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規劃專章(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090
2025-03-20
11頁
528.73KB
1、漢源縣濱湖陽光康養宜居片區消防專章 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 特色農業集中片區 消防規劃專章 (規劃公示版)漢源縣濱湖陽光康養宜居片區消防專章 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目目 錄錄 一、規劃目的.1 二、地位作用.1 三、規劃依據及標準.1 四、規劃原則.2 五、規劃范圍.2 六、規劃期限.3 七、規劃目標.3 八、鎮村體系規劃.3 九、消防安全布局規劃.4 十、公共消防設施規劃.5 十一、農村消防規劃指引.6 十二、森林消防規劃.7 十三、消防協防規劃.8 十四、社會搶險救援規劃.8 十五、組織保障.9 十六、實施計劃.9 十七、政策建議.9 十八、監督機制.9 漢2、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1 一、規劃目的 為優化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以下簡稱“宜東片區”)城鄉消防安全布局,促進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增強該片區抵御火災和處置各種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體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的安全發展,特制定本消防專章。二、地位作用 本消防專章是 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在消防救援領域的細化,是片區開展各類消防設施項目建設和搶險救援工作的重要依據。三、規劃依據及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3、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管理規定 四川省消防條例 四川省公共消防設施條例 四川省消防規劃管理規定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 鄉鎮級片區專項規劃省級工作方案的通知(川自然資發202143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關于印發 鄉鎮級片區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川消函2021348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關于切實推進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川消函20222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聯合印發的通知(川消 2022196 號)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2 城市消防規劃規范(GB510804、-2015)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2010)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 1522017)城市消防站設計規范(GB510542014)鄉鎮消防隊(GB/T35547-2017)鎮規劃標準(GB 50188-2007)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防災避險場所設計規范(GB 51143-2015)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四川省鄉鎮專職消防救援站建設指導手冊(試行)漢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漢源縣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 年)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5、35 年)雅安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 雅安市漢源縣森林防滅火規劃(20202025 年)漢源縣天然氣專項規劃(20202030)漢源縣消防救援大隊提供的其他相關基礎資料 四、規劃原則 1 1、以人為本、安全韌性、以人為本、安全韌性 2 2、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因地制宜、重點突破 3 3、專業統籌、社會協作、專業統籌、社會協作 4 4、系統謀劃、分步實施、系統謀劃、分步實施 五、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與 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一致。涉及宜東鎮、富莊鎮、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6、3 富鄉鄉3個鄉鎮全域,片區內包含26個村(社區),幅員面積646.46km2。六、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 20212035 年,其中近期為 20212025 年,遠期為 20262035 年。七、規劃目標 1 1、總體規劃發展定位、總體規劃發展定位 立足“高山河谷”等自然資源稟賦,依托宜東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片區人口、產業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合,將片區打造成為:以以山地高效特色山地高效特色農產品為農產品為主主的現代農業發展片區的現代農業發展片區。