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從結果看產城類項目拓展的基本邏輯匯報報告.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166330
2021-07-31
26頁
568.23KB
1、產城融合中心 April, 2018 從結果看產城類項目拓展的基本邏輯 結果(目標)是什么? 產城類項目風險都有哪些? 定案階段方案決定做旺的機會 立項階段三角形理論 結果(目標)是什么? 產城類項目風險都有哪些? 定案階段方案決定做旺的機會 立項階段三角形理論 底線要求:商住用地產生的超額利潤 產業用地土地成本 + 資源方訴求 1) 設置的原因:做產業類項目,商住用地部分需要有土地紅利,即比招拍掛拿 地賺更多錢; 2) 實際操作:即碧桂園產城類項目的格局 不追求商住高利潤,保底利潤基礎上,多出的利潤補貼產業 但需要拿回本金(自有資金投入),利潤陪同產業共同成長。 保住底線立項階段1 第四部分2、“定案階段方案決定做旺的可能”有詳細分析 產業做旺定案階段2 第三部分“立項階段三角形理論”有詳細分析 業界、政府多贏3 但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底線易保,更高難求,商住得 心應手開發完畢,產業到底如何做?付費的資源方是來了, 買單的企業到底是誰?按照政府的要求,竣工違約金即便 不交,后續土地都不再供應。 問題問題究竟在哪?解決方式又是究竟在哪?解決方式又是什么什么? ? 產城類項目風險都有哪些? 結果(目標)是什么? 定案階段方案決定做旺的機會 立項階段三角形理論 1、底線效益的風險 1)定價及去化不夠客觀:過高估算產業對商住售價的拉高能力。 2)不考慮政府的強制性產業要求:比如約束產業開工、竣3、工時間; 招商強度等。 3)資源方訴求的影響:不單影響利潤,預分配利潤對現金流影響 非常大,且切忌慎重給資源方商住部分股權。 2、與政府履約的風險 打動政府的產業策劃+更具吸引力的招商能力 商住部分給我們的土地紅利成倍放在產業約束中 3、與資源方的合作風險 商住的超額利潤(土地紅利)是否真的背的住? 要現金,稅是否算足? 要股份,是否考慮到風險? 產業部分,是否能產生作用 減輕政府對我方的約束? 能否招商?或牽引上下游產業鏈? 或者指導產業規劃、設計? 4、產業運營的風險 底線效益的假設前提是,“產業不建設”。而不建,不可能做旺;建設, 就帶來投入,就會出現如下風險: 1) 現金流出現新的峰值,甚至重新占有更多自有資金; 2) 即便融資,租金多數蓋不住利息; 3) 如果出售,到底賣給誰? 定案與立項的差別 立項階段:商住用地產生的超額利潤 產業用地土地成本 + 資源方訴求 定案階段:產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