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江北區繞城內編制單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188
2025-04-24
26頁
13.78MB
1、寧波市江北區繞城內編制單元寧波市江北區繞城內編制單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草案公示(2021-2035年)年)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政府二二五年四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的意見要求,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依據市、區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寧波市江北區繞城內編制單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是對規劃范圍內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出的總體2、部署與具體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前 言前 言01 規劃總則01 規劃總則02 目標定位02 目標定位03 城鄉統籌發展與控制03 城鄉統籌發展與控制04 支撐體系與安全韌性04 支撐體系與安全韌性05 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05 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06 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06 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07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07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CONTENT目 錄目 錄規劃總則規劃總則1.1現狀概況1.1現狀概況1.2規劃范圍1.2規劃范圍1.3規劃期限1.3規劃期限江北區繞城內編制單元位于寧波中心城區西3、北側,西北靠翠屏山,南面姚江、甬江,總體上形成枕山濱江的地理格局。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三田一水六分地”“三田一水六分地”國土空間開發建設現狀:國土空間開發建設現狀:1.1 現狀概況1.1 現狀概況圖例圖例耕地園地林地濕地農業設施用地城鎮住宅用地教育用地機關團體用地科研用地社會福利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草地醫療衛生用地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體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公路用地城鎮村道路用地交通場站用地鐵路用地特殊用地留白用地陸地水域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農村居住用地采礦用地注:用地底數為基期年2020年規劃范圍文化用地管道運輸用地江北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定的繞城內編制單元,包括外灘、文4、教、洪塘、莊橋、甬江、孔浦、前江7個街道和慈城鎮繞城高速以內區域,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1.2 規劃范圍1.2 規劃范圍1.3 規劃期限1.3 規劃期限規劃范圍示意圖目標定位2.1 總體定位2.2 功能定位2.3 發展規模2.4 發展策略2.1 總體定位2.1 總體定位2.2 功能定位2.2 功能定位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精致城區樣板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精致城區樣板落實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繞城內編制單元“城市化優勢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和“創智和美城區”的傳導要求,明確繞城內編制單元的發展目標為:創新創業都市經濟核心區創新創業都市經濟核心區 國際5、人文魅力客廳承載區國際人文魅力客廳承載區 和美宜居幸福生活實踐區和美宜居幸福生活實踐區 智慧生態現代治理標桿區智慧生態現代治理標桿區2.3 發展規模2.3 發展規模落實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于人口和建設用地的分解。落實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于人口和建設用地的分解。規劃常住人口54.2萬人城鎮化率約98%用地規模落實國家、省下達的各項約束性指標,嚴守糧食安全,轉變發展方式。堅持底線思維,存量優先,實施城鎮開發結構優化、質量提升。2.4 發展策略2.4 發展策略動能升級,強化功能牽引動能升級,強化功能牽引特色彰顯,突出街道指引特色彰顯,突出街道指引產業提質,注重分類施策產業提質,注重分類施策系統提6、效,推動存量更新系統提效,推動存量更新服務完善,強化單元管控服務完善,強化單元管控城鄉統籌發展與控制3.1 三條基本控制線3.2 城市重要控制線3.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4 深化“千萬工程”3.5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3.1 三條基本控制線3.1 三條基本控制線三條基本控制線規劃圖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落實耕地保有量落實耕地保有量13.80平方公里13.80平方公里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永久基本農田11.91平方公里11.91平方公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規范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管理。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707、.78平方公里70.78平方公里嚴格城鎮開發邊界管理。城鎮開發邊界內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管制方式,加強與水域管理范圍線、綠地保護線、基礎設施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控制線的協同管控。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范圍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范圍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3.2 城市重要控制線3.2 城市重要控制線將鄉鎮級(街道級)及以上河道、各類水庫、重要湖塘、城鎮重要景觀河道等劃入城市藍線進行重點控制,主要包括官山河、裘市大河、河灘浦河、茅家河、洋市中心河等。城市城市藍線藍線將重要城市公園、重要濱水綠地、重要防護綠地等劃入城市綠線進行重點控制。主要包括永豐公園、星湖公園、姚江公園、日湖公園、槐8、樹公園、濱江體育公園等。城市城市綠線綠線將鄉鎮級(街道級)及以上重要城市交通、城市給排水、環衛設施、電力設施、防災設施、消防設施等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劃入城市黃線。