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157
2025-03-21
26頁
9.02MB
1、 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 年)文 本 (規劃公示版)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目目 錄錄 前前 言言.1 第一章第一章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3 第一條 主要依據.3 第二條 指導思想.5 第三條 規劃原則.5 第四條 規劃目標.6 第二章第二章 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消防安全風險評估.6 第五條 縣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方法.6 第六條 縣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結論.7 第七條 消防安全分區管控.7 第三章第三章 縣域消防規劃縣域消防規劃.7 第八條 縣域消防安全總體布局及要求.7 第九條 縣域公共消防設施體系規劃.10 第十條 農村消防規劃指引.12 第十一條 森2、林消防規劃.13 第十二條 消防協防規劃.14 第十三條 社會搶險救援規劃.15 第四章第四章 中心城區消中心城區消防規劃防規劃.15 第十四條 中心城區消防安全布局.15 第十五條 消防站規劃.17 第十六條 消防車通道規劃.18 第十七條 消防供水規劃.18 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第十八條 消防通信和智慧消防規劃.19 第十九條 消防供電規劃.19 第五章第五章 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19 第二十條 規劃傳導.19 第二十一條 近期建設.20 第二十二條 組織保障.20 第二十三條 政策機制.21 第二十四條 監督評估.21 第二十五條 規劃修改.21 漢3、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 前前 言言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重大決策部署,優化漢源縣城鄉消防安全布局,增強城鄉抵御火災和處置各種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綜合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的安全發展,根據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印發的 關于切實推進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漢源縣實際情況,特編制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漢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漢源總規)和雅安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的深化落實,是規劃期內漢源縣涉及空間利用在4、消防救援領域的專項規劃,是完善全縣公共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配置,提高整體消防救援能力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專門安排,是漢源縣域內開展各類消防設施建設和搶險救援工作的重要依據。本規劃期限與漢源總規一致,為 2021 至 2035 年,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規劃分為縣域和中心城區兩個層級。縣域即漢源縣行政管轄區,包括 21個鄉鎮(12 個鎮,9 個鄉,其中 5 個少數民族鄉),總面積 2215平方公里。中心城區范圍依據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包括富林鎮蘿卜崗半島、富泉鎮富泉社區,面積 5.61 平方公里。本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附表、圖件、說明書、矢量數據等5、,經法定程序批準后,規劃文本與圖件具有同等效力。文本中加“下劃線”條文為本規劃強制性內容,是對規劃實施進行監督檢查的基本依據,違反強制性內容進行建設的,應當按照嚴重影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2 響本規劃行為,依法進行查處。本規劃自漢源縣人民政府批準之日起生效,由漢源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解釋。規劃實施過程中由于上位規劃修編及其他實際情況確需修改本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并向原審批機關報告。漢源縣消防事業規劃建設管理除應遵守本規劃外,尚應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及技術標準規范等。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3 第第一一6、章章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 第一條 主要依據 1 1.法律法規依據法律法規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21 年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年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正)城市消防規劃建設管理規定(1990 年施行)四川省消防條例(2011 年修訂)四川省消防規劃管理規定(2015 年施行)四川省公共消防設施條例(2021 年施行)2.2.