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原縣天吉泰鎮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589
2025-04-03
9頁
43.46MB
1、公告附件一、一、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以五原縣天吉泰鎮下發的三區三線中城鎮開發邊界為規劃范圍,總用地面積 140.08 公頃。其中心鎮區 102.76 公頃,產業園南 20.69 公頃,產業園北 16.63 公頃。二、二、規劃成果規劃成果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說明、規劃數據庫、規劃表格、附件材料。規劃圖件包括圖集和圖則。三、三、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在落實上位規劃功能定位的基礎上,確定本次規劃區的功能定位為:工貿物流型城鎮,是天吉泰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承擔區域行政管理、商貿物流、文化教育和旅游集散等職能。四、四、空間布局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一心五組團、兩軸三節點”的空間結構。2、“一心”:指以鎮政府為中心形成的城鎮綜合服務核心;“兩軸”:沿鎮區中部東西及南北向現狀道路形成的城鎮發展軸。“三節點”:指鎮區東西部的兩個景觀節點及鎮區外圍的產業節點;“五組團”:包括綜合服務組團、空港物流組團、綠色產業組團、商業配套組團和生態宜居組團。綜合服務組團: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集中區域,包括商業、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設施,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為鎮區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能夠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鎮區的吸引力。空港物流組團:位于鎮區北部,對空港未來產業發展留有一定余地,打造巴彥淖爾市空港經濟發展戰略基地。綠色產業組團:位于鎮區東部,打造鎮區繁華的產業區域。生態宜居組團:結合鎮3、區周邊的要素打造優質的住宅區和社區設施。商業配套組團:鎮區東西兩端,配套建設商業、物流等服務鎮區。五、五、開發建設管控開發建設管控根據五原縣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定報告,天吉泰鎮城鎮開發邊界整體劃分為 2 個詳細規劃單元,1 個重點開發單元,1個城市更新單元。單元管控包括單元面積、單元類型、人口容量、規劃規模、開發強度、底線約束、道路與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建、市政公用設施與城市安全設施、城市更新引導及城市設計引導。根據各單元的功能、環境和建設需求等,提出相應的管控要求,分為約束性和預期性。按照建設用地所能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對土地開發做出合理的控制和引導,對環境容量的控制主要通過4、開發強度指標來實現,并且不同的城市開發強度控制體系和控制指標具有不同的特征。控制指標包括: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等。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是環境容量規劃控制中的三項強制性指標。1、容積率、容積率規劃對容積率作以下通則性規定:低強度控制區,0容積率0.1,主要指公共綠地、廣場、防護綠地、停車場等用地。中低強度控制區,0.1容積率0.5,低層居住區、幼兒園、中小學校、公用設施營業網點、部分機關團體、醫療衛生、市政公用設施用地等區域采取低強度建設模式。中強度控制區,0.5容積率1.0,現狀大部分居住用地、文化設施用地、娛樂設施用地、沿街商業用地、企業辦公用地、市場等。中高強度控制區,1.0容積率5、1.6,部分居住用地、賓館酒店用地等。工業用地的建筑系數執行 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2023)的有關要求,控制在 0.8 以上2、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建筑系數建筑系數規劃對建筑密度作以下通則性規定:低密度控制區,0%建筑密度5%,主要指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停車場等用地。中低密度控制區,5%建筑密度25%,主要指多層小高層混合居住用地、大部分機關團體、文化設施用地、體育設施用地、中小學、部分商業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等用地。中密度控制區,25%建筑密度35%,主要指現狀多層居住用地、少數機關團體、商務用地、部分市政公用設施等用地。中高度控制區,35%建筑密度45%,主要指低層居住用地、大部分商業6、用地等。工業用地的建筑系數執行 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2023)的有關要求,建筑系數不低于 30%。3、綠地率、綠地率規劃對綠地率作以下通則性規定:多層住宅用地綠地率不小于 30,平房區改造綠地率不小于25,小學、中學用地綠地率不小于 30。機關團體設施綠地率不小于 20,商業設施綠地率不小于 15,公共服務設施綠地率不小于 20。4、建筑高度規劃控制、建筑高度規劃控制規劃對建筑高度作以下通則性規定:建筑高度0,為沿街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停車場等用地,公園綠地內可建設必要的管理設施建筑、雕塑、小品等。低層控制區,0 米建筑高度10 米,主要指部分片狀公園綠地、幼兒園、廣場、小學、保留的低層7、居住用地、公共服務及市政設施用地等。多層控制區,10 米建筑高度16 米,主要指部分多層住宅、機關團體、沿街商業、中學等。多層、小高層控制區,16 米建筑高度24 米,主要為多層小高層混合居住用地、部分機關團體用地等。需要強調的是:考慮生產工藝的差異,工業建筑的高度應執行相關技術標準;文化娛樂、體育場館建筑及市政設施根據各自使用功能決定建筑高度,故本次規劃所列指標為建議指標,不作強制規定。六、六、藍綠空間藍綠空間本次規劃注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形成“一帶多點外圍滲透”的整體格局。“一帶”為沿鎮區主干路及外圍 G110、S312 的沿街特色景觀帶,是中心城區主要的開敞空間,構成了開敞空間的生態本底;“多點”指由鎮區內部的街頭公園、文化廣場和建筑場前等構成的多個綠化景觀節點。七、七、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和要求,深化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按照相關規范,將構建鎮區 5-10 分鐘生活圈,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具體包括幼兒園、小學、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站、衛生服務站、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兒童活動場地、生鮮超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