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縣云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123
2025-04-22
24頁
32.50MB
1、云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云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2021-2035 年)【公示稿】【公示稿】前言 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榆社縣云簇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榆社縣云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 規劃)。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鎮委鎮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云簇2、鎮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支撐和保障。規劃 是對本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整治、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是對榆社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的依據。目 錄01 規劃概述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原則02 目標策略發展定位規劃策略03 開發保護格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保障集約高效的農業空間守護綠色安全的生態空間打造宜居宜業的鎮村空間04 支撐體系優化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提供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打造綠色堅韌的基礎網絡歷史文化保護體系05 鎮區規劃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06 實施保障明確規劃傳導落實推進近期行動計劃強化規劃實施保障3、01規 劃 概 述規劃期限與范圍規劃原則規劃期限及范圍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社城鎮郝北鎮箕城鎮河峪鄉北寨鄉西馬鄉云簇鎮 鎮域總面積為 12819.12 公頃,包括云簇村、桃陽村、和平村、北村、向陽村、趙莊村、王家溝村、申村、清風村、喬家溝村、南村、迷沙溝村、馬蘭村、林頭村、金藏村、狐家溝村、高莊村、段家溝村、東莊村、崇串村、壁圖畫村、白海村共 22 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總面積為 87.62 公頃,其中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 75.18公頃。本規劃期限為 2021 年至 2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 年,遠期目標年為 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規劃原則底線約4、束,綠色發展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多規融合,統管統籌因地制宜,彰顯特色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增強國土空間韌性,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國土空間承載力。堅持節約優先,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鄉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鎮村聯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生產集約高效、生活宜居適度、生態山清水秀要求,科學有序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鄉等功能空間,助推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按照絕大多數鄉村居民的意愿,統籌優化城鄉空間5、和資源配置,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行均等化布局,科學合理規劃鄉村道路、河道堤防、排水管網、整溝整治等內容,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秉持人人都是規劃者的理念,加強部門協同和公眾參與,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共商共治,使規劃成果充分體現民生民意。堅持“多規合一”的規劃理念和方法,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加強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將共謀、共建、共享、共治貫穿規劃工作全過程,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挖掘鄉鎮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保護自然山水格局,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征,創新保護和開發方式,打造特色地域風貌,建設富有活力的特色城鎮6、和美麗鄉村。目 標 策 略發展定位規劃策略02發展定位依托云簇鎮豐富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將云簇鎮打造為數字鄉村與智慧農業發展先行鎮生態旅游與休閑度假勝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示范鎮規劃策略1、嚴守底線,構建協調融合的開發保護格局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底線;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農業、鎮村、產業格局。2、統籌協調,形成集約高效的全域空間布局 城鄉統籌布局,完善全域規劃分區和用地布局;系統推進國土整治和生態修復,實現城鄉集約高效發展。3、強化支撐,建設完善便捷的基礎服務設施 構建城鄉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適度超前的市政設施建設;建立體系完善的7、綜合交通系統,完善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4、因地制宜,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鄉特色 傳承歷史文化要素;塑造特色城鄉風貌。開 發 保 護 格 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保障集約高效的農業空間守護綠色安全的生態空間打造宜居宜業的鎮村空間03落實底線約束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構建“一湖一屏,三區兩心”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3488.38公頃(52325.70 萬畝)。優先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和優質耕地,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落實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 981.40公頃(14721.00 畝)。落實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90.33公頃(1354.95 畝)8、。保障集約高效的農業空間保護重點保護糧食生產空間優化現代農業空間布局保護糧食生產功能區,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對質量好、產量高、生產潛力大且集中連片的耕地實施特殊保護。