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施工工法(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401
2025-03-28
12頁
3.37MB
1、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施工工法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施工工法工法內容材料工法內容材料二二一年五月二二一年五月1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施工工法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施工工法1 1 前言前言高速公路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公路運輸通道在當今社會經濟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行業對高速公路路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建及養護工程的大型瀝青拌合站日漸增多,傳統的瀝青拌合站上料生產施工采用裝載機直接上料,施工中進出車輛多,場地作業裝載機多,人員繁雜,安全風險大,場地環保揚塵等不能很好控制,車輛進出及作業之間互相影響,制約拌合站的生產效率。本公司針對以上重難點組織專門科研小組,經過對以往拌合站的運行及布置情況行進行分析2、,考察了現有養護站點的場站情況,采用隱藏式暗涵上料裝置生產施工,原理類似埋地式皮帶輸送設備。本方法以 G25 長深高速德清至富陽段擴容杭州段項目 TJ01 標和 TJ03標全過程應用總結而成。本法具有施工簡單、安全性好、質量可控、效益高、施工效率高等優點。2 2 工法特點工法特點2.0.1 安全可靠、降低施工風險。傳統作業法須至少 4 臺以上裝載機進行不間斷鏟運裝料,施工強度大,站內車輛作業事故風險高,該工法可有效減少裝載機作業數量,減少場站內作業車輛的交叉,降低安全風險。2.0.2 施工過程環保,場站形象好。傳統作業法施工車輛多,車輛裝載過程中揚塵、拋灑集料較多,施工過程整體環境差。本工法采3、用隱藏式上料系統施工,減少裝載機數量,降低裝載機鏟運頻率,減少裝載機行駛過程中的揚塵、拋灑,有效解決了環保揚塵等問題。2.0.3 施工效率高,經濟性好。本工法采用隱藏式上料系統施工,有效減少裝載機使用數量,同時提高拌合站的生產效率,有效加快施工進度。本工法施工時一次性永久布置,后續無需投入其他材料,經濟實用,節省2了大量的機械設備使用費和人工費用,可廣泛應用瀝青拌合站生產施工中。3 3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本工法適用于瀝青拌合站布置施工生產。4 4 工藝原理工藝原理該工法主要采用場地建設前布置暗涵通道作為輸送通道,將皮帶輸送設備安裝在暗涵中上,將送料口布置在料倉使用。直接將料倉里集料推入送料口,通4、過皮帶輸送將集料送入拌合站干燥筒。5 5 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5.15.1 工藝流程圖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涵洞頂板澆筑暗涵施工料斗安裝輸送皮帶安裝投入使用圖 5.1-1 瀝青拌合站隱藏式上料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圖5.25.2 操作要點操作要點5.2.1 施工準備1、熟悉場地情況、地質文件和施工環境條件,根據場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繪制圖紙,制定施工方案,確定方案的可操作性。2、施工前三、四等水準點復測,確保暗涵平面坐標、高程控制無誤。3、皮帶及料斗制作,模板皮帶輸送采用 700cm 寬,長度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具體布設,間距料斗敞口采用 2000cm*3470cm 尺寸漏斗狀。45、按方案準備相應材料進行制作。3圖 5.2-1場地平面布置面圖圖 5.2-2涵洞位置平面詳圖4圖 5.2-3皮帶及料斗設計圖5.2.2 暗涵施工采用傳統涵洞施工方法,先在原地面放樣開挖,綁扎底板及腹板鋼筋,澆筑底板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支腹板模板,澆筑腹板。待強度達到后澆筑皮帶底座。圖 5.2-4 涵洞基坑開挖5圖 5.2-5 涵洞鋼筋綁扎圖 5.2-6 涵洞混凝土澆筑5.2.3 輸送皮帶安裝腹板模板拆除后,在涵洞內部底板澆筑皮帶底座,確保皮帶安裝位置準確無誤。底座強度滿足要求后整體吊裝加工好的輸送皮帶,待位置對正后固定。6圖 5.2-7 輸送皮帶安裝5.2.4 涵洞頂板澆筑皮帶安裝固6、定完成后,安裝涵洞頂板模板,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后拆模,周邊回填。圖 5.2-8 暗涵頂板澆筑5.2.5 料斗安裝1、采用隨車吊吊裝料斗,人工輔助安裝,料斗安裝在料倉預留的孔位上。2、側墻位置預留檢修口。7圖 5.2-9 料斗安裝及檢修口預留5.3 勞動力組織表 5.3-1 主要工種勞動力組織表序號工種名稱人數作業內容備注1現場指揮1施工組織與管理2技術員1技術方案制訂,技術交底、指導,及時做好各項施工記錄3質檢員1施工過程監控、工程質量檢驗4班組長1施工區域負責5測量1測量及放樣6安全員1模板安裝拆除及吊裝安全監督7鋼筋工6鋼筋綁扎8木工6模板安裝、拆除9普工2輔助作業人7、員10起重工1隨車吊操作人員6 6 材料與設備材料與設備6.16.1 材料材料表 6.1-1 主要工程材料表序號材料類型材料數量備注1模板230 2C30 混凝土142.8m3鋼筋17.94t4輸送皮帶2 根(16m、18m)52m*3.47m 料斗2 個6.26.2 設備設備表 6.2-1 主要工程機具使用表序號機具類型機具數量備注1日立 ZX200 履帶挖掘機1 臺2東風 12T 隨車起重機1 臺3小松 WA380 輪式裝載機2 臺7 7 質量控制質量控制87.17.1 質量標準質量標準7.1.1 符合現行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3650202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8、F80/1-2017)、鋼結構設計標準規范(GB50017-2017)要求。7.27.2 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7.2.1 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量崗位責任制,工序質量實行精細化管理,強調工藝標準化。7.2.2 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崗前詳實的質量技術培訓,做好施工前技術交底。開展質量培訓教育活動,進行班前、班中、班后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偏。