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4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134925
2021-05-22
38頁
153KB
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市*區*村至*鎮公路,路線起點*村,終點* 鎮,全長3.4 公里。 1.1 1.1 編制報告的歷史背景編制報告的歷史背景 近年來,隨著 201、301 國道 X 型骨架,連接六城、貫穿兩湖、兩 口岸,輻射鄉鎮,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的建設,交通環境得到了很大改 善,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農村交通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 弱,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依然存在,部分行政村及自然屯還未實現 通暢,農村路網的技術水平和服務功能急待提高。實施通村公路建設, 是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為解決農村發展環境的一項富民工程,是服務 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惠及最廣大農民的一項德政工程。 為落實以人2、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協調 發展,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全面提高路網通達深度和通行能力, *區交通運輸局委托我院開展*村至*鎮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工 作。 1.2 1.2 報告編制的主要依據報告編制的主要依據 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 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3 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基本建設工程投資估算編制辦法 國家計委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 1.3 1.3 研究過程及研究內容研究過程及研究內容 *村至*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計劃下達后,為保證該工 程建設項目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的要求, 我院組織相關技術人3、員對該項目方案進行了全面考察,并在綜合地方政 府的意見后,完成各專業工程數量,編制投資估算,于 2015 年 5 月完成 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 本項目的研究范圍和內容: 1、本項目的建設理由和必要性; 2、經濟社會現狀; 3、技術標準及建設規模; 4、建設條件與工程方案; 5、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6、建設安排與實施方案; 7、經濟評價。 8、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措施 9、問題與建議 1.4 1.4 建設理由及必要性建設理由及必要性 現有道路的狀況極為不好,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原有道路大多始建于 50、60 年代,通過村屯自養形成。后由鄉鎮政 府接管負責公路養護,由于受減輕農民負擔的影響,公路一直處于棄養狀 態。路基是在原有地面直接形成,路基整體強度不足,路基局部有翻漿現 象,路基無明顯邊溝,強度較差,路面坑槽嚴重,部分路段有車轍。橋涵等 排水設施數量滿足排水系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