推進耕地有機質提升,綜合采取秸稈還田、畜禽糞肥還田、種植綠肥還田等措施,提高耕地地力和產出能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因地制宜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建設。推廣“種養結合、農牧互補、草畜聯動”的綠色發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技術,提升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結合云竹湖等旅游資源,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打造集觀光9、采摘、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守護綠色安全的生態空間云簇鎮通過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同時,推進造林和國家儲備林建設,進一步提升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服務功能。此外,云簇鎮還通過規劃引領,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打造生態經濟化的新業態,為當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綠色、安全、優美的生態環境。以榆社縣“兩山一河”的山水資源為基礎骨架打造“一屏、一庫、一河”生態空間格局。打造宜居宜業的鎮村空間 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適度集中的要求,綜合考慮農業生產基礎、產業功能區、交通線路等因素,打造三級鎮村發展體系。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基層村云簇村桃陽村 和平村 北10、村向陽村、趙莊村、王家溝村、申村、清風村、喬家溝村、南村、迷沙溝村、馬蘭村、林頭村、金藏村、狐家溝村、高莊村、段家溝村、東莊村、崇串村、壁圖畫村、白海村支 撐 體 系優化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提供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打造綠色堅韌的基礎網絡歷史文化保護體系04 公路規劃 規劃以太行一號旅游板塊改造建設為契機,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落實上位國道 340 線及 519 線、省道 202 線一級公路的新建工程,城際鐵路項目,提高云簇鎮與周邊鄉鎮的交通聯系。農村公路 對現有農村道路進行整合,優化目前的道路格局,對主要道路進行拓寬、硬化,完善村與村之間的聯系,實現“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路11、網;加強區域性道路建設,優化鄉村公路網,構建內外交通雙循環優化綜合交通網絡布局配設完備、便捷、統一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行政管理設施、教育設施、文體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商業金融設施、社區治安設施、社會保障設施等。以鄉村振興為引導,中心村應配置集中布置村委會、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老年活動室、衛生室、室外集中活動場所、信息服務站和農村商業服務等設施,與公共活動空間相結合,形成公共活動中心。考慮到耕作服務半徑、老齡人口需求等因素,在自然村生活圈內配置小型活動場地、車輛或農機停放場地、商業服務等必要設施。鎮駐地中心村基層村提供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補齊短板、深入基層,堅持以人為本,優先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12、,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從鎮區、村莊社區、自然村三個層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綠色堅韌的基礎網絡12345綠色智慧低碳完善給排水設施體系完善能源設施體系完善環衛設施體系完善通信設施體系完善綜合防災體系加強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規水源的統籌利用,完善供水設施;優化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提升污水再生利用水平。銜接縣域電網,保障電源的可靠接入與消納。鎮區完善集中供熱設施,推進集中供熱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鎮區、村莊分別收集轉運,完善垃圾轉運站和垃圾處理站等環衛設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推進“三網”融合,擴大全域通信網絡和互聯網覆蓋面。積極推動 5G 基站建設。13、積極探索海綿城市建設,增強蓄、滯徑流雨水能力。提升城鎮消防救援能力,抗震人防能力,應急救災能力構建高效安全的避難疏散體系 打造保護體系,全力推進文物的保護與利用工作 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構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遺產體系。嚴格保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云簇鎮共包括國家級地質公園一處為榆社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一處國家級傳統村落為桃陽村、一處省級文保為南村石刻造像、一處縣級歷史建筑為桃陽村古戲臺、8 處縣級文保及 51 處未定級文保歷史文化保護體系綜 合 整 治 修 復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05 以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為目標,開展重點區域的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14、圍繞田間工程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及灌排溝渠網絡建設等為抓手,綜合運用工程、生物和技術措施,完善田間配套工程,加強灌排設施保障,全面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閑置、低效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建設目標,按照節約用地、改善民生、因地制宜的要求,以“空心村”整治和“危舊房”改造為重點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 圍繞水域濕地修復、森林草原修復等重點問題,針對生態系統功能整體不強、生態破壞嚴重、生態屏障脆弱等問題,提出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行動重點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實 施 保 障明確規劃傳導落實推進近期行動計劃強化規劃實施保障06明確規劃傳導落實推進近期行動計劃強化規劃實施保障落實市縣級規劃傳導村莊規劃指引詳細規劃確定近期行動重點保障各項重大項目根據分區規劃實施要求,銜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分期實施的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近期行動計劃,對中心鎮區、村莊的近期重大實施項目的布局和時序做出統籌安排,建立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庫。確定規劃實施機制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協調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全系統部門協同管理機制;建立定期評估、實時監測、動態維護機制。成果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規劃監督預警機制。強化全過程公眾參與制度,加強多渠道輿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