7.2.3 混凝土澆筑前,質檢員按照設計尺寸對模板進行檢查,安裝尺寸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方可澆筑混凝土。7.2.4 混凝土澆筑前,技術員必須對支撐系梁模板的對拉桿進行檢查,確保對拉桿無松動。9、8 8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8.0.1 基坑是施工人員施作涵洞的的工作場所,還要堆放部分材料,施工時要嚴格按照要求開挖支護,施工中要加強對安全平臺的檢查。8.0.2 做好電氣設備的防潮、防止漏電、同時做好施工平臺的防滑工作。8.0.3 作業人員正確佩戴防護用品。8.0.4 設立一定的區域,禁止人員入內,避免施工時發生安全事故。8.0.5 堅持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要專人指揮、操作特種設備,指揮信號清晰、準確。9 9 環保措施環保措施9.0.1 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嚴格執行國9家、地方政府、行業對廢水、廢渣、廢氣、噪聲、揚塵等環境保護方面的管理規定。9.0.2 施工場地決不會出10、現模板油及脫模劑外溢、滲漏,并確保施工工地周圍附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及時將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棄土、臟水、廢棄物、廢水、污水和廢渣按環保要求處理。9.0.3 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和工程的環保要求,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經常灑水。1010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一次性投入,降低成本,減少裝載機的數量,提高作業效率,縮短施工周期。減少集料在輸送過程中的拋灑,減少因拋撒頻繁清理場地的投入。10.110.1 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本項目瀝青拌合站已將 0-3 和 6-11 兩檔細集料改用這種方式輸送,建了兩條 16 米和 18 米的皮帶送料通道,前期建造涵洞及增加皮帶料斗等費用見下表。表 10.1-1 涵洞及皮帶機11、造價一覽表序號內容長度(m)混凝土費用(元)鋼筋費用(元)人工/機械費用(元)皮帶機價格(元)備注1涵洞 1163024033655.644800140000混凝土 C30 每方450 元,鋼筋每噸 4000 元2涵洞 2183402038119.650400140000合計346426071775.295200280000總計511235.2表 10.1-2 隱藏式上料裝置運行消耗費用表序號消耗內容每月平均使用量(元)工期小計備注1電費500105000工業階梯電價0.55962維修保養300103000合計8000采用這種方式之后拌合站上料時所需裝載機數量可減少 2 臺(平時正10常需 412、 臺,現在 2 臺),每月每臺裝載機成本(按外租算)設備租費加柴油費用約為 5 萬元,按平均每月 5 萬噸的產量 10 個月,整個生產周期可節約機械成本 100 萬元。其他前期建設成本及后期運營成本如下表 10.3,預計總體可節約成本約 66 萬元,但該隱藏式上料皮帶及料斗可拆卸重復使用,一次性投入后續多項目節約成本,長遠經濟效益可觀。表 10.1-3 隱藏式上料與傳統上料總費用對比表采用類型前期投入(萬元)運營投入小計隱藏式上料51.12電費鏟車費用其他0.81001.0152.92傳統上料10.00電費鏟車費用揚塵治理集料拋灑治理其他0200.03.05.01.0219.0010.210.13、2 社會效益社會效益本工法可以節約裝載機使用數量,做到了節能減排。施工方法簡單,便于操作,可根據不同場站的規劃靈活布置,對于標準化瀝青場站以及永久性高速公路養護瀝青拌合站有良好推廣價值。安全性極高,減少了施工場地的車輛交叉作業,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整體運轉效率。同時有利于減少了場地內揚塵及裝載機鏟運過程中造成的集料拋撒。隱藏式上料裝置施工工法在施工中得到業主、監理、施工班組及工人的一致認可。1111 工程實例工程實例11.1 工程實例一G25 長深高速德清至富陽段擴容杭州段項目 TJ03 合同段,路線起點樁號為:K60+000,終點樁號:K83+000。全長:23Km,主線為雙向六車道,路基14、標準寬度 33.5m,全線設置 2 個樞紐:徑山樞紐、汪家埠樞紐;2 個落地互通:大禹谷互通、余杭鎮西互通。主要路面結構為采用(4cm 細粒式 SBS 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6cm 中粒式 SBS 改性瀝青砼(Sup-20))+(10cm 粗粒式瀝青砼(Sup-25))+(20cm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4cm 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挖方路段增設 15cm 級配碎石墊層。該項11目因場地限制,設置一座大型瀝青拌合站,與傳統工藝相比,除前期投入成本比傳統成本略高一點,但后續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機械設備費用較低,皮帶機還可循環利用,在后面的使用中建設輸送通道的成本還會更低。拌合站現15、場的環境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生產時場地里已不見了以往“塵土飛揚”的情形,生產結束后場地道路清爽干凈。11.2 工程實例二G25 長深高速德清至富陽段擴容杭州段項目 TJ01 合同段,路線起點樁號為:K52+000,終點樁號:K60+000。全長:8Km,主線為雙向六車道,路基標準寬度 33.5m,1 個落地互通:瓶窯西互通。主要路面結構為采用(4cm 細粒式 SBS 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6cm 中粒式 SBS 改性瀝青砼(Sup-20))+(10cm 粗粒式瀝青砼(Sup-25))+(20cm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4cm 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挖方路段增設 15cm 級配碎石墊層。該項目根據第三合同段的使用經驗,延續采用隱藏式上料系統。解決了瀝青拌合站場地大小制約,節約了運營周期內的成本,提高了臨時場站的安全性和環保性。拌合站現場的環境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該工法的采用,有效降低了機械設備的使用數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進度,降低了工程投資,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收到了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