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版)(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758
2025-04-09
34頁
20.60MB
1、 公開征求意見版 前言 PREFACE)規劃基于咀頭鎮自然地理特征,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譜寫咀頭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等相關要求,結合咀頭鎮實際,編制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規劃是對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鄉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和各類建設的行動指南,是編制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劃和國土空間開發適2、宜性,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約束性指標,對鎮域空間布局、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支撐保障體系以及鎮區規劃等進行優化落實和統籌安排。目錄CONTENTS01 規劃總則1.1 規劃原則1.2 規劃范圍與期限02 規劃定位與目標2.1 規劃定位2.2 規劃目標03 重要控制線落實3.1 嚴格落實“三區三線”3.2 其他控制線落實與劃定04 國土空間布局優化4.1 鎮村體系規劃4.2 規劃分區05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5.1 耕地資源保護5.2 水資源保護利用5.3 濕地資源保護利用5.4 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5.5 林地資源保護利用5.6 礦產資源保護利用06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63、.1 歷史文化保護6.2 景觀風貌引導07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7.1 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7.2 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工程08 國土空間支撐保障8.1 落實區域綜合交通8.2 健全基礎設施體系8.3 完善優化各類公共服務設施09 鎮區規劃9.1 城市性質9.2 城市規模9.3 用地布局10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10.1 村莊規劃傳導10.2 近期建設目標10.3 實施保障措施規劃總則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自然資源稟賦,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山水林田系統保護與治理,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推4、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底線思維、安全發展嚴格統籌協調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促進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開發適宜性相協調,確保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國土安全,實現國土空間安全永續利用。以人為本、品質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規劃編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城鄉居民點體系,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公眾參與、高效治理充分吸收公眾和專家的意見,提升規劃決策開放性、包容性和科學性。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建立協同治理的規劃實施機制,提高國土空間規劃治理效率,實現城鄉共建、共治、共享。0115、.1 規劃原則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規劃范圍包括咀頭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國土總面積614.18平方公里。規劃分為全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區范圍為太白縣中心城區范圍,總面積46.21平方公里。02p 規劃范圍規劃基期年:2020 年規劃期限:2021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年。p 規劃期限1.2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定位與目標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縣域全域旅游綜合服務中心2.1 規劃定位03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綠色蔬菜富強鎮042.2 規劃目標到2035年,鎮域空間布局全面優化,糧食安全更6、加穩固,生態安全更加牢固,村莊居民點布局更加合理,空間形態更加優化,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養生休閑特色鎮統籌城鄉示范鎮幸福和諧宜居鎮重要控制線落實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053.1 嚴格落實“三區三線”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咀頭鎮劃定耕地保護目標面積2553.77公頃(3.83萬畝)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2322.78公頃(3.48萬畝)。主要分布在塘口村、涼峪村、拐里村等地勢低平區域。落實上位規劃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咀頭7、鎮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37772.70公頃(56.66萬畝),占鎮域面積61.50%,主要分布在鎮域北部和南部秦嶺中高山地帶。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到2035年,咀頭鎮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1022.60公頃(1.53萬畝),主要涉及咀頭街村、方才關村、涼峪村、黃鳳山村、拐里村和塘口村。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063.2 其他控制線落實與劃定秦嶺保護范圍咀頭鎮全域位于秦嶺保護范圍,是區域生態協同保護的重點區域。