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南婁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065
2025-04-21
20頁
10.71MB
1、【征求意見稿】盂縣南婁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25年4月目 錄01 規劃總則02 目標定位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08 鎮政府駐地規劃07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規劃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9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01 規劃總則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南婁鎮行政區劃范圍,分為鎮域、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范圍:南婁鎮全域范圍,總面積179.85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范圍:南婁鎮鎮政府所在地集中建成區面積202.03公頃。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02 目標定位 規2、劃規劃定位定位 規劃目標規劃目標底線嚴格控制,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優化,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經濟持續發展,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產業得到升級,高端制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的主導作用日益明顯,現代化服務業顯著提升,農業現代化取得進展,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新材料制造創新基地生態文化旅游城鎮近郊生態宜居小鎮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統籌落統籌落實實三三條條控制線控制線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規劃至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43.11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686.11 公頃。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級下達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547.39公頃。城鎮開發邊3、界:落實上級下達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306.12公頃。國土空國土空間間總總體體格局格局規劃構建“三帶五區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三帶”:秀水河生態景觀濱河休閑帶、香河生態文化景觀帶、冷泉河生態修復帶?!拔鍏^”:生態紅線保護區、綠色生態發展區、復合農業功能區、生態治理片區、城鎮發展區?!岸帱c”:多個生態節點。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 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永久基本農田用途。耕地資源保護利用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強化工業節水減排,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加強生活節水降損,加強礦井水、4、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水資源保護利用 預防和控制人為活動對濕地及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加強濕地污染防治,減緩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導致的濕地退化,維護濕地生態功能穩定。濕地資源保護利用 加大林地林木資源管理力度,分級分類進行林地用途管制,建立有效避讓機制。推進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嚴格火源管控,整治風險隱患,加強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林草資源保護利用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高標準農田大部分為永久基本農田為主的集中連片10公頃以上的耕地,還有部分為采礦復耕治理后的土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和保護利用,強化高標準農田產能目標監測5、與評價,嚴格實行用途管制,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用地質量。耕地提質改造規劃中低產田提質改造主要分布于下曹、王家灣、紙匠村以西的淺山丘陵區域。通過實施耕地提質改造將土地恢復至可耕種狀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效率,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宜耕后備資源開發南婁鎮對其他草地、裸土地和采礦用地進行土地開發,補充耕地作為占補平衡的補充庫。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建設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整理因自然村搬遷整理農村宅基地主要分布于東西垴村、王家灣、旋坪村、紙匠、南河等村莊,6、搬遷整理農村宅基地復墾為耕地、其他林地。工礦廢棄地整理規劃整理工礦廢棄地除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外,通過工礦復墾形成農業設施建設用地、林地和耕地。低效建設用地整理規劃整理批而未用低效建設用地,通過采用促招商、促征地、促開工、協商收回、騰籠換鳥等方式具體處理,避免土地閑置浪費。0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規劃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分布于除白道、大賢、大溝、小坪梁村以外的南婁全境。將因礦山開采活動而受損的生態系統恢復到接近于采礦前的自然生態環境,維護鎮域中部相對完整的生態系統。林草退化修復通過更新造林、補植補造、清草除灌等方式修復退化林地,主要分布于南婁鎮域北部的管7、頭、路家峪口、王子臺、南小坪,鎮域南部的南上社、北上社、許家溝、大賢、漆樹、大溝、鹿峪、王家灣、陳家溝。地質災害治理地質災害主要為采煤沉陷形成的地面塌陷,應加強隱患點監測,不再新增村莊建設用地。水環境治理重點加強冷泉河、秀水河、香河水環境治理,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面源污染治理,河水的氮磷;第二是污水處理,完善鄉村排污工程,建立污水處理池、氧化塘等污水處理系統;第三是河道治理,加固堤岸,通過河流清淤等手段防止水體有機污染,保證濕地生態水配置、濕地土地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提高河流景觀空間觀賞性。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 鎮村體系鎮村體系 根據南婁鎮經濟發展水平、村鎮分布現狀、生產力布局及經濟發展8、戰略的要求,規劃將南婁鎮域村鎮分為四級,形成“1 個鎮區、3 個中心村、23個基層村、4個居民點”的村鎮等級結構。村莊類型村莊類型 鎮域內一共37個村莊,依據不同村莊的特色,將其劃分為城郊融合類2個、集聚提升類9個、特色保護類3個、拆遷撤并類5個,其他類18個。