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742
2025-04-09
36頁
4.64MB
1、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太白縣王家堎鎮人民政府2025年04月前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重要戰略部署,奮力譜寫王家堎鎮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寶雞市國土2、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太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要求,以全面建成“太白縣西南片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為奮斗目標,結合王家堎鎮實際情況,編制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3、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規劃總則1.3 規劃原則1.1 規劃目的1.2 規劃依據承接傳導,細化落實強化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的傳導,并分解至村級。細化落實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管控要求。以人為本,突出特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和資源稟賦,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突出本地優勢和地域特色。城鄉融合,節約集約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嚴控建設用地增量,盤活存量,提高土4、地利用效率和質量。側重實施,突出近期加強規劃的實施性與操作性,明確對詳細規劃的指導要求,強化規劃實施引導。突出規劃的分期實施,對近期的國土開發、保護、修復、整治項目及用地安排制定近期實施規劃,對近期實施項目庫做出統籌安排和行動計劃。本次規劃的依據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為加強對王家堎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及修復的指導,合理有序安排各類建設活動,推動高水5、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以全面建成“太白縣西南片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為奮斗目標,結合王家堎鎮實際,編制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規劃總則1.4 規劃范圍與期限王家堎鎮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國土空間,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其中鎮域范圍為鎮級行政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3個行政村(中明村、和平村、元壩子村),總面積146.42平方公里;鎮區范圍為王家堎鎮鎮政府駐地城鎮開發邊界內國土空間,面積為0.079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2020年,規劃近期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6、。規劃范圍規劃期限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2.1 發展方向旅文化旅游褒斜古道遺址羅馬灣戰斗遺址百年松鐘現代農業林麝養殖中藥材種植蜜環菌生產古棧道文化和紅色文化引領,鄉村產業為支撐的旅游特色名鎮農雙核驅動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規劃目標與定位2.2 規劃定位古道明珠王家堎太白西南片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林麝之鄉和密環菌生產基地古棧道文化7、和紅色文化體驗地具有“陜南民居”特質的美麗鄉鎮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2.3 規劃目標規劃至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全面優化,山清水秀、綠色安全的生態空間全面形成,高效優質、和諧美好的農業空間基本形成,集約高效、品質宜居的城鎮空間全面優化,開放便捷、安全可靠的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秦嶺腹地小城鎮美好家園。落實“兩山”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持續推進,生態穩定性不斷增強。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 推動建設共同繁榮、安全健康的新時代現代化美麗鄉村。耕地得到切實保護,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生態有改善,農8、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更加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和公共空間得到有效治理,農村風貌更具魅力,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業空間更加優化合理 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諧高效的城鎮空間。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城鄉生活污水、垃圾、防災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鎮體系和布局更加優化,內部結構更加合理,空間品質不斷提升。