主要包括聯群軌道停車場、姚江工業水廠、220KV洪塘變等。城市城市黃線黃線將鄉鎮級(街道級)及以上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設施等需要重點保障的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劃入城市橙線。主要包括奧體中心、寧波大劇院、寧波市第九醫院、寧波大學、惠貞高級中學等。城市城市橙線橙線將世界文化遺產、縣級及以上文保單位、省級及以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控制線劃入城市紫線。主要包括保國寺、江北天主教堂、大運河、浙東中學舊址、浙海9、關住宅樓、英商洋行等。城市城市紫線紫線落實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寧波市工業集聚區專項規劃傳導的一級、二級工業區塊控制線。工業區塊工業區塊控制線控制線構建“兩心三帶、五片多區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兩心三帶、五片多區塊”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規劃結構圖“兩心”:“兩心”:三江口核心區、姚江北岸副中心。“三帶”:“三帶”:姚江-甬江濱江魅力帶、環繞城生態帶、沿北環融合帶。“五片”:“五片”:擁江活力片、產城提質片、北郊都市農業片、魅力山水片、潛力發展片。“多區塊”“多區塊”:灣頭區塊、謝家-天水區塊、永紅區塊、文創港區塊、甬江科創區江北區塊、甬江城市更新區塊、洪塘城市更新區塊、莊橋城市更新10、區塊、前洋投創區塊、新興產業園區塊、軌道TOD綜合開發區塊、蓀湖區塊。3.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4 深化“千萬工程”3.4 深化“千萬工程”村莊分級分類村莊分級分類分級:分級:形成中心村-一般村的村莊分級體系。中心村3個,一般村30個。分類:分類:差異化引導鄉村振興,將全域村莊分為集聚建設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和整治提升類村莊四類。其中,集聚建設類村莊1個,整治提升類村莊3個,特色保護類村莊4個,城郊融合類村莊25個。前江街道洪塘街道莊橋街道甬江街道孔浦街道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將城鎮開發邊界外相對集中的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及因村莊建設和發展需11、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劃入村莊建設邊界。村莊建設邊界是規劃期內相對集中開展村莊建設的空間范圍,應引導鄉村建設向村莊建設邊界內集聚;村莊建設邊界內應優先保障農村村民住宅、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用地需求;涉及新增用地的農村村民住宅,一般不在村莊建設邊界外選址。3.5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3.5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法確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耕地集中區域。生態控制區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城鎮開發邊界集中連片分布的區12、域,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以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以及農田整備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支撐體系與安全韌性4.1綜合交通體系4.2公共服務體系4.3市政防災體系4.1 綜合交通體系4.1 綜合交通體系軌道交通軌道交通軌道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10號線等綜合交通規劃圖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系統構建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系統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快速路:公園大道(暫名)、寧波大道(暫名)、機場北路、九龍大道、世紀大道、北環西路-北環東路城鎮道路:榮吉西路、云飛13、路、江北大道、邵渡路-環城北路、通途路、大慶北路等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快速路快速路城鎮道路城鎮道路軌道交通軌道交通線性工程最終線位以相關專項規劃為準4.2 公共服務體系4.2 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一主一副多點”的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形成“一主一副多點”的公共服務中心體系“一主”為三江口市級公共服務中心;“一副”為姚江北岸區級綜合性公共服務中心;“多點”為7個街道級公共服務中心。城鎮社區生活圈17個城鎮社區生活圈17個鄉村社區生活圈4個鄉村社區生活圈4個行政村級-服務半徑1000-1500米行政村級-服務半徑1000-1500米以行政村統籌鄉村聚落格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務和生產服務設施,滿足村民文化交流、科14、普培訓、衛生服務、養老福利等需求。自然村級-服務半徑300-500米自然村級-服務半徑300-500米自然村配置日常保障性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對應一個或多個15分鐘生活圈市政:建立城鄉統籌、安全優質、節約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市政:建立城鄉統籌、安全優質、節約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防災:建立預防為主、平災結合、健全穩固的防災減災體系防災:建立預防為主、平災結合、健全穩固的防災減災體系給水工程供水量足質優,完善管網建設,建成覆蓋全域、統一供給的生活用水供水管網。排水工程建設雨、污分流制為主的排水體制,完善排水管網系統,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供電工程優化電力設施布局,提升配電網的堅強程度和冗15、余度,提高電網受電、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燃氣工程建設城鄉一體化供氣管網,管網無法覆蓋的區域采用儲配站、供應站和集中配送液化石油氣相結合的方式過渡。環衛工程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70%,資源化利用率100%。海綿城市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和要求,進一步推進低影響開發建設,建設海綿城市自然生態格局。通信工程推進建設通信基礎設施系統,提升移動電話及寬帶接入普及率,基本實現光纖全覆蓋;實現基礎設施智能化,優化城市管理服務。防洪排澇各排水防澇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排水防澇能力與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澇16、能力。抗震避災加強地震安全性評價,提升防震減災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消防體系構建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體系,建立布局合理、因地制宜、全面覆蓋的區域消防服務網絡。