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煩縣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522
2025-04-02
24頁
15.14MB
1、婁煩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二二五年三月(公示稿)婁煩縣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戰略部署,對接上位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以規劃引領國土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編制婁煩縣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前 言 PREFACECONTENTS目錄01 規劃總則1.1規劃范圍1.2規劃期限2.1發展定位2.2規劃目標3.1落實三區三線3.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3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2、.4鎮村體系4.1產業空間布局5.1綜合交通規劃5.2公共服務體系5.3健全市政基礎設施5.4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6.1鄉鎮府空間結構規劃7.1保障措施02 目標定位03 總體格局04 產業發展05 支撐體系06 鄉鎮府駐地07 保障措施 規劃總則1.1規劃范圍1.2規劃期限01 1.1 規劃范圍本規劃包括鄉域規劃和鄉政府駐地規劃兩個層次。鄉域規劃范圍:馬家莊鄉、蓋家莊鄉行政轄區范圍,面積31567.6113公頃。鄉政府駐地范圍:馬家莊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為河北莊村,鄉政府駐地面積945.9489公頃;蓋家莊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為蓋家莊村,鄉政府駐地面積1449.5344公頃。1.1 規劃期限規劃期限3、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為2020年,目標年2035 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年。2.1發展定位2.2規劃目標 目標定位02 2.1 發展定位馬家莊鄉定位:以旅游業、工礦業為重點,以種養殖業發展為本底,融入現代化旅游、生態休閑等特色產業,將馬家莊鄉打造為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游重點鎮。蓋家莊鄉定位:發展農產品種植及加工、保護重點生態環境、構建宜居生活環境,是婁煩縣一般鎮。2.2 規劃目標到 2025 年: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各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產鎮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4、水平明顯提高。到 2035 年: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馬家莊鄉、蓋家莊鄉人居環境明顯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形成高品質生活宜居鄉鎮格局。3.1落實三區三線3.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3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4鎮村體系03 總體格局3.1 落實三區三線p 永久基本農田落實上級下達永久基本農田紅線,馬家莊鄉、蓋家莊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 1994.4228 公頃。p 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級下達生態保護紅線,馬家莊鄉、蓋家莊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 15390.425、17 公頃。p 城鎮開發邊界落實上級下達城鎮開發邊界,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城鎮開發邊界面積 2.1159 公頃。3.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規劃構建“二核兩軸兩區”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二核:即馬家莊鄉、蓋家莊鄉駐地,以鄉區駐地為全域發展核心,優化內部功能結構,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增強核心凝聚力。兩軸:根據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區域交通路網,建立城鎮發展主軸。兩區:特色農業發展區,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高效農業與生態農業,保障糧食安全;生態涵養保護區,重點保護生態環境資源。3.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落實上級國土空間規劃要求,對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作出綜合部署和總體安排,將馬家莊鄉、蓋家莊鄉規劃6、分區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6個規劃分區。3.4 鎮村體系規劃鎮村職能結構分為三個等級:社區中心村一般村。