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237
2025-04-25
27頁
9MB
1、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稿(2021(2021-20352035年年)(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目 錄0101 目標策略目標策略CONTENTS0202 總體格局總體格局0303 鎮村發展鎮村發展04 04 支撐體系支撐體系0505 特色塑造特色塑造0606 整治修復整治修復0707 鎮區布局鎮區布局0808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目標策略011.1 總體定位1.2 發展目標1.3 發展戰略總體定位總體定位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城鎮化水平約達60%。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持續優化,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2、固,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綠色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城鎮主導產業打下堅實基礎,旅游與漁業產業發展雙面開花,公共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鄉村地區實現良性發展,傳統歷史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1.11.1羅源縣山海協同發展先行區羅源縣山海協同發展先行區20252025發展目標發展目標1.21.2規模適度功能完善布局優化集約高效環境優美安居樂業福州市藍色經濟文化示范鎮福州市藍色經濟文化示范鎮閩東北灣區休閑觀光目的地閩東北灣區休閑觀光目的地城鎮化水平約達75%。山水生態環境進入自然良性循環;藍色經濟、休閑旅游等產業得到充足發展,灣區發展核心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海洋藍色產業集聚地逐步形成,產3、業配套提升,產業類型豐富,拉動周邊海洋農業及其他關聯產業高效推進,帶動和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海洋文化、畬族文化、紅色文化多元共榮,成為福寧城市群新名片、文旅新亮點,羅源第三產業升級的有力助益。20352035發展戰略發展戰略1.31.3生態優先戰略生態優先戰略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海全域整治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海全域整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區域生態協調,深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共同體。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活力灣區戰略活力灣區戰略打造福州北部海洋產業集聚地打造福州北部海洋產業集聚地以打造福州北部4、海洋產業集聚地為契機,完善基礎配套建設,全面升級漁業產業鏈。堅持港產城“三位一體”,漁業生產、漁民生活、漁村生態“三生融合”。陸海統籌戰略陸海統籌戰略加強藍綠經濟聯動發展加強藍綠經濟聯動發展加強陸海統籌,構建山海藍綠經濟聯動發展軸,協調山海漁業休閑發展,實現三產融合、三產聯動,形成鑒江完整高效可持續的藍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戰略高質量發展戰略著力新型小城鎮建設著力新型小城鎮建設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打好鑒江生態牌,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將生態價值體現為經濟價值,打造一個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特色彰顯,產業多元發展的濱海活力小鎮。2.1 總體格局2.2 規劃分區2.3 底線約束總體格局02總體格局總體5、格局2.12.1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突出228國道沿線的濱海產業發展通道,統籌保護類要素和發展類要素布局,通過構建生態屏障、生態廊道、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形成“看的見山、望的見水”的山海相連的自然生態空間網絡;將城鎮空間鑲嵌在自然基底中,實現城鎮空間與生態空間和諧共生的“一帶、一核、三廊、四區”的空間格局。一帶:沿國道228形成的聯通寧德及羅源縣的濱海產業融合發展帶。一核:鑒江灣海洋產業集核三廊:鑒江灣山海通廊、牛梅溪生態通廊、東灣溪生態通廊四區:鑒江灣經濟核心區(海洋產業);西部山地生態發展區(現代生態農業為核心);中部綜合產業發展區(漁港物流);東部海洋6、漁旅融合產業區(國家級海洋牧場、山海生態休閑度假村落)。規劃分區規劃分區遵循全域全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基本原則,結合鑒江鎮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落實鑒江鎮全域空間格局,細化保護與發展的管控要求。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和空間治理要求,優化城鎮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劃分規劃分區。全鎮域劃定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和海洋發展區,總共7個一級分區。2.22.2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底線約束底線約束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歷史文化等重要控制線和管控要求。2.32.3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先劃定生態7、保護紅線與羅源縣“三區三線”劃定成果銜接,陸域生態保護紅線3126.21公頃,海域生態保護紅線238.31公頃。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面積0.4857萬畝。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52.38公頃,其中老鎮區及原鹽場填海地區145.15公頃,圣塘二級漁港7.23公頃。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鎮村結構3.2 村莊分類鎮村發展03鎮村結構鎮村結構規劃構建“集鎮區(集鎮)、中心村、一般村”鎮村體系,集鎮區5個村莊,2個中心村,2個一般村。3.13.1集鎮區集鎮區強化公共8、服務功能,是全鎮綜合服務中心,起著帶動全鎮經濟發展的作用,是全鎮城鎮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鑒江村、陸上村、海上村、上澳村、含撤并后的遠頂村鑒江村、陸上村、海上村、上澳村、含撤并后的遠頂村中心村中心村依托各自的特色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加強對中心村的建設,帶動周邊一般行政村及各自然村的社會經濟發展。