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017
2025-03-19
31頁
8.26MB
1、 公示版前言PREFACE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作用,立足景陽鎮發展現狀特征,有機融合上位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空間規劃,統籌安排全鄉各項建設活動,推動鄉村集聚發展和土地資源節約利用,合理配置鄉村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兼顧開發與保護,整合優勢資源,聯動區域,促進景陽鎮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和可2、持續發展,根據青海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等法律法規編制景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落實和深化,是對景陽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是景陽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和各類開發保護活動的基本依據,也是編制景陽鎮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的基本依據。凡在景陽鎮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開發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項政策、規劃的制定,均應符合本規劃。規劃嚴格按照青海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的成果要求,本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說明書、圖件、數據庫和附件等。規劃基3、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規劃至2025年,遠期規劃至2035年。規劃范圍分為鎮域、鎮政府駐地兩個層級。規劃期內因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或重大建設項目等變化導致規劃內容確需修改的,按照法定流程修改。注:本次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區位LOCATION景陽鎮地處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境西南部,位于縣城東南部,鎮政府駐地蘇家堡,距縣城25公里,車程約40分鐘,距西寧市40公里,車程約60分鐘。東連長寧鎮,西南與湟中縣毗鄰,北接黃家寨鎮,總面積為109.27平方千米。大(通)湟(源)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05 鎮駐地規劃5.1空間結構布局06 綜合支撐體系64、.1綜合交通6.2公共服務設施6.3市政公用設施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07 綜合整治與修復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 7.2生態系統修復08 規劃實施8.1規劃傳導8.2實施保障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目標與定位2.1總體定位2.2發展戰略總體格局與結構3.1總體格局3.2控制線約束01020304鎮村統籌發展4.1村鎮體系規劃4.2產業發展戰略 4.3產業發展布局4.4歷史文化保護目錄content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總則0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5、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民族團結、共同富裕,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嚴格遵守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構建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優化景陽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升國土空間品質和利用效率,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方式和高品質生活方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協調 城鄉統籌以人為本 品質提升規劃銜接 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1.1指導思想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1.2規劃6、原則本次規劃范圍為景陽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含鎮域、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范圍:為景陽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 土 空 間,1 9 個 行 政 村,總 面 積 為10927.34公頃。鎮區范圍:為鎮政府駐地的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面積為16.77公頃。1.3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遠期規劃至2035年近期規劃至2025年規劃期限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2.1總體定位2.2發展戰略規劃目標與定位02大通縣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大通縣南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大通縣以現代農業種養殖+鄉村休閑文化旅游為主的農旅型鄉鎮。2.1總體定位2.2發展戰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7、嚴格管控“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合理保護景陽鎮林草資源,科學引導農牧業發展。切實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育,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加強生態修復及生態風險防控,保障區域內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產業為綱、融合發展。以景陽鎮農業種植、養殖和文化旅游資源為基礎,整合資源,推動景陽鎮農業產業發展,做強農業種植養殖,做大農畜產品加工,做好鄉村文化旅游,構建完善產業鏈條,實現三產融合發展。補齊短板、品質提升。加強鎮域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全域安全韌性;優化空間布局,提高用地效率;統籌布局綠地生態系統,推進鄉村風貌改造,優化居民生活環8、境;加快補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鄉發展品質,建設有序和美景陽。區域協調、聯動發展。依托區位交通優勢,加強與大通縣中心城區、西寧市主城區的區域協同發展,聯動長寧等周邊鄉鎮融合發展,持續推進以鎮帶村的鎮村聯動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總體格局與結3.1總體格局3.2控制線約束構03“一核”:即景陽鎮鎮區,是全鎮綜合服務中心,承擔全鎮經濟、社會、文化及公共服務中心職能。“一軸”:即沿S102線形成綜合發展軸。“文化民俗生活帶”:沿蘇西段、鮑崗線道路,串聯鎮內各個文化民俗遺址點,形成文化民俗生活帶。“五區”:圍繞鎮區及鎮區周邊村形成鎮域中部的城鎮綜合服務核;9、圍繞鎮域東部西寧蔬菜科技園、一二三產業園建設項目及集中連片的優質耕地形成現代科技農業發展區;圍繞鎮域東南部的耕地及種養殖產業形成農業發展區;圍繞鎮域西部生態景觀及農業產業形成農業旅游發展區;圍繞鎮域北部山林區域形成生態修復保護區。