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27086.00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44.10%;重點保護區面積33085.35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53.87%;一般保護區面積12468、.5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2.03%。劃定村莊建設邊界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到2035 年,咀頭鎮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在不與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沖突的前提下,結合建設用地總量、建設用地適宜性分析、村莊產業發展、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需求,咀頭鎮劃定村莊建設邊界規模192.25公頃,占鎮域面積的0.31%。該邊界是規劃期內可以進行村莊開發建設及需要重點管控的國土空間范圍,是規劃相對集中的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以及因村莊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074.1 鎮村體系規劃人口規模預測到2035年,咀頭鎮全域常住人口規模為9、24690人,城鎮人口規模為2.2萬人。鎮村體系結構構建“7個中心村和6個一般村”組成的鎮村體系。7個中心村:咀頭街村、塘口村、拐里村、黃鳳山村、涼峪村、方才關村和李家溝村。6個一般村:梅灣村、強里川村、瀘家塬村、七里川村、紅星村、白云村。村莊分類根據上位規劃村莊分類成果,咀頭鎮13個村莊劃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其他類三類,其中集聚提升類6個,城郊融合類6個,其他類1個。集聚提升類(6個):梅灣村、滬家塬村、七里川村、李家溝村、紅星村、白云村。城郊融合類(6個):咀頭街村、塘口村、拐里村、黃鳳山村、涼峪村、方才關村。特色保護類(1個):強里川村。全域村莊布點規劃圖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10、(20212035年)084.2 規劃分區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五類一級管制分區。生態保護區:咀頭鎮生態保護區面積為37772.70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61.50%。生態控制區:咀頭鎮生態控制區面積為552.09公頃,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0.90。農田保護區:咀頭鎮農田保護區面積為2432.52公頃,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3.96。城鎮發展區:咀頭鎮城鎮發展區面積為1221.20公頃,占鎮域國土總面積1.97%。鄉村發展區:咀頭鎮鄉村發展區面積為19439.34公頃,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31.67。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1、095.1 耕地資源保護 穩定耕地總量。提高耕地質量。保護耕地生態。5.4 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 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水平。5.2 水資源保護利用 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強化水資源保護。5.5 林地資源保護利用 穩定森林資源總量。推進林業綜合開發。5.4 濕地資源保護利用 加強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5.6 礦產資源保護利用 強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空間管控。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6.1 歷史文化保護10n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落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黃鳳山村北坡遺址的保護范圍,加強對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的12、保護。充分挖掘咀頭鎮古道文化、三國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整合歷史文化資源與鎮村的鄉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深化文旅融合促進文物活化利用。n 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加強李家溝村太白高芯社火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黃鳳山龍燈、李家溝布老虎、太白棉絮畫工藝、大溝塬曲子等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積極落實非遺數字化保存、網絡化傳播、活態化展示、動態化傳承的保護方式。n 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保護方才關村省級傳統村落,引導村莊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整合散落歷史文化資源,推進建設陳列館、展覽館等歷史文化展示設施建設,推進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6.13、2 景觀風貌引導11n 總體風貌格局梳理咀頭鎮山水資源特色、歷史文化脈絡、鄉村生活網絡,結合上位規劃文化保護格局,形成“一廊三區”的總體風貌格局。一廊:以虢川河為基礎,構建兩岸生態廊道。三區:秦嶺生態風貌區、城鎮綜合風貌區、田園景觀風貌區。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將塘口村、方才關村、拐里村、涼峪村、紅星村、李家溝村、七里川村的集中連片優質耕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區域,完善山水路林等基礎設施,因地制宜推進川道區域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35年,全鎮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684.42公頃。推進宜耕后備土地14、資源開發。重點對方才關村、白云村、拐里村、塘口村、七里川村等村的其他草地后備資源進行土地開發,實現耕地面積有效增加推進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實施農用地整治工程。重點對梅灣村、方才關村、拐里村、塘口村等區域低效園地、林地及不合理利用農用地進行農用地整理,通過改良土壤,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用地質量。農用地整治7.1 開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12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重點對咀頭街村、黃鳳山村、涼峪村、方才關村等村內低效閑置建設用地實施改造開發。