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的職業經理制度(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28864
2021-01-13
4頁
2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物業公司運營員工手冊培訓服務制度方案全套資料
1、萬科的職業經理制度l萬科職業經理核心素質一、工作觀念 、勇于承擔工作責任,有進取意識。 、集團利益至上,具有全局觀念。 、以積極的態度和角度對待困難和遺留問題。 、接納差異,用人所長的領導心胸。 、善待客戶,一切從市埸出發。 、尊重規范,不斷改進。 、具開放心態,善用、整合資源,善于創新突破,有能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回避矛盾,大膽管理。 、思維嚴謹,工作計劃性強。 、客觀敏感把握,控制到位。 二、管理技能 、善于激勵,有號召力。 、能營造有效溝通的氛圍。讓溝通成為習慣。 、有效授權控制得當。 、培養指財下屬,鼓勵別人學習。 、科學決策。 、壓力管理。 、組織管理。 、時間和會議管理。 2、三、專業技能 、精通本行業的時間的專業技能。 、知道如何應用。 、有系統的理解能力。 、專業創造力。l職業經理:風險與回報并存張寅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經營面臨巨大風險和挑戰。企業的競爭壓力或決策風險必然間接由企業的員工,特別是企業的各級管理者承擔。管理者不僅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效負責,也對企業的全體員工負責。這就要求在企業的每個崗位上,特別是各級管理崗位所使用的人必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保證整個企業對既定目標的實現。 在天津萬科興業公司,我們實行了以職業經理人為主體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職業的概念就是以此為生,精于此道, 職業經理人自然要以管理為生,精于管理。從督導管3、理層到決策管理層的全部管理人員組成公司的職業經理隊伍,職業經理是公司的經營管理骨干。 萬興公司對職業經理人的素質要求很高,對職業經理人的選擇、使用是優化組合、優勝劣汰、能上能下的原則,準確地說是因職選人,而不是因人設職。公司主要采用有效的定期業績評價體系,兼用其他輔助手段,對職業經理的工作和能力進行檢驗,將業績直接與職位積分和當事者利益(工資、獎金等)掛鉤,積分又直接與職業經理的職位上下掛鉤。公司的政策鼓勵稱職的職業經理為公司長期服務,不合格的職業經理將被淘汰。這就是職業經理人面臨的高風險。公司每次階段性業績考核都可能出現因工作不佳等原因被降薪降職的職業經理,同時,也有眾多受到表彰獎勵的職業經4、理。 另外,根據職業經理級別及所擔負職責的不同,公司建設的以職業經理體系、計劃授權體系和業績評價體系三大體系為支柱的管理模式中,公司根據計劃授權體系對不同職業經理給予相應程度的授權:如大事參與權、信息知情權、專業管轄范圍內的決策權、人力物力財力的分配與使用權,使責任與權力對等,增強職業經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授權不僅是考慮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也表示公司重視職業經理作用和地位的態度;公司還為那些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的職業經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即前面提到的優勝劣汰,能上能下。 公司實行的職業經理體制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體制。所謂高回報表現在,公司不僅向職業經理提供較高的工資報酬,還提供較高的其它福利待5、遇,比如提供各種培訓機會、優惠購買住房、長期住房補貼、通訊器材費用合理報銷等。 如前所述,為培養職業經理后備力量和提高現任職業經理水平,公司積極給后備人選提供并創造條件和機會,這也是職業經理高回報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公司設計各種培訓以提高職業經理人的自身素質,安排職業經理到有聲望的專業院校進行高級培訓或專業研修,以提高他們在管理和專業技能方面的水平。其次,公司對于職業經理普遍寄予較高期望,公司為職業經理每一次設立比上一個更高的目標,幫助他們逐步提高自己, 并籍此開發人的潛在能力。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公司會為能夠勝任更高職位的職業經理提供事業發展的機會。 職業經理人的風險與回報是互相作用、互相支6、撐的對應統一關系。為將市場經濟規律引入公司的管理機制,實現人才市場化,公司正在推行職業經理職位貨幣化,即職位越高待遇相應越高,因此高職位和高回報高風險是一致的,這種回報是對承擔高風險的職業經理人的一種認可、保障和激勵。從職業經理人角度分析,在人們經過雙向選擇進入公司擔當職業經理的同時,高風險和高回報就一起降臨在他們身上,高風險和高回報共同滿足職業經理人的物質、心理和情感等不同層次的需要。高風險的作用是考驗和篩選人才,而高回報能夠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并使職業經理人更加認可此高風險的職業,兩者都與萬科以人為本的理念一致,兩者是互相作用、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對應統一關系,兩者共同運用可以使職業經理人7、實現素質和能力的不斷提高。l實戰型干部與學院型干部陳之平,男,1964年出生,本科學歷,曾于上海送變電工程公司工作,1990年加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歷任深圳萬科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助理,萬科房地產經營管理本部副總經理,1995年任深圳萬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1998年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物業管理總監,2001年任公司副總經理,現兼任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石答網友問:網友:您是以什么樣的標準來選拔人才的?您的新人陳之平原來是電工出身,您是怎樣發現并大膽提拔他的?