3.1總體格局構建“一核、一軸、一帶、五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城鎮開發邊界村莊建設邊界 嚴格耕地用途管制,防止耕地“非農化”與“非糧化”,守住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區內禁止進行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不得擅自改變基本農田用途或者占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區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10、整理、復墾或調整為基本農田,規劃期間確實不能整理、復墾或者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2控制線約束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 景陽鎮全域范圍內無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人為活動,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嚴格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連續性和完整性。嚴格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實施規劃用途管制與開發許可制度,并加強與綠地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等協同管控。有序推進開發邊界內城鎮化、11、工業化內涵式發展。嚴控人均村莊用地及戶均宅基地指標,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要求,推動土地集約利用。提升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品質,營造宜居優質的人居環境。挖掘鄉村特色資源,滿足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用地需求。4.1村鎮體系構建4.2產業發展戰略4.3產業空間布局4.4歷史文化保護鎮村統籌發展043個,分別為土關村、哈門村、甘樹灣村。該類村莊發展應應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保持村莊傳統格局的完整性、歷史建筑的真實性和居民生活的延續性,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塑造富有地域鄉土特色的。村莊風貌同時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全面加強鄉風文明與鄉村治理,充分彰顯12、歷史文化、山川風貌等內涵特質,推進特色資源保護與村莊發展的良性互促。15個:分別為。山城村、下崗沖村、上崗沖村、小寨村、大寨村、中嶺村、什家村、后山村、金沖村、龍泉村、大寺村、小寺村、蘭沖村、泉頭村、寺溝村。該類村莊數量較大,是未來宜居鄉村建設的主體。以改善村莊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挖潛村莊內部用地,統籌安排環境整治、土地整治等,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提高農民生產生活質量。1個。為蘇家堡村。該類村莊發展應以轉型升級為主,綜合考慮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要,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引導農村居民就地城鎮化。13個,山城村、上崗沖村、中嶺村、小寨村、后山村、甘樹13、灣村、龍泉村、大寺村、小寺村、蘭沖村、土關村、泉頭村、寺溝村。5個,下崗沖村、哈門村、金沖村、什家村、大寨村。以鎮政府、蘇家堡村委會為依托,完善配套設施,發揮駐地基本公共服務職能。4.1村鎮體系構建 鎮村等級體系中心村基層村鎮政府駐地 城郊融合類村莊分類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特色保護類穩定發展類以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為基礎,壯大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休閑農業和特色文化融合的旅游服務業,形成以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文化旅游業等多領域全功能統籌協調、互補互融、協同發展的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打造大通縣南部重要的旅游目的14、地。一產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一產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依托景陽農業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種植養殖業,發展特色、高效、有機的品牌農業,依托現有的農業產業園,壯大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融入大通縣及西寧市區域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大通縣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4.2產業發展策略二產積極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二產積極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延申農業產業鏈,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提升特色農畜產品品質及品牌效應,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倉儲、冷鏈物流和精深加工,實現生產、加工、流通全產業鏈開發,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打造大通縣南部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15、。三產發展休閑農業和特色文化融合的旅游業三產發展休閑農業和特色文化融合的旅游業深入挖掘景陽生態農業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加強產業鏈橫向拓展,推進農業、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依托景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融入青海省、西寧市及大通縣全域旅游體系,完善配套服務設施,重點發展鄉村農業休閑旅游、文化采風旅游,努力打造區域旅游空間的重要旅游服務節點,大通縣南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五區:依據鎮域各村區位交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規模等級、發展潛力等,劃分為五個產業發展區,即東部現代化農業生產加工區、中部農業種養殖及文化旅游區、西部農業種養殖及生態農業旅游16、區、南部農業種植養殖區、北部農業種植養殖區。4.3產業空間布局構建“一心、一軸、一帶、五區、多節點”的產業空間格局一心:即景陽鎮政府和蘇家堡村,是全鎮的行政辦公、綜合服務中心。一軸:依托主要交通道路S102形成的空間發展軸線。一帶:沿哈門村、甘樹灣村、土關村、蘇家堡村、什家村形成的生態文化旅游帶。多節點:主要是大寨村現代農業產業節點、什家村歷史文化旅游節點、甘樹灣村、哈門村的百卉生態園,什家村休閑文化旅游節點、哈門村休閑文化旅游節點、金沖村生態農業旅游節點、下崗沖村特色種植養殖節點等。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17、鉆探、挖掘等作業。在保護的前提下,可根據其功能、文物價值和場地布局等實際情況,作下列用途: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紀念場館,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展覽場館,旅游觀光場所,宗教活動場所,經營服務場所,其他合法用途。