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村大橋下部結構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236902
2021-12-23
16頁
268.50KB
1、洪山村洪山村大橋大橋下部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下部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K30+327 洪山村大橋,跨徑組合為 8*30m,上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 T 梁,橋梁起點樁號為 K130+204,橋梁終點樁號為 K130+450,橋梁全長為 246 米,該橋處于直線上,橋梁交角為度。本橋上部采用 25m 預應力砼 T 梁,下部橋墩采用雙柱式橋墩,橋臺采用柱式橋臺,基礎均采用樁基礎。(一)地質情況本大橋跨洪山村一沖溝且跨 X076 縣道。橋位區上覆為第四系沖積粉質黏土,下伏基巖為元古界冷家溪群(Ptl)板巖。第四系覆蓋層中的粉質黏土承載力低,分布不均勻;全風化板巖多風化呈土狀、承載力不高2、強風化板巖埋深大,易風化,不宜作為洪山村大橋的天然地基持力層。故該橋梁采用端承樁基礎,以中風化板巖作為該橋梁樁端持力層并奠在較完整的巖面上。(二)施工要點1、上部構造采用采用 30m 預應力砼 T 梁。2、下部構造施工時除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頒布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有關要求外,尚應注意:臺后及錐坡填土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礫石材料,并按本路段(主線)路基填土的有關規定分層夯實,待臺后及錐坡填土完成后,方可施工橋臺基樁。臺后及錐坡填土應采用小型機械嚴格按照分層壓實的原則進行壓實,其壓實度應不小于路基壓實度。墩、 臺蓋梁頂面支座墊塊位置和高程控制要求準確, 3、其頂面必須保持水平、整潔、清潔,外形符合設計要求。橋臺背墻施工時,應根據伸縮縫設計圖的要求,在背墻內預埋相應的伸縮縫錨固鋼筋,并預留安裝伸縮縫的位置。施工時,在橋臺背墻上預留管線通過孔。二、施工準備施工準備1、熟知橋梁的樁號、結構類型、長度、與主線的交角、流水面高程和縱坡、各部位幾何尺寸以及備注說明中的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2、分解圖紙、計算出各部位的控制標高。并已復核完成各部位標注尺寸。3、已放出該橋梁縱橫軸線樁及基礎開挖線,做好臨時道路及排水溝。施工場地布置完成,場地規劃達到規范要求,施工便道已拉通,滿足施工要求。4、所需材料、機械、人員均已到場,鋼筋、水泥、碎石等材料已按照要求堆放,機械已檢修完成。三、三、施工計劃進度安排施工計劃進度安排本橋下部結構計劃開工時間為 2010 年 1 月 5 日,計劃完工時間為 2010 年 6月 5 日,總工期共計 152 天。四、施工方案、方法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