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左轉匝道工程現澆橋梁盤扣式滿堂支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49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171
2025-03-21
49頁
5.82MB
1、九院沙河與虎峪河連接道路左轉匝道工程滿堂支架現澆橋梁盤扣式滿堂支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匯報內容匯報內容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三、施工部署四、地基處理及排水五、支架體系設計六、材料檢驗七、支架搭設工藝八、支架體系驗收標準九、支架預壓十、模架拆除十一、監控檢測十二、安全控制措施十三、應急預案十四、相關計算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匝道橋平面說明匝道橋平面說明1 1、南線匝道橋共、南線匝道橋共1111跨,從跨,從S5S5S11S11為為“六跨一聯六跨一聯”現澆預應力現澆預應力箱梁。橋面寬度箱梁。橋面寬度8.58.59.39.3米。縱米??v坡坡3.99%3.99%4.45%4.45%,平曲線半徑,平曲線半2、徑14001400。2 2、北線匝道橋共、北線匝道橋共9+39+3跨,除跨,除N0N0N0aN0a為現澆板以外,其余均為現為現澆板以外,其余均為現澆箱梁。橋面寬度澆箱梁。橋面寬度11.1511.15米米23.323.3米??v坡米??v坡1.93%1.93%2.94%2.94%,平,平曲線半徑曲線半徑10001000。S5S5S11S11縱斷面說明縱斷面說明由于該段承臺為深埋,開挖承臺時,需在地面往下挖出8米到5米的基坑,在后期的地基處理時將制定專項處理措施。S5S6S7S8S9S10S11梁底標高929.198928.208927.096925.583924.071922.959921.981原3、地面標高921.15920.82923.56922.69921.4919.61919.2高差8.0487.3883.5362.8932.6713.3492.781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N0aN0N1N2N3N4N5N6N7N8N9梁底標高923.758923.565923.039922.501921.954921.347920.701920.113919.478918.868918.334地面標高921.53919.93919.5919.35919.2918.7918.6918.6917.8917.8917.8高差2.2283.6353.5393.1512.7542.4、6472.1011.5131.6781.0680.534N0aN0aN9N9縱斷面說明縱斷面說明由于該段承臺為深埋,開挖承臺時,需在地面往下挖出8米的基坑,在后期的地基處理時將制定專項處理措施。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N0N1N2N3梁底標高922.33922.684922.552922.016地面標高920.05920.09920.06919.4高差2.282.5942.4922.614N0N0N3N3縱斷面說明縱斷面說明由于該段承臺為深埋,開挖承臺時,需在地面往下挖出7米的基坑,在后期的地基處理時將制定專項處理措施。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橫斷面說明普通箱梁為單箱3室,全段箱梁高度均為2米5、,跨中頂板厚度25公分,底板厚度22公分。翼板寬度1.6米,腹板高度1.33米。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橫斷面說明N2N5箱梁為單箱5室,全段箱梁高度均為2米,跨中頂板厚度25公分,底板厚度22公分。翼板寬度1.6米,腹板高度1.33米。地質情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 地質地質說明說明地層厚度 地基承載力素填土2.9米3.3米 120kPa粗礫砂(稍密)3.9米 160kPa粉質粘土9.1米 180kPa水文情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環境調查1、本工程施工范圍位于原桃杏村果園,經現場勘探,不存在地下管線。2、北線匝道橋外東北方向30米有一趟低壓電線。3、西側20米外6、有白家莊現狀道路。危險源分析危險源分析1、坍塌事故2、高處作業3、機械傷害、物體打擊4、火災、觸電重難點分析重難點分析難點:橋梁支架的地基處理是本工程的難點重點:施工過程中支架體系的穩定性是工程重點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2.1 國家、行業和地方規范國家、行業和地方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租賃模板支撐架維修保養技術規范GB50829-2013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范JGJ300-2013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JGJ/T194-2009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7、J162-200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2.2 