開展創建民間傳統文化展示、交流和宣傳活動,促進景陽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合理利用。保護思路4.3景觀風貌管控挖掘景陽當地的鄉土文化,使其引入到景陽環境景觀的提升改造當中,形成遵循當地人文氣息的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對于現有的建筑風貌進行統一提升和改造,通過對建筑的色彩、表面材料與當地自然景觀的整合,構建與自然和睦、與周圍景觀相協調的建筑風貌與視覺景觀,同時也為當地居民實現“易居、安居、康18、居、逸居”的生存環境和不斷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提供保障。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4.3歷史文化保護5.1空間結構布局鎮駐地規劃05 綜合服務區 包括鎮級、村級行政服務設施、醫療設施和教育設施。物流倉儲區 主要指物流倉儲設施集中的區域。5.1空間結構布局規劃 功能分區居住生活區 指村民居住區域。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6.1綜合交通6.2公共服務設施6.3市政公用設施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綜合支撐體系06鄉村道路規劃各村莊全部實現道路硬化全覆蓋,提升改造道路黑化,形成村村聯通、互聯互通的鄉村道路網絡。公路交通規劃有西寧大環線鐵路19、,在景陽鎮內穿過寺溝村、大寺村、小寺村、什家村、蘇家堡村,在景陽鎮域內不設站。規劃有G0601西寧繞城高速公路。保留現狀省道S102,新增省道S91、S92。城鄉公交完善公共交通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鄉公交服務能力,方便村民的對外出行。6.1綜合交通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外暢內達、服務高效、布局合理、功能明確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文體設施文化體育設施包括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室外健身場地、文化活動中心。可結合實際情況建設村史館、農村文化禮堂。醫療衛生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包括衛生室,可結合實際情況建設防疫站。養老服務 設施社會服務設施包括老年之家,可結合實際情況建設養老服20、務站。教育設施規劃在鎮級 范圍內設置 中心學校、幼 兒園,滿足 九年義務教 育和學齡前 兒童教育。一般村中心村重點村協同型一般村輔助型集中型鎮駐地公共 服務 設施 體系6.2公共服務設施層級配置點不同類型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基層村6.2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鄉鎮層級統籌考慮區位、環境、交通和地方文 化等因素進行布局。基層村以居住于此的村莊居民需求為主要考慮因 素。中心村設置要考慮服務人 口規模與結構,提 供日常生活服務。基層村輔助型中心村協同型鎮政府駐地集中型中心村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鎮域內規劃建設2處垃圾轉運站,分21、別下崗沖村垃圾轉運站和什家村垃圾轉運站。鎮域內垃圾經轉運后,運至西寧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景陽鎮鎮政府駐地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其他村莊有條件的可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條件受限的采用雨污不完全分流制,即污水建設收集管網系統,雨水利用邊溝排放或自然徑流。規劃保留景陽鎮污水處理站和土關村污水處理站,新建其余村莊的污水處理站。完善區域內部配套電網,實施電網改造與升級;增加天然氣供應,穩步發展居民和工商業用氣;提升供熱能力。加強景陽鎮的給水設施建設,提升鎮域供水保障能力,規劃保留現狀的蓄水池、檢查井,引水主管,對現狀供水不能滿足需求的,規劃升級各村蓄水池規模,并對現有老化給水管網進行維護和改造。6.322、市政公用設施給 水 保障城鄉供水安全保障城鄉供水安全能 源 保障能源供給安全穩定保障能源供給安全穩定環 衛 完善環衛設施建完善環衛設施建設設排 水 加強排水體系建設加強排水體系建設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綜合提升鎮駐地、鎮域 河道兩個方面的防洪能力。人防 逐步完善功能配套。救護中心鎮域主路和次路分別為 疏散主通道和次通道,保證救 災通道的有效寬度。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鎮域安全防災規劃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防供水、通道、預警、指揮、疏散等設施。以鎮政府為救災指揮中心,優先保證設施的安全性,提高防護等級。以鎮衛生院作為救護中心,作為應急情況下醫療救援中心。以23、鎮政府廣場為避災場所。鎮政府駐地安全防災規劃識別抗震程度,重要工程提高一級設防。救災指 揮中心避災通道避災場所防洪排澇抗震消防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7.2生態系統修復綜合整治與修復07生態修復建設用地整理推動建設用地騰退,優化村莊建設布局;推動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加強存量挖潛;落實搬遷安置項目,提升人居環境;農用地整理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加強坡耕地整治,推動坡耕地質量提升;以高標準、高品質,實施耕地補充,補充優質耕地本底評價人居環境整治推動建設空間環境整治,提升生活居住品質提升村莊風貌形象整治,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加強水環境治24、理整治,推動集約用水強化生物多樣 性保護山水林田草沙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7.2生態系統修復推動廢棄礦山整治復綠,恢復山林生態環境加強水土流失整治,構建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加強土地沙化區治理加大水土流失區治理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8.1規劃傳導8.2實施保障規劃實施08落實上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 2035年傳導至景陽鎮約束性指標 及內容,規劃分區、重要控制線、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廊道等空間布 局。對村莊的規劃建設進行底線管控,并提出對村級行政設施以及 其它公共設施配置類的相關要求。并將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目標 等約束性指標傳導村莊。上25、位規劃景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8.1規劃傳導傳導體系專項規劃 村莊規劃落實傳導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嚴格考核監督明確責任分工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8.2實施保障景陽鎮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時間2024年8月16日到2024年9月15日,共30天公示方式網 站: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人民政府http:/公 眾 號:大通融媒公眾意見提交途徑電子郵箱:郵寄地址:大通縣自然資源局城鄉規劃服務中心郵 編:810199(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國土空 間總體規劃意見建議”字樣)本規劃所有數據與內容以最終批復為主。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大通縣自然資源局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