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龍亢鎮龍亢農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521
2025-04-02
13頁
3.72MB
1、關于懷遠縣關于懷遠縣龍亢鎮龍亢農場龍亢鎮龍亢農場國土空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 年年)(公眾意見(公眾意見征求稿)征求稿)2一、規劃范圍與期限一、規劃范圍與期限1.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共 140.12 平方千米,其中龍亢鎮面積104.47 平方千米,龍亢農場 35.65 平方千米;鎮區范圍 10.55平方千米,其中龍亢鎮 0.93 平方千米,龍亢農場 9.62 平方千米。龍亢鎮下轄 22 個行政村,包括龍亢村、蘇圩村、韓廟村、淝河村、周王村、關廟村、西園村、紅廟村、黃洼村、支嚴村、胡劉村、莫湖村、三教村、王大郢、新街村、汪彭村、姚灣村、寨頭2、村、邵圩村、鈕灣村、界溝村、邵院村。龍亢農場下轄農場和潘灣、褚圩兩個行政村,其中潘灣村及褚圩村于 2018 年劃歸龍亢鎮統一管轄。2 2.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為 2021 年,目標年為 2035 年,近期至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二、發展定位與目標二、發展定位與目標1.1.總體定位總體定位依據上位規劃和龍亢片區自身發展特色資源,明確發展定位和職能定位,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以工業為依托,努力把龍亢片區建設成為亳蚌滁寧城鎮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縣域西部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工農互通、農旅互動的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標桿區、生態工業先行示范片區、文旅融3、合發展旅游目的地。3龍亢鎮總體定位為農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龍亢鎮總體定位為農工旅融合發展示范區。亳蚌滁亳蚌滁寧城鎮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寧城鎮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縣域西部地區的綜合服務縣域西部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標桿區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標桿區、生態工生態工業先行示范片區、業先行示范片區、農農文旅融合發展旅游目的地。文旅融合發展旅游目的地。2.2.目標愿景目標愿景到 2025 年,以改善民生、促進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作為核心目標,完善鎮村配套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激發龍亢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社會生產發展水平。到 2035 年,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4、,建成產業強鎮、旅游旺鎮、文化興鎮、文明城鎮,打造懷遠縣城副城區。到 2050 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高質量發展的美麗家園,全面支撐建成田水園城相融的人居典范城鎮,支撐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城鎮。三、國土空間格局三、國土空間格局1 1.開發保護總體格局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形成形成“一帶兩軸一帶兩軸,兩心四區兩心四區”的規劃區國土空間開的規劃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發保護總體格局。一帶:渦河生態經濟帶。一帶:渦河生態經濟帶。重點保育與防治的生態水域廊道,加強沿線生態修復,適度發展水5、產養殖業。4兩軸:兩軸:G329G329 產業發展軸、產業發展軸、S235S235 城鄉發展軸。城鄉發展軸。依托 G329 國道,串聯龍亢經濟開發區與主要農產品生產區,利用便利的交通條件,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現代環保產業以及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依托 S235省道,串聯各龍亢鎮鎮區、龍亢農場集聚區以及主要村莊,補齊服務設施短板,推動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兩心:龍亢鎮城鄉服務中心、龍亢農場服務中心兩心:龍亢鎮城鄉服務中心、龍亢農場服務中心。為整個規劃區發展范圍內的文化、經濟、旅游服務中心,商貿、居住的主要集中區域。四區四區:優質農作物種植區優質農作物種植區、農旅融合示范區農旅融合示范區、歷史歷史文化展6、示區、綠色環保產業集中區。文化展示區、綠色環保產業集中區。優質農作物種植區利用龍亢鎮優良的耕地資源,推動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打造優質糧食作物種植基地;農旅融合示范區依托龍亢農場的優質集中連片耕地以及農墾小鎮,發展集現代農業科研展示體驗、科普研學、生態旅游、農耕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農旅融合示范區;歷史文化展示區整合龍亢以桓傅為代表的漢文化和以新四軍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文化,打造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展示區;綠色環保產業集中區依托龍亢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農副產品深精加工業、現代環保產業、現代倉儲物流業。5國土空間格局圖2 2.嚴格落實底線管控嚴格落實底線管控(1 1)優先劃定耕地和永7、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現狀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根據耕地分布、質量、糧食作物種植情況、土壤污染狀況、種植業適宜性評價,將達到質量要求、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實施特殊保護。規劃至 2035 年,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7858.61 公頃。(2 2)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將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等生態服務功能極重要區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極敏感區等區域,以及目前基本沒有人類活動、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生態空間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175.56 公頃。6(3 3)合理劃定城鎮開發8、邊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避讓自然災害高風險區域,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和存量建設用地狀況,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城鎮建設用地總量,引導形成集約緊湊的城鎮空間格局。劃定城鎮開發邊界 1031.96 公頃。鎮域規劃控制線圖3 3.細化規劃分區細化規劃分區根據規劃區國土空間資源分布現狀,以保護與保留、開發與利用兩大功能屬性為基本取向,遵循全域全覆蓋、不交又、不重疊的原則,科學劃分規劃分區。規劃區規劃分區包括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7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 5 類,其中鄉村發展區細分為村莊建設區和一般農業區。