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經濟淺談技巧方案課件(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26090
2021-01-12
5頁
19.52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社區團購拼購社群營銷與運營方案方法技巧學習資料
1、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設備對于人個體的賦權以及互聯網基礎服務設施的有力 支撐,不僅讓社群概念走進了我們常人的生活,也讓社群成為諸多商業活動中必定繞不開 的主題詞,更讓社群經濟成為炙手可熱的社會熱點。 一、定義: 1:消費社群是一種無形的新型社群,借由人們的消費模式及所消費的產品而被創造且 保留下來。 2:社群營銷就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載體聚集人氣,通過產品或服 務滿足群體需求而產生的商業形態。 3:社群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人際關系。 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 孩子們愿意天天在廣場上撒野,成年人則希望找到有同類的角落。 這是互聯網社群得以存在的理由。 一個人可能生活在不同的社群2、里,喜歡財經的人在一個社群,喜歡高爾夫的人在一個社 群,喜歡旅游的人在一個社群,每年有一百萬凈資產可以投資的人在一個社群。 一個人會有很多愛好、 身份和標識, 他可能生活在很多的社群里,但在同一個社群里的, 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一定是互為認同的。 社群案例: 1、小米的粉絲社群模式:讓用戶感受到了服務 小米的粉絲社群模式,本質上是讓用戶感受到了服務,社群的定位為屌絲用戶,而且用 戶都是很被動的被小米的宣傳和服務所影響的。小米的粉絲社群在肉體上給用戶的滿足是打 造了用戶的參與感,讓用戶在手機的性價比方面買得起手機,并且手機的配置相對較好;同 時讓用戶感知到小米是尊重他們的,這點體現在小米的快速客服3、和快速迭代產品方面,讓用 戶的反饋能夠真正的成為正能量和加速劑。而在精神上的滿足則是打造了用戶的優越感,通 過發燒友概念, 搶 F碼和跑分的酷炫科技感,讓用戶真正的感受到了小米手機的優越感。小 米的粉絲社群模式在建立之初具有很強的戰斗力,畢竟當時的其他手機廠商還屬于賣手機給 運營商和代理商的模式,根本沒有互聯網用戶的概念,至于小米隨后宣傳的參與感 的本 質其實是物美價廉有逼格。 那么問題來了, 當你的參與感和優越感的門檻太低,我們農村人都會玩的時候,是不是 一下子就會出問題,因為屌絲從來沒有忠誠度可言,畢竟相信概念的都是愛賭博的投資人。 當魅族開始玩魅藍音樂會的時候,最起碼其定位的青年良品是一4、個社群的信仰打造,而不是 簡單的優越感的宣傳。 參與感 2、羅輯思維的社群模式:讓用戶嘗試著去思考 羅輯思維的社群模式,本質上是讓用戶嘗試著去思考,社群定位白領用戶,這一點就注 定了用戶基本上是主動參與其中的。羅輯思維的社群在肉體上給用戶的滿足也依然是參與感 的打造, 在學習知識方面,除了長期提供給用戶高大尚與然并卵的邏輯思維,有時也會有一 些接地氣的生活知識傳遞;在邏輯共鳴方面,通過60 秒的講故事來占領用戶的瑣碎時間, 在故事的邏輯層面上簡單易懂,最后聽完了語音還可以回復關鍵字看文章,進一步的來加強 深度的共鳴。 在精神層面上的滿足依然是人性的優越感的打造,因為是白領人群,所以符合 白領特5、征的就會被提煉出來。比如用戶會為精神上的匱乏而尋找一個希望的寄托,因忙碌而 找一個偷懶的理由,希望自己也會成為一個邏輯大師,讓自己試著去思考一些問題。其實羅 輯思維的社群本身已經比小米的社群進化了很多,因為羅輯思維的社群是以占領用戶的心智 為基礎的,因此更具備忠誠性。 大概邏輯: 羅振宇先是用死磕自己吸引用戶(比如必須用60 秒,放有種、有料、有趣 的語音),再用人格魅力體連接會員(比如他一直強調的U 盤化生存),最后整合會員力量 拓展邊界(比如會員體系、微商城、羅友會等),最終形成了目前影響力最大的互聯網知識 社群。 二、社群的價值: 1、提高影響力 2 、價值輸出 3、提升關系 4、提高轉6、化 5、有助口碑和品牌傳播吸收更多精準粉絲傳播 6、建立人脈資源,更好的鏈接 7、收集信息和提高見識 8、增加內容的曝光度 9、方便聯系和了解用戶 傳播本身就是商業價值。 