南婁鎮等級規模規劃表等級類型個數村莊名稱 鎮區1南婁、北婁、東西垴和坡頭的部分地區中心村3 南婁、下曹、西小坪基層村23攔掌村、澗溝、白道村、管頭村、大溝村、漆樹村、鹿峪村、陳家溝村、大賢村、許家溝村、南上社村、上曹村、馬舉村、王子臺村、坡頭村、東南關村、路家峪口、觀音堂、郭村、西南關、北上社、秀寨、香河村莊居民點4武家莊、石佛、楊家溝9、園子溝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 產業布局產業布局 南婁鎮產業格局按照“一心、三帶、九區”框架進行布局。“一心”:在鎮區打造商貿服務業、零售業、餐飲業的商貿中心區;“三帶”:李賓山文旅綜合體經濟帶、田園綜合體經濟帶、冷泉河流域諸龍山生態文化綜合體經濟帶。“九區”:李賓山文旅融合旅游區、紅色歷史文化特色旅游區、新材料產業園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園區、綜合特色種養殖田園生態農業區、雙鶴山佛禪文化旅游區、城鄉融合發展區、特色農業種植區。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國道:新建G239 線肖家匯至滴水崖一級公路改建工程。省道:形成“三橫一縱”的鎮域主要道路系統?!?0、三橫”由北到南依次為:省道S314、省道S216,盂上線。“一縱”為國道G239。積極融入盂縣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引導公共交通沿省道S216、省道S314 和盂上線由東向西延伸,沿路村莊規劃公交站點。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 公公共共服服務務設設施施醫療設施福利設施教育設施完善現狀中小學設施配置,提高中小學教育設施利用率與教學水平。落實村鎮基礎醫療配置,形成以鎮衛生院為核心,村莊基層衛生室為基礎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文體設施優化鄉鎮文體活動空間布局,對現狀文化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保障村級文體空間預留,并完善基本文體活動設 施的配置。保障社會福利設施的建設,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基本的保健、文體活動、教育11、再就業指導。傳導落實上位規劃要求,按照“鄉鎮級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兩級體系和城鄉生活圈體系,明確兩級城鄉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指引,構建功能復合、安全韌性的城鄉生活圈。鄉鎮級以15分鐘社區生活圈為主,中心村級以5-10分鐘社區生活圈為主。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興給水設施在南婁鎮觀音堂村規劃建設東梁供水站,規劃凈水廠滿足南婁鎮域村莊用水需要。村莊采用城市管網延伸和集中供水兩種供水工程形式。排水設施推行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可以采用管道排放和散排兩種方式。啟用已建成的處理500 噸的污水處理廠。中心村和基層村應配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電力設施保留鎮域范圍內西宋110KV 變電站。規劃沿鎮域主要道12、路架設10KV 線路至各居民點。燃氣設施村莊繼續實施清潔取暖改造工程,使“煤改氣”、“煤改電”等方式替代燃用散煤得方式覆蓋全鎮域。供熱設施根據南婁鎮的實際情況,推薦采用“電采暖”、“氣采暖”。通訊設施大力發展移動通訊并逐步建立移動通訊光纜和基站系統,建立覆蓋全鎮域的移動通信設備基站,減小通信盲區。對鎮域現有電話、電視線路進行完善,尤其應改善農村信息條件,加快光纖到村,促進農村地區信息化。環衛設施南婁鎮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垃圾收運處理模式。37個村全面實施了垃圾不落地處理機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06 鎮村統籌與鄉村振13、興 綜合防災綜合防災 優化完善鎮級、村級防疫設施布局。規劃鎮級畜牧獸醫站1 處,負責區域內畜禽疫病防疫、監測等工作。規劃增強鎮衛生服務站、各行政村衛生室醫療服務水平、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防疫設施規劃 鎮區現有專職消防站1 處,以供水管網取水為主,地表自然水體取水為補充。消防規劃 規劃抗震設防基本烈度應按度設防。以公園、廣場和農田等開闊空間為避震場地,以主次干路作為疏散通道。以南婁鎮人民政府為核心,建立全鎮防震減災指揮中心。抗震規劃在村莊規劃建設范圍內實施地質災害評估,按照評估地質災害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進行危險性分級,作為村莊建設的參考和地質災害管理依據。建立地質災害巡回檢查制度。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14、秀水河、冷泉河、香河在南婁鎮境內河段按照20 年一遇防洪標準,10 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完成河道清淤。防洪規劃 鄉村地區最為迫切的應急服務設施主要有消防設施和醫療救護設施。應加快微型消防站建設進度,早日投入使用。村莊衛生室醫療設施配備等進一步提高完善。應急服務設施規劃07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規劃 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南婁鎮主要的地質災害為崩塌和滑坡。在村莊規劃建設范圍內實施地質災害評估,按照評估地質災害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進行危險性分級,作為村莊建設的參考和地質災害管理依據。建立地質災害巡回檢查制度。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對象: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 處15、,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 處,另有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36處。保護措施統籌劃定包括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嚴格保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條例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保護其真實性、完整性不受破壞。07 歷史文化與景觀風貌規劃 景觀風貌塑造景觀風貌塑造南婁鎮主要的地質災害為崩塌和滑坡。在村莊規劃建設范圍內實施地質災害評估,按照評估地質災害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進行危險性分級,作為村莊建設的參考和地質災害管理依據。建立地質災害巡回檢查制度。結合地形地貌、山水格局特色,從自然要素考慮可劃分為自然生態保育區、城鎮風貌區、生態田園風貌區、禪意文化風貌區、城鎮發16、展區、山地景觀風貌區六個景觀風貌區,并形成了“三橫通貫”的景觀風貌廊道。08 鎮政府駐地規劃 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南婁鎮主要的地質災害為崩塌和滑坡。在村莊規劃建設范圍內實施地質災害評估,按照評估地質災害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進行危險性分級,作為村莊建設的參考和地質災害管理依據。建立地質災害巡回檢查制度。根據南婁鎮現狀用地布局特點和城鎮發展方向及發展模式的選擇,規劃南婁鎮鎮政府駐地形態為“一心、兩軸、四區”。一心:指以南婁鎮政府、派出所、學校、衛生院、南婁集團等形成的公共服務中心。兩軸:即依托雙鶴山路和天齊廟街形成的城鎮空間發展軸,也是三個生活片區的聯系軸線。四區:指依托道路及用地產業功能形成的四個片區。規劃傳導 近期建設計劃銜接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戰略重點為牽引,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結合南婁鎮發展建設需求,制定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庫,形成合理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時序。09 規劃傳導與近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