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248
2025-04-25
29頁
24.02MB
1、2025.04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人民政府草案公示前 言大王莊鎮地處萊蕪區西北部,常住人口2.97萬人,城鎮人口0.48萬人。生態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悠久,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全省首批旅游強鄉鎮、山東省省級生態文明鄉鎮等稱號。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濟南市萊蕪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統籌推進大王莊鎮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布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以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為主導的生態康養名鎮,特組織2、編制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是大王莊鎮國土空間管控的法定性文件。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整治和修復的各類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目 錄01規劃總則02目標策略03總體格局04支撐體系06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1.3規劃期限與范圍2.1城鎮性質2.2總體目標2.3發展戰略3.1落實三條控制線3.2總體格局3.3農業空間3.4生態空間3.5城鎮空間6.1詳規單元劃分與傳導6.2制定近期行動計劃6.3實施保障措施4.1綜合交通體系4.2公共服務體系4.3基礎設施服務體系4.4歷史文化保護規劃4.5安全保障體系05片3、區控制性詳細規劃5.1空間結構規劃5.2控制線規劃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中心,尊重發展規律,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新舊動能轉化重大決策部署,統籌安排大王莊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強化權威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安全高效、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底線思維,生態優先統籌協調,系統規劃節約集約,綠色發展以人為本,品4、質提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包括全域和城鎮區域范圍兩個空間層次。全域層次包含大王莊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面積159.17平方千米。城鎮區域范圍為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85平方千米。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1.3 規劃期限與范圍萊蕪區以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為主導、以特色農產品加工為輔助的生態康養名鎮和旅游目的地及集散地2.1 目標定位形象定位城鎮性質2.2 發展戰略積極融入濟南市的市域城鎮格局,借力濟南,融入區域協同發展;與雪野副中心在生態、文旅方面展開系統協同發展,與萊蕪中心城區在交通、產業等方面進行統籌發展,與濟南中心城區5、在產業、文旅等方面進行統籌發展。農業方面,擦亮“兩辣一麻一香甜”農產品品牌,持續提升附加值;工業方面,積極發展生姜產業園,提升產業鏈條;服務業方面,注重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設。防范各類自然災害,形成全天候、系統化、現代化的城鎮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筑牢萊蕪北部生態格局和生態保障;構建公共安全體系。嚴格保護鎮域范圍內的生態紅線。大王莊鎮生態保護紅線位于鎮域北部香山、華山區域,面積73.60平方千米。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規劃到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為28.41平方千米,確保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升,空間有優化。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方案,規劃到2035年,共劃6、定城鎮開發邊界1.85平方千米。3.1 落實三條控制線構建“一核兩心、三帶三區”的總體格局n 一核:鎮駐地為中心的城鎮功能集聚核,是全鎮經濟和城鎮建設主中心。n 兩心:大槐樹中心村特色農業服務中心、龍尾村旅游綜合服務中心。n 三帶:S234、大宅線形成的兩條城鄉融合發展帶,S237形成的濟泰過境交通經濟帶。n 三區:東部的城鎮功能集聚區、西部的特色農業發展區、北部的生態旅游體驗區。3.2 總體格局3.3 農業空間構建“五大片區”農業總體格局n“和美姜山”銜接推進區:主要發展生姜、現代林果、生態園林等產業。n 林果種植示范區:依托林業資源發展林果產業。n 生姜種植示范區:主要發展生姜種植以及旅游7、接待等產業。n 生態農業觀光區:主要發展特色農業、特色農產品交易。n 板栗種植示范區:主要發展板栗種植產業。構建“一核、兩區、多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 一核:以香山為生態核心。兩區:北部水土生態涵養區和南部生態農業發展區。多廊:大王莊河、寨里河、大槐樹河和宅科河等生態水系廊道。多點:以華山水庫、陡崖水庫、中部和北部生態公益林形成的點狀生態保護地。3.4 生態空間構建“中心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城鎮村體系格局3.5 城鎮空間中心鎮區:是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包括前張街村、四合街村、復寧街村、順天街村、孤山村。中心村:為鄉村提供基本高品質公共服務。包括龍尾村、大下河村、竹園子村、宅科村、大8、槐樹村、白炭坡村。基層村:提供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和支農服務。包括于家莊村、龍亭峪村、蘇家莊村、南店子村、道洼村、西風爐村等51個村。加強與外圍交通聯系,優化區域交通網絡,完善各級道路體系p 區域交通網絡加強與外圍交通聯系,優化區域交通網絡,推動大王莊鎮全面融入大區域協同發展格局。