營銷的本質是發現信息不對稱,減少信息不對稱, 再強化信息不對稱。 也就是利用信息, 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強化消費者的認知,只不過改變或強化都是對自己有利的。 上述過程,都是靠傳播與溝通完成的。口碑是傳播,面對面推銷是傳播,廣告是傳播, 凡是傳播,就已經產生了商業價值。 從商業價值的角度來說,企業追求社群經濟的最終目的就是賺錢,是希望通過更加有效 的傳播方式來推廣宣傳自己的企業和產品,社群的精準性和傳播性正好契合了企業的需求, 7、可以有效的幫助企業從茫茫人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忠實用戶,并持續的為自己的企業和產品 做傳播背書。 優質的社群是自帶話題傳播性的,它可以幫企業吸收到精準的消費用戶,同時可以幫企 業省下一大筆廣告費。 社群是高效傳播工具 社群再傳播的能力超過大眾傳媒,即轉發的次數; 社群傳播的互動與黏性遠遠高于大眾傳播。因為社群本身有篩選機制,長期缺乏互動 的會被踢出去。 社群是電商的抓手。 社群的價值, 相當于傳統營銷渠道和促銷的統一。電商時代, 流量相當于傳統營銷的渠 道,社群相當于傳統營銷的促銷(溝通與傳播)。這兩者統一于社群,也就是說,社群既是 砍掉渠道后流量引導的工具,也是去中心化后傳播的工具。 一、連接8、社群的數量,形成的數量越多,傳播范圍越廣; 二、連接社群的質量; 三、連接后連續轉載的次數; 四、社群搭載商業化的能力。 在過去的文章里我們說到,對于企業來說,社群可以理解為客戶管理2.0,它是傳統企 業過去會員體系的一次升級。社群體系的建立,將幫助傳統企業將從單點對多點的會員系 統向多點對多點的網狀系統升級,讓會員與會員之間可以通過社交工具進行碰撞,形成一 個擁有凝聚力的社區。 除了形成一個高度活躍化的松散社區之外,社群的建立將可以幫助企業和用戶之間增加 深入互動,通過社會化媒體工具持續向用戶輸出有價值的信息,加深用戶對于企業的印像 并最終形成客戶的忠誠度, 每一個IP 可以說對應的一類社群9、,這一類群體的最大的需求,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 可能是很小的一點,但有著極強的爆發力,越大的社群,凝聚出越大的消費能力。去挖掘社 群成員的核心需求,并提供愿意付費買單的產品或服務,才是社群經濟落地的辦法。社群 運營我們要做的一定是順勢而為,野蠻生長,并不是提前有各種假設,并預謀性的誘導,從 發現需求,滿足需求而實現閉環。 以 MVP(最小可行產品)為原則去開展業務嘗試,不斷測試,確立方向,加大投入,針 對不同類型需求,配上滿足需求的產品。 打造一個垂直細分, 充分自主的社群, 順勢而為推出產品和服務,滿足這類人群的需求, 形成商業閉環,社群經濟會真正落地。 三、社群要素 海星模式 ,海星模式是10、區別于傳統組織形態蜘蛛模式的,在傳統的西方管理學里也 基本上都是學習的蜘蛛模式的管理,也即是公司的結構, 一個中心往下分散的正金字塔結構。 而海星模式則是代表了互聯網的組織,它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組織是非常松散的,但是有 時又是非常有生命力的。這個組織結構就是我們所說的社群的核心結構。 海星模式有五要素: 1 圈子 2 催化劑 3 信仰 4 先驅網絡 5 斗士 這些也同樣適用于社群。 1、社群的信仰必需是符合大部分社群用戶的:首先社群運營的發起人必需是一個有信 仰的人,而且必需是和社群的小伙伴們站在一起的。 2、社群的圈子核心是促進用戶交流而非活動本身:社群內部是會通過一些線上或者線 下活動來11、讓社群的用戶真正形成交流,形成真正的圈子。 很多社群并不太重視用戶之間的交 流,而更在意的是活動本身,比如活動的規模。社群的圈子一定是用戶之間的交流,而不是 形式在一起。 3、社群用戶不在多而在精:無規矩不成方圓,運營一個小小的微信群也是一個社群, 如果不遵守群規,堅決踢除。而一個社群的最少可存活的規模量在5000 人左右,因此初期 的用戶必須是非常精準的,用產品的術語叫天使用戶。做任何一個社交類屬性的互聯網產品, 在初期都不適合大規模推廣,盡量的保證其用戶來源的精準性,每一個新進來的用戶都是因 為社群的信仰傳播而加入社群的,這樣的社群在隨后的戰斗力才會更有沖擊力和引爆力,初 期不要太追求社群12、用戶的增長速度,優質用戶沉淀才是王道。 ?4、社群的一把手需要主動分權:社群內部的創始人或者一把手需要有犧牲精神,讓 更多新的意見領袖成為社群的主力,當社群成熟后, 社群的一把手退居幕后,這是海星模式 下的社群和蜘蛛模式下的組織最本質的區別。