國省國省政策依據政策依據 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四川省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方案(川委廳20208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 關于明確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要求的通知(27、021.1.28)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 關于印發的通知(川消函2021348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 關于切實推進消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川消函20222 號)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關于聯合印發的通知(川消2022196 號)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4 3.3.技術規范技術規范依據依據 城市消防規劃規范(GB 510802015)農村防火規范(GB 500392010)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 1522017)城市消防站設計規范(GB 510542014)鄉鎮消防隊(GB/T 355472017)鎮規劃標準(GB 501882007)建筑設計防火規8、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2014)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范(GB 503132013)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GB 501562021)防災避險場所設計規范(GB 511432015)消防設施通用規范(GB 55036202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 550372022)森林防火工程技術標準(LYJ 12791)消防應急救援 通則(GB/T 291762012)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四川省古城鎮村落消防安全評估規范(DB51/9、T 2700-2020)四川省鄉鎮專職消防救援站建設指導手冊(2022 年版)四川省鄉鎮級片區消防專項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設計指南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5 (試行)4.4.其他文件依據其他文件依據 漢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漢源縣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 年)雅安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 雅安市漢源縣森林防滅火規劃(20202025 年)漢源縣天然氣專項規劃(20202030)漢源縣中心城區、九襄鎮、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漢源縣消防救援大隊提供的其他相關基礎資料。第二條 指導思想 堅定以習近平10、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和系列講話、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兩個大局,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夯基礎、補短板、優機制、強監管、提能力”為主要任務,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全力實現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漢源提供堅實的消防安全保障。第三條 規劃原則 1 1.以人為本、安全11、韌性以人為本、安全韌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守消防安全底線,構建人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6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鄉安全韌性新格局。2 2.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因地制宜、重點突破 構建“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力量體系,結合漢源特點,加強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火災防控和綜合應急救援能力。3 3.專業統籌、社會協作專業統籌、社會協作 積極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采取以專職消防為主,企業、社會消防協同作戰的消防體系。提倡公眾參與,增強全民消防意識。4 4.系統謀劃、分步實施系統謀劃、分步實施 落實上位規劃有關要求并與相關專項規劃充分銜接,實現統一規劃,遠近結合,提高12、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第四條 規劃目標 規劃至 2025 年,漢源縣應補齊公共消防設施短板,完善城鄉消防站(隊)及裝備建設,社會火災防控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有效提升,初步構建與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消防安全體系。規劃至 2035 年,漢源縣將實現科學合理的城鄉消防安全布局,構建覆蓋漢源縣全域的消防應急管理體系,完成城鄉公共消防設施一體化建設,形成高效健全的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和社會聯動機制,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第第二二章章 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消防安全風險評估 第五條 縣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方法 本次規劃采用模糊量化評估法。用核密度法和數理統計法對單因子火災風險進行分析。漢源縣城13、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7 第六條 縣域消防安全風險評估結論 1 1.高風險區高風險區,占縣域總面積的比例約為 49.7%。2 2.中風險區中風險區,占縣域總面積的比例約為 43.4%。3 3.低風險區低風險區,占縣域總面積的比例約為 6.9%。第七條 消防安全分區管控 1.1.消防安全高風險區。消防安全高風險區。