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原縣銀定圖鎮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573
2025-04-03
9頁
9.66MB
1、1公示附件一、規劃范圍根據 五原縣銀定圖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中心鎮區位于豐樂村,含協成橋村部分區域,城鎮開發邊界為 57.44 公頃。二、規劃成果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說明、規劃數據庫、規劃表格、附件材料。規劃圖件包括圖集和圖則。三、功能定位細化落實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職能定位,并根據銀定圖鎮區位、自然資源、產業發展、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結合區域發展特色,確定銀定圖鎮總體定位為以突出農林牧資源,體現區域特色為主,發展現代農業、農副產品收儲加工、商貿物流為主的綠色農牧型城鎮。四、空間布局規劃形成“兩心、兩帶、一軸2、多組團”的空間結構。“兩心”以鎮政府為主的綜合服務中心;沿街商業為主的商業服務中心。“兩帶”為銀什排干景觀帶、豐濟渠親水活力景觀帶。“一軸”為 X724(五新線)城鎮綜合發展軸。“多組團”為居住生活組團、鎮區組團、商貿物流組團、2現代產業組團區。五、開發建設管控依據五原縣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定報告規劃范圍內(銀定圖鎮城鎮開發邊界)共劃分 1 個詳細規劃單元,具體包括 1 個銀定圖鎮居住生活區單元,單元編碼150821106202001,單元面積 57.44 公頃,主導功能為居住生活。規劃區用地類型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工礦用地、倉儲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3、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八大類。按照建設用地所能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對土地開發做出合理的控制和引導,對環境容量的控制主要通過開發強度指標來實現,并且不同的城市開發強度控制體系和控制指標具有不同的特征。控制指標包括: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等。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是環境容量規劃控制中的三項強制性指標。1、容積率根據區位、開發用地性質等要素,將規劃區開發強度按照四個等級進行分區。綠化控制區,容積率0.1,主要指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等用地。低強度建設區,規劃區的公用設施用地、部分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等采取低強度建設模式,0.1容積率30.5。中低強度建設區,規劃區的低層居住、部4、分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等用地在地質勘探允許情況下,可考慮采取中低強度開發模式,容積率為 0.5容積率1.0。中高強度建設區,規劃區的部分多層居住、商業、商務、部分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等用地在地質勘探允許情況下,可考慮采取中高強度開發模式,容積率為 1.0容積率1.6。市政設施用地、特殊用地以及對外交通用地,其容積率應執行相關技術標準,故本次規劃所列指標為建議指標,不作強制規定。2、建筑密度/建筑系數規劃對建筑密度作以下通則性規定:0%建筑密度5%,主要指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停車場等用地。低密度控制區,5%建筑密度25%,主要指教育用地、大部分機關團體、體育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等用地。中低密度5、控制區,25%建筑密度35%,主要指現狀多層居住用地、少數機關團體、商務用地等用地。中密度控制區,35%建筑密度45%,主要指低層居住用地、大部分商業用地等。工業用地的建筑系數執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2023)的有關要求,建筑系數不低于 30%。43、建筑高度建筑高度分四級控制,具體如下:建筑高度0,為沿街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停車場等用地,公園綠地內可建設必要的管理設施建筑、雕塑、小品等。低層控制區,0 米建筑高度10 米,主要指主要指部分片狀公園綠地、廣場、保留的低層居住用地、公共服務及市政設施用地等。多層控制區,10 米建筑高度16 米,主要指部分商務用地、機關團體、沿街商業等。多層6、小高層控制區,16 米建筑高度24 米,主要為多層小高層混合居住用地、部分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倉儲用地等。市政設施用地其建筑高度應執行相關技術標準,故本次規劃所列指標為建議指標,不作強制規定;工業廠房根據工藝流程和設備要求進行高度控制,本次規劃不做強制規定。4、綠地率規劃對綠地率作以下通則性規定:居住用地綠地率30%;行政辦公及其它服務設施用地綠地率30%;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綠地率20%;工業用地綠地率20%。六、公共服務設施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和要求,5深化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按照相關規范,配置公共服務設施,結合實際服務人口分布特征,細化落實文化、醫療、社會福利等7、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按照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配套要求,深化細化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促進社區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配置,擴大各類設施的覆蓋面和服務水平。七、綜合交通體系堅持以科學發展統領全局,以平穩快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發展現代化綜合交通為方向,優化結構、強化通道、健全網絡、完善樞紐,建設適度超前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滿足物流運輸需要,為規劃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同時完善的道路與交通設施也將給入駐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至規劃期末形成“暢通、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形成“一橫、一縱”的主干路網結構。一橫:現狀貫穿鎮區東西向道路,X724(五新線)。一縱:現狀貫穿鎮區南北向道路,X711(銀天線)。規劃道路網絡等級結構按三級劃分,即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