城鎮空間更加宜居宜業 推動建成城鄉均衡、服務均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深度融入太白縣發展格局,依托褒斜古棧道文化、紅色文化、鄉村民俗體驗文化等,建設太白縣西南片區旅游集散中心。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2.4 規劃指標指標單位基期年2035年指9、標屬性層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81.7581.75約束性全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公頃4541.244541.24約束性全域城鎮開發邊界規模公頃10.4810.48約束性全域落實上位規劃約束性指標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王家堎鎮本底資源情況、空間規劃目標,圍繞“古道明珠王家堎”發展定位,構建約束性和預期性指標相結合的指標體系。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10、布局優化3.1 構建“一心一帶三軸三區”的國土空間格局以王家堎鎮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結合“雙評價”成果,落實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要廊道及軸線,合理安排城鎮、產業等要素,圍繞“古道明珠王家堎”的發展戰略定位,構建“一心一帶三軸三區”的王家堎鎮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3.2 落實重要控制線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傳導城鎮開發邊界任務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0.48公頃,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0.07%,其中元壩子村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42公頃,和平村城鎮開發邊界面積0.12公頃11、,中明村城鎮開發邊界面積7.94公頃。落實縣級國空確定的褒斜棧道遺址保護范圍和控制范圍。保護范圍面積4.79公頃,控制范圍為保護范圍外延20米。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傳導生態保護紅線保護任務要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4541.24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的31.01%,主要分布于鎮域北側元壩子村,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位于鎮域東側,面積862.76公頃。全鎮落實耕地保護目標面積115.65公頃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81.75公頃。主要沿紅巖河河流兩岸的川道分布。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3.3 強化規劃分區管控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12、須嚴格保護的區域,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區域。該區實行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放建設區域。該區采取“名錄管理+指標約束+分區準入”相結合的方式細化管理規定。農田保護區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為主,可以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土壤改良,提高農田質量,不得開展任何可能導致農田面積減少、質量下降的活動。城鎮發展區應編制詳細規劃,采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方式進行管理對城鎮建設用地的總體 和單項指標精細化管控,實施規劃用途管制與開發許可制度。鄉村發展區該區13、按照“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方式,根據具體土地用 途類型進行管理。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為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做出綜合部署和總體安排,將鎮域國土空間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開發區、鄉村發展區等五類一級管制分區。礦產能源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內合理調控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嚴格礦產開發準入條件,強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發展路徑聚焦太白縣“四鎮”建設目標以做強特色種養為主線,以農旅融合為品牌以林麝養殖、中藥材種植為特色,以現代農業為延伸的農業產業基地以褒斜棧道、紅色文化為14、優勢,以鄉村旅游為抓手的文化旅游示范區路徑一:依托農產品種養基礎,打造林麝養殖、中藥材種植“兩大優勢農業產業”,構建王家堎鎮“一二三”三產融合模式路徑二:以“一線三區八大景”旅游格局為基礎,構建以溝峪為主要空間的5大文化旅游節點建設3.4 產業發展布局文化體驗農業科普一產二產三產特色養殖業林麝養殖、“三土”養殖、冷水魚養殖特色種植業中藥材種植、干雜果種植-初加工、深加工、農業循環利用(蜜環菌產業園、赤芍生產基地、富曬靈芝產業園)機械化加工鏈條延伸吸引企業品牌化打造吸引企業鏈條延伸名優特產特色體驗倉儲物流產品展銷電商集群科普研學文旅產業紅色研學戶外拓展休閑康養美食品鑒品牌化打造品牌化打造大溝羅馬15、灣紅色休閑旅游區溶洞休閑觀光區九平溝礦山遺址公園區中明村民俗體驗區褒斜棧道文化休閑區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空間分區元壩子咔咔驛站金大養生谷羅馬灣戰斗遺址林麝養殖園油坊咀林麝養殖園百年松鐘蜜蜂養殖黃金密道接待中心礦洞遺址林麝養殖園櫻桃種植園明珠樓村史館太白留壩門戶光伏產業園萬株赤芍園萬株赤芍園和平村林麝養殖棧道遺址公園濱水步道改造棧道人家3.4 產業發展布局以元壩子村羅馬灣戰斗遺址為核心,依托王家堎鎮優越的生態條件,憑借金大養生谷和油坊咀打造以康養、休閑、旅居、養老為主題的片區。