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淠陽湖小區景觀設計概念規劃方案(66頁).pdf
下載文檔
1、Feel Nature 安徽 霍山淠陽湖 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 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雖不養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 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李樂薇 我的空中樓閣 李樂薇 我的空中樓閣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 目錄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 景觀所營造的更是一種景觀所營造的更是一種自然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 和諧和諧的統一場地內外的關系,的統一場地內外的關系, 完美完美的利用有限空間, 的利用有限空間, 有效有效的劃分功能的劃分功能 充分充分的考慮人的使用的考慮人的使用 關鍵詞關鍵詞 強調“天地人神”的和諧與統一,為此,2、堅持: (1)生態性原則:強調設計遵從自然。自然的空間格局,自然的生態過程。 (2)文化性原則:強調歷史文脈的延續和人文景觀的再創造。 (3)科技性原則: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進的設備,創造高科技的新景觀特色。 (4)地方性原則:充分利用本地的材料,本地的風格進行規劃設計。 (5)相宜性原則:建立人與空間,人與水,人與人,植物與水,等的親切,互利的關系。 (6)經濟性原則:強調經濟、實用、節約這一原則實際上包含在以上所有各項原則之中, 即充分利用自然氣候地形,當地材料,構筑親切宜人的空間。 (7)國際化原則:按照國際化標準提供各種環境設施。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一 土人理念 場地場地設計的起點 人人設3、計的終點 人的使用需求 休息 通行游戲 觀演 健身交流 等候 充滿勞績,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荷爾德林(德國) 在不影響場地生態環境下,場地應滿足人們的使 用功能,提供開放性市民休閑區。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二 景觀營造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第一部分設計理念 圖片由中國國家地理提供 靈 感靈 感 “塔南水北,淠陽湖“塔南水北,淠陽湖” 價 值價 值 思 考思 考 頭腦風暴 在淠陽湖的藍色中精彩在淠陽湖的藍色中精彩生活生活 藍 色藍 色 The Extraordinary Life in the Blue Lagoon of PeiyangHu 綠 色綠 色 Blooming 4、in the Greenness of Nature 在自然的綠色中魅力在自然的綠色中魅力生長生長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一 方案特色 中國人居環境之最高理想模式-昆侖/蓬萊/壺 天 山,即山,即呼應呼應,社區與公園相應,社區與公園相應 有效的整合場地,建立較強的統一性,使松散 的場地有機結合。 增添場地起伏變化,提供豐富的活動空間,弱 化建筑與建筑之間的呆板性。 起伏的地形與種植結合弱化建筑的高度,形成 良好的林下空間,活動場地。 綠 色綠 色 延續淠陽湖的水域讓綠色滲透在各個區域,讓 公園走進您的生活 水是生命的起源,滋潤著大地,哺育生命,有 水就有靈性 水,即水,即漫延漫延,靈魂的延續,5、靈魂的延續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一 方案特色 藍 色藍 色 中國人居環境之最高理想模式-昆侖/蓬萊/壺天 昆侖/蓬萊/壺天模式推衍: 島島 ININ 讓淠陽湖公園的區域再一次擴大,形成社區中 的島與淠陽湖公園的島融為一體。 有效的增大水岸線,充分發揮水景觀的效果, 增強人與水的互動性。 島的相對獨立性不僅提供神秘感與私密性,更 能方便社區管理。 島,即島,即生長生長,淠陽湖公園的放大,淠陽湖公園的放大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一 方案特色 藍 色藍 色 有效解決高差問題,形成公共、宅間互不打擾 的兩層平臺空間模式 臺地與谷地地形結合,弱化建筑高度感、打破 單調,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 增加了公共活6、動區域,營造積極的活動交流空 間,關注人性的表達 自然界中的幽靜之地,鬧市中的安寧場所,生 態而閑適的人居環境 谷,即谷,即體驗體驗,提供新的意境,提供新的意境 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一 方案特色 綠 色綠 色 場地 谷地 山體 道路 邊界 水 島 島 植被 理想景觀模式(源自: 理想景觀探源) 1.背山面水 2.樹木環抱 3.一條小路穿過水域 4.茂密的樹林,曲折幽深 理想的居住模式應具備:理想的居住模式應具備: 理想的景觀模式取自然界中 山水之形態,轉換其功能,使其 與道路、場地發生關系,形成一 條完整的景觀體驗廊道。 總平面圖 總平圖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景觀結構分析圖第二部分概念及方7、案設計 道路交通分析圖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分區設計 谷地區域 中心景觀區域,即谷地區域中心景觀區域,即谷地區域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二 分區設計 場地問題:場地問題: 車行主干道與場地邊界高差較 大,形成壓迫感。 中央車行主干道場地狹長,空間 單調,切斷小區場地連續性。 壓迫感 單一且被切斷有機滲透 層次變化 解決對策解決對策: 以多元的層次變化弱化場地高差直硬性, 形成具有幽谷特征的交流空間。 以中央車行主干道的谷底特征營造綠色廊 道,向小區節點,地塊滲透延伸,串聯整 合小區。 