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區鍶產業發展規劃環評報告方案建議書(1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214285
2021-12-03
144頁
2.05MB
1、1 大足區鍶產業發展規劃大足區鍶產業發展規劃 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書 二二年四月 1 前前 言言 重慶作為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 是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不可替代的經濟增長極。大足區在空間上屬于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同時也屬于成渝直線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是推動全市工業及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的首要任務。 大足鍶鹽產業是大足的支柱產業和主要的納稅產業, 為大足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發揮大足得天獨厚的鍶礦資源優勢,區委、區政府作出了“發展鍶鹽特色產業”的重大決策。鍶鹽產品作為現代工業發展必不可少2、的“工業味精”, 在新材料領域發展前景巨大。 其中: 隨著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化產業的發展,大量磁微電機被采用,鍶鐵氧體磁性材料用量日益加大;以鍶鋁合金為代表的金屬材料在汽車、航空等行業的應用日益增多;隨著汽車排放國六標準實行,作為固體氨主要載體的鍶化合物,將會大量使用。 鑒于大足區擁有豐富鍶礦資源,且產業基礎厚實、發展潛力巨大,建設鍶鹽深加工暨新材料特色產業園有利于完善鍶鹽產業鏈,有利于資源就地就近轉化,提升礦產資源就地精深加工水平。努力培育和引進現代化的鍶鹽企業,補齊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集采礦、加工、深加工為一體的完善的鍶鹽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力爭把大足打造成為“世界鍶都”,在國際鍶鹽產業中3、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國際上具有絕對主導地位和競爭優勢。在天青石礦產地附近布局鍶鹽深加工產業, 建設大足鍶鹽深加工暨新材料特色產業園, 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礦產資源就地精深加工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實現資源就地就近轉化和產業效益最大化。努力培育和引進科技含量高、帶動性強的鍶鹽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完善的鍶鹽產業鏈,把大足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優質鍶資源加工基地。 根據渝經信發2018114 號文件以及渝經信函2019292 號文件,市經信委批復調整優化大足區鍶鹽深加工及新材料特色產業空間布局, 即為了進一步發揮交通區位優勢、降低原料及產成品運輸的物流成本,有利于實現礦產資源就近 2 轉化、礦渣就地回收利用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也有利于集群發展、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新一代鍶鹽深加工生產工藝也能夠推進鍶鹽產業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同意將鍶鹽深加工及新材料特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