕的凈深 100/200mm 適用于安裝配線設備,如需安裝其他設備,應按實際需要確定;2、插座數量大于表中所列時,壁龕的最小空間應按實際需要確定;3、過線箱的箱體尺寸按鄰近的壁龕規格選取;4、表中插座數量均指但插座5、,如為雙插座,相當于 2 個插座,以此類推;5、在潮濕地區,壁龕內壁應加裝膠合板。31.3.線纜及導管規格參考表 表 2 綜合布線大對數電纜穿管最小管徑 表 2 綜合布線大對數電纜穿管最小管徑 大對數電纜規格 管道走向 保護管最小管徑 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SC)普通碳素鋼電纜套管(MT)聚氯乙烯硬質電線管(PC)和聚氯乙烯半硬質電線管(FPC)套接緊定式鋼管(JDG)和套接扣壓式薄壁鋼管(KBG)25 對(三類)直線管道 20 25 32 25 彎管道 25 32 32 32 50 對(三類)直線管道 25 32 32 32 彎管道 32 40 40 40 100 對(三類)直線管道 406、 50 50 40 彎管道 50 50 65-25 對(五類)直線管道 25 32 40-彎管道 32 40 40-注:1.表中的數據是以電纜的參考外徑計算得出的,電纜參考外徑詳見下表;2.布放橢圓形或扁平形纜線和大對數主干電纜時,直線管道的管徑利用率為 50%,彎管道為 40%。表 3 光纜規格 表 3 光纜規格 規格 參考外徑(mm)光纜截面積(mm2)2 芯 4.7 17 4 芯5.1 20 6 芯5.6 25 8 芯6.2 30 12 芯7.0 38 16 芯7.0 38 18 芯 8.3 54 24 芯 12.6 125 表 4 4 對對絞電纜規格 表 4 4 對對絞電纜規格 規格 7、參考外徑(mm)電纜截面積(mm2)超五類(非屏蔽)5.3 22 超五類(屏蔽)6.5 33 六類(非屏蔽)6.5 33 六類(屏蔽)7.6 45 七類8.5 57 表 5 大對數電纜(非屏蔽)規格 表 5 大對數電纜(非屏蔽)規格 規格 參考外徑(mm)電纜截面積(mm2)25 對(三類)10.7 90 50 對(三類)13.2 137 100 對(三類)18.3 26.3 25 對(五類)13.6 145 42.2.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 2.1.電氣導管與線盒安裝 1.混凝土一次結構內線管預埋:線盒定位安裝線管敷設局部加固固定 2.墻體二次配管:彈線定位墻體剔槽線管、底盒敷設墻體補槽8、成品保護 3.線管明敷:彈線定位支吊架施工線盒安裝管道安裝2.2.電纜橋架、線槽敷設 工作面移交檢查彈線定位預制吊桿吊架安裝(金屬膨脹螺栓安裝)支吊架固定橋架安裝接地保護安裝(電纜敷設完畢后)蓋板安裝防火封堵施工 2.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 1.穿線施工:掃管穿帶線放線及斷線做好線標 2.電纜敷設:電纜牽引到位電纜固定(設置支持點)綁扎電纜標識牌 2.4.設備 設備定位設備安裝接線調試 53.3.部分節點圖 部分節點圖 3.1.纜線吊頂內敷設 1、吊頂內設置集合點的敷設法適用于大開間工作環境;2、從電信間敷設電纜至信息插座的方式適用于樓層面積不大、信息點不多的一般辦公環和家居環境;39、線槽保護管相結合的敷設方式適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布線系統較復雜的場合;4、敞開布放應選用相應等級的防火纜線。63.2.纜線地面線槽敷設 73.3.信息插座 83.4.配線箱 配線箱暗裝 保護管連接配線箱的做法 93.5.電纜、光纜穿保護管進入建筑物 4.4.質量控制要點 質量控制要點 4.1.電氣導管與線盒 1)混凝土一次結構內線管預埋 1.根據圖紙尺寸,先進行線盒定位,并做好相應標記;102.線管施工時,應采用專用工具剪切、折彎;3.線管與線管、線管與線盒應用專用管件連接;4.線管敷設時,管道之間應保持 2cm 以上間距,交叉管道不得超過 3 根;5.金屬的導管必須接地(PE)或接零(PEN)10、可靠;116.線管綁扎固定時,需保證固定點距離接頭距離不大于 300mm,直線段綁扎固定點間距不大于 1m;7.混凝土澆筑時,應排專人現場跟進,及時修復澆筑過程中被破壞的管線,避免修復之前被隱蔽。2)墻體二次配管 1.墻體開槽之前必須彈線定位,然后用切割機切割,切割完成后人工打鑿修整;122.線管盡量居中敷設,要確保管道兩側、線盒周邊有砂漿填塞空間 2cm 以上;成排管道敷設時,需注意保持間距在 2cm 以上;3.線管敷設完成后應用鐵釘和鐵絲進行臨時固定,避免補槽過程中管道起拱、移位;4.線管和底盒埋設時,需考慮到粉刷層厚度,線管需保證 15mm 以上保護層厚度,底盒應與粉刷完墻面齊平;13511、.補槽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 M10 水泥砂漿抹面保護,厚度不小于 15mm,補槽完粉刷之前應用鋼絲網或玻纖網格布覆蓋,避免后期粉刷完成后出現裂縫;6.線管施工完成后,應在線盒內塞泡沫塊封堵,避免粉刷時污染線盒。3)線管明敷 1.根據管道位置走向施工管卡、支吊架,在終端、彎頭中點或柜、臺、箱、盤等邊緣的距離 150500mm范圍內應設有管卡或支吊架;142.