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第393號文)建筑施工安全技術統一規范GB50870-2013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2.3 設計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設計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太原九院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施工圖紙太原九院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太原九院沙河道8、路快速化改造及綜合治理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二、編制依據二、編制依據三、施工部署三、施工部署1、進度計劃安排(1)地基處理、模架基礎施工:10月5日10月9日(2)模架搭設:10月10日10月15日(3)模架預壓:10月16日10月18日(4)模板、鋼筋加工:10月19日10月26日(5)混凝土澆筑:10月27日10月28日(6)混凝土養生:10月29日11月4日(7)張拉及壓漿施工:11月5日11月8日(8)支架和模板拆除:11月9日11月10日2、人員準備作業人員均完成進場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工種工種數量數量工種工種數量數量工種工種數量數量電工1機械工6普工30信號工5鋼筋工20電焊工10木工159、架子工20支架搭設前,必須對地基進行處理支架搭設前,必須對地基進行處理支架搭設寬度為箱梁寬度+3m,支架基礎處理寬度為支架搭設寬度兩側各加1.5m1、制作承臺時,開挖形成深基坑的處理方式、制作承臺時,開挖形成深基坑的處理方式1.1、用毛砂對開挖基坑進行分層回填處理,每30cm為一層。18t以上壓路機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51.2、回填層需與開挖界面采用臺階銜接。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2、梁底標高與原地面高差不足、梁底標高與原地面高差不足2.6米的地基處理方式米的地基處理方式由于空間不足,無法搭設支架體系,以最小凈空對原地面進行下挖至梁底下2.6米,整平碾壓。壓實度不小于85,四、地10、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3、通用地面處理方式、通用地面處理方式3.1、現狀地面清除腐殖土、雜填土后用壓路機碾壓密室,壓實度不小于85。然后用毛砂回填2層,每層厚度25cm至混凝土墊層下平,壓實度不小于95.3.2、澆筑C20砼墊層20cm,橫橋向及縱橋向每隔15m設置一道伸縮縫,防止混凝土收縮產生裂縫。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4、排水處理支架搭設基礎設置坡度1%的排水坡,坡向基礎外側,基礎兩側設置斷面為0.60.4m磚砌排水溝,排水溝采用1:3防水水泥砂漿抹面,排水溝的排水坡度為1%,每隔30m低點設置一個集水坑,每個集水坑內設置一臺污水泵,集水坑內的水排至雨水井。施工過程中11、嚴禁在施工場地內形成積水,避免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支架失穩,出現安全隱患和事故。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四、地基處理及排水復合處理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上述的方法進行地基和排水處理。如右圖深承臺,回填至梁底2.6位置,進行地面硬化和排水處理。該工程選用盤扣式支撐系統盤扣式支撐架是由立桿、橫桿和斜拉桿組成的支撐體系,架體連接形式均采用圓盤形扣盤與卡鉗型楔銷鎖緊固定。由于其穩定性好,輕質高強,且架體的承載能力高,安裝速度快,精度高,故本工程選用盤扣式支撐架。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主要材料主要材料材材質尺寸尺寸備注注立桿Q345B直徑為60.3mm,壁厚為312、.2mm熱鍍鋅處理橫桿Q235直徑為48.3mm,壁厚為2.5mm熱鍍鋅處理斜桿Q235直徑為42.2mm,壁厚為2.5mm熱鍍鋅處理模板覆膜多層板尺寸1.22m*2.44m,厚12mm主龍骨Q235工字鋼I20定制加工次龍骨Q235工字鋼I16定制加工支架立桿布置縱向間距150cm,橫向間距箱梁底板范圍采用120cm,翼緣板范圍采用120cm ;底頂托調整高度控制在30cm以內,最底排橫桿(掃地桿)距底座板高度50cm。橫桿步距為150cm。頂部自由端高度小于65cm。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斜桿搭設的布置盤扣式滿堂支架的斜桿矩陣形搭設立面示意圖,單元13、斜桿豎向布置采用螺旋式。