比如傳統的VC投資機構屬于蜘蛛模式,只有 幾個人是投資合伙人,他們必需奮戰在一線。 5、社群的種子用戶需要深度維系:社群最初的種子用戶必需是社群管理者們深度認知 的用戶,這些前期的種子用戶是社群的基礎。、 當以上五點都具備的時候,這個社群也就具備了很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我們可以把小 米的粉絲社群和羅輯思維的社群代入這個社群五要素里。很明顯, 小米的社群缺乏13、更有用戶 歸屬感的信仰和支持信仰的斗士,最早小米為發燒而生的信仰在隨后并沒有繼續堅持下去, 因此信仰缺失。 前面文章提到魅藍的青年良品的定位就是其社群的信仰,顯然小米如今信仰 缺失。 而羅輯思維的社群很明顯缺乏線下的圈子要素,因為羅輯思維的定位就是偏線上, 線下則做輕為主,因此少數的線下活動對于社群的圈子維系是非常脆弱的。 如何運營社群: 平臺戰略 名詞分享: 長尾效應: 新競爭力從人們需求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需求會集中在頭部,而這部分我們可以稱之 為流行,而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這部分差異化的、少量的 需求會在需求曲線上面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而所謂長尾效應就在于14、它的數量上,將所 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 自組織: 一般來說,組織是指系統內的有序結構或這種有序結構的形成過程。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H. Haken 認為,從組織的進化形式來看,可以把它分為兩類:他組 織和自組織。 如果一個系統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組織,就是他組織; 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統按照相 互默契的某種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地自動地形成有序結構,就是自組織。 抓手: “抓手”的原義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 依托, 有了憑借, 如果沒有 “抓手”,某些活動和工作就無法開展。買電視機, 紙箱上有 “抓 手” 。乘公共汽車,車15、廂里有“抓手”。包裝后的商品和禮品,都有“抓手”。各種機械和工 具,沒有抓手,人就無法操控。 最小可行產品: 即使在 MVP 中的 P代表了產品(Product) ,MVP 對我來說代表了一種如何通過盡可能 少的工作量,盡可能低的價格,盡可能快的對真正的市場進行測試。 兩個簡單的例子: 1.現在大概一切關于手機的都基于當地信息。你有個絕妙的主意,讓人們付幾塊錢給你來獲 取他們周圍所有的折扣信息。這個假設是合理的:你會幫他們省錢并發現新的產品,他們會 很樂意為此買單。 先不要構建任何應用程序,花些時間尋找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你可以去到一個商場,帶 上筆和紙。 寫下所有商店在商場中進行的折扣信息,回16、到你的電腦上,把它們打印出來。帶 著這紙站在商場門口,并試著以任何價格(例如 2 美元) 將其出售。如果這都沒有人會買的 話,你怎么可能說服他們將應用程序下載到自己的手機,并花費這么多時間呢? 2.你有個偉大的想法,銷售專營進口的東西,幾乎沒有人賣這個(或者你找不到任何人賣, 即使你在google 上瘋狂的搜索) 。 先不要向電子商務網站支付,花點時間寫文案,建立與進口商的聯系,建立一個免費博 客,放上關于你計劃的介紹文字,如果訪客有興趣,要求將信息發送到他們郵箱。那就支付 100 美元到谷歌的AdWords(你可以得到 $60-$100 的優惠券)。如果訪問你網站的人中沒有 人給你郵件地址,那它可能不是那么好的主意。 這只是很簡單的例子。勇于創新, 并想方設法如何通過盡可能少的工作量以及盡可能低 的花費來測試你的假設。如果你的朋友/家人告訴你, 他們會愿意付錢獲得你的服務或產品, 要求他們先給你錢。他們了解你, 所以如果你無法說服他們,你將會有更大的難度來說服別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