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海曙區老城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草案)(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333
2025-04-29
25頁
13.22MB
1、寧波市海曙區老城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草案20352035H A I S H UH A I S H U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二二五年四月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曙分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結合海曙老城片區實際,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曙分局組織編制寧波市海曙區老城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規劃是對海曙老城片區范圍內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出的總體部署與具體安排,是對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2、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目前,規劃已形成草案,現依法開展公示,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前言目錄CONTENTS1.1規劃范圍和期限1.2 老城片區概況1.3 規劃原則01 第一部分 規劃總則02 第二部分 目標定位03 第三部分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4 第四部分 協調共享的支撐體系05 第五部分 歷史文化保護2.1 總體定位2.2 規劃策略2.3 發展規模3.1 嚴守三條基本控制線3.2 落實城市重點控制線3.3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4 細化國土空間用途分區4.1 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4.2 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4.3 綠色安全的3、市政設施體系06 第六部分 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07 第七部分 規劃傳導與實施7.1 詳細規劃編制傳導7.2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7.3 規劃實施監督6.1 生態空間綜合整治6.2 城鎮空間綜合整治規劃總則1.1 規劃范圍和期限1.2 老城片區概況1.3 規劃原則第一章1.1 1.1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海曙老城片區范圍,包括8個街道范圍(鼓樓街道、月湖街道、江廈街道、南門街道、西門街道、白云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規劃總面積約29.36平方公里(依據:2020年度國土變更調查)。規劃期限: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1.2 1.2 老城片區概況老城片區概況國4、土空間用地現狀圖海曙老城片區地處寧波中心城區,東南臨奉化江,與鄞州區相望,北瀕余姚江,與江北區相連,西與高橋鎮、古林鎮和石碶街道接壤。2020年海曙老城片區現狀常住人口約為34.85萬人。2020年海曙老城片區地區生產總值達458.81億元,一二三產業結構為0:19.6:80.4。地理位置人口規模經濟發展結合海曙老城片區實際,加強對上位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基礎,通過對規劃指標、空間布局、控制線等進行深化落實,保障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自上而下傳導,確保管控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公5、共空間供給,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延續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文化底蘊,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加強規劃的實施性與操作性,明確對詳細規劃的指導要求,強化規劃實施引導。突出規劃的分期實施,制定近期實施規劃,對近期的國土開發、保護、修復、整治項目做出統籌安排。1.3 1.3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01 細化落實,管控落地02 以人為本、注重品質03 側重實施、突出近期目標定位2.1 總體定位2.2 規劃策略2.3 發展規模第二章2.1 2.1 總體定位總體定位落實“城市化優勢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立足海曙老城整體發展,以品質提升為抓手,以歷史人文為內涵,以共富平等為導向,明確老城片區的規劃定位為:千年甬城核心區千6、年甬城核心區數字服務創新區數字服務創新區全齡友好示范區全齡友好示范區2.2 2.2 規劃策略規劃策略2.3 2.3 發展規模發展規模落實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人口分解,老城片區 2035 年規劃:策略一傳承文脈,重現老城魅力。策略二品質提升,推進有機更新。策略三創新策動,聚力重大平臺。策略四以人為本,完善設施配套。用地規模落實國家、省下達的各項約束性指標。堅持底線思維,存量優先,實施城鎮開發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100%常住人口38萬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嚴守三條基本控制線3.2 落實城市重點控制線3.3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第三章3.4 細化國土空間用途分區3.1 3.7、1 嚴守三條基本控制線嚴守三條基本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內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與水體保護線、綠地保護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等控制線協同管控。海曙老城范圍內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國土空間三條控制線規劃圖基于海曙老城片區自然生態格局,銜接落實上位規劃統籌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嚴守空間底線,落實上位規劃傳達的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8.01平方公里。城市藍線城市綠線城市黃線城市橙線城市紫線將鄉鎮級及以上河道、各類水庫、重要湖塘、重要渠道、城市重要景觀河道等劃入城市藍線進行重點控制。主要包括奉化江、余姚江、西塘河北斗河、中塘河、南塘河、護城河等。將重要城市公園、重要濱8、水綠地、重要防護綠地等劃入城市綠線進行重點控制。主要包括月湖公園、中山廣場、愛心公園(濠河公園)、姚江南岸濱江休閑公園、鄞奉濱江公園、五江口公園等。將鄉鎮級及以上城市交通、城市給排水、環衛設施、電力設施、防災設施、消防設施等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劃入城市黃線。主要包括及寧波火車站、汽車南站、段塘客運中心以及寧西變、澄浪變、徐家漕環衛綜合服務站、徐家漕消防救援站等重要基礎設施。將鄉鎮級及以上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福利設施等需要重點保障的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劃入城市橙線。主要包括寧波外事學校、寧波音樂廳、天一閣博物院南館、寧波海曙文化體育中心、寧波市中醫院、海曙區中心福利院等。包括世界文化遺9、產、各級不可移動文物及其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省級及以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以及規劃認為需要進行重點控制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控制線。主要包括寧波歷史城區(海曙片)、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三江口)(局部)等。3.2 3.2 落實城市重點控制線落實城市重點控制線3.3 3.3 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海曙老城片區形成“一核雙心,一環雙軸”的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城市主中心。