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說明書(7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242894
2021-12-30
72頁
2.07MB
1、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目目錄錄第一部分 總論.1一、規劃背景與意義. 1二、經驗借鑒.1三、規劃依據與規劃范圍. 3四、現狀概況.3五、區位及基礎條件分析. 3第二部分 總體發展戰略. 4一、現有規劃及相關區域規劃定位.4二、戰略定位與主要任務. 6三、規劃目標與規劃思路. 7四、城市性質.7五、城市規模.10第三部分 空間發展規劃. 10一、功能定位與優化策略. 10二、空間發展戰略與功能布局結構.13三、城市功能布局. 15四、居住用地規劃. 19五、社會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20六、綜合交通規劃. 30七、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37八、生態環境保護. 45九、綠地系統規劃. 46十、空間管2、制區劃. 48第四部分 實施機制與政策保障.48一、近期建設.48二、遠景規劃.48三、規劃實施策略與機制. 49附表:.5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總論總論一、規劃背景與意義一、規劃背景與意義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和內陸先行開放條件。面對跨越式發展機遇,重慶城市功能體系的建構與空間體系的調整、重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在城市功能方面,重慶有著直轄地位,卻只有省會實力,工業一元化與服務本地化并存,面臨著“小中心,弱腹地”的核心問題。在城市空間方面,存在“扁平同構,中心抱團”的結構問題,缺乏國家中心城市的空間視野,是小城市拼合的超大城市,空間效率和效益低下。面對未來發展的挑戰,3、在新的要求下,現實的發展狀況和長遠目標之間的巨大差距是城市面臨的最大挑戰, 傳統路徑已經無法支撐重慶向更高層次邁進, 路徑創新必然需要空間結構調整的支撐。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發展開放型經濟已成為重慶市的第一選擇。因此,必須以面向國際化的開放戰略為核心,指導城市功能空間的重構,提出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區域職能體系的發展路徑和相應策略。大力發展國際化和國家級功能,占據高端,打破“小中心”局限,注重區域性功能的培育,推動統籌,提升“弱腹地”支撐。設立并建設兩江新區正式通往這一目標的捷徑。 兩江新區是指具有內陸地區發展特點且以開放型經濟為主導發展方式的城市經濟區。開放型經濟更多的是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來發展經濟的一種基本經濟形態,也就是說它是一種面向世界、面向全球的開放的經濟體系。相對傳統的外向經濟而言,特別強調經濟發展方式由大進大出的低附加值加工貿易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