王石:萬科是一個管理系統,現在在萬科的高層里面,很多既不是我發現的,也不是我提拔的,因為形成了一個干部的一個體系,既有8、招聘、培訓、使用、考核這樣的體系,剛才提的陳之平,應該是萬科第一個房地產項目的物業管理的電工,被當時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總,姚牧民先生發現的,并是姚牧民先生一手培養起來的。說來慚愧,我非常認真地和他談過一次話,是在提他當集團公司副總的時候談過,之前沒有正式談過話。在業務出來一些問題的時候,帶領客戶參觀小區的時候經常見到他。郭鈞: 1966年生于河南新鄉; 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1988年至1990年任職于深圳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1990年至1992年歷任萬科集團董事會秘書、萬科周刊第一任主編; 1992年至2000年任天津萬科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0年3月起任萬科集團董事副總9、經理兼天津萬科公司董事長; 2000年4月18日起任北京華遠房地產公司總經理、董事他1988年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后,先在深圳市政府任職,繼而加入萬科集團,并相繼介紹一批優秀的北大學生進入萬科,成為萬科“北大生”代表人物之一。1992年,郭鈞把萬科周刊第一任主編卸任給同系學弟林少洲,出任天津萬科公司董事總經理,進入房地產業,并成功地使萬科在天津市場成為第一品牌且占據主流地位,郭鈞因此在1995年當選為天津“十大青年”。 郭鈞被直接聘為華遠的總經理,很多人包括華遠的員工對這種安排并不完全適應,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傳統企業中一步一步提升的人事選拔體制。然而,在郭鈞看來,這正標志了華遠正在引入現代企10、業的人事制度職業經理制度。實際上,現代企業制度只解決了國有企業所有權形式的問題,而在企業管理方面,包括用人制度方面并不是股份化及上市就可以解決的,還必須主動地進行國際化、市場化的轉變。現代企業制度本身并不帶來必然的盈利,還必須進行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現代企業尋找具有適當的職業水準和專業水平的CEO(首席執行官),除了企業自身培養以外,通過市場選擇合適人選是非常必要的途徑。 莫軍,男,1967年出生,199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曾于深圳市建筑設計公司工作,1991年10月加入萬科,1996年11月任深圳萬創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經理,1998年1月任深圳海神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6月11、任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2000年3月起出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并兼任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今年33歲的莫軍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當年即加入萬科公司,是在萬科從事房地產業務的最資深的職員之一,在萬科公司的9年工作中,歷任萬科屬下全資房地產主力公司深圳萬創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經理,深圳海神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職務莫軍: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熱愛一種活躍的工作氣氛,友好而充滿活力;我需要一個良好的工作場所,現代而開放;我希望獲得不斷的培訓,讓我一天天豐富和充實;我希12、望加大個人的價值,被社會和同事尊重;我崇尚公平的競爭,靠業績獲得機會;我愿意在工作中得到滿足,使我的成果成為可以炫耀的資本;當然,我還要求豐厚的回報,讓我生活得無憂無慮。林少洲網友:對于林少洲等人離開萬科怎么看?王石:萬科作為企業管理來講,很致力于強調一個培養職業經理隊伍,林少洲在萬科做了九年的時間,離開了公司,他在公司期間,公司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培養他的,他在萬科也盡了他的責任,做了貢獻,但是他認為更適合到萬科以外發展,更發揮自己的作用,所謂的職業經理人他是有選擇權的,林少洲和一些職業經理人離開萬科去發展,從職業經理自由選擇來講,那是他們的選擇,而且從社會上我們的進步來看,職業經理人可以自己選13、擇自己的職業,這本身是一個社會進步。提到林少洲,實際上在他離開之前公司也有一些職業經理人離開公司,之所以沒有引起社會上的這么大的反響,是因為他在離開之前采取了一些比較高調的方法,開新聞發布會,這種形式當然是IT行業比較傳統的一種做法,傳統企業這么做的還是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對傳統企業的創新是有意義的。網友:近期職業經理人頻頻曝出一些新聞,您對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有什么看法? 王石:職業經理人還在形成,現在中國不缺少老板,八十年代缺少創業者,下海、打江山等等,缺少這樣的人。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很多都去當老板。我們知道,去創業,這項業務僅僅是老板是不夠的,還要有各個層面的職業經理人打理,我把自己就定位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所以我說中國不缺老板,缺職業經理人,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正在形成當中,包括林少洲離開了,他通過發布新聞發布會,無非是表明我離開萬科了,是向社會發出信息,我是什么條件,你們誰來聘請我。從這種頻頻的CEO、職業經理人離職,或者新聞上的關注,這都是在職業經理人形成當中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不管他主觀怎么想,通過這個擴大了企業的透明度,更多地讓社會,讓投資者了解公司內部的情況,應當說,這個過程當中媒體的反映情況都是很好的。-問題與思考:(1)“實戰型干部”與“學院型干部”有何區別?在管理實踐中對待這兩種干部應有何不同?(2)談談你對萬科職業經理體制的看法。