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淝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314
2025-04-28
15頁
1,019.65KB
1、懷遠縣淝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2一、規劃范圍與期限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淝河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分為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重點統籌全域全要素規劃管理,側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戰略和總體格局,總面積15444.04公頃。鎮政府駐地以城鎮開發邊界為規劃范圍,重點細化土地使用和空間布局,側重功能完善和結構優化,面積為37.80公頃。淝河鎮下轄 21個行政村,分別為胡圩村、陳莊村、錢河村、紅星村、季圩村、河嘴村、中淝村、南海村、劉橋村、馬路村、廟東村、仁和村、滕湖村、中黃村、邵樓村、看疃村、嶺集村、三關村、太平村、新集村、泗湖村。2.2、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為 2020年,目標年為 2035年,近期至 2025年,遠景展望至 2050年。二、發展定位與目標1.總體定位總體定位規劃淝河鎮為懷遠縣的一般鎮,依托蚌埠民用機場建設契機,推進空港產業園平臺建設,以現代高效農業為支撐,大力發展區域性貿易服務、航空物流產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農貿型城鎮。32.目標愿景目標愿景至 2025 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三線管控初見成效,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公共服務能力較大提升,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初見成效。至 2035 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全面建立,糧食安全不斷鞏固,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3、宜居適度。三產持續發展壯大,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城鄉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顯著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鄉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展望至 2050 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高質量生活的美麗家園。三、國土空間格局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規劃形成規劃形成“兩兩核核多點多點、一、一廊三帶廊三帶”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兩兩核核”:指鎮政府駐地綜合服務核心與空港新區產業集聚核心,輻射帶動整個鎮域范圍內經濟發展。“多點多點”:根據自身特4、色與比較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點村莊,包括新集村、中淝村、錢河村、馬路村、紅星村、看疃村、嶺集村,同時帶動周邊村屯共同發展。“一廊一廊”:依托四方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打造北淝河-四方4湖生態廊道,打造生態、生活、生產融合示范區。“三帶三帶”:把握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帶來的有利條件,依托 S419、S311、S230 三條鎮域主要通道,打造鎮村發展主軸帶。2.嚴格落實底線管控嚴格落實底線管控(1)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規劃至 2035年,淝河鎮落實耕地面積不低于 10268.95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 8940.00 公頃。嚴格實施耕地用5、途管制,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優先保護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和優質耕地,穩妥有序恢復流向其他農用地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經依法批準,應在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基礎上,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優化的原則,在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上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2)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鎮域范圍內生態保護紅線 1514.39 公頃。未經批準嚴禁擅自調整。自然保護地邊界發生調整的,依據相關批準文件,對生態保護紅線做相應調整。生態保護紅線內按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和其他區域進行分類管控6、。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5(3)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規劃至 2035 年,淝河鎮城鎮開發邊界 37.80 公頃,占鎮域總面積的 0.25%。強化城鎮開發邊界對開發建設行為的剛性約束作用,防止城鎮盲目擴張和無序蔓延。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施“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6鎮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鎮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3.細化細7、化規劃分區規劃分區圍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結合地域特征和經濟社會7發展水平,遵循全域全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基本原則,在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分區基礎上進行細化,將淝河鎮劃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五大類。四、國土空間保護1.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將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目標和 8940.00 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分解下達至各行政村,規劃期內必須守住的保護紅線任務。2.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嚴格保護供水水源保護地,嚴格保護各村民組供水工程取水點。落實鎮域主要河流北淝河等生態8、保護措施,確保全域水體水質良好、生態服務功能不降低。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提升生活污水處理能力。3.