即三江口-寧波中心城區海曙片,是市級主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商業中心、商務中心、文化中心功能。“一核”片區中心。即新星、丁家兩個片區中心。新星以集聚公共服務設施、商業商務設施為基礎,打造設施完備的10、品質城區;丁家以寧波音樂廳、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學校等為牽引,打造國際時尚灣。“雙心”羅城復興環。即以護城河和姚江、奉化江圍合的環線,復興環內以羅城復興為抓手,打造獨具人文魅力的“城市之心”。“一環”兩條城市發展軸。即以姚江-奉化江為載體的沿江縱向發展軸和以中山路為載體的城市橫向發展軸。“雙軸”3.4 3.4 細化國土空間用途分區細化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在上位規劃確定的國土空間格局與規劃用途分區的基礎上,對老城片區全域的用途和地類進行深化布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和海洋自然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開發邊界集中連片分布的區域,是11、城鎮集中開發建設以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重點包括特殊用地集中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其他利用保護區協調共享的支撐體系4.1 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4.2 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4.3 綠色安全的市政設施體系第四章4.1 4.1 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老城片區在落實上位鐵路、軌道交通、骨架干路等對外交通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內部交通體系,構建一體融合、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系統。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圖蕭甬鐵路、杭甬客專、甬臺溫鐵路。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4號線、6號線、8號線,預控軌道線路。“七橫四縱”:七橫:新星路、通途路、中山路、柳汀街、夏禹路、新典路、布政東路。四12、縱:薛家路、環城西路、望京路、解放路。按照“小街區、密路網”的理念,完善區域內次干路及支路網絡體系。鐵路軌道交通主干路其他道路機場路、環城南路。骨架干路4.2 4.2 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城鎮社區生活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海曙老城片區文化、教育、體育、醫療、養老等設施的服務效率和水平。中學小學兒童游樂場社區行政設施大型超市公園小型商業菜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化設備室內體育場館養老設施幼兒園4.3 4.3 綠色安全的市政設施體系綠色安全的市政設施體系落實區級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要求,促進基礎設施共享,構建綠色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13、力,強化防洪排澇、消防、人防、抗震救災和防臺防潮、地質災害防治、公共防疫的建設和管控,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平臺,確保安全發展體系更加完善。防洪排澇適度超前防洪結合抗震避災預防為主治理避讓消防體系防消結合快速響應地災防控合理劃片有效管控人防工程精準防護平災結合公共防疫以人為本體系完善(2)安全韌性防災減災體系供水:供水量足質優,完善管網建設,建立更加高效、可靠和可持續的全域現代化供水體系。排水:建設雨、污分流制為主的排水體制,完善排水管網系統,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8%。海綿: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和要求,進一步推進低影響開發建設,城市建成區80%以上達到建設目標要求。供電:優化電力設施布局,構建安14、全可靠、智慧韌性的電網系統。燃氣: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氣管網,提高天然氣管網覆蓋率和利用水平,優化區域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通信:科學合理布局各類通信基礎設施,促進其他類型基礎設施與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融合部署。環衛: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70%,資源化利用率100%。(1)綠色現代基礎設施支撐歷史文化保護第五章嚴格保護、合理利用歷史文化遺存。“一部寧波史,半部在月湖”,海曙老城片區是寧波歷史文脈的核心載體、商幫文化的發祥地,三江口也是最早的寧波港港埠,海絲之源、藏書文化、府治文化、甬商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老城沉積。海曙老城,是寧15、波城市根脈、千年府城核心,是寧波歷史文化資源最集中、歷史價值最突出、文化特色最顯著的片區。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嚴格保護7個歷史文化街區1個歷史地段7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6處 市級文物保護點6處 區級文物保護點2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2項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樓天一閣月湖1處 世界文化遺產1處 寧波歷史城區(海曙片)國土綜合整治與修復6.1 生態空間綜合整治6.2 城鎮空間綜合整治第六章6.1 6.1 生態空間綜合整治生態空間綜合整治落實區級總規及海曙區16、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規劃(2021-2035)要求,結合老城片區實際,以建設用地整治為重點,統籌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推動資源重組、功能重塑、空間重構、產業重整、環境重生。6.2 6.2 城鎮空間綜合整治城鎮空間綜合整治重點進行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面推進老城片區水環境治理工作,確保水域占補平衡;加強水生態治理,有序推進全域河湖水系綜合整治,加強河湖清淤工作,改善流域水質;著力提升用水安全,完善水功能。重點進行低效用地盤活工程:以老舊小區改造、批而未供處置、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大運河核心監控區整治、工業用地整治為重點,穩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存量用地,基本完成全域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傳導與實施17、7.1 詳細規劃編制傳導7.2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7.3 規劃實施監督第七章7.1 7.1 詳細規劃編制傳導詳細規劃編制傳導綜合考慮行政管理單元、地理空間要素、用地權屬邊界和現有詳細規劃編制基礎等因素,共劃分6個詳細規劃編制單元。7.2 7.2 規劃實施保障機制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定期開展體檢評估 建立調整完善機制 加強規劃實施監督 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圖7.3 7.3 規劃實施監督規劃實施監督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知識宣傳普及.完善國士空間規劃信息、公開、宣傳和發布等制度。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全過程公眾參與,健全駐鎮規劃師制度鼓勵居民、企業等多方利益主體主動參與規劃18、制定和決策,搭建多方參與規劃實施的平臺和保障制度,引導社會組織成為代表公眾參與規劃實施的主體,加強社會各界對規劃實施的過程監督。加強公眾參與在滿足國家、省、市、區建設要求基礎上,明確重點監督內容和特色監控指標,評估結果作為規劃調整修改的重要依據。依據國家、省、市法律法規的修改條件和程序,結合實際,不斷優化空間布局,科學落實各類新增建設用地,對不可預見的建設項目提出彈性預留空間與原則。動態調整完善開展城鎮存量更新用地定期核查管理,鼓勵采取存量補地價的方式對城市更新用地進行自主或聯合開發。建立以提供公共要素為前提的更新獎勵機制,明確容量獎勵等政策優化方向。優化老舊房屋改造提升改建類和綜合整治類城鎮更新項目建設管理,針對性完善細化日照、消防、防災等管理要求。健全存量更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