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水平剪刀撐的布置本工程架體步距1.5m,當架體高度不超過4個步距時,可不設置頂層水平剪刀撐;當架體高度超過4個步距時,設置頂層水平剪刀撐;當架體高度超過8m時,設置頂層水平剪刀撐,往下沿高度每隔4個標準步距設置水平剪刀撐。支架與墩柱之間的固定為保證支架的穩固性,支架需要頂住墩柱,縱向位置每隔2個步距設置一道,至少布置三道抱箍,架體與墩柱之間間隔20cm,間隔之處用方木。如圖所示: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翼緣板支撐體系大樣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設計臨邊防護大樣安全通道五、支架體系設計五、支架體系14、設計模架材料進場驗收模架材料進場驗收:1、鋼管:表面無裂紋、凹陷、銹蝕,不得采用鋼管對接焊接;鋼管應平直,直線度允許偏差應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外徑和壁厚滿足要求。2、鑄件:表面應光滑,不得有砂眼、縮孔、裂紋、澆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應清除干凈;3、沖壓件:不得有毛刺、裂紋、氧化皮等缺陷;各焊縫有效高度應符合規定,焊接應飽滿,焊藥應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夾渣、咬肉、裂紋等缺陷;4、底座及可調托絲桿:可調底座和可調托座表面宜浸漆或冷鍍鋅,涂層應均勻、牢固;架體桿件及其他構配件表面應熱鍍鋅,表面應光滑,在連接處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結塊;5、木材:有腐朽、折裂、枯15、節等缺陷的木材不得使用,橫截面積,尺寸偏差不大于5mm六、材料檢驗六、材料檢驗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盤扣式支撐系統的搭設步驟盤扣式支撐系統的搭設步驟1、調整座:依腳手架配置圖尺寸放樣后,將調整座排列至定點。如下所示:2、標準基座:將標準基座的主架套筒部分朝上套入調整座上方,標準基座下緣需完全置入扳手受力平面的凹槽內。如右圖所示:受力平面主架套筒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3、第一層橫桿:將橫桿頭套入圓盤小孔位置使橫桿頭前端抵住主架圓管,再以斜楔貫穿小孔敲緊固定。如下圖所示:4、平主架:未加裝(連接棒)的主架統稱為平主架,依下圖所示將平主架長端插入標準基座的套筒中。以檢查孔位置查看16、平主架是否插至套筒底部。平主架僅使用在第一層搭接,第二層往上均使用主架。如右圖所示:50cm40cmL=10cmL=40cm檢查孔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5、第二層橫桿如右圖所示,依步聚3安裝第二層橫桿。150cm6、第一層斜桿:將斜桿全部依順時針或全部依逆時針方向組搭。將斜桿套入圓盤大孔位置,使斜桿頭前端抵住主架圓管,再以斜楔貫穿大孔敲緊固定。斜桿具有方向性,方向相反即無法搭接。如下圖所示: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7、第三層橫桿:依步聚3安裝第三層橫桿。如下圖所示:150cm150cm8、第二層斜桿:依步驟6組搭方式,和第一層相同方向搭接第二層斜桿。若第一層為逆時針方向組裝,17、則第二層以上的斜桿同樣需以逆時針方向組裝。如下圖所示: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連接棒9、主架:主架以四方管(連接棒)連接,將連接棒插入下層管中即可。若需使用主架插銷則務必檢查圓盤對齊孔是否在同一方向。如下圖所示:10、第四層橫桿:依步聚3安裝第四層橫桿。橫桿需每150cm安裝一層,依實際高度組裝。若安裝于支撐架最上層(即U型調整座下方),不管高度搭接幾層,每層間距都不得超過150cm。如下圖所示:七、支架搭設工藝七、支架搭設工藝11、第三層斜桿:依步驟6組搭方式,和第一層、第二層相同方向搭接第三層斜桿。如下圖所示:12、U型調整座:將U型調整座牙管插入主架管中,再以扳手調整至所需高度。18、如下圖所示:U型調整座高度調整扳手八、支架體系驗收標準八、支架體系驗收標準(1)基礎應平整堅實,立桿與基礎間應無松動、懸空現象,底座、支墊應符合規定。(2)搭設的架體三維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搭設方法和斜桿、剪刀撐等設置應符合規范規定。(3)可調托座和可調底座伸出水平桿的懸臂長度應符合設計限定要求。(4)水平桿扣接頭與立桿連接盤的插銷應擊緊至所需插入深度的標志刻度。(5)檢查支撐架斜桿的銷板是否打緊,是否平行與主桿;橫桿的銷板是否垂直于橫桿;檢查各種桿間的安裝部位、數量、形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支撐架的所有銷板都必須處于鎖緊狀態。(6)腳手板應在同一步內連續設置,腳手板應鋪滿,上下兩層主桿的連接必19、須緊密,通過觀察上下主桿連接處或透過檢查孔觀察,間隙應小于1mm。(7)不配套的支撐架和配件不得混合使用。(8)懸挑位置準確,各階段的橫桿、斜桿安裝完整,銷板安裝緊固,各項安全防護到位。