落實慶棗高速章丘至萊蕪段、京滬高速連接線、S234、S241、S237等區域重大交通網絡,銜接萊蕪城區與濟南市區。p 鎮域交通布局:完善鎮鄉道路體系,構筑功能清晰、結構合理、布局一體的道路網絡,完善道路體系,促進山區村莊對外聯系,完善多條村村通道路。4.1 綜合交通體系交通體系形成“鎮駐地農村社區”兩級公共服務設9、施體系。4.2 公共服務體系打造5個社區生活圈。每個生活圈按照服務人口,配建醫療衛生、養老、文化、體育健身、公共空間、便民商業等服務設施。4.3 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建立韌性可靠的市政基礎設施給排水工程:鎮區及鎮域全部采用規模化市政統一集中供水模式;規劃采用雨污分流制,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各中心村的污水,就地設置小型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就近排入水體。電力工程:規劃保留現狀大王莊35千伏變電站,規劃新增一處35千伏變電站。各農村社區、保留村建設專用配電室。燃氣工程:鎮區現狀中壓燃氣管線供氣,保留現狀1處調壓站。環衛工程:規劃新增一處生活垃圾轉運綜合服務站,各村規劃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4.4 歷史文10、化保護規劃文保單位6處,其中國家級1處,市級3處,區級2處。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其中市級4項,區級5項。古跡遺址6處。防洪工程:大王莊鎮防洪標準滿足流域性河流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其他河道滿足10年一遇防洪標準。抗震工程: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鄒城市域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城市重要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提高1度抗震設防等級。消防工程:規劃建設1處二級普通消防站為整個鎮服務。各行政村按照國家標準規劃消防通道并配置消防栓。人防工程:鎮駐地人防面積按照人均1平方米設置。鎮區設指揮所1處,同行政辦公管理機構同設。設置醫療救護站1處,位于大王莊衛生院。4.5 安全保障體系綜合防災體系5.1 空間結構規劃u 11、一心:鎮政府駐地的鎮區綜合服務中心。u 一帶:沿大王莊河貫穿鎮區的大王莊河綠化景觀帶。u 雙軸:分別為沿大宅線的對外聯系發展軸和沿香潭大街的商業發展軸。u 三區:分別為大王莊河西側的西部居住生活區、大王莊河東側的東部居住生活區和鎮區東南的工業發展區。構建“一心、一帶、雙軸、三區”的總體格局5.2 控制線規劃 道路用地控制(紅線):合理確定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紅線寬度。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控制(橙線):將城鎮區域范圍內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劃入橙線。各類綠地范圍控制(綠線):將城鎮區域范圍內的結構性綠地劃入綠線。基礎設施用地控制(黃線):將城鎮區域內的公用設施用地劃入黃線。6.1 詳規單元12、劃分與傳導結合管理事權,劃定城鎮區域單元1個、村莊單元7個、特別單元2個。規劃對每個單元內村莊進行規劃指引。分為發展定位、管控指標、設施配套、歷史文化保護、災害風險、建設與風貌指引等方面,進行村莊管控。6.2 制定近期行動計劃高標準農田建設文化服務中心、體育場、養老院建設項目巖溶塌陷區安置后備資源開發低效林改造項目探馬河治理槐樹河治理寨里河治理羊里街道生態修復提升行動:生態修復提升行動:河道整治+礦山修復安置社區建設行動:安置社區建設行動:塌陷安置+綠色康居公共服務提升行動:公共服務提升行動:設施完善+品質提升道路交通暢通工程:道路交通暢通工程:對外交通+內部交通文旅開發推進行動:文旅開發推進13、行動:景區提升+旅游要素基礎產業提升工程:基礎產業提升工程:工農提質+三產融合六 大 近 期 行 動6.3 實施保障措施 強化規劃嚴肅性,國土空間規劃一經批復,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堅持先規劃、后實施,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因國家重大戰略調整、重大項目建設或行政區劃調整等確需修改規劃的,須先經規劃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進行修改。強化規劃權威性和嚴肅性 建立健全從全域到分區、地塊,從總體規劃到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傳導機制,強化審查審批管理,確保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核心內容有效傳遞。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14、健全規劃傳導與監督機制 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傳導落地有效機制,強化國土空間分區分類用途管制,探索在詳細規劃中傳導落實主體功能戰略的具體路徑。將規劃確定的空間發展策略納入政府工作目標,保障政府工作目標符合城市發展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嚴格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建立規劃體檢與評估機制,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對城鎮發展運行和規劃實施總體情況進行定期體檢,對違反規劃管控要求的行為進行及時預警。對規劃階段性實施情況進行五年一評估,作為規劃調整的重要依據。完善規劃體檢與評估機制目前已形成草案,為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凝聚智慧和共識,現面向社會各界征詢意見:一、公示時間2025年4月3日-5月2日,公示時間三十日二、公示渠道1.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2.微信公眾號:萊規劃3.現場公示:大王莊鎮人民政府1樓大廳社會公示欄三、公示意見提交途徑1.電子郵箱:2.郵寄地址:濟南市萊蕪區龍潭東大街001號625室(萊蕪區城市規劃協調服務中心)郵政編碼:271100(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國土空間規劃意見”字樣)注:本次成果為面向社會草案公示稿,最終以批復成果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人民政府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