到2035年,全鎮安排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面積26.4公頃,城區人居環境得以改善,空間集約利用得以增強。加快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重點對滬家塬村、拐里村、白云15、村、涼峪村、紅星村、黃鳳山村、梅灣村等13個村的閑置廢棄農村建設用地進行整治,引導促進農村廢棄建設用地復墾。到2035年,全鎮完成農村閑置建設用地動態清零,安排農村建設用地復墾面積為2.37公頃。建設用地綜合整治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37.2 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工程森林植被生態修復重點在白云村、拐里村、塘口村、紅星村、七里川村、黃鳳山村、滬家塬村等區域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長江防護林保護工程,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工程,通過精準撫育、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等經營改培措施,改善森林生長條件,提高森林生長量,用于碳交易。到2035年,全鎮完成天然林和長江防護林保護面積為31468公頃。山洪災16、害綜合防治重點對鎮域內紅巖河、石溝河、虢川河等河流實施防洪工程提質改造工程,重點推進山洪和山洪溝災害治理工程,堤防和岸坡整治工程,在紅星村、涼峪村、紅星村、拐里村、李家溝、白云村、涼峪村、塘口村等村內加強河道及山洪溝重點監測。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在咀頭街村、拐里村、涼峪村、李家溝村、七里川村、白云村、滬家塬村、梅灣村等重點區域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通過補植水保林、經濟林和水源涵養林等措施,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和水源涵養功能。國土空間支撐保障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8.1 落實區域綜合交通14鐵路落實區域高速鐵路銀(川)渝(重慶)高鐵太白段和寶漢鐵路建設,形成“兩縱”的鐵路網絡。17、高速公路推進眉鳳高速公路建設,形成“一橫”高速公路網。國省道干線公路加快推進寶太一級公路建設,大力推進國省道G342、G244、S218部分路段升級改造,形成完善的內暢外聯公路網絡,提升路網的可靠性、穩定性。全域綜合交通規劃圖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8.2 健全基礎設施體系n給水工程n排水工程n電力工程n供熱工程n燃氣工程推動落實石溝水庫、龍王河水庫續建工程,擴建咀頭鎮涼峪水廠、塘口水廠、牛家溝水廠。推進鎮區太白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快太白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城東區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水按區域設污水干管收集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或回用。鎮區新建1座330kV輸變電工程;新建18、塘口110kV輸變電工程,容量為231.5MVA;太白110kV輸變電工程主變容量擴容至250MVA。n電信工程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基礎信息網提速擴容,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促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數字化應用,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加快清潔能源普及進程,實現全域供熱清潔化。鎮區采用分布式燃氣常壓鍋爐供暖,推進燃氣集中供熱站點建設推進咀頭鎮天然氣管網及場站建設,提高城鎮燃氣普及率。優化完善城市輸氣管網,提高管道氣化率,靠近鎮區的城郊融合類村莊可以與城鎮共享集中供氣設施。15n環衛工程推動固體廢物綜合19、治理。結合上位規劃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推動垃圾分類處理工程建設,健全固體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理、處置體系。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6在鎮區東部拐里村新建一處體育職業學院,促進體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規劃教育設施達到高中階段30座位/千人,初中30座位/千人,小學45座位/千人,幼兒園30座位/千人。教育設施8.3 完善優化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對鎮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廣電藝術中心進行智慧化升級,新建太白縣數字化博物館,中心村打造具有太白特色的文化設施和場所,加大基層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文化設施鎮區新建一處中醫院,同時合20、理布局高等級健康服務資源,設置與森林康養相配套的高端健康醫療服務機構。到2035年,城鄉醫療衛生設施機構每千人床位不少于7張。醫療衛生設施鎮區建成“兩場三館”(體育場、室外體育活動廣場,體育館、游泳館和全民健身綜合館),鎮村結合旅游業的發展,推廣戶外休閑運動項目,完善體育健身設施配置。體育健身設施推進養老院、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多類型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強化社區養老設施配置。到2035年,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社會福利設施鎮區建立縣級醫療救護中心、疫情防控中心,完善社區配套設施。疾病控制中心網絡建設鎮區規劃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9.121、 城市性質17落實上位規劃、省市區域發展戰略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立足本地資源環境條件,結合太白縣的發展現實和職能分析,確定太白縣城市性質為:全域旅游綜合服務中心緊抓全域旅游發展契機,以創建5A級景區縣城為目標,加快文化構建,完善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全域旅游綜合服務中心。以運動休閑和文旅康養為特色的山水生態慢城依托優秀的生態條件、豐富的旅游資源、濃郁的文化特色、優勢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氣候,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康養娛樂等特色產業,形成集運動休閑、文旅康養為特色的山水生態慢城。