規劃分區圖四、國土空間保護四、國9、土空間保護耕地資源保護。耕地資源保護。將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目標和7858.61 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分解下達至各行政村,規劃期內必須守住的保護紅線任務。水資源保護水資源保護。嚴控用水總量,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強化產業園區等建設項目水資源約束,嚴格限制高耗水產業布局。加大節水管理,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應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合理高效用水。林地資源保護林地資源保護。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核心,統籌城鄉綠化,全面推進規劃區林地資源保護。五、國土空間開發五、國土空間開發81.1.鎮村體系鎮村體系構建“中心區集鎮中心村自然村”的 4 級鎮村體系。中心區中心區包括龍亢農場集聚區與龍亢經濟開發區,為10、規劃區經濟中心。鎮區鎮區龍亢鎮區,龍亢鎮開發邊界覆蓋范圍,鎮域行政中心。中心村中心村共 24 個中心村,各行政村服務中心。自然村自然村133 個保留自然村。2.2.產業布局產業布局構建構建“一核兩軸,三區多節點一核兩軸,三區多節點”的產業布局結構的產業布局結構。“一核一核”即龍亢副中心產城融合發展核心:依托龍亢經濟開發區和龍亢農場集聚區,加強區域聯動,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打造現代化品質“新城”,布局現代物流基地、商貿服務業、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兩軸兩軸”即 G329 產業發展軸和 S235 產業發展軸:依托東西、南北兩條交通干線,串聯沿線農產品加工、現代農旅等產業。“三區三區”即現代農業發11、展區、農旅融合區、產業發展區:現代農業發展主要區位于 G329 以北,立足優越的耕地條件,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瓜果蔬菜種植;農旅融合區位于 G329 以南,依托龍亢農場農墾小9鎮旅游景區發展集現代農業科研展示體驗、科普研學、生態旅游、農耕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農旅融合示范區。產業發展區主要位于渦河以南,S235 以東,依托龍亢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農副產品深精加工業、現代環保產業、現代倉儲物流業業。“多節點多節點”即包括桓傅大墓、印象龍亢文化園、新四軍淮上行署舊址、龍亢農場農墾小鎮在內的多個文旅節點。3.3.交通規劃交通規劃對外交通對外交通。規劃形成公路水運聯動的綜合交通體系。寧12、洛高速、G329、S311 以承接東西向交通為主。寧洛高速現有一處高速出入口,位于鎮域東南方向。S235北連亳揚高速,南接阜淮蚌高速連接線,承接片區南北向主要交通。內部交通內部交通。以“一橫三縱”為交通骨架,構建各鎮區至行政村的鄉縣級道路交通網。構建各鎮區至行政村的縣級道路交通網。打通內部主要鄉村道路,連接各行政村;規劃疏港大道,連接龍亢物流園區至龍亢港口。水運水運。渦河作為懷遠港區重要的航運三級河道,可有效提升鎮內交通聯運效率。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鎮區西部和龍亢副中心西南各設置公交首末站一處,建設鎮、村二級公共交通系統。加強鎮區與中心城區的公共交通聯系,滿足建設美好鄉村需要。各中心村和基層村13、按需新建公共停車場。10設施配套設施配套。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級 生活服務圈,強化鎮政府駐地服務等級,以鎮政府駐地、龍亢副中心為鎮級服務中心,提高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便民、商務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能力,補足全鎮自然村的配套模式。著力完善鎮域供電、燃氣、環衛、污水等設施體系建設。村莊規劃指引村莊規劃指引。以上位規劃為依據,傳導下達各村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約束性指標,統籌源稟賦特征、村莊類型、發展需求等情況,合理下達各村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等約束性指標。六、國土綜合整治六、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以提高土地質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生產、生14、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目標,采取行政、經濟、法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整改造。七、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風貌塑造七、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風貌塑造1.1.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銜接懷遠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落實完善地方歷史文化保護體系的具體要求,重點保護千年古鎮龍亢鎮,支持龍亢鎮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積極申報龍亢鎮的火神巷為歷史文化街區。加強對以桓氏墓、新四軍淮上行署為代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重要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管控。112.2.特色風貌塑造特色風貌塑造形成形成“一帶四區一帶四區”的城鄉特色風貌結構。的城鄉特色風貌結15、構。“一帶”即:渦河生態景觀帶。以渦河為景觀主體,聯結鎮域東西。重點加強沿線整體生態保護、水岸護林保育和水體污染防治。加強耐水型濱水綠化補植與慢行空間建設。“四區”即:城鎮特色中心區、田園特色風貌區、特色農產品種植區、歷史文化展示區。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規劃圖八、鎮政府駐地規劃八、鎮政府駐地規劃1.1.鎮區性質鎮區性質懷遠縣域副中心城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工貿型小城鎮,鎮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22.2.底線管控底線管控加強城市黃線管控。將鎮區內變電站、污水處理設施、社會停車場等設施劃入黃線范圍。加強城市藍線管控。統籌考慮鎮區水系的整體性、安全性和功能性,規劃清溝河水系劃入藍線管理范圍。加強城市綠16、線管控。包括鎮區內結構性綠地范圍的控制線。將大型公共綠地及重要防護綠地劃入綠線范圍。3.3.規劃用地結構與布局。規劃用地結構與布局。根據城鎮現狀用地條件和發展方向,對各項功能用地、交通組織、生態環境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優化布局。統籌生活居住、產業發展、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防災減災等用地功能,合理組織各類用地特色風貌引導鎮區規劃圖13八、規劃實施保障八、規劃實施保障加強部門協作。加強部門協作。懷遠縣組織成立規劃實施協調小組,自然資源、農業農村、財政、環保、交通、水利等部門共同參與,在規劃實施中統籌安排各類項目并推進實施。財政資金保障財政資金保障。建立有保障的建設資金渠道,是實施規劃的根本保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補助規劃和設施建設,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要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村民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可考慮分期實施。監督機制保障監督機制保障。健全完善公眾監督的長效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調動媒體輿論力量進行宣傳,提高社會對國土空間規劃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