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永興礦業公司大理石礦試開采方案(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237875
2021-12-24
31頁
73.04KB
1、九道拐大理石礦試生產方案九道拐大理石礦試生產方案一 礦區概況1.礦區位置 礦區行政區劃隸屬四川省寶興縣五龍鄉,位于縣城西北方向,距縣城直線距離 9 公里,面積 8.88 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E10244151024630N302400302645。2.自然地理 礦區海拔高度 11001600m。地勢北高南低,地形陡峻,屬深切割高山峽谷地貌。相對侵蝕基準面高程1060m,遠低于最低開采標高 1256m。區域內內最大河流西河橫貫勘查區南部,流量 0。861.8m/S。礦區主要氣候特征為河谷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濕潤溫和。每年 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 99.7mm,最大日降雨量 101.2、8 mm。3.區域地質 區域大地構造隸屬松潘甘孜地槽褶皺系和揚子地臺四川臺坳的接合部五龍斷裂東側。區內主要出露地層為元古界前震旦系鹽井群蜂桶寨組、黃店子組、鍋巴鹽組;志留系下統、中上統; 泥盆系下統; 二疊系上統龍潭組、長興組及第四系沖積層等。礦山主要開采層位為鹽井群鍋巴鹽組三段(Ptg3) 。其中五龍斷裂呈北東向展布并從礦區東南方向通過。礦區內地層傾向西北,傾角 6080,與區內地形傾向相同,為一單傾構造。區內巖漿巖主要為少量堿性噴出巖粗面巖和一套酸性侵入巖花崗巖(位于礦區正東0.20.4 公里處) 。4.礦床地質 鹽井群鍋巴鹽組共分四段,其中鍋巴鹽組三段為主要可采層,并可大至劃分成三部份,3、即上、下兩個含礦層,中間夾大約 32 米厚的綠泥絹云千枚巖。每個含礦層內都可明顯劃分成乳白色和灰白色兩種大理巖。其中上礦層層厚 3080 米,最大可采垂直高度 240 米,乳白色高品級大理石主要分布于上礦層的中下部,約占總厚的 29.62%;下礦層與上礦層平行產出,水平面上相上含礦層相距約 30 米左右,礦層厚 2060 米,最大可采垂直高度為 230 米,乳白色高品質大理石主要分布于礦層下部,約占總厚度的 34.78%。礦區內已發現 F1、F2 兩條逆斷層,一組北西南東向剪節理和一組北東南西向剪節理。北西南東向剪節理產出頻率為0.50.8 條/米,局部達 23 條/米;北東南西向剪節理產出頻率為 0.10.3 條/米。 層面裂隙根據巖芯長度統計為 34條/米。風化裂隙一般基巖以下 510 米自然消失。5.礦體評價1)物理指標 區內乳白色大理巖質地細膩(半隱晶質) ,鋸切磨光后具半透明質玻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2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