2 2、消防規劃消防規劃目標目標 優化片區消防安全布局,完善公共消防設施,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建設具備宜東片區特色的消防救援隊伍,推進7、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全災種、大應急”綜合救援體系,為本片區和漢源縣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至 2035 年,片區實現科學合理的消防安全布局,構建覆蓋全域的消防應急管理體系,完成城鄉公共消防設施一體化和消防救援裝備現代化建設,形成高效健全的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和社會聯動機制,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八、鎮村體系規劃 1 1、人口規模、人口規模 規劃到 2035 年,規劃常住人口 4.00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約 1.10萬人,鄉村人口 2.90 萬人。2 2、鎮村體系規劃鎮村體系規劃 規劃構建“1 1 個中心鎮、個中心鎮、2 2 個一般鎮、個一般鎮、6 8、6 個中心村個中心村(社區社區)和和 2020個基層村個基層村”的鎮村體系。3 3、村級片區劃分、村級片區劃分 立足各村資源稟賦以及規劃產業將片區劃分為 6 個村級片區。分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4 別為天罡片區、三交片區、大樹片區、陳河片區、富莊片區和富鄉片區。九、消防安全布局規劃 1 1、消防安全布局原則、消防安全布局原則 (1)合理劃分功能分區。(2)科學布局消防通道。(3)充分留足避難空間。2 2、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或設施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或設施 優化調整片區加油加氣站布局,合理確定服務半徑和安全防護距離。城鎮集中建設區內不得9、建設一級加油站、一級天然氣加氣站、一級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和一級加油加氣合建站,不得設置流動的加油站、加氣站。加強燃氣配氣站、高壓燃氣管道、液化氣供氣站、變電站等設施的消防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設置燃氣配氣站、液化氣充裝站及高壓輸氣管的安全防護距離。3 3、城鎮、城鎮老舊老舊棚戶區棚戶區 (1)對現狀耐火等級較低的老舊房屋進行整治和拆遷,逐步提高建筑耐火等級。在舊城更新中應降低建筑密度,嚴格控制建筑間距。(2)改善消防車通道和增加防火隔離帶。(3)加強老舊小區消防供水系統建設,完善消火栓設置,增強消防供水保障。(4)加強舊城區電力系統改造,清理拆換老化電力線,提高供電保障能10、力。4 4、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通道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通道 本片區內主要依托省道 S435 等作為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通道。5 5、防火隔離帶系統防火隔離帶系統 防火隔離帶在規劃時應確保距離和隔離物相結合,可利用道路、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5 廣場、水域等進行設置,一般 34km 間距設置主干防火隔離帶。6 6、防災避難疏散場所、防災避難疏散場所 (1)固定避難場所。規劃依托學校、公園及廣場等公共設施在宜東鎮、富莊鎮設置固定避難場所。(2)緊急避難場所。規劃結合片區應急體系專項規劃,充分利用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公園、廣場、學校等,擴改建11、分布合理、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管理規范的緊急避難場所。十、公共消防設施規劃 1 1、消防救援體系、消防救援體系 規劃形成中心消防救援站(宜東鎮)鄉鎮消防隊(富莊鎮、富鄉鄉)微型消防站(各村社)三級消防救援體系。2 2、消防站(隊)布局、消防站(隊)布局 規劃將宜東鎮現狀消防站提升為二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富莊鎮、富鄉鄉分別新建鄉鎮志愿消防隊鄉鎮志愿消防隊,并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在鄉鎮政府內,依托鄉鎮消防隊同步建設鄉鎮應急隊;各行政村(社區)設置微微型消防站型消防站,同步建設村(社區)應急分隊。3 3、消防救援通道消防救援通道 省道 S435 為區域聯系的消防救援主通道;片區內全部鄉12、道、消防水源連接道及三個鄉鎮鎮區內的市政道路為片區消防救援通道;鎮區支路、村道及小區、組團、村民聚居區內部道路為聚居區消防救援通道。4 4、消防水源消防水源 宜東鎮依托宜東水廠作為鎮區的消防主水源。富莊鎮依托富莊水廠作為鎮區及相鄰片區的消防主水源。富鄉鄉依托富鄉(五星)水廠負責其鎮區消防用水。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6 片區內其它農村地區應結合聚居點規劃布局和分散供水系統,充分利用溪流、山泉、湖泊、水塘、灌渠等天然水源及人工水體,構建農村地區的消防水源系統。5 5、消防供水、消防供水 完善片區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取水平臺建設。鎮區消13、防供水由市政給水管網統一供給,農村(社區)以及農村小型聚居點應因地制宜建設消防蓄水池,并充分利用片區現有塘、堰、溝渠,建設消防取水平臺,提高鄉村初起火災撲救能力。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按照應按規范要求完善消防供水設施建設。5 5、消防通信消防通信 片區內城鎮 119 報警服務臺與各消防站(隊)之間應至少設一條火警調度專線,與滅火救援有關單位應至少設 1 條火警調度專線或數據指令調度通道;與消防重點保護單位之間應設 1 條火警調度專線。依托片區移動通信“5G”網絡,組建消防無線通信系統,實現火場無線通信“三級組網”和無線有線匯接。建立火災現場 4G/5G 圖像實時傳輸系統,完善消防地理信息系統。6 614、消防應急物資儲備消防應急物資儲備 在宜東鎮建設片區消防應急物資儲備站,富莊鎮、富鄉鄉分別建設鎮級消防應急物資儲備點。片區每個行政村(社區)各建設一個村級應急物資儲備點,并按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完備物資儲備。十一、農村消防規劃指引 1 1、農村消防安全布局、農村消防安全布局 對于易受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以及危險品設施影響的村莊及村民聚居點,采取相應措施加強防范或實施搬遷。