井水村、圣塘村井水村、圣塘村一般村一般村以保留現狀為主,規模不再擴大,引導人口向主村集中,部分自然村遠期適當時機進行拆并。東灣村、程家洋村東灣村、程家洋村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村莊分類村莊分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銜接上位規劃,結合村莊類型、資源稟賦、經9、濟社會發展條件等因素。落實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明確各個村莊的發展定位。3.23.2承擔角色承擔角色村莊分類村莊分類村莊名稱村莊名稱主要功能主要功能納入城鎮集中建設區的村莊集聚提升中心村鑒江村、陸上村、海上村、上澳村完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支撐濱海漁旅產業發展,服務鎮區集聚人口。搬遷撤并的村莊搬遷撤并衰退村遠頂村零星舊宅復墾,指標騰退生態保育的村莊生態保育的村莊生態保育一般村東灣村、程家洋村加強生態保育城鎮產業重點承載地村莊保護開發特色村井水村、圣塘村建設“濱海旅游村”,發展一村一產業,一村一風情。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 綜合交通4.2 產業發展4.3 綜合10、防災支撐體系04綜合交通綜合交通4.14.1構建便捷高效的綠色交通系統為目標,銜接上位規劃,從區域連通、內部優化、農村道路設施完善等方面,構建鑒江鎮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以國道228線為交通主軸,完善鄉鎮道路網布局,結合鎮中心區規劃布局及鑒江鎮所處區位,道路等級分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巷路四級結構。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產業發展產業發展4.24.2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海洋經濟、濱海休閑及文化旅游為主要發展方向,依托鑒江灣,對整體產業結構進行提升,構建以漁業為基礎、以海洋科技產業為主導、以休閑旅游產業為輔助、以商貿服務11、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一核一帶四區”的空間結構。一核:鑒江灣海洋產業集核一帶:沿國道228形成的聯通寧德及羅源縣的濱海產業融合發展帶。四區:鑒江灣經濟核心區(海上、陸上、鑒江);西部山地生態發展區(程家洋村、遠頂村);中部綜合產業發展區(東灣村、陸上村南部、上澳村);東部海洋漁旅融合產業區(井水、陸上、海上、圣塘)。綜合防災綜合防災4.34.3預防為主、多措并舉,構建安全韌性的防災減災體系 防洪工程規劃規劃原則:貫徹“全面規劃,綜合治理,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因地制宜,因害設防。設防標準:防潮標準:采用50年一遇的標準。防洪標準:規劃城鎮集中建設區防河洪采用20年一遇設防標準,12、防山洪采用10年一遇標準。排澇標準:城鎮集中建設區采用20年一遇澇水不漫溢的排澇標準。抗震工程規劃防震減災原則:堅持“預防為主、平震結合、常備不懈、防救結合”的方針,走綜合防御的道路,全面防止和減輕城鎮的地震災害。設防標準: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鑒江鎮抗震設防等級為6度,重要建(構)筑物設計烈度應提高一度設防。抗震規劃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避震疏散場地:規劃將公園、廣場、運動場、學校操場、人防工事作為避震疏散場地。學校、鎮衛生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應提高一個等級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需做建筑場地地13、震安全性評價,并按評價結論進行設防。5.1 歷史保護5.2 風貌塑造特色塑造05歷史保護歷史保護5.15.1保護鎮域范圍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歷史建筑,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歷史環境要素。根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對鎮域范圍內的文物古跡進行分類保護。鎮域范圍內共有縣級文保單位1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20處。梳理地方文化資源,保護傳承鄉土文化梳理地方文化資源,保護傳承鄉土文化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序號文物保護單位名稱文物級別年代具體位置備注1鑒江白馬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羅源縣鑒江鎮東灣村西南1.2公里2鑒江崇福宮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14、鑒江居委會東門路涉臺文物3海上師公廟碑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海上村委會4呈家揚1號井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呈家洋村民居委會門前1.9米5圣塘白馬王宮重建碑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圣塘村圣塘村古郁10號東北10米6東灣臨水宮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東灣村東上路4號右側10米7鑒江東灣橋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東灣村西向300米處(新橋下游)8東灣周灣橋文物點宋羅源縣鑒江鎮東灣村周灣公路邊,(周灣宮西向20處)9鑒江井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東200米(北門路14號前)10鑒江啟泰橋文物點明羅源縣鑒江鎮鑒江街電影院左側,(中心市場附近)11上澳田中井文物點明羅源縣鑒江鎮上澳村東北600米(新建思源亭旁)1215、下宅下義塔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陸上居委會下宅自然村南向200米公路旁勵堂大門前13鑒江集福亭碑文物點民國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集福亭內,距離鎮政府約500米14鑒江吳氏民居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港東路42號15鑒江將軍宮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亭里路16鐵香爐險橋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鐵香爐村村西向2公里(險橋新橋下)17東灣忠烈王宮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東灣村北200米處18鑒江陸氏民居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洋下門路13號19鑒江尤光被故居文物點明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城門里路34號20鑒江尤元滄故居文物點清羅源縣鑒江鎮鑒江居委會城南路42號21鑒江城堡遺址文物點明羅源縣鑒16、江鎮鑒江居委會風貌塑造風貌塑造5.25.2重點保護并塑造兩大風貌片區:體現濱海漁鄉歷史人文景觀的鑒江古城風貌片區與體現山海奇石自然生態景觀的井水奇石風貌片區。