9.2 城市規模到2035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到2.2萬人,總服務人口規模達6.0萬人。中心城區范圍面積約4620.822、3公頃,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016.57公頃。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9.3 用地布局18咀頭鎮鎮區為太白縣縣政府所在地,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016.57公頃。老城區板塊總建設用地規模約609.38公頃,旅游康養板塊建設用地規模約171.58公頃,鰲山運動休閑板塊建設用地規模約235.61公頃。到2035年,鎮區城鎮開發邊界集中建設區內居住用地361.11公頃,占比35.5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169.47公頃,占比16.68%;商業服務業用地226.99公頃,占比22.33%;工礦用地54.16公頃,占比5.33%;倉儲用地9.22公頃,占比0.90%;交23、通運輸用地99.17公頃,占比9.76%;公用設施用地25.45公頃,占比2.50%;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3.34公頃,占比1.31%;特殊用地52.97公頃,占比5.21%;留白用地4.69公頃,占比0.46%。鎮區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規劃實施保障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0.1 村莊規劃傳導19咀頭街村依托良好的自然風光,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推動鄉村旅游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建設生態觀光、種植基地等為一體的太白特色村莊。塘口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打造集高山蔬菜、冷鏈庫存及物流運輸為一體的蔬菜銷售龍頭村,建立產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塘口新村。拐里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食用菌、肉牛24、等輔助發展,依托太白旅游發展,打造民宿等,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提升村莊整體產業發展水平。黃鳳山村以種植“太白山”牌綠色無公害蔬菜為主導,大力推進農業規模化和綠色化發展,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涼峪村依靠“太白山”牌無公害蔬菜種植,結合中華蜂養殖、中藥材種植等,建設規范化、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推進村莊產業穩步發展。方才關村發展壯大綠色蔬菜種植、平菇栽培種植產業,加快三產旅游服務設施的完善,推動旅游業的發展。李家溝村以現有蔬菜、雜糧、鮮雜果種植為主,引進優良品種,擴大種植規模。盤活利用現有宅基地,打造李家溝民宿,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梅灣村以蔬菜養殖、鄉村旅游、中蜂養殖為主25、導,將村莊地理區位與全域旅游相結合,以特色農產品為載體,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強里川村打造蔬菜種植示范基地,依托村莊氣候條件,加大甘藍、白菜、生菜等種植規模。推進畜禽養殖規模化、精細化、綠色化、標準化發展。滬家塬村以壯大蔬菜種植、中草藥種植產業為主導,以中蜂、畜牧養殖產業為輔,挖掘村莊特色,塑造個性化發展、打造產業興旺新鄉村。七里川村以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發展旅游產業。通過建設村莊旅游接待中心、停車場等,打造寶雞到太白第一村。紅星村以高寒蔬菜種植、中蜂養殖為主導產業。積極拓寬產銷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切實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白云村以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中蜂、生態家禽家畜養殖,食用菌26、及中藥材種植和山水旅游開發四位一體發展。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0.2 近期建設目標20近期建設目標到2025年,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紅線保護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城鎮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得到優化,村莊居民布局更加合理,城鄉人居環境品質得到提升。歷史文化保護得到加強,特色城鄉風貌得以塑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穩步提升,空間品質顯著提升。主要任務保護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化特色農業生產布局。提升城鄉建設品質:推進5A級景區縣城建設,優化道路網骨架。10.3 實施保障措增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保障:推進眉太高速、寶太一級公路的前期選線工作,改善鎮區27、交通條件。施推進公眾參與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搭建全過程、全方位的公眾參與平臺,讓公眾通過法定的程序和渠道有效地參與規劃編制、實施的決策和監督。充分利用互聯網、報紙媒體等各類傳播媒介,加強對規劃的宣傳,將公眾參與引入規劃編制和管理的各個階段。提高全社會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規劃意識,提高維護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推進規劃的實施。鎮黨委、鎮政府是規劃實施工作的責任主體,建立健全空間規劃實施管理工作考核評價監督問責機制,確定考核體系和標準,定期進行考核,通報考核結果,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監管制度,以縣級統一的規劃監管信息平臺為依托,強化對規劃實施全過程信息化監管。經依法批準的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建立規劃實施考核問責制度,明確職責分工,促進行政機關和有關主體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征求時間:2025年4月1日4月30日,共30日征求渠道太白縣人民政府網站:公眾意見提交途徑電子郵箱:聯系電話:0917-4951199郵寄地址:寶雞市太白縣南大街11號(請在電子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上標注“太白縣咀頭鎮國土空間規劃意見建議”字樣)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本規劃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