大溝羅馬灣紅色休閑旅游區 溶洞休閑觀光區 九平溝礦山遺址公園區 16、中明村民俗體驗區 褒斜棧道文化休閑區以九平溝廢棄礦山為載體,復綠山體沿山體打造登山步道,礦洞開發利用感受到探索礦洞的獨特體驗,身臨其境感受礦洞當年的生產狀態和環境。以中心鎮區中明村為核心,結合學校、幼兒園、衛生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形成鎮公共服務中心,結合林麝養殖、櫻桃種植等形成產業集聚區,結合村史館、明珠樓等節點打造鄉村旅游集聚區。以和平村古棧道遺址公園為核心,利用該片區自然地形特征,塑造特色入口節點,設計太白留壩門戶節點和親水平臺等景觀項目,植入蜜環菌產業園、林麝養殖、光伏產業等產業園區,打造以古棧道文化為內核,種植養殖產業為基礎的文化休閑區。以延長溝萬年溶洞為核心,通過為溶洞的主題策劃,洞內游17、線設計,溶洞的功能分區,溶洞造型及景觀設計,溶洞景觀燈光設計,營造美輪美奐的景觀。溶洞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3.5 鎮村發展布局村莊類別規劃中明村為城郊融合類,和平村為特色保護類,元壩子村為其他類。村莊等級規劃中明村為中心村、元壩子村與和平村為一般村。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空間布局優化3.6 自然資源利用按照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要求,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落實耕地保有量,嚴守耕地保護紅線。規劃到2035年,全鎮耕地面積不低于115.6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81.75公頃。耕地資源保護18、與利用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堅持以服務王家堎鎮經濟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充分結合全域規劃布局,以提高水安全保障為總體目標,以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為根本出發點,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用水指標。水資源保護與利用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林地保護主體,形成王家堎鎮生態保護屏障。加強林地資源保護管理,實行分級管控。對域內各類天然林實行分級管控,根據生態系統脆弱性、敏感性和服務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為一級保護林地、二級保護林地、三級保護林地和四級保護林地。林草資源保護與利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統籌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促進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提升。有序推進九坪溝綠色礦山生產建設,促進生產礦山加快改造,逐步達標,19、提升王家堎鎮綠色礦山創建達標率。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著力釋放存量建設用地空間,嚴格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對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閑置浪費等低效用地進行再開發。著力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通過農村居民點布局優化、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廢棄建設用地復墾等多種措施,積極實現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支撐保障體系20、4.1 道路交通體系規劃構建鎮域“一縱兩橫多支路”的綜合交通格局。“一縱”:G244;“兩橫”:X322和Y307;“多支路”多條連接村莊的支路。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支撐保障體系4.2 公共服務設施 鎮政府、中明村村委會 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 鎮衛生院 綜合文化中心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元壩子村村委會 村衛生室 村文化活動室 村幸福院 和平村村委會 村衛生室 村文化活動室 村幸福院行政管理類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原則,圍繞鎮政府集中布局行政辦公設施,各村設置村委會。終身教育設施初中、高中階段教育向中心城區集聚,結合規劃人口規模預測,現狀小學及幼兒園可滿足城21、鎮未來發展需求。健康管理類保留鎮中心鎮級衛生院,元壩子村和和平村配置衛生室。文化活動類在鎮中心布置1處綜合文化中心,用于建設鎮級文化站級科技站,元壩子村和和平村配置文化活動場地、文化活動室、閱覽室。為老服務類提質升級鎮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元壩子村和和平村配置幸福院。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支撐保障體系4.3 基礎服務設施供水設施規劃保護保留現狀18個水源點排水設施規劃新建元壩子村1組和和平村1組各新建污水處理設施1處。電力設施規劃保留鎮區內王家堎35kV變電站,加大電網建設和改造力度,進一步完善和確保全鎮的供電網絡結構安全。電信設施規劃期內王家堎鎮區實現光纜22、到戶,鎮域內其他地區實現光纜到村,新敷設線路采用埋地敷設。