嚴格林地濕地資源保護利用嚴格林地濕地資源保護利用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科學實施造林綠化。嚴格落實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依規審核審批建設項目使用林地,集約節約利用林地。嚴格落實濕地總量控制與限額使用、依法占用、生態補償等濕地管理制度。8五、國土空間開發1.鎮村體系規劃鎮村體系規劃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按照“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的鎮村體系,即 1 個鎮政府駐地、21 個中心村、154個自然村。2.產業發展布局產業發展布局構建“三軸三區,雙核多點”的產業空間格局。“三軸三9、軸”:沿 S419、S311、S230鎮域主要交通廊道打造沿線產業發展軸,串聯鎮域發展節點,融入區域協同發展大格局;“三區三區”:根據鎮域各區域不同的資源本底與發展優勢,將鎮域劃分為生態產業示范區、高效農業發展區、臨空產業聚集區;“雙核雙核”:鎮區綜合發展核心和臨空經濟發展核心。提升鎮區產業能級,推動鎮區制造業、服務業向高附加值發展,打造集農副產品加工、商貿物流服務于一體的綜合發展核心;借勢蚌埠民用機場建設,積極承接臨空產業落地,以航空物流產業為切入點,培育一大批技術導向、輕量高值產業,打造臨空經濟發展核心;“多點多點”:依托各村優勢資源,發展“標準化廠房+生產基地”的產業模式,打造南海稻蝦綜10、合種養基地、滕湖玫瑰花種植基地、陳莊蘑菇生產基地、河嘴西瓜基地、紅星-仁和萬畝黃心菜基地、陳莊-南海菊花種植基地、水蜜桃種植基地、白花玉石9籽種植基地、劉橋村標準化廠房、看疃村標準化廠房、廟東村標準化廠房、馬路村標準化廠房、季圩村標準化廠房等多產業節點。3.優化交通體系優化交通體系按照“內聯外通提等級、縱橫交貫活旅游、鄉村田園路暢通”的發展思路,完善鎮域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城鄉交通融合發展新格局。為實施新一輪“四好農村路”建設工程做好用地保障。10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4.完善設施配套完善設施配套規劃淝河鎮政府駐地為區域公共服務中心,集中公共資源重11點投放,高標準設置黨群服務11、中心、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商業金融等設施。按需保障村級社區生活圈規劃。各中心村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基礎上,應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加強服務配套設施布局,并提高環衛等設施服務水平。各自然村設施配置以保障基本服務、實現生產生活便利化為準則。支持新增或者改擴建公益性公墓。5.村莊規劃指引村莊規劃指引以上位規劃為依據,傳導下達各村耕地保護目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約束性指標,統籌源稟賦特征、村莊類型、發展需求等情況,合理下達各村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等約束性指標。六、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以提高土地質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目標,采取行政、經濟、法12、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整改造。七、鎮政府駐地規劃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以城鎮開發邊界為規劃范圍,總面積 37.80公頃。2.底線管控底線管控加強城市黃線管控。規劃將鎮政府駐地內公用設施、客運站12劃入黃線范圍,在黃線內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空間規劃,并依法向建設主管部門(空間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規劃許可,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相關手續。加強城市綠線管控。規劃將鎮政府駐地內公園綠地與防護綠地劃入綠線范圍,綠線內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以及批準的規劃進行開發建設。有13、關部門不得違反規定,批準在綠線范圍內進行建設。因建設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綠線內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在綠線范圍內,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建筑物、構筑物及其他設施應當限期遷出。3.規劃用地結構與布局規劃用地結構與布局根據城鎮現狀用地條件和發展方向,對各項功能用地、交通組織、生態環境進行綜合考慮,合理優化布局。統籌生活居住、產業發展、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防災減災等用地功能,合理組織各類用地。13鎮政府駐地用地布局規劃圖鎮政府駐地用地布局規劃圖4.道路交通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結合淝河鎮自身發展需求,重點在現有公路網骨架的基礎上對公路系統進行合理優化,對原縣道 X043升級改14、造為省道 S419,14并形成以省道 S419、省道 S230 為主的對外交通骨架網絡,打造良好的對外交通環境,增強鎮政府駐地的交通通達性。道路網規劃將在現狀路網基礎上,規劃通過新建道路、拓寬道路寬度、調整道路功能等方式,完善鎮政府駐地路網格局,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道路網結構。八、城鎮風貌設計引導按照充分體現皖北特色、田園風光和市井風情的思路進行特色風貌塑造。突出建成空間與自然的有機融合,傳承地方特色空間基因,強化街巷肌理、空間格局、建筑風格、建筑樣式和色彩等充分體現皖北市井風情;深入挖掘各類鄉村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營造方田林網為底板、河渠湖塘為脈絡,山水田園藍綠交融、美麗村莊星15、羅棋布的皖北田園風光。九、規劃實施保障明確規劃目標。嚴格落實縣級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和管控要求,劃分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定土地用途分區并確定地塊用途,科學制定管制規則,保證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高水平編制。堅持“多規合一”,強化規劃嚴肅性,規劃一經批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15黨的領導貫穿到規劃實施的各領域和全過程,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加強區域部門協作。建議懷遠縣組織成立規劃實施協調小組,自然資源、農業農村、財政、環保、交通、水利等部門共同參與,在規劃實施中統籌安排各類項目并推進實施。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淝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涉及村莊規劃的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促進規劃好用、管用和實用。強化監督實施。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與監督。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或衛星遙感監測等手段,開展對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剛性管控執行情況的實時監測、預警和定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