為重點消防地區,應采取最嚴格的消防管控措施,加強各類火災隱患排查,嚴控野外火源,建立高效的火災預警系統;配備完善的專業消防隊伍和消防裝備,確保公共消防設施保障有力;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增強高風險場所人員的消防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2 2.消防安全消防安全中中風險區14、。風險區。為次重點消防地區,應完善消防管控措施,制定詳細的消防預案,加強消防巡查和日常管理;加快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普及中風險場所人員消防安全知識。3 3.消防安全消防安全低低風險區。風險區。為一般消防地區,應因地制宜采取消防管控措施,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防患于未來;補齊公共消防設施短板;深化社會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第第三三章章 縣域縣域消防規劃消防規劃 第八條 縣域消防安全總體布局及要求 縣域城鄉建設用地呈組團式分散布局,工業園區、倉儲物流組團相對獨立,與生活居住和綜合服務組團有較大的隔離空間,結合風險評估分析,縣域城鄉建設用地空間布局15、總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8 1 1.工業園區布局工業園區布局及及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依托四川漢源工業園區“一區兩園”的布局集中安排全縣工業,工業園區與城鎮居住、公服、商業等人口聚集區應留足安全防護距離。嚴禁在甘溪壩工業園區進駐危險化學品企業。對萬里工業園區內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按照相關政策、規范要求定期進行安全評價并完善安全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2 2.倉儲物流園區倉儲物流園區布局布局及及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縣域內主要設置 4 處倉儲物流園區,對城鎮集貿市場周邊的臨時小型倉儲場所進行合理整合。倉儲區應重點核查其內部及周邊公共消防設施的完16、備性,確保與園區規模相匹配。3 3.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或設施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或設施布局布局及及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優化調整縣域加油加氣站布局,根據服務半徑和安全防護距離,逐步拆除現狀設置不合理的加油加氣站。城鎮集中建設區內不得建設一級加油站、一級天然氣加氣站、一級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和一級加油加氣合建站,不得設置流動的加油站、加氣站。加強現狀燃氣配氣站、高壓燃氣管道、液化氣供氣站等設施的消防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 燃氣工程項目規范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等相關規定設置燃氣配氣站、液化氣充裝站及高壓輸氣管的安全防護距離。4 4.城鎮老舊城鎮老舊街街區區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1)對九襄鎮、唐家鎮、宜東鎮、富莊鎮、17、河南鄉和清溪鎮等老街內的耐火等級較低房屋進行整治和拆遷,逐步提高建筑耐火等級。在城市更新中應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并結合城市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9 更新專項規劃降低建筑密度,嚴格控制建筑間距。(2)改善消防車通道和增加防火隔離帶。(3)加強老舊小區消防供水系統建設,完善消火栓設置,增強消防供水保障。(4)加強舊城區電力系統改造,清理拆換老化電力線,提高供電保障能力。5 5.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管控要求管控要求 (1)對縣域內的古城鎮村落應按四川省古城鎮村落消防安全評估規范要求進行消防安全評估,并根據評估報告進行消防安全規劃設計。(2)全縣各18、級文物保護單位應根據其保護等級、所處位置、歷史價值及火災危險性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禁止搭建違章建筑,特別是易燃建筑。(3)文物保護單位與相鄰建筑之間進行防火分隔,必須結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留出足夠的防火間距。古建筑保護區的通道、出入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堵塞和侵占。(4)完善文物單位的公共消防設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應配置微型消防站。(5)嚴格控制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等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危險品,現有危及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等安全的易燃易爆設施和違章建筑應限期搬遷和拆除。(6)不得利用文物保護單位開發建設餐飲娛樂設施19、。(7)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區應合理設置防火控制區,防火控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0 制區內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 2 萬平方米。(8)縣域內歷史建筑的消防安全應按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設計指南(試行)相關要求執行。6 6.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通道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通道 縣域內主要依托國道 G108(含復線)、G245、省道 S435、S540(規劃)等為區域性危險品運輸通道。