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固賢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431
2025-03-31
36頁
5.92MB
1、01 總則02 目標與戰略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與結構04 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6 鄉村振興發展引導07 歷史文化保護與城鄉風貌塑造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09 鄉政府駐地規劃10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01 總則1.1 規劃作用1.2 規劃原則1.3 指導思想1.4 規劃范圍1.5 規劃期限規劃作用 固賢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是對興縣固賢鄉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和部署,是對興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和落實,是落實鄉鎮級發展規劃的空間保障,是編制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2、要依據,側重實施性。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3、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01 總則規劃范圍固賢鄉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范圍為興縣固賢鄉行政轄區內全部陸域國土空間,轄10個行政村,全域總面積16678.83公頃。本次規劃包括固賢鄉鄉域、固賢鄉人民政府駐地兩個空間層次。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01 總則02 目標與戰略2.1 發展定位2.2 規劃目標2.3 規劃戰略發展定位02 目標與戰略深化落實興縣國土空間規劃,以019鄉道和固賢村為中軸和中心,根據山區、丘陵、平川區域特點,結合產業、宜居、生態等核心因素確定固賢鄉的發展定位為:興縣南部生態屏障、4、呂梁山西麓旅游中心、特色農業產業基地、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02 目標與戰略規劃目標三生空間初見成效。生態空間:生態格局安全,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生產空間:空間布局集約高效,升級初見成效,發展聚集高效。生活空間:人居環境宜居化,生活尺度差異化,人文體驗多樣化。現代化的典范城市。產業轉型總體完成,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提升。邁入高收入地區行列。生態系統持續恢復,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文化影響更加深入廣泛,文創產業增加值不斷提高。規劃戰略融入區域以鄉政府駐地為重點,完善鄉政府職能,從交通、職能、產業等多方面發展,融入興縣鄉政府駐地。協調周邊強化鄉政府及周邊村莊與興縣的產業、交通及市政基礎設施等的協調。協同5、產業構建“生態文旅”產業體系。挖掘固賢鄉民俗文化底蘊與內涵,借助東會鄉“四八”烈士紀念館發展潛力,積極融入蔡家崖高家村張家灣等蔚汾河沿線紅色特色村鎮的建設,形成集觀光、休閑、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主題型紅色文化旅游景區。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與結構3.1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底線約束3.3規劃分區與用途管控 11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與結構統籌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統籌生態、農業、城鎮三大空間,推動形成開發和分類保護相適應的“一核、一軸、兩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支撐全鄉高質量轉型發展。“一核”:以鄉政府駐地為核心,發揮鄉政府駐地增長極核的帶6、動作用。“一軸”:以019鄉道為固賢鄉發展主軸承擔產業和服務的職能。“兩區”:自然風景旅游區,主要依托固賢鄉東側自然風光黑茶山自然保護區鄉域東側東會鄉四八旅游基地等旅游資源形成特色旅游休閑產業片區;有機旱作農業區,主要依托鄉域北部和南部區域有機農作產業基礎發展形成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與結構保障和諧共生的農業空間 統籌全域農業生產,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一鄉一園區”養牛場、貝貝南瓜種植、蔬菜大棚項目協同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一鄉一園區經營主體為由固賢、楊家圪臺、鄭家岔、閆家溝、弓家溝、堯兒上、王家溝七村聯合組成的興縣固賢盛源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7、貝貝南瓜種植在固賢村和井子村兩個貧困村共同實施“貝貝南瓜試驗“示范推廣項目。一村一品按照“村黨支部+能人帶動+合作聯社+脫貧戶”的經營模式運行,實現香菇產業技術服務從產到銷的全覆蓋。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與結構 落實“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全鄉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31.69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557.75公頃。全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990.83公頃,其中生態控制區1270.60公頃。依據興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固賢鄉不涉及城鎮開發邊界。規劃分區與用途管控落實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統籌考慮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趨勢,以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功能屬8、性為基本取向,以自然地理邊界和國土調查地類界線為主要依據,推動主體功能區劃向規劃分區傳導農田保護區劃定農田保護區2557.75公頃,主要分布于鄉域西側、南側地勢平坦,耕地集中的區域。生態保護區劃定生態保護區3990.83公頃,占鄉域國土面積的23.93,主要分布于鎮域東側。生態控制區劃定生態控制區1270.60公頃。鄉村發展區劃定鄉村發展區8859.29公頃,包括村莊建設區445.82公頃,涉及村莊建設區327.82公頃,一般農業區8247.08公頃,林業發展區284.39公頃。