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小寺溝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272
2025-04-27
5頁
409.76KB
1、 平泉市小寺溝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公示稿 小寺溝鎮人民政府 2025 年 4 月一、規劃層次與范圍 規劃分為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范圍為小寺溝鎮行政轄區,面積 150.67 平方千米。鎮區范圍為小寺溝鎮人民政府所在的小寺溝村及橋西村部分區域,面積 65.11 公頃。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 2021 年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期至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三、規劃定位 結合小寺溝鎮發展特征及資源條件,落實上位規劃相關要求,確定小寺溝鎮的城鎮性質為:圍繞產業園區建設,同步發展食用菌種植、綠色果品深加工和鄉村旅游業的城郊服務型鄉鎮。四、規劃目標 2、至 2025 年,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生態安全格局初步建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完備,基礎設施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城鄉生活品質得到優化,城鄉差距逐漸減少,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至 2035 年,生態系統格局進一步穩固,各類生態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綠化水平和環境質量顯著提高。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居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達到現代化水平和富裕標準。公共服務體系全覆蓋,基礎設施滿足現代化發展需要。各項建設實現規范化、法治化,實現“三生”空間協調、城鄉統籌發展。至 2050 年,生態文明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形成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3、宜居適度,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全面建成平泉市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生態康養宜居城鎮。五、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 嚴格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規劃到 2035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45585 畝,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 39105 畝。落實上級下達的生態保護紅線 3554 公頃,主要分布在山區,均為水源涵養型。落實上級下達城鎮開發邊界規模 169.57 公頃,包括鎮區及河北平泉省級經濟開發區。城鎮開發邊界的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 2020 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 1.32 倍以內。六、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統籌全域各類要素,因地制宜4、確定小寺溝鎮“一心兩軸,三廊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指以鎮區為主的核心發展區。通過優化鎮區各項功能,打造全鎮綜合服務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兩軸”指沿國道 G508 南北發展的城鎮發展軸和沿東北線和小岔線形成的東西城鄉聯絡軸。“三廊”沿瀑河形成的生態景觀廊道,沿錦承鐵路和遵小形成的交通綠化廊道。“四區”指西部現代農業種植區,中部林果種植區,中部現代產業發展區和東部山地種植區。七、居民點等級結構 構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并對職能分工進行分級引導。鎮區:小寺溝鎮政治、經濟、綜合服務中心,為小寺溝村。中心村:人口較多,設施配置較為完善,發展前景較好,對周邊村莊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村5、莊,包括橋西村、河溝子村、鳳山新村和姚杖子村 4 個村莊。基層村:重點完善基礎服務設施配套,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村莊,包括袁家店村、蘇子溝村、水泉村、黑山口社區、萬杖子村、南三家村、趟道溝新村、雅圖溝村和胡杖子村 7 個村莊。八、村莊分類 小寺溝鎮村莊分為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和保留改善類三類。城郊融合類 2 個:包括小寺溝村和黑山口社區。將該類村莊以納入鎮區,按照城鎮標準進行風貌管控,逐步將村民向城鎮進行引導,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集聚提升類 5 個:包括橋西村、袁家店村、河溝子村、鳳山新村和姚杖子村。該類村莊應統籌考慮與周邊村莊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村居民點集中或連片建設。結合宅基地整理、未利用地整治改造,留足發展空間。推進村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對周圍村莊的帶動和服務能力。保留改善類 7 個:包括蘇子溝村、水泉村、萬杖子村、南三家村、趟道溝新村、雅圖溝村和胡杖子村。該類村莊按照村莊實際需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原則,統籌安排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土地整治、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各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