7 7.防災避難疏散場所防災避難疏散場所 規劃依托漢源縣體育場館、各級中小學、綠地公園等設置固定避難場所。充分利用縣域內各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公園、廣場、小區綠地等,新(改)建分布20、合理、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管理規范的緊急避難場所。第九條 縣域公共消防設施體系規劃 1 1.消防救援體系消防救援體系 規劃形成縣級消防救援指揮中心中心消防救援站鄉鎮消防隊微型消防站四級消防救援體系。2 2.縣域消防分區縣域消防分區 結合漢源縣鄉鎮級片區劃定成果,全縣共劃分為富林、九襄、宜東、大樹、安樂五大消防分區。各分區內消防站(隊)的設置標準應滿足國省相關標準要求。3 3.消防站(隊)布局消防站(隊)布局 全縣共設置特勤消防站 1 座,即萬里工業園區特勤消防站;一級普通消防站 2 座,即中心城區蘿卜崗及九襄鎮消防站;二級普通消防站 2 座,即中心城區富泉及唐家鎮消防站;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 321、 處,即宜東鎮、大樹鎮、烏斯河鎮專職消防隊;其余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1 各鄉鎮因地制宜共設置鄉鎮志愿消防隊 14 處;各行政村(社區)建成微型消防站。4 4.消防救援通道消防救援通道 (1)區域級消防救援通道 主要包括:京昆高速、峨漢高速、國道 G108(含復線)、G245、省道 S435、S540 等主要對外聯系道路。(2)片區消防救援通道 主要包括九宜公路、皇烏路、方村埡口轎頂山團寶山道路等縣鄉道,消防水源連接道及中心城區主次干道、各鎮區內的市政道路。(3)聚居區消防救援通道 主要由城(鎮)區支路、村道及小區、組團、村民聚居區內部道路組成。5 5.消防水源22、消防水源 縣域內消防水源主要依托各城鎮水廠,與生活、生產用水共網,以集中供水為主,天然水源分散供水為補充。縣域內其它農村地區應結合聚居點規劃布局和分散供水系統,充分利用溪流、山泉、湖泊、水塘、灌渠等天然水源及人工水體或因地制宜建設消防水池,構建農村地區的消防水源系統。6 6.消防通信消防通信 漢源縣消防調度指揮中心設在縣消防救援大隊內,與縣委縣政府、相關部門機構、滅火救援有關單位建立完善三級通信網絡。7 7.消防應急物資儲備消防應急物資儲備 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2 全縣應建立規范化消防物資儲備點,完善應急救災物資儲備,提升消防救援類搶險救災物資保障能力。第十條23、 農村消防規劃指引 1 1.農村消防安全布局農村消防安全布局 對縣域內易受洪澇災害、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以及危險品設施影響的村莊及村民聚居點,應采取科學措施加強防范或實施避險搬遷。新建聚居點及現狀村莊整治與改造時,要充分考慮消防設施的布局與消防通道的貫通。村莊用地布局應符合農村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2 2.農村公共消防設施農村公共消防設施 (1)微型消防站規劃 規劃縣域內各行政村(社區)應因地制宜地建設微型消防站,農村微型消防站的標準可按 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試行)要求設置,其裝備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配置。微型消防站應納入消防救援機構統一調度指揮體系,接受消防救援機構的統一調度。(2)其他消防公24、共設施規劃 村莊之間和村莊內的主要道路應滿足消防車的通行要求,消防車通道應保持暢通,嚴禁設置路障。農村消防水源應由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并配備相應的消防車、機動消防泵、水帶、水槍等消防設施。不具備給水管網條件或室外消防供水系統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的農村,應建設消防水池或利用天然水源。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3 農村應設火警電話,微型消防救援站與縣消防通信指揮中心、供水、供電、供氣等部門應有可靠的消防通信網絡,推進農村應急消防救援廣播系統建設。3 3.農村建筑防火要求農村建筑防火要求 農村建筑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嚴格限制建造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不同耐火等25、級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及“三合一”建筑場所防火要求應符合農村防火規范的規定。4 4.農村火災危險源管控農村火災危險源管控 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用火、用電、用氣、用油等火災危險源的管控,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農村火災的發生。第十一條 森林消防規劃 1 1.森林火險等級森林火險等級 根據雅安市漢源縣森林防滅火規劃(20202025 年),漢源縣森林火險等級為級火險單位。2 2.森林消防隊伍森林消防隊伍 依托九襄一級普通消防站建設漢源縣森林消防救援站,規劃改擴建安樂鎮國有林場管護站 1 座,新建管護站 2 座(九襄鎮、馬烈鄉)。3 3.森林防滅火通道森林防滅火通道 森林防滅火道路等級應執行林區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及26、相應規范,森林防滅火道路的布設應盡量考慮與其他道路結合并聯接成網,盡量兼顧道路阻火作用。4 4.森林消防水源森林消防水源 結合縣域實際,在充分利用天然水源的基礎上,按照森林消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4 防車取水半徑 5 公里配套建設以水滅火水源地,為“以水滅火”提供保障。5 5.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 在全縣森林資源分布集中、敏感性高、火源控制難度大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建設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森林火情 24 小時不間斷探測和自動報警。6 6.森林防火通信系統森林防火通信系統 在縣域內公共通信網存在盲區的林區補建通信基站,完善超短波數字通信系統建27、設;配置森林防火衛星通信及現場衛星應急監測指揮系統,提高森林防滅火指揮通信效率。7 7.