同時由中央車行主干道增加開合 變化,營造休閑娛樂空間,豐富場地。 中心景觀區域,即谷地區域中心景8、觀區域,即谷地區域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有效解決高差問題,形成公共、宅間互 不打擾的兩層平臺空間模式 臺地與谷地地形結合,弱化建筑高度感、 打破單調,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 增加了公共活動區域,營造積極的活動 交流空間,關注人性的表達 自然界中的幽靜之地,鬧市中的安寧場 所,生態而閑適的人居環境 理想的居住環境必定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理想的癡 心追求,必定銘刻著人們對生活的高度的仰望。潺潺 的小河流水,斜陽下的燈火人家,登山臨水,游賞花 鳥木魚。放眼望去,看到的不僅僅是鋼筋混凝土的森 林,不僅僅是麻木匆忙的人群,而是一片綠意盎然的 絕美風光。您不再需要遠涉數日游覽山水,我們讓自 然山水走入您的生活。9、在這里找回那些曾經屬于我們 的寧靜家園。 Concept Statement 谷,即谷,即體驗體驗,提供新的意境,提供新的意境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元素的提煉,元素的提煉 地貌多樣性層級變化一定方向的凹地溪流與綠地 谷是由兩處高地圍合出的狹長下陷 地形。谷地常有水量凝集,形成河 川,溪流,湖泊。被綠林包圍的谷 地則稱為幽谷。 - 維基百科 特征: 場地圍合感突出 視覺引導性強 擁有小氣候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 模式二:圍合式模式一:引導式模式三:滲透式 空間模式空間模式空間模式 局部平面局部平面局部平面 空間模式 模式四10、:開合式 局部平面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縱橫兩谷,六景縱橫兩谷,六景 6 2 1 4 5 3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1.海棠煙雨 2.映潭掬水 3.鏡灣霞落 4.西湖觀瀾 5.壺天得月 6.翠谷聽風 六景六景 1.縱于南北軸線 兩谷兩谷 2.橫穿東西方向 特色鋪裝特色鋪裝 景觀水體景觀水體 親水平臺親水平臺 水生植被水生植被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索引索引 疊水疊水 映潭掬水映潭掬水 親水棧道 游憩步道 親水棧道 游憩步道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映潭掬水 映潭掬水 是何處有著如此清澈見底的湖水,是何處有著如此波瀾壯闊的浪濤,是何處 讓我11、流連忘返,原來就是在這夕陽落下的地方。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 景觀水體景觀水體 親水平臺親水平臺 木棧道木棧道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索引索引 小島小島 鏡灣霞落鏡灣霞落 鏡灣霞落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眼前滿布色彩的畫卷,伴著秋風,和著林韻,令我不禁迷失其間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鏡灣霞落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鏡灣霞落 淡藍色的湖水,映著遠方徐徐落下的余暉,是如此熟悉的場景啊,望著隨風 搖曳的水草,不覺泛起一絲淡淡的鄉愁 山地區域山地區域 山地區域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山,有效的整合場地12、,建立較強的統一性,使 松散的場地有機結合。 山,增添場地起伏變化,提供豐富的活動空 間,弱化建筑與建筑之間的呆板性。 山,起伏的地形與種植結合弱化建筑的高度, 形成良好的林下空間,活動場地。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崇拜是人類文明 中的一種相當普遍的文化現象。這源于人類共同的自 然崇拜心理,并非中國文化所獨有。 Concept Statement 山,即山,即呼應呼應,社區與公園相應,社區與公園相應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松散性完整界面 非人尺度豐富空間 山地區域山地區域 場地問題:場地問題: 建筑體量過大,缺乏人性尺度。 場地中央單調,缺乏空間層次。 解決對策解決對策: 13、地形起伏弱化建筑體量,提供人性尺度。 地形起伏豐富空間層次,有機整合區塊。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元素的提煉,元素的提煉 山層次感山的有機性山的遮蔽性 山是高于海平面或是周邊地形的大 面積土石堆,當許多山連在一起時 便成為山脈。 - 維基百科 特征: 地形連綿起伏變化多樣 層次變化豐富 具有較強的圍合感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模式二:環抱式模式一:層疊式模式三:連貫式 空間模式 空間模式空間模式 局部平面 局部平面 局部平面 ,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橫跨兩山,七景橫跨兩山,七14、景 1.高湖夕照 3 51 7 6 4 2 2.塔影宵燈 3.云山滴翠 4.山巒疊翠 5.綠林仙蹤 6.玉帶晴虹 7.風嶺秋濤 七景 兩山 七景 兩山 東西兩側宅間 綠地連綿的地 形形成了山的 氣勢 山巒疊翠山巒疊翠 疏林草地疏林草地 入戶空間入戶空間 特色種植特色種植 親水平臺親水平臺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索引索引 山巒疊翠 隆起的山峰,茂密的樹林,綠意將我層層包圍,漫步在心靈的神秘園中,是 否能找到夢中的天地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室外起居 拖著疲憊的身體,穿越城市的繁雜,帶著愉悅的心情,在回家的路上,連腳 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15、計 室外起居 色彩鮮艷的滑梯,微微搖擺的秋千,伴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構成一幅最溫 馨的畫面。