管道貼梁底安裝時,應在梁底兩側增加過線盒或明裝彎頭,具體安裝參照下圖做法;3.金屬導管明敷時,與其他管道的距離不應小于下表中要求。4.2.電纜橋架、線槽 1.根據施工圖確定橋架始端到終端位置,沿圖紙標定走向,用粉線袋或畫線沿橋架走向彈線;2.12、支吊架安裝之前應做好防腐措施;153.吊架安裝間距不應超過 3m,垂直橋架支架間距不應超過 2m,在橋架彎頭、三通、四通、末端、伸縮縫等位置 500mm 內應增加支吊架;4.多層橋架安裝時,應注意安裝間距需符合下圖要求;5.橋架施工時需注意保持與其他管道的間距,當遇到易燃易爆氣體管道或熱力管道時,應在其下方敷設,橋架與各工藝管道間距要求見下表:166.當直線段鋼制電纜橋架超過 30m,鋁合金或玻璃鋼電纜橋架超過 15m 時,應設有伸縮節,電纜橋架跨越建筑物伸縮縫處應設置補償裝置;7.鍍鋅電纜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不少于 2 個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的連接固定螺栓,螺母應在橋架外側;8.非鍍鋅橋架連接13、板兩端應跨接銅芯接地線,接地線最小截面積不小于 4mm;179.穿越防火樓板或防火分區墻體時,應采取防火隔離措施。4.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 1.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2.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3.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 36m,工作區為 0.30.6m;光纜在設備端預留長度一般為 510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4.纜線在橋架內垂直敷設時,應在纜線上端和每隔 1.5m 處綁扎固定在纜線支架上,水平敷設時應在纜線首、尾、轉彎以及每間隔14、 5-10m 處進行固定;5.電源線和綜合布線纜線應分隔布放,間距符合下表約定:184.4.設備 1)按照圖紙要求進行設備定位,設備應留有足夠的操作和維修空間;2)讀卡器、開門按鈕等設施的安裝位置應遠離電磁干擾源;3)信號傳輸設備和信號接收設備之間的路徑和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設備技術檔案要求;4)攝像機與云臺的連接線纜長度應滿足攝像機轉動要求;5)攝像機云臺轉動起始點應能滿足設計要求;6)監視器安裝在機柜內時,機柜應有通風散熱措施;7)監視器的外部調節部分應便于操作,屏幕不得受外來光線直射。5.5.良好工藝示例 良好工藝示例 5.1.電氣導管與線盒 預留管口加固定架,防止管道歪斜 線管吊裝時,15、線盒進出線管距離線盒 300mm 內均設置固定支架 電線管在轉彎處統一設置過路盒,確保美觀、簡潔成排線盒并列時,適當錯開,便于后期穿線 195.2.電纜橋架、線槽 轉角、三通處距離轉角位置 300600mm 內設置支架固定,橋架彎通彎曲半徑大于 300mm 時,在彎通中部增設一個支吊架。橋架安裝順直,與建筑棱線平行,支架、橋架表面潔凈無污染,安裝完成后相鄰有明顯功能標識。橋架穿越防火樓板防火封堵表面平滑,周邊齊整。205.3.電線電纜敷設 機柜進線較多時按照接線位置分區捆綁,整體感官較好。戶內箱內線纜擺放整齊。弱電機房設備布置整齊一致、設備接線一致、線槽安裝橫平豎直。5.4.設備 讀卡器安裝方16、正,緊貼墻面,表面無污染 21監控中心設備安裝整齊美觀 機柜內設備安裝整齊,正面無外露電線 機柜安裝整齊、間距均勻 6.6.現場常見質量缺陷 現場常見質量缺陷 6.1.電氣導管與線盒 線管與線盒未用專用鎖扣連接 22線管在板內預埋時出現三管交叉的情況 3 根管并排敷設未保留足夠間距,容易造成墻體空鼓 6.2.電纜橋架、線槽 橋架穿越伸縮縫時無補償措施 橋架穿過墻體時無套管及柔性封堵 橋架連接處不順直,留有明顯縫隙 橋架蓋板變形,拱起 236.3.穿線及橋架(線槽)內布線施工 強電、弱電線纜同橋架敷設,無任何間隔措施,線纜混在一起 戶內箱內線纜雜亂無章 弱電線槽安裝不規范,沒有使用標準配件連接 弱電機柜進線和出線未分區引入,線纜雜亂未歸類 247.7.編制依據 編制依據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339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與施工圖集 08X101-3 鋼導管配線安裝設計圖集 03D301-3 電纜橋架安裝圖集 04D701-3 電纜敷設圖集 D101-17 硬塑料管配線安裝圖集 98D301-2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圖集(第二版)03 電氣工程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5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