供熱設施規劃積極發展太陽能、熱泵、吊炕、節能爐等采暖形式,形成多種方式、多種能源相結合的安全清潔供熱體系,建設多能互補、綠色高效的清潔供熱系統。燃氣設施保留和平村天然氣減壓站。規劃期末,由天然氣門站統一控制向鎮區輸送燃氣。其他各村組鼓勵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環衛設施保留現狀九坪溝垃圾填埋場。各行政村采取“村收集-鎮填埋”的形式。保留現狀鎮區內2處公廁。保留各行政村內獨立占地或與村委會、廣場等公共區域合設公共廁所11處。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支撐保障體系4.4 防災減災一般性建筑物按7度設防,重要建筑物及基23、礎設施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防。紅巖河采用20年一遇洪水設防,河道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嚴格落實洪澇風險控制線管控措施。保留現狀與鎮政府合設的三級普通消防站1處,各村按規定設施消防水池,采用生產生活消防統一的供水系統。地質災害防治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預防體系。抗震規劃防洪規劃消防工程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以羅馬灣戰斗遺址和金大養生谷24、為核心,以體現紅色文化氛圍為特色,同時,配套建設油坊咀等鄉村旅游項目,使鄉村特色融入自然山水,重點突出對周邊環境及生態資源的保護。5.1 構建“一廊、三區”的景觀風貌格局元壩子紅色文化區中明村民俗文化區和平村棧道文化區以褒斜古棧道遺址為核心,以民居墻體為載體,繪制棧道文化墻和鄉村景觀小品,突出“三國文化”氛圍,建筑風貌、建筑色彩與自然環境相協調。保留該區域現有“灰瓦白墻灰裙裝”的民居著色風格和“翹檐廊亭長壽脊”的民居建筑特色。居住建筑立面風格延續傳統建筑形式,適當融入現代建筑元素,探尋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的交匯點,屋頂屋面平屋頂與坡屋頂結合,主要坡屋面,局部平屋頂,塑造獨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觀25、,充分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建筑風格。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5.2 風貌示意民居建筑風貌引導太白留壩門戶節點紅巖河濱水景觀廊道褒斜棧道重點管控區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6.1 生態修復推動紅巖河河道綜合治理,河道清淤,采用漿砌石襯砌河道,加強河道防滲,修筑生態提防。實施水土流失修復整治。26、加強自然災害風險點整治。6.2 農用地整治6.3 建設用地整治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重點對鎮區低效建設用地改造,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鎮空間集約利用。加快農村建設用地整治。主要對規模較小、零散分布的農村居民點進行整治。推進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充分考慮生態資源承載力,不破壞自然環境,進行宜耕土地后備資源開發。實施農用地整理改造。對鎮域低效園地、林地及不合理利用農用地進行農用地整理,改良土壤,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27、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鎮區布局與規劃7.1 構建“一心一軸兩帶、三區聯動”的鎮區功能結構一心:王家堎鎮綜合服務核心一軸:鎮中心內部南北向城鎮生活軸兩帶:沿國道244的城鎮交通服務帶和紅巖河濱河景觀帶三區:公服設施集聚區、宜居生活區、文旅配套區公服設施集聚區:位于鎮區北部,以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鎮政府、鎮衛生院、幸福院、供電公司等服務全鎮的公共服務設施;宜居生活區:鎮區中部和西側的宅基地集中區;文旅配套區:明珠樓休閑廣場和鎮區南側停車場。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鎮區布局與規劃7.2 規28、劃構建2 2個城鎮居住片區北部淺山生活圈:以布局宅基地為主,建設現代舒適、服務便捷的生活圈。南部明珠生活圈:以陜南特色民居為主,建設鄉土韻味、景色宜人的生活圈。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鎮區布局與規劃7.3 構建外聯內暢的城鎮道路交通網絡構建“一縱+Y”的道路網絡:一縱為國道244,Y字形路網為鎮區兩條南北向交匯的主干路。合理優化布局鄉鎮客貨運場站:保留王家堎鎮客運站及鎮區南入口處大貨車停車場。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鎮區布局與規劃7.4 構建“一帶兩軸兩屏兩點”的綠地系統一帶:沿紅巖河的濱河綠化帶兩帶:沿鎮區主干路路旁綠化和連接鎮29、區主干路和國道東西向通道;兩屏:由鎮區東西兩側的自然山體所構成的生態屏障;兩點:南側明珠樓門戶節點和中部運動休閑廣場;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目錄規劃總則規劃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布局優化支撐保障體系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鎮區布局與規劃實施與保障1.2.3.4.5.6.7.8.太白縣王家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實施與保障樹立項目清單項目分級分類制定實施計劃 樹立太白縣、王家堎鎮“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形成項目清單表;摸底各部門、各村莊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優先保障民生及基礎設施類項目。根據項目選址范圍合理布局項目,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