(9)支撐架的垂直度與水平度允許偏差如下表所示:檢查內容允許偏差(mm)檢測儀器立桿垂直度L/500且505經緯儀、全站儀、線吊水平桿水平度5水準儀、掛線可調托座垂直度5插入立桿深度150-5由于全橋支架類型相同,根據預壓規范要求,選取一跨進行預壓,支架在模板安裝完畢后,采用噸袋裝砂進行預壓,預壓重量為箱梁荷載及動、靜各類荷載之和的1.2倍。先利用箱梁底模下面的可調頂托調整預拱度,完成后即可進行預壓試驗,通過先20、底板,再腹板,最后堆載頂板和翼板的順序進行。支架預壓卸載標準壓重穩定標準為1mm天,預壓持荷時間不少于7d或者連續3d沉降量應小于1mm,并進行沉降觀測,變形穩定后經相關人員確認后中止預壓。1、第一級加載第一級加載模式加載至預壓荷載值的60,主要模擬完成底板、腹板鋼筋、預應力筋、內模安裝、頂板翼緣鋼筋、預應力筋的安裝等施工過程,其荷載按均布于底板上考慮。2、第二級加載第二級加載模式加載至預壓荷載值的80%,是模擬底板砼、斜腹板砼、頂板、翼緣板砼已形成一定施工梯度的全斷面澆筑,同時頂、底、翼緣板砼在跨中斷面的最不利受力狀態。3、第三級加載第三級加載模式加載至預壓荷載值的l00,是模擬箱梁砼澆筑完21、成的狀況。4、第四級加載第四級加載模式加載至預壓荷載值的l20,是模擬箱梁砼澆筑完成的狀況。九、支架預壓九、支架預壓(1)模板支撐架應經單位工程負責人、監理確認砼強度達到100%并簽署拆除許可令后拆除。(2)模板支撐架拆除前應派專人檢查模板支撐架上的材料、雜物是否清理干凈,模板支撐架拆除前必須劃出安全區,并設置警示標志。派專人進行警戒,架體拆除時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員作業。(3)模板支撐架拆除順序應遵循后搭設的先拆,先搭設的后拆原則。從頂層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同時拆除,嚴禁拋擲。(4)拆除的支撐架桿件及配件用安全的方式逐層拆除、分類、打包、運輸裝車,并保護現場物品安全。在拆除時做好協調、配22、合工作,禁止單人拆除較重桿件、配件。(5)模板支撐架拆除時,為使架體保持穩定,拆除的最小留置區段的高寬比不準大于3:1,拆除的每根桿件都用安全繩和安全鉤放置地面,決不能拋擲。在每個步距內要先拆除斜桿,其次是橫桿,最后將立桿拆除以此類推。十、模架拆除十、模架拆除十一、監控監測十一、監控監測1、測點布置及監測項目:順橋向在梁端、1/4、1/2、3/4、梁端位置設置觀測斷面,每斷面在箱梁腹板中線設置觀測點。每個斷面共設5個觀測點,監測每個測點的沉降值。2、監測手段:根據設計提供的基準點J6(60279.526,8097.840)導出臨時水準基點Q1(60273.791,8365.379)Q2(60523、49.905,8330.462)Q3(60514.896,8180.029),建立獨測視網,采用蘇一光DSZ2高精水準儀觀測,分別監測加載前、加載后及卸載后標高,加載時每12小時觀測記錄一次,卸載6h后監測各監測點的標高。根據觀測結果繪制出沉降曲線并計算支架基礎監測點的彈性變形量。觀測結構由專人負責匯總,將成果及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3、預警值:各監測點連續24h的沉降量平均值為1mm或各監測點連續72h的沉降量平均值為5mm。4、檢測頻率:測點每天進行兩次觀測,分別為早上6點和下午2點,遇強暴雨天氣時2小時測一次。5、澆筑過程中的監測:發現變形值超過5cm,立即停止施工,檢查分析原因,處理后方24、可繼續施工。十二、安全控制措施十二、安全控制措施安裝、拆除過程安全保證措施安裝、拆除過程安全保證措施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恐高癥、眩暈等禁忌癥人員不得參與高空作業。2、嚴禁赤腳、穿拖鞋、穿硬底鞋作業,嚴禁在架子上打鬧、休息,嚴禁酒后作業。3、架子組裝、拆除作業必須3人以上配合操作,必須按照程序支搭、組裝和拆除腳手架。嚴禁擅自拆卸任何固定扣件、桿件。4、大風、雨雪后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腳手架工作層滿鋪腳手板,護身欄立掛安全網,安全網下口必須封綁牢固。6、人行馬道設護欄護網,馬道上所鋪木板要經過嚴格檢查,必須復核承載要求。木板與馬道25、架子管綁扎牢固,施工中,定期檢查支架和馬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十二、安全控制措施十二、安全控制措施針對主要危險源的控制措施針對主要危險源的控制措施1、坍塌事故(1)發現邊坡附近土體裂紋、掉土及塌方險情時,應立即停止作業,人員迅速撤離,查明原因后,再決定是否繼續作業。(2)腳手架依照設計方案搭設,并加強日常檢查維護。(3)當隱患危及架體穩定時,立即停止使用,制定針對性措施限期加固。(4)搭設和拆除中嚴格按照規定的工作順序進行2、高處作業(1)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和培訓,并進行定期的體格檢查。(2)遇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攀登和懸空的高處作業(3)不得擅自拆除防護措施,確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必須經過安26、全技術部同意,采取相應的可靠的防護,完成作業后立即恢復(4)必須按規定配置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并正確佩戴。3、機械傷害、物體打擊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嚴格安裝操作規程,對設備定期維護檢查。