社區:即平安社區;中心村:規劃依據各村的發展潛力、人口規模和交通區位等因素共確定中心村 5 個,即:蓋家莊村、南峪村、馬家莊村、潘家莊村、張家莊村。一般村:共18個,即:光明村、寺頭村、萬子村、榆樹掌村、擇石村、周家窯村、邊家莊村、蔡家莊村、大圣堂村、都交曲村、杜家莊村、河北莊村、河家蘭村、進善村、柳林寺村、羅家岔村、葦院坪村、西會村,是農業服務的基地,以居住和服務于農業生產為其主要職能。4.1產業空間布局04產業發展4.1 產業空間布7、局形成“二心二軸三區”的產業空間結構。“二心”:圍繞鄉政府駐地打造綜合服務中心。“二軸”:根據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區域交通路網,建立城鎮發展軸。“三區”:以馬家莊鄉歷史文物資源為中心打造農業+文物融合區;特色農業發展區主要以種植業、畜牧養殖為重點;生態涵養保護區主要以保護重要生態環境為主,守住生態底線。5.1綜合交通規劃5.2公共服務體系5.3健全市政基礎設施5.4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支撐體系055.1 綜合交通規劃規劃落實太原古交至呂梁方山高速公路、下寺線至周洪山、下寺線、米峪鎮戰斗遺址-龍和山景區連接線、婁煩縣自行車賽道(云頂山至高君宇故居旅游公路)、婁煩縣南嶺生態旅游觀光景區道路(三大版8、塊旅游公路)等道路,承擔聯系與周邊地區的區域性聯系功能以及鄉域內部的交通聯系功能。5.2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鄉鎮級村/組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鄉鎮:“10-15分鐘、5-10分鐘”村組社區級:10-15分鐘層級服務內容相對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能級,服務范圍控制在600-800米步行半徑內,覆蓋3-5萬常住人口;5-10分鐘層級設施則主要為品質補充,重點關注“家門口”的零星便民服務空間。按照村莊人口規模指引與相關標準合理配置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控制在 15 分鐘可達的控制尺度,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相鄰村組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5.3 健全市政基礎設施 給水排水工9、程 落實城鎮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調整完善用水結構,充分利用重要水源,依托水源引水工程,保障用水安全。排水體制逐步向分流制改造,新建區域實行雨污分流,銜接污水處理專項規劃,持續推進鄉鎮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電力電信工程 馬家莊鄉、蓋家莊鄉電力供給系統以 220kV、110kV為主要架構的電網系統。重點落實新基建建設布局思路,將5G網絡建設作為電信規劃的重點工作,同步落實各類行業智慧體系建設。供熱燃氣工程 針對現狀民用燃氣設施覆蓋不足的問題,加強全民用燃氣覆蓋,規劃燃氣實現鄉區及大部分鄉村全面覆蓋。預測供熱負荷及供熱覆蓋率等,提高集中供暖覆蓋率,統籌完善全域清潔供暖。環衛工程 明確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布10、局,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建成城鄉兼顧、布局合理、技術先進、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現代化垃圾治理體系,保障農村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理一體化運行,補齊鄉鎮、農村垃圾轉運、處理設施空缺。5.4 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抗震規劃消防規劃防洪規劃 提高抗震防災標準,馬家莊鄉、蓋家莊鄉抗震基本設防烈度為度,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生命線系統、避難建筑、應急智慧中心等防災要害系統應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消防站配備先進技術的車輛及裝備,提高滅火和應急救援效率。消防水源以市政給水管網供水為主,以再生水、河道天然水源為補充。加強澗河河道治理,完善區域防洪工程管理提質,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到 2035 年,馬11、家莊鄉、蓋家莊鄉集中建設區防洪標準為 20 年一遇,村莊防洪標準為 10 年一遇。6.1鄉鎮府空間結構規劃鄉鎮府駐地066.1 鄉鎮府空間結構規劃規劃形成“一軸四片”的空間結構。一軸:沿主要對外交通道路形成的城市發展軸;四片:農業發展風貌區、工業發展風貌區、鄉村生活風貌區、休閑保護風貌區。7.1保障措施保障措施07組織措施建設措施管理措施為了保證婁煩縣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提高建設效率,應該創新規劃建設的組織機制,各部門之間在決策之前應進行信息互通與協商,并在決策之后共同執行。加強資金籌措工作,積極推動鄉駐地的開發;加強鄉域協作,統籌協調城鎮發展時序;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強城鎮規劃管理。完善城鎮規劃法制建設,嚴格城鎮規劃審批管理,健全城鎮規劃監督檢查,確保馬家莊鄉、蓋家莊鄉各項建設活動嚴格按照規劃執行。7.1 保障措施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本材料版權及解釋權歸婁煩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所有,未取得版權人的書面授權,杜絕改變、分發或使用本材料圖文資料。本規劃公示為征求意見稿,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