林火阻隔系統林火阻隔系統 依據縣域地形地貌和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建設自然障礙阻隔、工程阻隔及生物阻隔等林火阻隔系統。第十二條 消防協防規劃 1 1.區域協防區域協防 漢源縣消防救援大隊應與周邊區縣、雅安市域及更大區域內的各級各類消防站(隊)建立起聯勤聯訓、協同作戰和跨域救援協作機制。2 2.部門協防部門協防 建立健全縣消防救援機構與城鄉給水、電力、燃氣、通信、交通、醫療、氣象、地震等部門的協防配合機制,構建全社會消防治理共同體。在漢源縣應急指揮中心的統籌下,建立統一的消防應急救援調度指揮平臺,形成上下貫通、左28、右銜接、部門協同的調度指揮網絡,發揮好消防救援機構的綜合協調優勢和各相關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5 部門的專業優勢。第十三條 社會搶險救援規劃 構建“全災種、大應急”的綜合救援體系,縣消防救援機構應在常態化社會民生服務中為民排憂解難,并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中發揮專業隊伍優勢,進行應急搶險救援。第第四四章章 中心城中心城區消防規劃區消防規劃 第十四條 中心城區消防安全布局 1 1.工業園區消防安全工業園區消防安全 至 2035 年,中心城區工礦用地將逐一騰退,現狀工業逐步向漢源工業園區(萬里、甘溪壩)集中,城區范圍內不再布置工業用地,工29、業火災風險較低。2 2.物流倉儲區消防安全物流倉儲區消防安全 至 2035 年,中心城區倉儲用地實現向漢源工業園區和唐富物流園區轉移,城區不再布置倉儲用地,倉儲火災風險較低。3 3.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和設施消防安全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和設施消防安全 (1)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儲。遠期中心城區內無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儲場所,可較大程度消除這方面的消防安全隱患。(2)加油加氣站。中心城區內應嚴格控制城市加油加氣站的規模和布局,不得建設一級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CNG 加氣母站,不得設置流動的加油站加氣站。加油加氣站消防安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有關規定。(3)城市燃氣設30、施。城市燃氣管線與周圍建筑和設施之間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6 的安全距離應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燃氣工程項目規范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4)電動車充換電設施。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含新能源汽車交換電站、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的規劃選址應符合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導則的相關要求,與漢源縣電動汽車發展規劃相適應并與城區電網規劃相結合。電動汽車充換電站需進行消防安全評估,進行合理分區,保證電力設施的防火性能達標,站內危險品儲存設施應符合相關標準。(5)危險品運輸線路及禁運區。規劃國道 G108、省道 S435為中心城區的危險品主要運輸線路。規劃危險品禁運區域主要包括蘿卜31、崗半島片區,全天禁止危險品運輸。其余路段采取限時通行的辦法,白天禁止危險品運輸車輛通行。4 4.城市老舊城市老舊居民居民區消防安全區消防安全 中心城區劃定老舊小區共 41 個,通過對現狀建筑進行局部改建、功能置換、修繕翻新,以及對建筑所在區域進行配套設施完善等建設活動,促進老舊小區消防安全環境改善提升。結合城市更新規劃,重點對現狀濱湖社區、飲泉社區、西園社區等耐火等級較低的老舊房進行整治和局部拆遷,逐步提高建筑耐火等級,完善消防設施。5 5.城市地下空城市地下空間消防安全間消防安全 地下空間的建設應該嚴格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等國家相關規范的要求,合理設置防火分區和防煙32、分區。6 6.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高層建筑消防安全 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7 高層建筑設計必須嚴格執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要求,加強高層建筑周邊環境治理和配套消防設施建設,保證舉高消防車滅火救援作業面,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提高高層建筑室外供水保障率。7 7.防火隔離帶及避難疏散系統防火隔離帶及避難疏散系統 中心城區依托漢源湖、流沙河、生態隔離帶、城市主干道、松林溝公園、人民公園、濱湖公園等設置主要防火隔離帶。規劃依托漢源體育場、漢源二中、富林四小、富泉明德小學在中心城區設置 4 處固定避難場所。依托城區公共綠地、廣場、小學等設置若干緊急避難場所。規劃對外應急疏散及33、救援主通道為京昆高速、峨漢高速、國道 G108 和省道 S435,城區內依托城市主、次干路和支路系統,選擇與規劃防災避難場所相關連的道路,加以優化和改造,形成防災疏散網絡系統。第十五條 消防站規劃 中心城區共設置 2 座消防站,其中規劃新建 1 座消防站,現狀升級 1 座消防站。1 1.蘿卜崗消防站蘿卜崗消防站 蘿卜崗消防站為現狀漢源縣消防救援大隊駐地,規劃將其升級為城市一級普通消防站,主要負責縣城蘿卜崗半島片區消防救援任務,包含流沙河社區、西園社區、濱湖社區、飲泉社區、市榮社區及周邊鄉鎮。2 2.富泉消防站富泉消防站 規劃在富泉片區新建 1 座城市二級普通消防站。該站主要負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34、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8 責縣城富泉片區消防救援任務,主要包含富泉社區及周邊鄉鎮。城市消防站執勤車輛的主出入口距醫院、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影劇院、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的主要疏散出口和公交站臺的距離不應小于 50 米;消防站與加油站、加氣站等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距離不應小于 50 米。