地災防控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地質災害防御能力顯著提高,地質災害風險明顯降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4.3 市政防災體系4.3 市政防災體系5.1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明確歷史文化保護原則明確歷史文化保護原則整體性原則原真性原則可持續原則分類保護原則整體性原則原真性原則可持續原則分類保護原則5.1 歷史文化保護5.1 歷17、史文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1處)(1處)大運河慈江-剎子港段、寧波三江口段。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城(1處)(1處)寧波歷史城區江北部分。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名村(1處)(1處)馬徑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街區(1處)(1處)天主教堂外馬路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地段歷史文化地段(5處)(5處)新馬路歷史地段、德記巷-戴祠巷歷史地段、甬江北工業遺產保護區、洪塘歷史地段、莊橋歷史地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3處)保國寺、江北天主教堂、大運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4處)姚江水利航運設施及相關遺產群、江北岸近代建筑群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18、保護單位(7處)(7處)浙東中學舊址、浙海關住宅樓、英商洋行、德記巷嚴宅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7處)童家磚雕臺門、邵荃麟故居、新馬弄近代建筑群等。市區級文保點市區級文保點(85處)(85處)蓮花庵遺址、馬徑張氏祠堂等。歷史建筑歷史建筑(45處)(45處)大吉巷1號陳宅、生寶路20弄27-30號民居、大吉巷15-17號民居、大吉巷7-12號民居、大吉巷董宅等。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6.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業用地整治、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業用地整治、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01 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01 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02 礦山生態修復02 礦山生態修復19、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理念,塑造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理念,塑造美麗生態國土空間麗生態國土空間01 工業用地整治01 工業用地整治02 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02 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03 城中村改造03 城中村改造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優化城鎮發展格局優化城鎮發展格局6.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6.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01 耕地墾造工程01 耕地墾造工程02 建設用地復墾工程02 建設用地復墾工程保護農田資源保護農田資源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能力03 耕地集中連片和質量提升工程03 耕地集中連片和質量提升工程04 鄉村建設用地的騰退與復墾04 鄉村建設用地的騰退與復墾農用20、地整治和村莊整治農用地整治和村莊整治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7.1劃定詳細規劃單元7.2加強規劃實施傳導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圖7.1 劃定詳細規劃單元7.1 劃定詳細規劃單元綜合考慮行政管理范圍、地理空間要素、用地權屬邊界和現有詳細規劃編制基礎等因素,共劃分26個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城鎮單元21個,鄉村單元5個城鎮單元21個,鄉村單元5個在統一底圖基礎上,按照“多規合一”的原則,建立基于“一張圖”的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圖數一致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作為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規劃許可等實施監督的法定依據,實現規劃編制、審批、實施全過程動態監管。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建立國土空間規21、劃“一張圖”實施監“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督信息系統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加強城鎮鄉村空間統籌,建立健全全域、全要素、全過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和支持政策,對全域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對自然生態地區、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實行特殊保護制度。健全完善用途管制全周期監測、全過程監管機制,對用途管制實施情況實行監督考核。實施分區分類用途實施分區分類用途管制制度管制制度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嚴格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類行為。構建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創新監管手段,強化監督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形成各方監督合力。加強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對失職失責的領導干部依規依紀依法嚴肅問責、終身問責。嚴格規劃監督管理嚴格規劃監督管理明確近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近期約束性指標,明確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名錄、空間布局,規模、保障近期重點建設項目空間需求,明確近期重點實施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明確目標任務、重點區域、規模指標。制定近期建設計劃制定近期建設計劃7.2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7.2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