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區域水區域 水區域 Concept Statement 延續淠陽湖的水域讓綠色滲透在各個區域,讓 公園走進您的生活 水是生命的起源,滋潤著大地,哺育生命,有 水就有靈性 水,即水,即漫延漫延,靈魂的延續,靈魂的延續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群山環抱、綠樹掩映,湖 泊溫馨地徜徉于山林之間,山風悠然蕩起波光粼 粼,寬闊的湖面飛嵌著典雅的木橋,走在橋上體會 隨水波蕩漾,飄飄然心情豁然開朗。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湖水 跌水 水岸 水灣 溪水 水體形成場地16、焦點增加水體形成場地焦點增加凝聚力,進一步統合場地。 水體豐富中央廊道,提供 ,進一步統合場地。 水體豐富中央廊道,提供趣味性互動元素,有效利用場地。 水體為場地各區塊提供實質區分,又同時 互動元素,有效利用場地。 水體為場地各區塊提供實質區分,又同時整合,使小區呈現更強的,使小區呈現更強的一體感。 ,元素的提煉,元素的提煉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1 6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即水,即漫延漫延,靈魂的延續,靈魂的延續 2 4 5 3 1.海棠煙雨 2.映潭掬水 3.鏡灣霞落 4.西湖觀瀾 5.壺天得月 6.翠谷聽風 模式二:湖水模式一:跌水模式三:水岸模式四:水17、灣模式五:溪水 ,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景效果:水景效果: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景一:噴泉 水景三:疊水 水景二:涌泉 ,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 水景效果:水景效果: 駁岸處理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質處理:水質處理: 1 微生物處理 2 水生植物 3 暴氧化 4 礦物質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安全性問題水安全性問題 本機通過浮筒放置在水表面上, 工作區域的水深不得小于0.40米(自 然泥底)葉輪距離水表面的距離可根 據用戶對增氧量的要求和噴泉形狀的 要求來自由調節,在水中18、運行時,其 基本功能不僅是最大程度地增氧,而 且還可以消除水層。 1.1 水深控制 考慮到安全問題,整個水系我們 控制在30-100cm。 1.2 水面與岸的高度控制 從安全問題考慮,我們在設計水 與岸的高差時候要控制在20-40cm。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島區域島區域 島區域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讓淠陽湖公園的區域再一次擴大,形成社區中 的島與淠陽湖公園的島融為一體。 有效的增大水岸線,充分發揮水景觀的效果, 增強人與水的互動性。 島的相對獨立性不僅提供神秘感與私密性,更 能方便社區管理。 Concept Statement 島,即島,即生長生長,淠陽湖公園的19、放大,淠陽湖公園的放大 “進一步風云在握,退一步山水怡情”,半島生活是 全新慢生活主義狀態,讓我們發現生活,享受生 活,更多的是對生活品質和生活享受的暢想、與自 然的深情相擁、與美好未來的輕聲問候。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解決對策解決對策: 結合水系用“島”的形式整合建筑及場 地關系。 項目與淠陽湖公園相鄰,有較好的周 邊環境。用水系及“島”的形式與淠 陽湖公園相連,融為一體。 島的特性結合高差,緩坡入水,增大 水岸線形成良好的社區景觀效果。 單一零亂理合空間 近湖不親湖與湖相融 四面環水岸線豐富 島區域島區域 場地問題:場地問題: 如何打造高品質社區 如何發揮淠陽湖公園的作用 20、如何解決水面距離場地高差較大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元素的提煉,元素的提煉 親水性獨立性層次性 島是四面環水,并在漲潮時高于水 面自然形成的陸地。 - 聯合國海洋 法公約 特征: 具有較高的獨立性 很強的向心性 水岸線豐富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模式二:盡端模式模式一:向心模式模式三:滲透模式 空間模式 空間模式空間模式 局部平面 局部平面 局部平面 ,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要素組合與空間層次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貫連四島,五景貫連四島,五景 5 3 4 2 1 1.綠嶼探香 2.花田聆幽 3.秀木扶蔭 4.西湖觀瀾 5.壺天得月 6.水岸聞鶯 五景 貫連四島 五景 貫連四島 水的環繞將地形自然的形成了北側 的全島與南側的半嶼,車行道川行 其中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海棠煙雨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綠嶼探香 夕陽伴著晚風徐徐落下,飯后的人們悠閑的漫步在水邊,波光將晚霞的余暉 映到眼里,還微微有些刺眼,孩子半躺在爺爺的腿邊,傾聽爺爺講著他年輕 時的故事 秀木扶蔭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水岸聞鶯 二 分區設計第二部分概念及方案設計 匯報完畢,謝謝!匯報完畢,謝謝!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3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7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