城鄉全域風貌指引城鄉全域風貌指引將鑒江的城鎮形象及山水的特色風貌集中展現,營造鑒江鎮門戶中心的風貌形象。開發邊界內風貌指引開發邊界內風貌指引鎮集中建設區內集約緊湊發展,引導居民集中居住,體現小城鎮的舒適宜居。鄉村地區風貌指引鄉村地區風貌指引挖掘當地特色,按照編制單元,形成統一風貌。重點管控村莊重要入口空間、公共場地、公共建筑、前庭后院等點狀節點空間,道路、街巷等線狀空間的風貌。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6.17、1 綜合整治6.2 生態修復整治修復06綜合整治綜合整治6.16.1把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作 為首要任務,積極適應發展現代農業和 適度規模經營需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 設,統籌農業生態基礎設施、現有耕地 提質改造、低效林草地和園地整理、宜 耕后備資源開發等建設,在優化耕地布 局、降低耕地細碎化程度,增加耕地面 積、提高耕地質量的同時,挖掘和傳承 農耕文化,提升農用地生態功能,保護 和改善農田生態系統。農用地整理農用地整理基礎設施配套基礎設施配套在保障農民權益的前提下,加大對 散亂、廢棄、低效農村建設用地的布局 進行調整,通過盤活鄉村存量建設用地,增添鄉村發展活力,提高建設用地的集 約節約利18、用,調整用地布局,在保障農民安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等用地的前提下,騰退的建設用地可用 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 產業振興,增強鄉村自我造血功能。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生態修復生態修復6.26.2加快鑒江鎮境內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對中小河流域清淤疏浚、河道清障、岸坡整治、生態修復等。強化鑒江鎮片區集中供水工程飲用水水源管理。水生態環境修復水生態環境修復森林生態保育修復森林生態保育修復山體及礦山修復山體及礦山修復加強生態建設和生態系統修復,強化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加快天然林保護修復質量體系的建設。有效推進重要廊道沿線第一重山、低產低效林森林19、質量提升工程,建設森林質量提升景觀帶。落實“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要求,同步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和正在開采礦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恢復綠水青山,再造金山銀山。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用地布局7.2 單元指引鎮區布局07用地布局用地布局7.17.1考慮山海優勢條件和制約因素,結合視線廊道關考慮山海優勢條件和制約因素,結合視線廊道關系,優化城鎮集中建設區布局,保障產業用地儲備,系,優化城鎮集中建設區布局,保障產業用地儲備,提升鎮區公共服務配套。提升鎮區公共服務配套。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單元指引單元指引20、7.27.2同時構建“鎮級社區生活圈和五分鐘生活圈”。將鎮域范圍劃定3個詳細規劃單元和5個村莊規劃單元。在鎮區集中設置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衛生服務設施、文化活動設施、綜合體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初級中學等服務全鎮的公共服務設施,形成鄉鎮級社區生活圈,具體配置標準參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規劃將整個鎮區劃分成2個五分鐘生活圈,根據服務人口設置幼兒園、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室外綜合建設場地、社區服務站、社區商業網點、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等設施,具體配置標準參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鄉鎮級社區生活圈鄉鎮級社區生活圈五分鐘生活圈五分鐘生活圈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實施保障08對市縣規劃的落實:對市縣規劃的落實:落實市縣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建設用地規模、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新增生態修 復面積等約束性指標,以及空間引導、底線約束和重大基礎設施、生態廊道等空 間布局。對村莊規劃的傳導:對村莊規劃的傳導:將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生態保護紅線、城鄉建 設用地、村莊用地、鄉村重點產業項目用地等傳導至鄉村社區生活圈單元。對詳細規劃的傳導:對詳細規劃的傳導:確定鎮區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提出功能定位、人口容量、建 設用地面積、容積率、建筑高度、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空間形態引導等方面管控 要求,劃定鎮區重要控制線,明確22、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綜合防災設施布局。規劃傳導規劃傳導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推進鎮規劃的實施措施,按照近期項目計劃制定鎮年度工作安排及重點項目的部署;監督檢查各年度工作的推進、執行情況;加強城鎮領導隊伍組織協調及能力建設,嚴格工作考核。組織機制組織機制落實和細化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財政、投資、產業、環境、生態、人口、土地等規劃 實施政策措施。綜合運用增減掛鉤、增存掛鉤、點狀供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等政策工具。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按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工作要求,形成城鄉統籌、全域覆蓋、要素疊加的“一張圖”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完善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考核機制,接入福建省國土空間規劃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實施監督實施監督福州市羅源縣鑒江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