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方案排樁噴錨錨桿【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197792
2021-11-10
23頁
101.50KB
1、 1 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方案(排樁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方案(排樁 噴錨噴錨 錨桿)錨桿) 1 編制說明 1.1 編制依據 1.2 編制范圍 XX 路 XX 路下穿隧道及 XX 路 1、2 號人行通道的圍護結構(包括鉆孔樁、攪拌 樁、鋼板樁);基坑降水、排水;基坑土方開挖;鋼支撐架設和拆除、深基坑監測。 2、工程概況 2.1、工程位置及環境概況 下穿隧道位于XX市XX路與XX路交叉口處,沿XX路大至呈東西走向。隧道四周為 居民住宅、商鋪、市政街心公園,場地地勢平坦,交通方便。XX路是XX市東西方向 的城市主干道,東連XX速公路,西連105國道,車流量較大。 1號人行通道中心里程K0+144.46,橫穿2、XX二路。出入口緊鄰居民住宅。 2號人行通道中心里程K1+125.7,橫穿XX三路。出入口緊鄰居民住宅及廣衛家私 商鋪。 2.2 工程概況 下穿地道起于K0+553.991,止于K0+920,總長366.009米,雙向6車道設計。下穿 隧道共分15段,基中15段、1115段為敞口段,610段為暗埋段。敞口段寬為 26.827.6米,暗埋段寬27.6米。基坑開挖深度28.2m,土方數量60000m3。 1號人行通道主體采用1-3.8m箱體結構,地道凈高3m,人行通道主體箱涵長 39.83m。1號人行通道基坑周長180m,開挖深度2-5.2米,基坑土方數量約2100 m3。 3、工程地質、水文現場3、環境 3.1、地質情況 下穿隧道位于 XX 市 XX 路與 XX 路交叉口處, 場地地勢平坦, 場地高程 2.83.2 米。 根據勘察院地質資料,在孔深 48.0 米范圍內,主要有填土、淤泥成因的淤泥 和淤泥質土、泥炭質土、沖積成因的砂層及粘土和粉質粘土、殘積成因的砂質粘性 土,下伏基巖為侵入成因的白堊系花崗巖(燕山期)。 2 從上至下各巖層物理指標詳見下表: 各地層常規物理試驗指標 巖層厚度及分布詳見地質剖面圖。 3.2、水文情況 揭露深度內地下水主要為松軟土層中空隙潛水及空隙承壓水,以淤泥、淤泥 質土層和各砂層為主要含水層,其中各砂層的富水性及透水性較好,淤泥、淤泥質 土層較差。主要補給來源以大氣降水和地下逕流補給為主,鉆探后測得穩定地下水 位埋深為 0.601.06 米,地下水水位變化受大氣降水影響較大。 3.3、管線情況 3.3.1 下穿隧道基坑四周管線情況 本基坑影響范圍內原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