新建聚居點及現狀村莊整治與改造時,要充分考慮消防設施的布局與消防通道的貫通。村莊用地布局應符合 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2010)的有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15、院 7 關規定。2 2、農村公共消防設施農村公共消防設施 規劃片區各行政村(社區)分別設置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應納入消防救援機構統一調度指揮體系,接受消防救援機構的統一調度。村莊之間和村莊內的主要道路應滿足消防車的通行要求,消防車通道應保持暢通,嚴禁設置路障。農村消防水源應由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并配備相應的消防車、機動消防泵、水帶、水槍等消防設施。不具備給水管網條件或室外消防供水系統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的農村,應建設消防水池或利用天然水源。農村應設火警電話,微型消防救援站與片區消防通信指揮中心、供水、供電、供氣等部門應有可靠的消防通信網絡,推進農村應急消防救援廣播系統建設。3 316、農村建筑防火要求農村建筑防火要求 農村建筑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一、二級,嚴格限制建造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不同耐火等級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及“三合一”建筑場所防火要求應符合農村防火規范(GB50039-2010)的規定。4 4、農村火災危險源管控農村火災危險源管控 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等火災危險源的管控,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農村火災的發生。十二、森林消防規劃 1 1、片區森林火險等級片區森林火險等級 根據雅安市漢源縣森林防滅火規劃(20202025 年)本片區的宜東鎮、富莊鎮、富鄉鄉均為森林火災高風險區。2 2、森林消防森林消防規劃規劃 對片區內森林開展專項整治工程,配置撲滅火裝備及工17、作人員。建設林區防火通道,森林防滅火道路等級公路執行林區公路工程技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8 術標準及相應規范的有關規定,森林防滅火道路的布設應盡量考慮與其他道路結合并聯接成網,盡量兼顧道路阻火作用。依據片區地形地貌和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合理建設自然障礙阻隔、工程阻隔和生物阻隔等森林火災阻隔系統,防止火災蔓延擴展。在片區森林資源分布集中、敏感性高、火源控制難度大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森林火情 24 小時不間斷探測和自動報警。同時在主要林區道路節點設置人員、車輛監控預警系統裝置,提高林火預警監測能力和水平,嚴禁攜帶18、火種進入林區。在片區配置森林防火衛星通信及應急指揮機動通信系統,在適當位置建設直升機停機坪,利用直升機輔助片區內森林滅火、救援工作,提升森林火災撲救能力。十三、消防協防規劃 1 1、區域協防、區域協防 根據四川省“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 雅安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劃,片區消防應與漢源縣域、雅安市域及更大區域內的各級各類消防站(隊)應建立起聯勤聯訓、協同作戰和跨域救援協作機制。2 2、部門協防、部門協防 建立健全消防救援部門與城鄉給水、電力、燃氣、通信、交通、醫療、氣象、地震等部門的協防配合機制,構建全社會消防治理共同體。十四、社會搶險救援規劃 規劃建成符合宜東片區災害事故特點的19、全災種專業救援隊伍,結合漢源縣地質災害救援分隊、抗洪搶險專業救援隊、隧道事故救援隊等建設,分別在片區內指導建立起相應的志愿隊伍。漢源縣流沙河上游生態有機特色農業集中片區消防專章(公示版)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9 十五、組織保障 漢源縣人民政府應加強片區消防工作組織領導,制定有效的工作機制和規程,召開規劃實施協調會,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解決規劃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縣消防救援大隊應履行綜合監管職責,會同相關部門(單位)依法落實責任,系統謀劃推動規劃實施的方法和舉措,做好規劃內容的統籌銜接,明確規劃建設任務,加強工作指導,確保規劃落地落實。十六、實施計劃 片區消防規劃建設應與國民經濟和社會20、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鎮區詳細規劃等相協調,分步分期實施,為城鎮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加快城鄉消防水源建設,合理規劃建設農村消防蓄水池。加強消防通信系統建設。推進消防救援通道、消防栓等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及管理,建設智慧消防。強化“輕騎兵”前突小隊和“志愿消防速報員”隊伍建設。實施微型消防站達標創建活動。加強消防裝備體系建設,提升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十七、政策建議 1 1、建立健全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政策保障機制規劃實施政策保障機制 2 2、加強加強規劃實施資金保障規劃實施資金保障 3 3、加大加大部門協調部門協調促進促進數據共享數據共享 4 4、完善完善多種形式消防救援力量建設多種形式消防救援力量建設 5 5、提高全社會消防意識提高全社會消防意識 十八、監督機制 建立規劃動態監督評估機制,對違反本消防專章的行為必須及時預警和嚴肅處理,強化規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對消防站點規劃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嚴禁擅自改變用地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