進入現場一律佩戴安全帽。設置安全網及相關設施4、火災、觸電電工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嚴格安裝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電工禁止帶電作業,按安全規程進行保護性接地。嚴禁吸煙,不準堆放雜物,保持通道的暢通,平時對有關人員進行滅火和觸電急救訓練。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1、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安全部,聯系電話:17603415698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2、應急響應程序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27、3、應急物資及資金儲備類型型物物資名稱名稱規格型號格型號單位位數量數量備注注人身防護安全帽個20安全帶條20防滑鞋雙20防火用品滅火器個10沙桶個10醫療救護藥箱個3含急救用品通訊聯絡對講機臺10應急照明應急燈個5手電把10其他警戒線盤10救援汽車輛1應急資金:財務部常備預留資金30萬,不得用于其他事項。1、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措施1.1呼救受傷人員或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信息準確傳出。1.2報警現場任何人員均有責任打急救電話120,報告事故發生的的地點、事故大體情況,同時必須報告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便 120急救中心迅速判定方位。1.328、自救撤至安全區域后對傷者進行檢查、清除傷員口鼻泥塊、血塊、嘔吐物等急救,直到救護車到來。如心跳、呼吸停止,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等措施。對傷員進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如判斷為骨傷,應將傷者輕輕地放在平板上,不可在搬運時將病人身體彎曲或劇烈震動。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2、火災事故應急措施2.1呼救受傷人員或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信息準確傳出。兼職消防人員采用干粉滅火器噴灑,其他人員用防火沙滅火。2.2報警報警人員根據火勢情況以及現場的滅火能力,以最短的時間確定是否報告119火災急救中心,報告內容包括失火地點、火勢、失火材料,同時必須29、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利消防隊迅速判斷方位。安全員負責將失火情況及時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2.3自救在報警接車的同時,在應急小組負責現場工作,根據火災實際發展情況,特別是在火災發生初期要集中力量組織撲救。2.4搶救在119急救中心的消防隊伍到來后,要積極配合消防中心的工作,介紹火災發生、發展情況,提供一些必要條件予以配合,聽從消防中心的安排,保證順利滅除火災。2.5恢復在應急救援結束后,要認真檢查該處是否還存在潛在危險,如余燼復燃,電氣、電線受損等,充分考慮現場恢復過程中可能的危險,要注意保護現場,以滿足事后對事故調查的需要,及時清理現場油污及滅火時對土壤的污染,對收集的材料交由環保30、部門處理,降低因火災對環境的影響。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3、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起重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應急措施3.1呼救受傷人員或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某某地點、部位、發生某某情況,將信息準確傳出。3.2報警現場任何人員均有責任打急救電話120,報告事故發生的的地點、事故大體情況,同時必須報告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以便 120急救中心迅速判定方位。3.3自救高處墜落,不僅產生外傷,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置于平坦的地面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工呼吸和止血措施。在醫生來的之前,盡最大努力自救。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十三、應急預案本項目應急醫院為:西山總醫院聯系電話:(0351)6217120具體救援線路見示意圖:全程2.4公里,用時6分鐘(1)底模強度、剛度驗算(2)側模強度、剛度驗算(3)盤扣支架穩定性驗算(4)地基承載力驗算十四、相關計算十四、相關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