第十六條 消防車通道規劃 中心城區消防車通道形成“三平行兩聯絡一環”的主干結構,整個消防車通道結合山地城市特點,基本采用靈活的自由式道路布局形式。第十七條 消防供水規劃 1 1.消防用水量預測消防用水量預測 中心城區消防用水按火災同時發生次數 2 次,一次滅火用水量為 35 升/秒,235、 小時延時計。2 2.消防水源消防水源 中心城區消防供水與城市生活、生產共用一套管網系統,消防水源主要由漢源縣城水廠(富林水廠)提供。結合漢源湖和環湖道路,中心城區規劃設置消防取水碼頭 3處,其中蘿卜崗半島區 2 處,富泉片區 1 處。3 3.消防供水管網消防供水管網 中心城區接市政消火栓的環狀給水管網的管徑不應小于DN150,枝狀管網的管徑不宜小于 DN200。城市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于 0.14 兆帕,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于 15 升/秒,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于 0.10 兆帕。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1936、 4 4.市政消火栓市政消火栓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 150 米,間距不應大于 120米。第十八條 消防通信和智慧消防規劃 中心城區消防通信規劃應在縣域消防通信體系下深化和完善,重點建設智慧消防系統。智慧消防是以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為支撐,基于區塊鏈技術+大數據等技術創新,全面促進信息化與消防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第十九條 消防供電規劃 加強中心城區配電網改造,及時消除供電線路、變壓器等設施的火災隱患。嚴格執行電力法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城市電力規劃規范等法律法規,按相關要求保護中心城區變電站及電力高壓線走廊消防安全。第第五五章章 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 第二十條 規劃傳導 1 1.落實上位37、規劃要求落實上位規劃要求 嚴格落實漢源總規所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包括災害安全管控要求、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及中心城區“四線”空間管控等;根據雅安市消防事業“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章節中相關專欄內容,落實漢源縣近期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 2.下級下級規劃規劃傳導傳導 漢源縣各鄉鎮級消防專項規劃或消防規劃專章應嚴格落實本規劃的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農村消防指引、消防協防及社會搶險救援等相關控制性要求。各鄉鎮若需修改調整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20 強制性內容的,必須組織論證,提出專題報告,經上級消防救援機構審查批準后方可進行調整。第二十一條 近期建設 1 1.近38、期建設時序近期建設時序 消防專項規劃應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等相協調,分步分期實施,為城鄉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消防安全保障。2 2.近期建設項目近期建設項目 規劃新建萬里工業園區特勤消防站、富泉二級普通消防站,升級擴建蘿卜崗消防站為一級站、宜東消防隊為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大樹鎮老村委會改建為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全縣鄉鎮志愿消防隊、微型消防站達標建設。加快城鄉消防水源建設,合理規劃建設農村消防蓄水池。加強消防通信系統建設,強化“輕騎兵”前突小隊和“志愿消防速報員”隊伍建設。加強消防裝備體系建設,提升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加強森林防滅火應急能力及隊伍建設。第二十二條 組織保39、障 漢源縣人民政府應加強城鄉消防工作組織領導,把消防事業發展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推進,組織召開規劃實施協調會,細化分解任務,制定年度計劃,解決規劃實施中的具體問題。縣消防救援大隊應履行綜合監管職責,要會同相關部門(單位)依法落實責任,系統謀劃推動規劃實施的方法和舉措,做好規劃內容的統籌銜接,明確規劃建設任務,加強工作指導,確保規劃落漢源縣城鄉消防專項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 21 地落實。第二十三條 政策機制 1.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政策保障機制 2.加強規劃實施資金保障 3.加大部門協調促進數據共享 4.完善多種形式消防救援力量建設 5.提高全社會消防意識 第二十四條 監督評估 建立動態監督評估機制,健全消防專項規劃公示、公眾監督與動態監測等制度,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對違反本規劃的行為必須及時預警和嚴肅處理,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對消防站點規劃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嚴禁擅自改變用地性質。本規劃中確定的城鄉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設施,應在詳細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中得以貫徹和落實。第二十五條 規劃修改 本規劃經批準后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因國家重大戰略調整、上位規劃調整、重大項目建設或行政區劃調整等確需修改規劃的,應按規定程序報批。對本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