03 規劃分區與用途管控04 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4.1耕地資源4.2 林草資源4.3 水資源4.4 濕地資源4.9、5 礦產資源04 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耕地資源 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加大管控力度,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城市擴展的剛性約束,嚴格建設占用耕地審批,加強耕地保護執法,堅守耕地保護規模底線。林草資源 持續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依托國家戰略,對生態功能重要區和敏感區內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大力開展荒山造林工程和草地優化工程,遏制林地退化。開展森林植被恢復、森林生態功能修復及林分穩定經營技術等先進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水資源 從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河流、水庫水系治理力度三方面提升河流、水庫水系整體水平。04 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礦產資源 轉變礦產10、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及其開發利用布局,科學設置和調整礦業權,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礦山企業依法開采的礦產資源及生產要素進行重組,構建配置優化、布局合理、產業聚集、利用集約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新格局。全面落實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和呂梁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送審稿)確定的規劃分區,確保邊界范圍、政策和監督管理措施落地。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5.1 國土空間綜合整治5.2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農業空間綜合整治: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合理開展坡耕地整治加快構建村莊規劃體系,優化村莊布局11、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鎮空間綜合整治:加快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強工業污染防治,改善大氣、水環境質量;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地質災害防治:根據2023年興縣地災隱患點臺賬數據,興縣地質災害威脅主要來自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固賢鄉鄉域地災隱患點共計3處,其中中型地災隱患點2處,小型地災隱患點1處。固賢鄉處于地質災害隱患威脅中的共計7戶,威脅人口22人,各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財產總額約52萬元。根據固賢鄉地質環境條件、災害發育規律、災種分布特點、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劃分防治區域: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水土流失防治礦山環境修復 以旱作梯田、淤地壩和“固溝保塬”建設為重點12、,有效減少泥沙入河。重點以小流域為單元,基于綜合治理、集中治理的原則,依托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重點區域退耕造林等工程。強化生產礦山“邊開采、邊治理”舉措,及時修復生態和治理污染,停止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礦產資源開發。切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切實貫徹“綠色礦山”理念,積極施行綠色開采方式,“邊開發、邊治理”確保不再遺留新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推動生產礦山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06 鄉村振興發展引導6.1 城鄉居民點體系規劃6.2 引導村莊分類建設06 鄉村振興發展引導城鄉居民點體系規劃 根據村莊發展條件與發展實際,規劃固賢鄉形成“中心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等級結構。引導村13、莊分類建設 規劃將固賢鄉10個行政村劃分為集聚提升類、整治改善類(其他類)兩種類型。以村莊分類為依據,作為鄉村振興要素匹配的依據。07 歷史文化保護與城鄉風貌塑造7.1 歷史文化保護7.2 景觀風貌管控07 歷史文化保護與城鄉風貌塑造固賢鄉有15處縣級級文保單位,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承載固賢鄉千百年歷史文化的最強有力的載體,對于研究固賢鄉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歷史文化保護:文物保護單位是固賢鄉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固賢鄉千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文物保護單位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文物保護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定實施保護,明確保護主體,嚴格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格局、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手工14、藝:重點保護固賢鄉刺繡、剪紙的傳統手工藝;傳統廟會、節日:保持和繼承健康、美好、富有情趣的地方風俗;傳統街巷地名:保持地名的傳統人文特色、傳統地名等。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8.1 綜合交通體系8.2 公共服務設施8.3 市政基礎設施8.4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公路網鄉道:規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鄉域段拓寬019鄉道和016鄉道為兩個車道,完善鄉域的通村路網。旅游公路:加快建設呂梁市方山界至四八烈士紀念館旅游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打通固賢鄉至東會鄉“四八”烈士紀念館的旅游道路,積極融入蔡家崖高家村張家灣等蔚汾河沿線紅色特色村鎮的建設,提出農村道路建設目標、提升農15、村道路建設水平、促進城鄉融合健康發展。城鄉公共交通結構落實上級規劃對公路、鐵路、機場、水運等重要交通的空間布局和控制要求,加強各類對外交通設施與上級規劃路網、鄉域道路系統的銜接協調。綜合交通規劃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留現有小學、初中、高中。依據各村莊未來實際發展情況,適當調整學校規模,完善相應教學設施。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發展。