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新城科技園(I區)道路及場平工程1號橋梁施工方案(4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215062
2021-12-07
41頁
851.50KB
1、- 0 -茶園新城科技園(I區)道路及場平工程(1(1號橋梁部號橋梁部) )施施工工方方案案第一部分基礎處理方案一、工程概況1 號橋位區為紅層丘陵斜坡地貌,原始形地形較平緩。橋址擬建 0#橋臺一側位于邊坡坡體之上,坡高 811m,坡向 42,坡角 1029,坡頂地形平緩,- 1 -高程約 278.8m。擬建 3#橋臺一側位于邊坡底部,坡高 810m,坡向 222,坡角 1230,坡頂地形平緩,高程 280.10m。河道枯水位 262.25m,50 年一遇洪水位 266.70m。 橋位區構造位置屬南溫泉背斜東翼,巖層呈單斜產出, 傾向 113,傾角 14。橋區未發現斷層和構造破碎帶,淺層巖體破碎2、,構造不清晰,深部巖體較完整,裂隙較發育。地層由粉質粘土、砂土、泥巖塊碎石和砂巖組成。經現場勘察,河床內存在部分淤泥。二、工程水文地質情況該橋位區周邊地下水的主要類型為松散巖內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根據地堪資料顯示橋位區地下水位貧乏,未見軟弱夾層存在。場地內未發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橋位所處的河道為常年流水,受季節影響較大。三、基礎處理原則(1)、處理后的地基滿足箱梁施工支架體系所必須的地基承載力;(2)、提高基礎整體剛度和穩定性,控制基礎沉降,特別是不均勻沉降,基礎的剛度必須滿足箱梁施工要求;(3)、保證施工期間排水暢通,防止雨水長時間地浸泡基礎。四、基礎處理措施1 號橋主跨范3、圍為原有河道,由于原河床內存在大量淤泥,基礎處理:先將河流改道至 1 號墩或 2 號墩邊后導流明渠流水,再將水抽干,先清除大部分淤泥層后,換填塊片石至現場水位標高以上,再填筑石渣與兩側河岸地面齊平(與沿河溝兩側馬道頂平),并采用重型壓路機進行分層碾壓密實,以此作為橋梁箱梁支架支撐地基。對于靠 3#橋臺區原地面軟弱土層進行塊片石換填,局部需回填地方用重型壓路機進行分層碾壓。最后在其地基上鋪 10cm 厚碎石,澆筑 20cm 厚 C20- 2 -砼,以此作為支架基礎。根據現場若臺位區斜坡坡度超過 1:5,處理方法(1).則對場地進行挖臺階夯實處理后并漿砌 600*300*300mm 砼砌塊, 臺階高度以 30cm為級數,寬度以 60cm 為級數,再在砌塊頂鋪裝 15cm 厚 C20 鋼筋砼封水層,以利于臺階整體穩定性及地表水散排臺階外(見下圖所示);封水層鋼筋砼鋼筋大樣圖10150142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