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現代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報告方案建議書(2008-2012年)(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209234
2021-11-29
14頁
31.54KB
1、合肥市現代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08-2012 年)為推進我市蔬菜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特制定合肥市蔬菜產業 20082012 年發展規劃。一、發展現狀(一)蔬菜生產快速發展,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2007年全市瓜果菜(種植)面積 90 萬畝,總產量 130 萬噸,產值 2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 32%,蔬菜業已成為繼畜牧業、糧油之后,合肥農業經濟第三大產業。(二)品種產品結構優化,規模化生產水平提高。以優質高效和均衡供應為重點,引進推廣優良品種,2007 年引進新品種130 多個,良種覆蓋率達到 80%以上。長豐草莓、長樂香蔥、牌坊杭椒、大圩葡萄冬瓜、三十崗2、西瓜、響導蘿卜、義城瓠子、聚星大蔥等名特優蔬菜已形成區域化種植,規模效益、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三)無公害生產模式全面推廣,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新建設施園藝生產基地,遠離工業污染源,建設了 57 個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基地面積達到 35 萬畝。獲得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達 95 個,綠色食品 57 個,有機農產品 7 個。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市級農業標準化蔬菜生產示范區。我市蔬菜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蔬菜基地布局不盡合理;上規模蔬菜基地不夠,蔬菜生產的規模效應沒有充分顯現;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蔬菜基地的生產質量和長期發展能力不夠;加工及流通業發展3、不充分等。二、產業前景預測(一)城市和農村消費層面。居民蔬菜消費城市大于農村、高收入家庭大于低收入家庭、經濟發達地區大于欠發達地區。隨著農村城鎮化速度的加快,到 2012 年農村蔬菜消費商品化程度由現在 20%提高到 50%,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無公害蔬菜、凈菜、菜汁飲料等潛在市場較大。目前,長三角地區城市化率全國最高,到 2012 年按城市化率 70%計算, 城市蔬菜消費人口在 1 億人以上, 合肥的區位優勢,決定了“東向”戰略,發展蔬菜產業的潛力巨大。(二(二)國際市場開拓層面。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國際上食物結構中出現蔬菜比重上升的趨勢。蔬菜產業屬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內價格僅為國際市場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加入 WTO,為我國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市場半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出口前景廣闊。(三)蔬菜產業在農產品發展中潛在優勢明顯。近年來,國內主要農產品轉入買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