推進“智慧醫療+5G協同診療”系統建設,實現鎮、村兩級遠程醫療“全覆蓋”。按社區生活圈標準,對中心村與基層村分別進行配置。結合資源稟賦,注重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元素,完善鎮域文化基礎設施,塑造特色生活圈文化。村莊至少設文化設施1處。按社區生活圈標準,對中16、心村與基層村分別進行配置。村莊的體育設施結合地區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小型體育活動場地或健身室。按社區生活圈標準,對中心村與基層村分別進行配置。村莊的日間照料中心應在各村莊至少設1處。構建全面公共服務體系完善5分鐘、10分鐘、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和社會福利設施配置,推進社區服務全覆蓋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建設完整社區,完善各級社區生活圈服務,提高城市宜居度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公共服務設施體系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基礎設施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固賢村和甄家莊供水模式以聯村集中供水模式。根據現狀水源情況以及村莊用水現狀,在鄉政府所在地建設供水設施,同時輻射周邊村莊17、。規劃確定鄉域內固賢村和甄家莊村莊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體制,其他村為分散處理模式。在固賢村設施三處污水處理站,污水管道全部入地入網,甄家莊村建設一處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規模在60-90立方米/天,其余保留村莊周邊結合實際地形條件分片分散處理。規劃每個中心村設置開閉所一座。為保證電力設施建設順利,需對規劃電力線路及站點進行保護。站點保護區范圍為站點圍墻外10米,電力線路保護區寬度可參照高壓走廊寬度。高壓走廊按如下寬度預留,35KV及110KV線路單走廊寬度為30米。規劃逐漸增加5G基站的建設,合理布局5G基站站點,建設覆蓋全鄉城鄉范圍內的5G通信網絡。規劃將保留現狀郵政局所。規劃采用戶收集至村垃圾收18、集點方式,將垃圾分類收集后送至固賢鄉轉運站,經轉運站送至興縣生活垃圾處理場。在規劃期末實現城鄉垃圾廢棄物收集、中轉覆蓋率達到90%。近期鄉域內各個村莊可以采用“煤改電”,利用電暖氣、空調采暖、空氣源熱泵等多種方式采暖。遠期可以利用燃氣作為熱源采暖供熱規劃公共安全與綜合防災構建堅韌穩固的城市安全體系抗震避災 到2025年,綜合防災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立統籌高效、職責明確、防治結合、社會參與、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災害防治體系。力爭到2035年,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重特大災害防范應對更加有力有序有效。防洪排澇 根據固賢鄉處地理位置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考19、慮固賢鄉境內固賢溝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設防。消防防護 為滿足發生火災時,消防車在接到報警5分鐘后可到達責任區邊緣,15分鐘到達鄉域主要村莊,規劃鄉政府駐地設置志愿消防隊,村莊設置微型消防站。防疫體系 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強化“五包”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落實病毒防疫目標責任人防工程 貫徹“平戰結合、軍民融合”的方針,構建統一高效、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08 國土空間支撐體系構建09 鄉政府駐地規劃9.1 總體結構和規劃分區9.2 用地布局與功能優化9.3 公共安全與綜合防災09 鄉政府駐地規劃總體結構和規劃分區結合現狀發展基礎,規劃形成20、“一心、一軸、一帶、多點”的鄉政府空間結構。一心:以固賢鄉人民政府為核心,輔以公共服務、文化設施的核心片區。一軸:沿019鄉道形成村莊有機生長軸,周邊布局公共服務設施,滿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一帶:以村莊南側河流為村莊景觀軸帶,修復河道環境,打造村莊景觀軸線。兩區:包括生活居住組團、綜合服務組團。多點:涵蓋教育、醫療、養老、文體等領域的等多個功能節點。09 鄉政府駐地規劃用地布局固賢鄉政府駐地為固賢村,位于鄉域中部,依托鄉道019發展形成,2020年底,鄉政府駐地戶籍人口802戶2619人;建成區面積18.45公頃。功能優化09 鄉政府駐地規劃規劃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路網體系。規劃仍保21、持固賢村現狀的道路格局和空間尺度。主干路:主干路主要為鄉政府駐地各片區之間以及固賢鄉對外的機動車交通干線。在完善現狀鄉政府駐地主干路網的基礎上,規劃紅線寬度7米,雙向2車道。次干路:次干路主要為內部和相鄰片區之間銜接的機動車交通干線。次干路紅線寬度為6米,次干道主要為南側沿河道路。支路:支路主要為組團內部的道路。紅線寬度4-6米以內。鄉政府駐地交通規劃10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10.1 明確規劃傳導落實10.2 近期行動計劃10.3 政策機制10.4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10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明確規劃傳導落實近期行動計劃1、調整、優化城鎮用地結構,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22、城鎮承載力和服務層次,增強城鎮的吸引力和對城鄉發展的帶動與服務能力。2、積極推進鎮區融合戰略,加速固賢鄉向市區的發展建設,與興縣整體銜接,促進固賢鄉生態康養、活力宜居城鎮的全面建設。3、積極發展養老產業、旅游業、運動健康等產業,引導固賢鄉產業結構合理發展。4、加強城鎮園林綠地建設和景觀風貌的綜合整治,塑造城鎮特色、提升城鎮品質、優化人居環境。5、加強土地盤整工作,通過深入挖掘,加快閑置土地的整治,尤其是鎮區內部的閑置工業企業用地,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10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對固賢鄉的發展定位及相關剛性管控要求實施保障機制 建立鄉鎮、村莊責任規劃師制度,為固賢鄉城鄉戰略發展、規劃編制報審、建筑設計實施、項目運營管理提供長期技術支撐。意見建議反饋方式公示時間: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4月24日公示意見和建議反饋方式:有關部門、社會各界、公眾如有意見,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傳真等方式提出書面意見(署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地址和通訊方式),反饋至興縣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利用股。具體聯系方式如下:郵箱:;聯系電話:0358-6301225;通訊地址:興縣自然資源局;聯系人:王凌軍三、公示內容見附件固賢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