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縣桃川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734
2025-04-09
25頁
10.72MB
1、桃桃川川Tao Chuan為落實國家和陜西省、寶雞市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將桃川鎮建成太白縣最具生態性、文化性的農旅融合型城鎮,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等有關要求,結合桃川鎮實際,編制太白縣桃川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習近2、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規劃立足桃川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把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戰略指引,對鎮域空間治理、空間結構優化、空間用途管制、生態保護與修復、支撐保障體系、鎮區規劃等做長遠謀劃和統籌安排。規劃范圍為桃川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330.83平方公里,包括了鎮域范圍和鎮區范圍兩個層次。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3、50年。規劃定位與目標國土空間布局優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規劃傳導與實施01規劃定位與目標山水田園山水田園詩意桃川詩意桃川2025年2035年2050年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產鎮融合度顯著提升,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建成農旅商貿型生態宜居小鎮。隨著桃川鎮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在“4、鎮村協同,聯動發展”的發展目標引導下城鎮和鄉村振興建設將取得顯著成效,高質量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鄉鎮特色風貌和產業特色獨樹一幟。02國土空間布局優化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落實耕地保護目標307.10公頃(4607畝),落實永久基本保護農田269.94公頃(4049畝)。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24587.67公頃(368815畝)。按照嚴格保護、禁止開發區域進行管理,實行最嚴格的準入制度。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54.49公頃(817畝)。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各項城鎮建設應符合國5、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空間結構、用途管制及各項強制性內容要求。規劃形成“一心一軸,兩屏兩區”的總體發展格局。桃川鎮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公共服務和休閑農旅體驗核心產業發展聯動軸線青峰山生態屏障秦嶺太白山生態屏障現代農業示范區經濟林果產業發展區1該區域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自然區域,是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生態保護區實行最嚴格的準入機制,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2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主導用途,原則上應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在不降低生態功能、不破壞生態系統且符合6、空間準入、強度控制和風貌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可進行適度的開發利用和結構布局調整。3永久基本農田內不得建設除農業生產附屬設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筑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除法律規定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無法避讓的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占用。4城鎮發展區外原則上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以防止城市蔓延、無序擴張和低效開發。城鎮發展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強化“四線”管控要求。5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按照人均村莊建設用地指標進行管控。03資源保護利用嚴格控制7、用水總量;強化水資源保護,提升水環境質量;調節水資源時空分布,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堅決抵制耕地“非農化”,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優化城鎮發展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節約型城鎮建設。嚴格落實林地保護目標;劃定林地資源保護范圍,嚴格林地用途管制;明確林地保護利用方向,推動林地資源補充。加強濕地生態修復工作。以保護整個桃川鎮歷史文化遺產為目標,確保歷史文化資源得到全面保護,不斷傳承和發展。在保護的基礎上,注重歷史文化資源的持續利用和傳承,使其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保護工作在依法進行的同時,注重公開透明,加強與社會各8、界的溝通與合作,廣泛征求意見,共同參與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在保護桃川鎮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注重可持續發展,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居民和游客的身心健康。依據科學規劃和管理原則,制定并實施相關的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和政策,精確掌握歷史文化遺產的現狀和變化,科學高效地管理歷史文化資源。結合傳統建筑風格,保留和修繕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注重保護歷史遺跡和文化景點。同時在新建建筑設計中,尊重本地特色,兼顧功能和美觀,采用環保的建筑材料和技術,打造具有現代氣息的鄉村建筑景觀。加強節點設計和規劃,突出重要景點和歷史文化節點的特色,打造獨具個性和吸引力的空間場所。04國土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修復以9、桃川鎮杜家莊村、楊下村為重點區域,完善山水路林村等基礎設施,因地制宜推進川道區域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重點對桃川鎮白楊塬村、靈丹廟村、棗園村區域低效園地、林地及不合理利用農用地進行農用地整理,改良土壤,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耕地連片度和質量。重點對桃川鎮6村其他草地后備資源進行土地開發,實現耕地面積基本穩定。以“空心村”和“危舊房”整治改造為重點,推進桃川鎮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參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采取清理、填埋、覆土、平整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對桃川鎮魁星樓村村委會西北側、河道以南的一處廢棄工廠進行復墾。水體生態修復森林生態修復農田生態修復石頭河綜合治理工程石頭河10、沙溝峽治理工程石頭河路平溝治理工程石頭河五里峽治理工程白楊塬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瓦窯坡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進行林地整治和植被恢復加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推進農田生態化和生態農業發展,采取有機農業、水土保持和農業景觀綠化等措施,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生態廊道建設打造生態廊道,連接不同生態區域,促進動植物遷移和交流,提高生物物種的存活率和繁衍能力。05國土空間支撐保障體系桃川鎮全域綜合交通規劃圖銜接交通專項規劃,從區域連通、內部優化、農村道路設施完善等方面,構建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落實眉太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加強鎮域道路系統與各類對外交通設施的連接,形成“1+1+2+X11、”的對外交通骨架網絡體系。強化設施共享,提升服務能級,構建梯級化的共享鄉村生活圈以“復合共享、彈性配置”為原則,構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鄉村生活圈,梯級化、定向化、合理化配置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福利、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向鎮政府駐地集聚,形成鎮政府駐地輻射全域,中心村服務片區的梯級鄉村生活圈模式,構建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鄉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給水工程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電信工程環衛工程保留現狀的供水水源,并對供水管網進行定期維護檢修,保障水源水質應符合現行飲用水標準。燃氣工程規劃建設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加快鎮區污水管網建設;在皂角灣村新建生活污水處12、理沉淀池1座。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放,充分結合地勢、路網合理敷設雨水管網,劃分排水區域,就近排入水體或農田。落實上位規劃要求,構建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電力網絡系統。實施高壓線路改造工程,加快城鄉一體化電網建設,全面提高電網輸送能力和供電質量,切實解決居民及產業用電需求。實施通信覆蓋工程,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布局5G網絡、物聯網等通訊基礎設施。健全固體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理、處置體系。規劃至2035年,桃川鎮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轉運處理率達到100%。規劃對現狀天然氣調壓站進行擴能改造,規劃新建燃氣調壓計量撬,擴建鎮區燃氣供氣主管。依托現有配氣站、燃氣管網,向鎮區及農村聚居點供氣13、。建立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立防洪減災系統明確抗震設防要求健全消防安全保障加強人防工程建設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專業監測網絡,及時更新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地質災害風險區,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推動開展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加強防疫工程建設建立桃川鎮防洪指揮系統,加強氣象、水情等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健全洪水監測和預報管理規章制度。桃川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規劃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應避開崩塌、滑坡、斷層地帶,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逐步建立完善的消防體系。桃川鎮貫徹實行“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人民防空建設方針,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重點、14、醫療救護工程和防空專業隊工程等相配套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的疾病監測網絡、完善疫情報告和處置機制等措施,及時發現和應對傳染病疫情。06規劃傳導與實施落實太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約束性指標、“三區三線”和重大基礎設施、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構建“戰略引導+空間管控+指標約束+清單名錄”的傳導管控體系,將管控分區邊界、約束性指標等剛性約束傳導落實到村級片區,同時對村級片區的功能定位、規劃人口、產業方向等內容做出彈性指導。明確需要編制的專項規劃,與相關專項規劃進行統籌協調,指導相關部門和行業深化專項規劃,并在目標、指引、空間布局等方面對專項規劃提出約束性要求和技術指引。同時將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納入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確保其空間需求能夠在其中精確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